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这边,姬昌对内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基本上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把抓;
对外则是表面上跟商朝客客气气表忠心,但暗地里却积极的搞着扩张的工作,不断分化瓦解商朝的势力。
姬昌愉快的指挥农民们采矿的时候,让我们切换一下视角,把地图视野移到商朝这一边,一起来看看商朝此时是个怎样的发展情况。
帝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一直都充当着补锅匠的角色,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付周边不听话小弟的身上。
悲剧的是帝乙玩的游戏名字叫做『打地鼠』,这边一棍子敲了下去,那边又冒出头来,那边才收拾完了,又出来一个新的……
等到帝辛接班时,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转,所以对于帝辛来说,如何当好新一代的补锅匠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不过好在帝辛自幼天赋就很高,因此等到继位后他并没有盲目的到处征伐,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始了他砺志强国的历程,他的作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在人才的使用上,帝辛打破常规,很多有才能的中下阶层人士得到重用,开了从平民百姓而非贵族阶级中招纳公务员的先河,『微子』、『箕子』与『比干』则是帝辛智囊团的代表人物,号称『殷末三仁』;
二是大胆的进行宗教改革。商朝祭祀占仆由来已久,凡事都要占卜一下,因此搞宗教神权的那帮人权利极大,经常用占卜等手段干涉朝政,帝辛对这事还不好说,这就好比那帮人就是卖彩票的,动不动卖出个几亿的大奖,你甚至都没法去批判,反正话语权在他那里,你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在作弊。
对于这样严重威胁到王权稳固的行为,帝辛进行了坚决的打压,明确规定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政治事务。
此后,帝辛同样开始发展经济,不断憋矿。在他的授意以及殷末三仁等的辅佐支持下,商朝鼓励生产并减少赋税和劳役,国家经济逐步得到改善,国力也稳步得到提高,闲暇之余,他还将沬扩建,并改名为朝歌。
沬城原本兴于武丁时期,后帝乙迁都至沬使得沬的地位得到提升,到了帝辛时,更是在他的指示下不断扩建,达到了『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这样的档次,沬也因为城西朝向歌而改名为朝歌。
朝歌作为帝辛的国都,这个时期影响力达到了鼎盛,同时朝歌也是『封神演义』情节展开的主要地点之一,但是在这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繁华背后,正在上演的却是大商六百多年来最后的挽歌。
当然了,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穿越者具备『事后诸葛亮』的技能才得出来的结论,眼下的问题是帝辛连诸葛亮是谁都不知道,他现在所关心的是矿已经憋到上限,是时候爆兵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小弟了。
我们已经八卦过的事情是,夏、商时期中央王朝其实实际控制的面积非常有限,王朝除了对自己的直接领土管理之外还控制着很多由其他民族或部落建立的『方国』,这样的管理模式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一旦王朝出现衰败,很快就有不听话的小弟开始调皮。
同时,在当时民族、部落情况远比后来要复杂,夏商王朝的东南西北面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势力,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大招,那就是跑路。一旦发现要被收拾,跑的比兔子还快,想彻底消灭都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商朝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商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史,由于前面不断的挖坑,这种情况到了帝辛时期已经发展到顶点,于是即便他已经做好了征伐的准备,但是他还面临着一个难题。
究竟该先打谁?
因为,东南西北,处处都需要他去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