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欧黄鼠是弱势群体。它们之所以能生存下去,是与一些欧黄鼠自愿站岗、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当天敌丛林狼出现时,站岗的欧黄鼠会不顾自身安危,发出一阵尖锐的叫声,听到警报声的欧黄鼠都会一溜烟地钻进地洞里,躲避天敌攻击。因报警而耽误逃命时间的那些欧黄鼠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会挺身而出。对此兴趣浓厚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试验,他们将一个欧黄鼠群中所有敢于无私奉献者全都捕捉起来,只留下那些没有奉献意识的欧黄鼠。于是,这个小小的动物群里就没有一个出来站岗放哨的了。其结果是凄惨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这些欧黄鼠全都被丛林狼捕杀。因为主动奉献的欧黄鼠没有了,结果整个群体都灭亡了,这可悲可叹呀!
一堆火其势熊熊,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一个人想,天这么冷,自己绝不能离开,不然就会被冻死。如果其他人也都这么想,那么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就熄灭了,其后果是这群人全都被冻死了。这虽是寓言,但却反映一条真理,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群体,同样离不开无私奉献。如果没有无私奉献,这社会是冰冷的,就会像实验中的欧黄鼠群体一样走向灭亡。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任何时代,都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大谈无私奉献,就是要号召人们做到以下三条:
一是人人主动奉献。奉献并非高不可攀,奉献的路就在脚下。当某地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路遇孤立待援的危重伤病员或目睹坏人行凶时,不论是谁都应该见义勇为、挺身相救;即便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也要主动去奉献。如果一个人口口声声号召他人无私奉献,自己却在一门心思捞好处,利益面前占先头,是没有不遭人们唾弃的,是没有不栽跟头的。如果一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讲等价交换,斤斤计较个人得失,那么此种行为也是可耻的,是会败坏整个社会风气的。
二是人人感谢奉献。只有乐于奉献的人得到社会的尊重,那么无私奉献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尊重无私奉献者的个人利益,总是让无私奉献者吃亏,不仅会挫伤这些人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许多人把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视为不识时务的人,而把投机钻营、图谋个人私利的人视为“聪明人”,这样就形不成全社会人人讲奉献、人人爱奉献的大好局面。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和事,还要在利益分配方面,使无私奉献精神强、贡献大的人多受益,不谋而得;使缺乏奉献精神、利用不正当手段图谋个人私利的人见不得好,谋而不得。
三是人人正视奉献。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贡,一个叫子路。子贡做了好事按鲁国法律应该得到官府的赏赐,但他选择了谦让;子路做了好事,当事人送给他一头牛,他老实不客气地收了下来。孔子知道后表扬了子路,批评了子贡。孔子是明智的。无私奉献的人,其出发点是没有自私自利的,但当我们的社会以及受益人回报无私奉献行为时,无私奉献者要学子路,而不应学子贡。我们讲奉献,并不是不要获取报酬。“无私”不等于“无酬”。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奉献与获取这一关系的形象写照。
时代需要奉献,人们呼唤奉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奉献,无私奉献,走好人生之路,并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我们要让无私奉献精神成为这个时代高亢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