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5719900000006

第6章 各色朝臣:容百家为李氏所用

一个人即使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因此,历朝皇帝都特别注重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天下和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李渊容百家朝臣,也同样是为了维护李家的天下和巩固加强李氏家族的统治。

高祖李渊当上皇帝后,他的朝臣基本上由三类人组成:隋朝的旧官吏;北周、北齐和隋代官吏的子孙;以前各朝代皇室的遗裔。高祖朝的十二名宰相中,其中八人都与隋室或唐室有姻亲关系,高祖任用的很多高层文武官员都是他的太原时期的旧部,大多数官员的出身与他基本相同。

裴寂是北周贵族后裔,在高祖的朝臣中他可以算得上是最有权势的人物。裴寂在隋炀帝手下任过许多职务,最后做了晋阳宫副监,李渊便是在这里起事的。裴寂为李唐王朝建立初期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李渊自然没有忘记他的恩情。李渊登基以后,裴寂官居右仆射,知政事。裴寂本不是什么将才,经常打败仗,但是,李渊却厚待他,视他为至交,各种赏赐自不必说,视朝时经常让裴寂与他同坐。后来,李渊的第六个儿子娶了裴寂的女儿,二人的关系更加牢固。

萧瑀是高祖朝的另一位执掌大权的人物。他是后梁明帝之子、隋炀帝时萧皇后的弟弟,在隋朝历任多职。萧瑀在隋朝时,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银青光禄大夫,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被隋炀帝疏斥。萧瑀劝谏隋炀帝不要攻打高丽,要注意防范突厥的进犯,这与隋炀帝的政见针锋相对,引起了隋炀帝的震怒,萧瑀被贬为河池郡守。高祖攻取长安以后,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萧瑀来降。高祖很器重萧瑀,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先任命他做内书令,后又与裴寂同职做尚书省仆射。萧瑀对同僚持严厉批评态度,被许多朝臣厌恶和惮服。李渊却如此重用他,一是因为萧瑀为人正直,二是因为他家几世贵族,三是因为萧瑀是独孤家族的女婿。李渊把他看成心腹,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御榻而立。萧瑀熟识国典朝仪,他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深得李渊信任。

陈叔达是南朝陈宣帝(569—582年在位)第十六子,在隋炀帝时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后被外放。在唐军进攻隋都时他参加了唐军,成为李渊的幕宾。公元619至626年,他历任门下省纳言和宰相之职。

封伦(封德彝)也是高祖的主要权臣。封伦是隋朝一个刺史之子,也是北齐显宦的后代。他在隋文帝末年拜在杨素门下,杨素委他为内史舍人。到了炀帝时代,他结纳虞世基,隋炀帝游幸南方,他变成了宇文化及弑君的党羽。宇文化及败在李密手下时,他逃往长安,投降了唐。高祖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后升任中书令带宰相衔。公元621年到623年,封伦任民部尚书,后来还当了唐太宗对王世充作战的顾问。封伦其实是个投机分子,在太宗与李建成争嫡的斗争中他曾企图两方面讨好,此举在公元627年他死后始被人知,封伦把此事瞒得密不透风,太宗即位以后还任命他为右仆射(626—627)。他在民部尚书任内的作为还颇得当时人士的赞誉。

在李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如果要在皇族宗室中找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与秦王李世民相媲美,那就当数河间郡王李孝恭了。李孝恭是高祖李渊的族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唐初封为西安王。李孝恭年轻时就稳重有识。李渊攻克京师长安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任命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带军直入巴蜀,降下三十余州。由于李孝恭对降附之人怀之以礼,抚慰有加,书檄到处兵不血刃,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称得上“仁德”二字。李渊非常欣赏他,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又献计平灭萧铣的割据政权,被拜为荆州大总管。武德七年(624年),他又率兵击败江东辅公柘的反叛,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他所统辖。李孝恭本性宽恕退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厚。太宗时曾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孝恭仅次于长孙无忌位列第二名,可见其功劳之大。

高祖的大多数大臣们都与唐皇室出身相类似,祖上曾在隋朝做官或者在以前的朝代做官。李唐王朝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官僚体制,成为李氏家族力量的源泉。这有助于加强李氏家族的统治,消除不同人士的疑虑,促进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