书城灵异茅山道士异闻录
5917700000045

第45章 骊山陵墓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时间,毛道长他们终于来到陕西,不过陕西这么大想要找到秦始皇的陵墓的确不容易。

大山弱弱的问了一句:“师傅,陕西这么大怎么找?”

“当然用脑子,难道真把陕西找个遍?”毛道长想了想道:“有一个地方叫做骊山,我估计这里很有可能。”

“为什么在这里?”大山又追问着。

毛道长捋了捋胡须道:“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分,他的墓地也应该选在骊山之旁”。

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秦始皇身为一个封建帝王对其肯定更是尤为重视。

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

宋琴看着毛道长道:“原来如此,对了何春花上次好像派阿狸去陕西跟踪幽冥道人他们,据说他们也来到了陕西,好像也是为了仙灵二来。”

“那我们得赶紧加块速度赶往骊山”说完四人骑上三匹马,快马加鞭的朝着骊山方向前进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

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

《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其实像秦始皇这种千古帝王的陵墓一般人也能找到,因为这里的风水比较好,而且流传到现在至少各种传说都有。很快,毛道长他们便来到了骊山,放眼望去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它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秦陵地面上的主要遗迹就是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当年那长达20华里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了。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还有当年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幸好地面建筑的废墟还没有完全破坏。

大家都被眼前的壮观所叹为观止,一个个都目瞪口呆。“想要盗这个墓非常困难,里面机关重重,而且墓道铺满了水银,如果擅自动了机关,整个墓道边被水银灌满,所以千百年来,无一人成功。”

“那我们怎么进去?这里固若金汤,而且到处都是机关。”王二泄气的问了句。

大山看着王二一眼,“既然来都来,怎么也不能空手而归吧,再说这么大墓里面宝藏定会不少,不觉得非常诱惑吗?”

王二一想到里面全是宝藏一下子又兴奋了起来:“死就死,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算下了地狱那也需要钱的。”

大山和王二都看中了秦陵里面的宝藏,两个可谓臭味相投啊,宋琴走了过来揪住大山耳朵:“又想歪注意了是不?”

“没有,没有,我和师弟在商量着如何进墓。”大山撒谎指望骗过宋琴,“这不还有你在看着嘛………….”

“量你们也不敢,宋琴放开大山朝着毛道长这边走去……”

毛道长观看了一下地形,墓道口应该不止一个,当时只有一条可以通往仙灵的方向,而仙灵的位置应该就在脚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