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八卦战国
5667100000262

第262章 柯邑之盟

诚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管仲的变法和我们想想中的大变革完全不一样。

管仲变法既不闹腾,也不激烈,没有为他自己拉下太多仇恨,也没有把他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所以后来很多人会坚持认为管仲的改革并不彻底,只不过是主抓经济,然后在局部地方进行改良。

问题是恐怕连管仲自己都不会在意这样的论断,因为他的出发点本来就只是为了让齐国变得强大,而不是来一场根本性的大变革以显得自己很有政绩的样子……

所以管仲才会说: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治理得好,国家就会富足。

反之,国家自然就会贫穷。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管仲成为齐国国相,不出几年的工夫管仲的改革便已取得巨大的成效,『富国』依然成为现实,齐桓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么接下来就又到了『强兵』的时候了呗。

管仲:……

齐桓公这个人怎么说呢,『惕而有大虑』,也就是说齐桓公抱负是有的,眼光也是够长远的,但是性子却也是很急的。

感情这要是让齐桓公提前知道了『杠杆原理』的话,估计他激动之下恨不得找根棍子翘翻全宇宙……

齐桓公自然是不知道找个支点来翘地球的,更是不知道宇宙神秘领袖思密达的,所以齐桓公的想法很直接,打鲁国。

鲁庄公:又来……

长勺之战、乘丘之战,即位之初连续二次败给鲁国算是给了意欲称霸的齐桓公当头一棒,随后齐桓公老实了几年,管仲也放手治理了几年齐国。

眼下改革出了成绩,齐桓公看到了美好的前景,于是又憋不住了……

公元前681年,齐鲁之间展开自齐桓公上任以来的第三次战争,事不过三的道理齐桓公偏偏不信,毕竟齐国实力领先,前面二次输得有很憋屈。

坏的消息是管仲真不愿意齐国动不动就打仗,这倒不是说早年几次参军逃跑的经历让他落下了阴影,而是在管仲看来战争实在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过于频繁的发动战争并不是称霸的最佳方式。

好的消息是这次鲁国没玩出新鲜花样,齐国大胜终于扳回一城,赢的时候鲁庄公就急,这次打输了显然更急,于是他琢磨着割让几座城池给齐国把齐鲁的恩怨给了结了。

齐桓公同意了这个方法,相约在『柯邑』『今山东阳谷县附近』搞个交接仪式,顺便结个盟,看来管仲先强国的思路已经开始有所成效,这次盟会后来则被称为『柯邑之盟』。

到了会盟的时候,齐桓公和鲁庄公纷纷出场,签字画押、城池交接,齐桓公对征服鲁国所取得的这一阶段性成果相当期待。

不过正当两国官员都在静候这一历史性时刻时,鲁国一位叫做『曹沫』的鲁将大步奔向齐桓公,剑也亮了出来……

鲁庄公楞了,齐桓公慌了,其余在场的也都基本蒙圈了……

曹沫:齐军兵临城下,接下来打还是不打?

管仲倒是反应更快:撤,必须撤,马上撤,还有什么要求没?

曹沫:齐国抢了我鲁的『汶阳』『今山东汶阳,泰山脚下』,这个得还给鲁国。

齐桓公:……

齐桓公不曾想到的是,说好鲁国签字画押割地的,结果这地还没割,曹沫就拿下他做了人质,顺口还反要齐国归还汶阳。

要钱还是要命,这通常都不是很难的问题。

最终齐桓公还是依了曹沫,签字画押继续进行,柯邑之盟圆满结束,齐国得到了盟书,鲁国也意外的有所收获。

虚惊一场的齐桓公不高兴了:继续打鲁国,杀曹沫。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