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林渠在县民政局当局长,与刘克服为县直机关同僚。当年岭兜移民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林渠受处分被撤了书记,事过将近一年才被重新启用,安排到民政局去。民政局掌握着不少人的财物资源,在机关比较热门,显然林渠还是很得方文章看重。相比之下,刘克服从乡书记调来外经局就显得差了,不如林渠。民政局有实权,自有一幢办公大楼,地点在县城新华大街上,里外装修都很好,林大局长不在自己的办公室坐着,跑到苍蝇巷那种破地方办公去了,为什么呢?有些特殊原因。
原来苍蝇巷有大片地盘是林渠的,准确说是归县民政局管辖。早年间苍蝇巷被辟为乡镇企业区时,当时的民政局长有远见,在这里插上一脚,占一块地盘,建了两家工厂,分别生产纸质和木质用品。生产木质用品的叫民政木制品厂,说法比较文雅,实际就是棺材铺,根据需要为各种死者打造棺材。后来因为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棺材需求锐减,木制品厂不再做棺材,改做骨灰盒,以及相关丧葬用品,以满足各类死者需要。民政局下属另一家企业生产纸质用品,叫民政纸箱厂,是一家福利性质企业,主要安排本县残疾人员就业。因纸箱包装行业竞争厉害,残疾人企业比不过健全人,该厂后来转产,虽然还叫民政纸箱厂,却不再生产纸箱,改产花圈、黄裱纸等纸品,同时大量印制纸钱。类似产品的竞争也很激烈,该厂依靠政策扶持,勉强维持。近些年,苍蝇巷一带小作坊小企业多因产品销路困难停产,民政这两家厂子始终坚持生产,他们的员工工资很低,产品也有销路,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人死了都要治丧,用得着骨灰盒黄裱纸以及花圈纸钱种种。
眼下民政部门的这两家厂子突然成为问题,尤其是民政纸箱厂。在陆老板提出打造黄金圈之前,早有一位客商独具慧眼,与县里草签意向,选址在这里投资,拟改造苍蝇巷,建造大片标准厂房,开发一片工业加工园区,林渠辖下民政纸箱厂划在人家的园区范围内。旧城旧企业改造如今常见,改造中企业员工安置有些通行办法,苍蝇巷这里原有老企业基本倒光了,破产倒闭企业员工安置多是拿出一笔钱买断工龄,政府提供帮助,工人自谋出路,争取再就业。这一办法对民政纸箱厂却不好用,因为这里不比其他,集中了百来个残疾人。
他们不接受主管部门提出的买断工龄方案,宁愿领取微薄工资,坚持上班印制纸钱,不愿失去工作。因为他们身有残疾,再就业格外困难。残疾人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很坚决,效果很强烈,瞎子聋子哑巴驼背断手断脚聚在一起,情况有别于常人。
所以林大局长焦头烂额,蹲到苍蝇巷办公去了。“吾要发”在即,招商洽谈会要开了,县里计划于招商会期间跟投资商就改造苍蝇巷为工业开发园区正式签约,这就需要林渠做通所属企业残疾员工工作,把事情谈妥。林渠是老手,曾经当过信访局长,也在乡镇当过书记,很会软硬兼施,良民刁民都能对付,但是这回非常棘手,因为对方无论良刁,都是残疾人,人家认准一条,软硬不吃。
刘克服赶到苍蝇巷时,林渠正在纸制品厂的办公楼里找残疾员工谈话。刘克服到了工厂门外,这才明白为什么林渠要劳驾他亲自前来参观访问,自己不愿离开苍蝇巷半步。原来林大局长根本就出不来:工厂门被一辆载货小卡车堵死了,林渠的轿车被堵在厂内停车场里。
刘克服下了车,带着部下小陈步行穿过大门,进了福利厂。
进大门之前,他给妻子苏心慧打了个电话,苏心慧在单位里。
“我在苍蝇巷,这边恐怕麻烦。”他告诉苏心慧,“中午可能回不去了。”
“知道了。我去学校接儿子。”苏心慧问,“怎么会跑到那边玩去?”
刘克服说:“不好玩,回头讲吧。”
这时刚好走到大门口,经过堵门的货车边。刘克服抬眼一看,货车驾驶员坐在车里抽烟,也拿眼睛盯着他。驾驶员理光头,长脸,长着一对招风耳,手中夹着一支烟,烟雾从他脸上飘过,他的一双眼睛在烟雾中灼灼发亮,眼神挺特别。
忽然那驾驶员把手一甩,手上的香烟从车窗飞出来,直打刘克服的脑袋。刘克服匆忙一闪,烟头从他耳畔掠过,打在一旁小陈身上。
小陈忍不住叫唤:“你干什么?”
那人不含糊,立刻回敬:“我干你妈!”
刘克服抓住小陈的肩膀,把他往前一推:“快走。”
此时此地不适合理论,刘克服迅速干预,扼杀可能恶性发展的言语冲撞,把自己和随员带离现场。
他们进了纸箱厂办公楼,不待上楼与林渠接洽,刘克服的手机响了。
“刘局长在苍蝇巷吗?”
是姚育玲,姚经理。刘克服不禁惊讶,这人真是顺风耳,消息真灵。刘局长一行二人刚刚光临苍蝇巷,不待办事,人家的电话就赶来了。
“姚经理有事吧?”刘克服问。
“陆老板交代我打一个电话,”姚育玲说,“谢谢刘局长。”
刘克服说:“谢什么,早呢。”
“老板说要先谢,谢在前边。”
不由刘克服想起香港中环那座大楼的电梯,陆金华不吭一声一伸手,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了一个信封。
“事情办成了,老板还会再谢。”姚育玲补充了一句。
刘克服不禁哈哈,说自己运气真好。
2
刘克服跟陆老板之间曾经有过一笔老账,也是四万元,发生于境内,为人民币。
那时候刘克服还在岭兜乡任职,当乡书记,手下管着近百员乡干部,为全乡四万多民众提供服务。乡级官员位居国家权力结构的底层,乡镇主官工作量很大,很忙,刘克服却乐此不疲,做得津津有味。
一天晚间,副乡长王毅梅告诉刘克服,有村民偷偷举报,“对象”回家了,今晚可能住在村里。刘克服精神一振,说那行,找。
当晚他们行动。乡政府开出两辆吉普,还有一辆面包车,拉了十几个人往山里去,其中有乡干部,也有村干部。山里道路差,加上下小雨,路滑,得注意安全,车开得很慢,速度简直有如牛车。走了三个多小时,将近午夜才到了地点。
那是一个小自然村,位于山坡上,进村有一条土路,可供拖拉机来去,乡里的吉普车底盘高,四轮驱动,也能爬上去。但是刘克服不让车走,说这种时候开车进村,动静太大,“对象”耳朵不会闲着,让人家听到了,咱们还见得着吗?于是乡干部村干部们一律下车行走,从山脚往上坡上爬。那一段山路相当陡,路两旁有大片竹林,天下雨,地上滑,黑天暗地,大家穿着雨衣,打着手电,踩着泥水,走得非常艰难。进村之前,刘克服把人员分成两拨,一拨跟着他守在村外,一拨由王毅梅带领,绕小路到村后,那里有一条山路通向大山。王毅梅这一组人的任务是把住村庄的后通道口,他们得绕远路,不能从村里经过,免得造成惊动,前功尽弃,所以先走一步。刘克服带着他那组人以逸待劳,静悄悄一声不响,在村外竹林边坐了将近半小时,算一算时间差不多了,才动身进村。
那时已过午夜,小村庄非常安静,狗都睡熟了。顺山坡修建的农舍一间间全是黑的,只有村头亮着一盏路灯。
他们进了村,由村干部领着,直趋“对象”的家。村里的狗开始汪汪,山庄雨夜不再宁静。小村不大,狗没叫够,刘克服一行已经叩门了。
却没想到扑了个空。“对象”不在,其家人从梦中醒来,面对雨夜三更突然造访的乡领导村干部,眼神茫然,什么都问不出来。
这是常事。乡干部听到的消息来自各种渠道,其中有一些可能准确,有一些则是讹传。有一些起初可能是准确的,但是后来发生了变化,例如今晚,有村民报称“对象”回家,可能不会错,报信者真的看到人家回来了,问题是人家后来又走了,没在家过夜,也没让旁人看到,所以乡领导村干部们只好白费工夫,扑个空。乡村工作,这类情况不足为奇,不能因为信息可能不准确,可能做无用功就不作为,待在宿舍里睡觉,因为大家就是干这种活的,事情摆在那里,不做不行。
扑空了能怎么办?只能跟“对象”家人讲点大道理,然后安排撤退。刘克服吩咐把山下的几辆车叫进村,通知王毅梅他们放弃,到村里会合,准备下山。不料这时电话来了,是王毅梅。
“刘书记!人在这里!”
“谁?”
“就是她!在这里!”
十几分钟后“对象”随同王副乡长一行下山,与刘书记等人相逢于自己的家中。
这“对象”是谁?姚育玲,日后的姚经理。当时她挺着个肚子,身子已经显得笨重,腹中婴儿至少有四个月。姚育玲才二十八岁,身条瘦长,皮肤细白,模样很俏,不比一般乡下女子。这人已经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肚子又怀了一胎,属“计生对象”。拥有如此身孕,难得她身手非凡,一听村中狗叫,料想可能有事,被子一掀,衣服一披,爬起来就走,也不用手电,摸黑顺小路上山,打算一跑了之。没料到刘克服细心,早在山后布下伏兵,让她一头扑进王毅梅手里。
这时刘克服才感叹,不止为“对象”的身手,也为其家人的表现。刚才姚的丈夫坐在床上,一问三不知,让刘克服感觉自己确实搞错了,人家老婆根本没有回来。哪会想到几分钟前他们夫妻还一起躺在被窝里。
姚育玲一回家就生气,骂她自己的丈夫。
“不知道给领导泡杯茶?”她说。
她丈夫说茶有,没开水。姚育玲要去烧开水,刘克服劝她算了。
“赶快换件衣服走吧。”他说,“天快亮了,别耽误时间。”
姚育玲说:“我在家给领导泡茶。其他地方不去。”
刘克服让她看大家的鞋子:“不去好意思吗?”
当晚到来的十几个人,从乡书记刘克服到村干部,人人都是一双泥鞋。王毅梅最狼狈,她眼睛不好,在路上摔过跤,衣服裤子上全是泥,脸上还给石块划伤了。
姚育玲不听,当众抹起眼泪。刘克服让她丈夫劝劝,她丈夫倒好说话,指着老婆说哭啥呢,领导这么辛苦,算了吧。姚育玲冲自己丈夫骂:“你最没用!”
王毅梅劝说:“半夜三更,还下雨,刘书记带这么多人亲自来请,够大面子了。”
姚育玲还是不走:“你们要绑我吗?”
刘克服说如今上级有规定,计生要抓,不准乱来。姚育玲读过高中,当过小学校代课老师,不比其他人懂道理,该比其他人懂利害。今天这么多乡领导村干部一起来了,大家见上面了,说明有办法也有决心,总归要完成任务。不去肯定是过不去的。
“我就是不去呢?”
刘克服说姚育玲的情况大家清楚,她自己更清楚。这样不行,对大家不公平,对她丈夫不公平,对她自己也不见得好。
她不说话。
劝告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说通,姚育玲坐上面包车,与刘克服一行一起离开村庄。
她在卫生院里做了人流。
两星期后,事情闹大了。
那天刘克服不在乡里,在县城参加乡镇书记乡长会议,他在会场上接到了乡办公室打来的一个告急电话:几分钟前,岭兜水泥厂开出一辆大卡车,载了一整车的人,离开厂区开上公路,朝乡集这边奔来。车上人主要是厂区保安队,都穿制服。还有一些外来民工,都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其中有些人身上藏了家伙,都是棍棒。
消息是乡办主任的侄儿提供的,那人在水泥厂当杂工,这几天临时充当卧底。刘克服要求乡办密切注意水泥厂动态,有情况及时报告,乡办主任布置了几条眼线,包括他自己的侄儿。这年轻人比较机灵,发现了情况,偷偷打了电话。
刘克服不觉手心出汗。
“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吗?”他问。
办公室主任道:“说是要讨账,不能让人欺负了。”
“讨什么账?”
厂里有人声称被欺负了。前些时候岭兜水泥厂有一个司机出车到乡上,与他人的车碰撞受伤。对方在乡政府里有人,警察审理不公,偏袒对方,厂里员工非常不服。
“这是借口。”刘克服说。
刘克服断定这一车人来者不善。这时候能怎么办?当时有一个副书记在乡里。刘克服打电话,命他马上安排与水泥厂联系,搞清情况,同时要他本人立刻赶到林业检查站那里,如果水泥厂那车人到,让检查站把他们拦下来,了解他们要干什么,劝告他们回去。有事可以商量,不得聚众胡闹。乡里这边也要做好准备。
“要不要告诉派出所?”副书记问。
“要的,让他们提防。”
副书记按刘克服布置给水泥厂方面打了电话。对方装傻,称厂里没有派车,也没有员工集体出厂活动。副书记心知有诈,不敢拖延,骑个摩托车立刻赶到林业检查站,时间刚巧,没等喝一口水,那车人到了。果然很不一般,成排的安全帽,样式很特别,看上去就像钢盔,人员中有的穿制服,有的穿工作服,每人还有一副墨镜,一个口罩,威风凛凛,看起来很不寻常。车被拦下来后,问他们上哪里,车上人不讲什么受欺负讨账,只说去赶集,兜风,逛商场买东西。逛商场干嘛这种穿戴?人家不说,反问哪条规定禁止戴钢盔赶集兜风?副书记无话,看着那一卡车人往集里去。
他立刻把情报告诉了乡派出所,还给刘克服挂了电话。
“所里眼下没几个警察,怕是对付不了这么一卡车。”他说。
刘克服急了:“让警察小心,掌握局势,不要失控,不能硬干。”
“我知道。”副书记猜测,“一车家伙会不会就是兜一兜,发发威?”
“不管干什么,不得不防。”刘克服说。
刘克服在会场上坐立不安。两分钟后,他跑到外头,直接往乡办公室挂了电话,下达一个紧急命令,让值班人员立刻通知乡政府院里的全体干部职工,关门闭窗,全部撤离办公室,集中到乡政府外边广场上,以防万一。
事后证明这一条很及时。乡干部刚集中到外边,那一车人到了。卡车到乡集后哪里都没靠,不去赶集,也没上派出所,开足马力直奔乡政府,一直开进乡政府大院,停在办公楼边。而后车上人一窝蜂跳下来,四散开去,发一声喊,办公楼上下顿时乒乒乓乓响成一片。只一会儿工夫,警察闻讯赶到,那些人已经全部回到卡车上,卡车开出乡政府大门,扬长而去。
此时乡政府里已经一片狼藉,大楼下边两层所有办公室门窗全部被从外部敲毁,碎玻璃片遍地都是。一些办公室靠窗摆了沙发茶几,肇事者敲破窗玻璃,把他们的棍棒从破窗伸进来,将茶几上的茶壶茶杯捅到地上,开水瓶也没放过。但是肇事者只从外部扫荡,并不破门入室。各办公室内部设施及文书档案均未损毁。
由于刘克服事前打电话紧急交代过,警察和乡干部均按兵不动,不做激烈反应,没有阻止肇事者进入,也没有拦截其离开,双方未曾发生直接肢体冲突。除了一地破碎,人员均无损伤。
当天中午,县里会议结束,刘克服马上找县委书记方文章汇报。乡里出了这种事,不报告当然不行。这时方文章已经听到了一点风声。
“怎么搞的!”他很不高兴,“到底是什么缘故?”
刘克服说情况正在调查,所传闹事原因是车祸处置不当,偏袒一方,欺负水泥厂驾驶员,可以肯定不是这回事,如果只是那个,不该闹到乡政府。以他推测,事情起因不会是别的,就是姚育玲流产。那天晚上动员姚育玲去做手术后,他已经估计对方会有反应,也做了防备安排。但是没估计到他们敢搞得这么大。
方文章看着刘克服,眼神很吃惊:“你小刘名堂大了。”
确实有些名堂。原来姚育玲很复杂,不是一个山庄小村的普通计生“对象”。那天晚间跟她躺在一个被窝里的山庄农夫是她的合法丈夫,除了这个男子,她还是所谓“陆老板的人”,为外商陆金华的特别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