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八卦战国
5667100000023

第23章 人定胜天

常委会过后,舜找到禹,先是做了做安抚工作,表示鲧的事情纯粹是不小心手一抖造成的失误,领导班子就这个失误深表遗憾,然后则是晓之以理,告诉禹为了部落人民工作,治水还是要继续滴,集体的利益才是大事什么滴。

禹则坚定的表态,表示不能辜负领导人的期望和信任,这个工程一定要接下来,绝对不能亲手砸了『治水世家』这个招牌。

接到项目后,禹立即组织起自己的团队,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组织起上古建设1局。

鲧治水九年,还是不能换来最后的胜利,反倒是因此丢了性命,禹由此也清楚,治水这样的事情,急是急不来的,蛮干更是行不通的。

所以,成立建设1局后,禹倒没有马上展开治水工作,而是先视察河道,并审视鲧治水失败的根本原因,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后才开始确定治水的方法。

禹不再一味去加高堤坝,而是尽量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这样的思路是根本性的转变,就比如我们知道的吸尘器,一开始的设计理念采用的是『吹』气,结果尘土飞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后来改成『吸』气,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做事情坚持是必要的,但是坚持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方向,方向跑偏了,可能离既定的目标就只会越来越远。

禹为治水费尽了脑筋,他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亲自率领老百姓埋头苦干,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然后再引入海洋。经过十三年的治理,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这里值得我们肯定的是,禹接到治水任务时其实才新婚不久,不过为了部落百姓的生存,他也只能离开妻子踏上漫漫治水的道路。

后来治水期间,禹路过家门口时听到了妻子生产及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还是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继续奔向治水一线。

等到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

启这时已经会叫爸比,并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但禹也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纵使心中有万千的不舍,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水患不除,何以为家,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颂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的成功挽回了家族金字招牌的声誉,也成为舜执政时期一个重要业绩,更是上古时期部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伟大典范。

舜在位几十年,一直延续了前面几位帝王的优良传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领着部落人民共同努力,不畏艰辛,直到生命的尽头,上古部落的经济文明也因此而迅速发展。

从黄帝开始,到颛顼、帝喾、尧,再到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通常都不是直接传位于自己的儿子,『禅让制度』使得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都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当然了,能够接受禅让的人也得表现出足够的水平。

禅让制度充分体现了上古中华的民主制度,也成为这个时期政治文明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不过总的来说,颛顼、帝喾、尧、舜其实都是黄帝的后代,但是血脉以及文化的传承来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这五位上古杰出的部落首领,后世我们并称为『五帝』。

从三皇到五帝,上古的先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不断繁衍,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形成,造就了伟大的『上古传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