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八卦战国
5667100000143

第143章 再谈共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的话,『共和行政』在西周的政治发展中,具有着十分重要历史意义,并且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即便我们把这件事情放到整个大中华的历史进程上来看的话,它也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不过即便由此大中华进入到信史时代,其实仍然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历史终归由人书写,各方面的原因会使得写的人未必完全忠实于历史本身,并且文字也并不能承载历史的全部,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并非完整,或者真实。

比如说,我们对共和行政虽然已经有了大致的印象,但其中一些具体细节却仍然扑朔迷离,争论已过千年。

传统一派的观点认为,因为共和行政也被称为『周召共和』,因此共和元年起西周由召公、周公二人共同行政,维持政治秩序的稳定。

这里『共和』二字被看做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组织形态。

但是随着各种文献以及青铜器铭文资料等相对越来越丰富,后来人对共和二字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越来越多资料的支持下,共和二字更多被认为单指一个人,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卫武公。

召公与周公之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召公相对更加活跃,但从国人暴动随后召公不得不牺牲自己儿子来保全太子姬静的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到,召公的能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周朝的政治体系。

于是在这种局面下西周需要一位威望很高的人站出来作为旗帜,这个人便是卫武公,也就是『共伯和』,共和二字指的便是共伯和本人。

名义上,共伯和是厉王出逃时期西周的最高级别领导,不过具体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的人还是召公和周公。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共和二字也就没有我们现在『共和国』中的共和这么深刻的含义。

通过共和行政我们可以看到,西周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实际上走向了一条逐渐衰弱的道路,天子独大的局面已经有慢慢向诸侯做强做大发展的趋势,宗法制与礼乐制则在中间维系着微妙的平衡。

作为天子,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哪怕实力本身在不断萎缩,但历史地位始终摆在哪里,所以即便后来周王室落魄到被『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大多数时候敢直接对天子的下手诸侯还是相当少。

我们往好了看的话,共和行政至少并没有直接就宣判周王室政治命运上的死刑,而是在政治与社会形势危急的情况下暂行代管维持着周朝稳定运转,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十四年。

从共和元年到共和十四年,对于西周的王室而言这是非常悲催的十四年,厉王被撵到山西挖煤去了,太子也只能眼巴巴的望着他人打点朝中上下。这十四年里,周朝一直处于没有天子的真空期。

不过远在彘的厉王还是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他要让周王室的后人重回政治舞台的中央,他要洗刷这段真空期为周王室所带来的耻辱。

于是厉王要放大招了。

厉王的大招是这样的:深呼吸,一二三,断气。

哦豁……

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厉王的死立刻打破了既有的共和行政格局。

周天子驾崩,正牌太子姬静在召公家也逐渐成人。在礼法制度的规则下,在召公、周公以及众诸侯的支持下,姬静正式成为西周以来第十一任天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

宣王接下来的表现给了我们一个难题:宣还是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