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许家印内部讲话
5838300000037

第37章 标准也是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强化标准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要强化标准创新,标准也是竞争力。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保障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恒大集团自创建之日起,就力求采取大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战略为核心的企业组织,摸索出一套高效务实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的体系竞争能力。

在管理体制上,我们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了董事会、投资委员会、经理层的三级管理体系,相互制约,规避风险。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产权为纽带,下放经营权,强化监督机制。

——许家印谈标准化

【背景分析】

在恒大集团,许家印将每日的常规工作纳入公司基本制度之中,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操作标准,工作都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他还带领大家及时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和漏洞,将改进后的措施做成标准化的制度。恒大集团就这样日渐趋于完美,发展愈来愈为迅速。

就工程项目的实施来说,许家印先后给恒大制定了标准执行流程,比如工程建设方面的《计划管理和考核制度》、《质量管理与考核制度》等。他提出恒大要走精品化的实施战略,之后迅速制定《恒大精品工程标准》,标准涉及楼房的各项质量标准、园林建设、健身器材等各项配套设施以及小区物业服务等相关条款6000条,超过了800页,其细致化程度可想而知。

从许家印制定的这些细致到每个环节的标准来看,他是将房地产做成了一条类似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每个生产线上都保证有最细致的标准,这就相当于给房子设计、施工和园林建设以及内部装修都定下了一个模子。按照统一的模子来做,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成本也会减少,质量也能得到最大的保证。

许家印将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作为恒大在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举过一个例子,假如他在广州的办公楼里决定到南昌开发房地产,3个小时后就能够派出一支专业的队伍,5天之内就可以开工建设,6个月就可以开业。之所以有这样的速度,就是因为恒大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一切按照标准,省去了许多计划和讨论的时间,这也是许家印创下同期同时开发13个楼盘的地产业奇迹的原因。

【拓展透析】

靠着标准化的运营流程,许家印一年半就将恒大地产做到了全国20几个城市中。事实上,标准化、科技化不仅仅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对增强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也大有好处。因为按标准化、科技化做事是资源整合的方法,一旦某个组织或团队形成一套标准化做事的方法,那么就能成功对它进行复制,运用到其他地方。这样做,既保留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不至于使人员的流动给公司造成损失。

有人曾对企业这样分类: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而超一流企业卖什么呢?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微软就是一个卖标准的一流企业。在自己独特的领域,微软掌握着别人不可替代的技术、标准专有权或全球化的市场能力,而正是这些组成了它的核心竞争力。

1975年,个人电脑产业尚未形成,更不用说标准了。当哈佛大学的一名二年级学生比尔·盖茨和他的朋友保罗·艾伦在1975年1月的《大众电子学》上读到牛郎星电脑时,他们确信自己可以编写代码,让这台机器成为有用之物。当时微软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然而,微软必须在一个似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内交货。不过微软的战略是,开发一个系统,而不是花时间从头编写。

微软开发过多种软件产品,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以及解译器、互联网客户程序,如网页浏览器和电邮客户端等。这些产品中有些十分成功,有些则不太成功。从中人们发现了一个规律:虽然微软早期的产品有些版本漏洞百出,功能匮乏,并且要比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差,但它之后的版本会快速进步,并且广受欢迎。今天,微软公司的很多产品都在不同的领域主宰市场。

PC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在技术上并不一定比其所取代的大型程序要好,但它有两项无法超越的优点:它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且价格更低廉。微软的成功也是个人电脑发展的序幕。微软的软件在IT经理们采购软件系统时也代表了安全的选择,因为微软软件的普遍性,让他们能够说他们跟随的是被广泛接受的选择。这对那些专业知识不足的IT经理来说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好处。

微软公司将其采用的基础产品模式过渡到行业标准模式,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利润引擎。微软公司的企业模式就是创建行业标准。这种模式逐渐广为人知,以至于许多公司都在讨论如何采用“微软战略”或“微软方法”。

当一个企业拥有一套标准化的系统后,你就能将这套系统复制到任何其他地方,这样做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减少了企业在运营中的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