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的攻心计该如何布局,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当我们我们回顾郑庄公从即位到他三十多岁的这些年时间会发现这是一条如此漫长而又充满各种隐忍的道路,隐忍到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郑庄公的脾气。
小弟到京城发展后,虽然年幼,但在母亲武姜的关照和偏爱下,随着身体渐长的还有蓬勃的野心。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称号变成了京城太叔,与之而来的则是京城规模上的扩建。
按照周朝的礼制,除国都外的城邑当时在规模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规模的五分之一,而小城更是不能超过其九分之一。
道理其实很简单,国都外的城邑发展太快,很容易便会对国都形成威胁。
祭仲懂得这个道理,郑庄公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京城的小太叔可以说我年纪小,书读得也少,不太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京城的国模便突突突的往上走,眼看就要与国都形成抗衡了。
针对这一情况,祭仲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京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严重违反了制度,这样下去是要出大事的啊!
郑庄公则无奈的表示:母后要这样做,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祭仲则又说了:这野蛮生长开来的野草都不好控制,更何况是您这自小受宠的小弟,姜氏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还是必须要早点处理这事,要不真会出大事的。
郑庄公这才淡定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还是搬个小板凳看戏吧……
接下来,郑庄公对小弟的扩建行为一直保持着不闻不问的态度,太叔将京城的扩建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基本达到了顶配的标准,然后便开始将目标转向其它地方,打起了继续扩张的念头。
没过多久,太叔把目标定在了郑国西、北部的两座边城,要求这两座边城除了服从国都的命令外,还有听从自己的差遣。
碍于武姜的地位以及郑庄公的一贯表现,于是这里成为了两兄弟共同管辖的范围。
面对这样的情况,郑国的大夫『公子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公子吕是郑武公的弟弟,论辈分要比郑庄公高,说话也够直接:一国不容二君,你想怎么办?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让我现在就去侍奉他;如果不打算给,还请速度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郑庄公还是淡定的回答:不要搞得这么复杂,该来的会来的,你也去搬个小板凳吧……
随后,郑庄公继续选择沉默,太叔又从郑国抢下两座城邑,把地盘延伸到了廪延『音同凛,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
太叔的变本加厉使得小板凳上的公子吕坐不住了:差不多该动手了吧,晚了百姓就都被他招降过去了。
郑庄公则打算继续把小板凳坐穿:不仁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抱定了行不仁不义之事终将会遭到报应的念头,在他看来太叔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必终将为他自己挖下大坑。
而过早的与太叔正面交锋则也会为自己落下话柄,于是郑庄公选择的是等,一直等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出现。
从即位之初的隐忍,到了二十余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郑庄公所等待的这个理由终于要来了。
郑庄公二十二年,郑庄公与太叔均已成人,实力来看太叔已经坐拥郑国半壁江山,此时的太叔已经不是当年被封的太叔,京城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于是他修建城池,聚集百姓,准备大量铠甲和武器.打算对郑庄公下手了。
武姜等待与太叔团聚这一刻也已经等了二十二年,她要做的是作为内应,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城门,迎接太叔。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何况你是根,着的什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