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己死后,轮到其弟太戊继任。
太戊之前,前面几任领导人业绩不够突出,商朝已经稍微有所衰落。针对这样的情况,太戊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勤政修德,治国抚民,并大胆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其中伊陟是传奇人物伊尹的儿子。
第二件事便是一直勤政修德,治国抚民……
太戊在位时间长达75年,成为整个商朝期间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商朝也在他的带领下再度焕发出活力。
太戊死后,庙号『中宗』。
能够得到庙号,说明太戊生前的业绩非常不一般,不过由于他在位时间实在太久,因此接班人的问题便只能考虑从下一代着手了。
汤以后,甲乙丙丁期间我们就已经清楚,商朝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明显区别于夏朝的父传子体系,而是采用了兄死弟及这样的优先模式。
很多弟弟们看到哥哥当上一把手也不用太沮丧,平时好好锻炼身体,不要太沉迷于酒色,跟哥哥比比谁的气更长,同样也会有机会转正。
不过也因为同一代人轮流当上帝王,因此在时间的安排上就显得比较紧凑,很多帝王号不容易轮到了当个几年或者十来年,基本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商朝在差不多六百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只历经了17代人,但帝王的数量多达31位,并且相互之间有的是父子关系,有的则是兄弟关系。
对比夏朝和商朝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继位方式,我们不免有一个疑问,究竟是父死子继的制度好,还是兄死弟及这样的模式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其实都不好……
大中华几千年以来,在帝王继位的问题上,无论是采用父死子继,有或者是兄死弟及,因为贪恋权力而自相残杀的案例数不胜数。
毕竟在这两种体系之下,接班人的种子选手往往都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无论是弟弟,又或者是儿子,『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思想都会使得他们产生放手一搏搞掉种子选手的念头。
商朝前面几代接班人还好,尤其是甲乙丙丁时期,一把手就像一个烫手山芋一样,轮到的往往过不了几年就挂了,有的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轮到,但是到了太戊以后,短命的情况已经不再多见,于是情况便有些不一样了。
太戊传位其子仲丁,原本对于太戊来说算是个圆满的结局,毕竟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商朝还算比较兴盛,把一个底子不错的国家交给下一代打理,也对得起后来人了。
仲丁即位后,成为商朝第十任帝王。
仲丁原本也是兢兢业业,尽力做好一把手的分内事,不过自部落时期商就一贯喜欢搬家的爱好又重新开始回归。
仲丁元年,仲丁就将都城从亳迁到了嚣『今河南省荥阳县附近』,亳作为商汤打江山时候的根据地到了第十代帝王,政治上的领导地位也终于被取消。
彼时,位于商朝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尤其是起源于山东半岛东夷族的一个分支『蓝夷』,对商朝已经产生一定的威胁。
蓝夷如同『蓝精灵』一样,显著的特点便在于蓝,不过他们并不是因为皮肤是蓝色,而是因为擅长种植蓝靛、染蓝衣料并习惯穿蓝衣而得名。
仲丁六年,蓝夷开始进攻商朝,仲丁全力出兵击退蓝夷,但仲丁本身的势力也受到重创。
仲丁13年,卒。
仲丁的早逝使得原本比较顺畅的接班制度开始受到严重的挑战,他的数位弟弟开始争夺王位,这就拉开了一段长达一百多年的『whocanwhoup』的王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