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有人说,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其余时间的70%以上花在人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的。
置身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更是有着强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识。但是,由于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又常常被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掌握交往艺术,才能帮助大学生走出交往困惑,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社会人群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
大学生的交往心理是指大学生双方或多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内心活动或思维活动及其反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背景
大学生渴求交往,希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由其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1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的初、中期,这正是一个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越来越为自己所认识。此时,他们既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激动,又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安,甚至会产生孤独与恐惧。尤其是刚刚步人大学的新生,离开了家乡、父母及中学时代的好友,既缺乏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又少有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能力,他们特别需要友情的温暖,需要与人交往,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同样的接受、认可、尊重和信任。
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向往和渴求则是出于另一种需求。面临即将毕业走向社会,他们更多地想到的是将来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为此心中常常生起惆怅和不安。他们明白,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在这种心理背景下,高年级的大学生交往的向往和渴求更加自觉,层次也更高。
此外,随着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向往和渴求与异性交往,以平衡性心理,了解异性和获得爱情。当然,也会因此产生各种烦恼和困惑。
另外,时代的发展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交通通讯工具日益迅达,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构建,为提高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提供了方便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社会形态不仅冲击着人们封闭的性格、观念、生活方式,而且对青年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交际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大量事实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证明如果有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成功率可达85%,而个人的幸福也有99%的把握。另一位心理学家曾对美国帕提大学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问题跟踪调查研究表明,把成绩最优秀的人和那些劣等生相比较,其年收人相差甚微;而在校期间在人际交往能力上表现突出的“优等生”比那些在性格评价上较低的学生的平均年收人高出30%。可见具备交往能力的是时代对每个人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能否充分发挥才智,取得成功的法宝。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大学生对提高交往能力的意识变得更加自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平等性
由于大学生都处在同一身心发展水平上,因此,彼此之间存在着大致相同的年龄、经历和心理,其知识结构和思想特点也相差无几。这样,大学生的交往就带有明显的人格平等、角色相同等特征。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大学生不必承担与父母、师长交往中所感受到的那种心理负荷和不平等感,也感受不到由于观念不同而找不到共同语言的困惑。这种平等的交往可以使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等过程比较轻松自如,从而更好地发挥人际交往的各项功能。
2.纯洁性
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存在工资待遇等经济问题,因而排除因经济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利害冲突。大学时代正是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时期,大学生更珍视友谊,把友谊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而且极富浪漫性,头脑中充满了对理想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很少出现那些互相利用的功利色彩。
3.独立性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家庭背景,相互之间个性差异也很大,因此,每个人的交往都可能不同于他人,从而使大学生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多彩的个性特点。
但是,无论活泼好动,还是孤僻好静的大学生,在交往中都表现出一种自主性。首先,大学的交往是积极主动的,他们是互为主体、互相影响的交往,因此,在心理上存在着较强的独立感。其次,大学生的交往大多是兴趣所致,意愿所使,因此,与个人的兴奋点相吻合。再次,大学生交往外在约束力不强,绝大多数社会活动,甚至集体活动参加与否可由个人选择,强迫或被动的成分较少。
4.开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开放式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很强,一般不会拒绝交往。其次,大学生交往范围较宽。在校内,无论是班级、还是专业、性别等,都不会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障碍,而且大学生也正在努力地把自己的交际领域扩大到外校乃至社会。再次,与大学生交往需求的多层次、多侧面相应的,是他们的交往方式的丰富多彩。近年来高校各类社团的兴起正说明了这一点。总之,大学生交往的开放特点,说明了大学生的交往是全方位的。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
1.人际交往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随着人的成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逐渐深化,交往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社会责任,促进成熟。
2.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
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通过交往,不断地以他人为镜,在与他人的对照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形象及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充当正确的社会角色。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
大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寻找恰当的社会位置,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方式。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成才
首先,人际环境和谐与否与人的才智发挥是成正比的。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中,会使一个人的智力得到超常发挥,使人有安全感而永保旺盛的精力。如果生活在一个互相猜疑、冷摸、排斥、矛盾、冲突的人际环境中,不仅会使人分散精力、浪费时间,还会造成毫无价值的心力消耗,这必将影响学习、影响智力的发挥。
其次,由于人际交往具有信息沟通作用,这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人际交往较之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捷的特点。英国作家萧伯纳曾非常形象地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有多种思想。着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打破宇宙守恒定律,就是在吃饭时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也会有此种感受,一道难题,一个人往往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但若经几个人讨论,片刻间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启迪的结果。可见,人际交往有利于智力的倍增。
4.人际交往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①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安全等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和自尊,使其获得友谊和帮助,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等。相反,则会增加大学生的挫折感,激发内心矛盾冲突,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作用于生理活动,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大学生中某些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溃疡病常常与人际关系失调及各种心理压力有关。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四、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人际认知中的偏差
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认知、态度、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交往能否进行以及进行的程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交往过程中的人际认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1)首因效应。人际交往是有选择性的,交往的选择往往是从首次印象开始的,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首因效应。首次印象之所以对人们的交往能发生很大的定向效应,是因为它具有前摄和泛化作用。前摄作用亦即先人为主。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而忽视后面的信息。泛化作用就是后面要谈到的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的前摄和泛化作用,是符合人们心理规律的。第一印象是在对某一个事先没有接触,因而也无所谓认知的基础上获得的,所以它在大脑中嵌人的程度比较深。至于后来的信息,都是在有了这个印象以后输人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受这个印象的“干扰”,再加上人的认知过程具有,“非矛盾化”的倾向,也就是后来的感觉和先前的不一样,人会本能地加以拒绝,以免发生矛盾。只有当后来的感觉强烈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突破先前的印象框框,在大脑中产生新的评价结果。无论新生人学与老师的初交还是同学之间的接触,首因效应都会发生作用。但是,第一印象主要反映人的相貌、衣着、举止、言谈、气质、风度等表面特征,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产生负面效应。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所谓后摄作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在与人的交往中,既要注意平时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是从交往对象的某些主要而突出的局部特征出发,通过不自觉的扩大和强化整体形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泛化作用。如某一同学穿着整洁、得体,人们很可能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晕轮效应的产生大都是在掌握知觉对象很少的情况下作出的总体判断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多方面了解别人,在掌握了大量的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就不会产生错误的人际认知。
(4)社会刻板效应。指在人脑中存在着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由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职业等不同,人们对一定类型的人(如同地缘、同职业的人群)往往有一种沿袭已久的固定看法。而这种看法往往积淀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并用之兴断、评价其中的具体人的价格特征。例如大学中流传的南方同学精明,北方同学直率;城市学生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小农意胡强,自私、孤僻、不善交往;农村学生认为城市来的学生自负、虚伪,不值得交往。这些偏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交往。
社会刻板印象虽然有利于对某一陌生的群体作概括性的了解,但这种思想方法若固定下来,不分场合地一概照搬,易使人以共性代替个性,从而阻碍人们的正常认知和交往。
2.时空接近因素
时空越近,交往的频度越高,越有利于增强人际的亲和程度。如大学新生人学,交往最多的是同班级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他们也最容易建立起最初的友谊。当然,这种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弱。时空接近因素告诉我们:第一,应注意与临近的人交往,善于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并在交往中努力寻求朋友和友谊。第二,如果我们有与某人交往的愿望,则可以主动创造一些交往机会,缩短时空距离,利用这一点使对方尽快了解你、认识你,努力将希望变成现实。
3.相似或互补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处很多,诸如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等都可以彼此相似。从心理学观点看,相似有助于相交。其原因是:第一,具有相似兴趣与态度者,多趋于参加同类活动,从而增加彼此认识沟通的机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遗立友谊。第二,凡是年龄、学历、兴趣、信仰等各方面相似的人邪交往时,彼此间的意见容易沟通;而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见解引起了对方的共鸣,因而会强化进一步交往的意识。
大学生态度的相似性主要是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相同或相似,对社会上的人或事有共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人曾做过试验,新生人学先随意分宿舍,过三个月后,进行自由组合,人们便会发现,态度相似,志趣相投的人总是自愿地组合在一起。
在个人兴趣、专业、特殊才能等方面,多数人都会希冀自己所缺者由别人补足的心理倾向。如果你能满足某一个的某种需求,则可能引起他的交往动机,如果这种需求及其满足是相互的,则可以产生现实中的交往。如大学生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总愿与学习好的交往,以学到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一个想唱歌又不会唱的人,总愿与一个音乐素质较好的人接触。
通常,当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角色时,在人际交往中,决定与否的主要因素是态度的相似性与否;而当两个人具有不同的角色作用时,互补性起主要作用,如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等。那么,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因素后,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在交往中,收获和付出的相互性,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人,不可能有现实意义上的交往和友谊。
4.人格与能力因素
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尊重、关心、理解他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稳重、耐心、真诚、宽厚,热心集体活动、工作认真负责、勇于牺牲自我的人格特征的人,容易使人产生钦佩感、敬重威和亲切威,相反,具有自私、虚伪、孤独、冷漠、固执、报复心强、苛求于人、骄傲自满等人格特征的人,不利于人际交往。
能力是人的优越条件,能力愈大,越令人瞩目,越容易引起人们与之交往的欲望。“名人效应”便是这一心理的直接反映。
大学生要想扩大自己的交往面,应在培养各方面能力上下功夫。
5.异性相吸因素
异性相吸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的:一是性别相悦;二是个性互补;三是寻求肯定。在同等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得到异性的评价和肯定,这种心理需要在与异性交往,特别是与性格相似的异性交往中得到补充和满足。
在异性吸引中,男性更多地注意女性的身体特征,而女性则更注重男性的个性品质。异性吸引有“情爱”和“友爱”之分。
“情爱”往往引起激烈的思想波动和情绪波动,表现为想见对方和接触对方,见不到对方就产生惘然若失的感觉,并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倾诉心中的秘密。“友爱”则有较多的理性成分,表现为乐于与对方相处,在一起感到轻松愉快,但并没有非见对方不可的欲望,不过是喜欢、信任对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及其调活
对每个人而言,他人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认知的对象。
对于客观事物,人们都知道只有全面、深人、客观地了解认识清楚,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而且在认知过程中,由于与事物的情感联系不多,因而较少加人主观成分,看问题相对客观一些。而主体在认识他人时则不然,主观能动作用十分明显。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倾向和一定的方法原则作用下,整理外部输人的他人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然后把这个印象加到认知对象身上,认为这就是此人所具有的实际特征。可见,人的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掌握主观心理因素对认知他人的作用的规律,就能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消除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人际交往障碍,正确认知他人,从而正确地看待、对待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认知障碍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对于青年大学生这一交往主体而言,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交往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交往,但其社会经验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带有理想化的特点。经常是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常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青年期的自我往往具有较高的理想成分,且缺乏现实性。理想自我的不现实性也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这两个特点都反映出在人际交往中,主观心理因素对青年人际交往作用更大。所以,不要以为只要我们掌握足够的客观材料,就能准确地认识他人。许多咨询者的问题就出现在认知障碍上。那么影响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
从社会认知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认知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给被认知对象加了个人的感情、经验、需要等。如凯利(H.Helley)所言,每个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有如“有色镜头”一样过滤着他所见到的一切事物,这样一些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情绪需要等,就构成了影响社会认识的主观因素。
由于个人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使社会刺激一样,却有不同的认知内容。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艺术家注意侧重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来观察该人能否成为一名演员或者模特;教育家则可能侧重于他的智慧、能力和专业知识。有一个实验比较典型地说明过去经验与个人经历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巴克拜1957年做了一项实验,主试者在美国和墨西哥分别选取相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相同阶层、受中等教育(12年)的穷人,分为两组被试,让他们看双眼视觉的幻灯片,一张为墨西哥的风景—斗牛场面的幻灯片,一张为美国人的生活情况—打棒球的幻灯片;二张幻灯片同时放在双眼视觉仪器上、不重叠,一只眼睛看到打棒球,一只眼睛看到斗牛,两个图片交替出现。结果墨西哥人74%只看到斗牛,而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幻灯片。同一样对象差异如此之大,充分说明了过去经验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何等的重要,它使人能比较容易地感知到熟悉的对象。
此外,每个人的认知结构有简单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年龄小的人具有简单的认知结构,认知他人时往往采用“二分法”,即好人和坏人;具有复杂认知结构的人仅凭三言两语,就可以看到认知对象的多样性,可能看到他的积极品质一面,又能看到他的消极品质的一面,还能注意到许多细枝末节。
认知者的个性特征同样也影响关于社会刺激的认知。如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敏锐,范围大,但不细致,黏液质的人知觉速度慢,范围狭窄,但比较细致。
人的性格也会认知,对初次见面者,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发现认知对象的内倾特点,性格外向的人则易发现认知对象的外倾特点。总是优先注意到与自己相似之处,而忽视不同之处。疑心重的人往往对他人言语、意图的认知采取猜疑的态度,以己度人,豁达的人常常不计较小事,忽略他人言谈举止中的细节。
认知者的情绪、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对人的认知。
人对事物的知觉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也影响他对人的判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心情愉快时,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人在忧郁、烦闷的情绪下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生活是残酷的,厌恶所见所闻的一切。知觉者还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其认知的对象的身上,我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情人眼里出西施”等都说明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其社会认知。
此外,认知者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因而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的社会刺激能很快地获得较清晰的认知。当然有时也会产生歪曲的认知。如,对一名新任教师的认知,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由于各自的需要不同,对其认识方面也不同。校领导注重教学效果,考察其实际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同事注重其人品、学历,对其性格和人际关系认识较快;学生则注重新知识的讲授和对自身的态度。由于需要各自了解的侧重面不同,因此很快产生了对教师在教学方面及对人的态度方面的不同评价。
以上简单介绍了几种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对大学生来说有些可加快对校园、社会、人的认知,但若不能自觉认识和调整主观因素的消极作用,则往往会发生对事对人的主观臆断或者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社会认知是对客观刺激的反映,尽管它受许多主观因素所左右,但社会认知的基础仍是客观因素。人的活动总是与外界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知成分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刺激存在,当然若刺激存在,但本身很弱,也不能起反应。
由于客观的认知对象本身的社会意义不同,将会影响人们的认知结果,布鲁纳(T.S.Bruner)着名的硬币实验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布鲁纳以30名10岁儿童为被试对象,实验材料是一套面值为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硬币和与一套硬币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圆形硬纸片。实验程序是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影到屏幕上,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者画出刚才看过的硬币和硬纸片。因为这两套硬币大小、形状是一样的,所以被试者画出的图形也应该是一样的。但因为这两套材料的社会意义不同,结果被试者画成了大小迥异的两套图形,即所画的硬币的大小远比实际的硬币大。同时,认知对象与客观事物相比,对比强烈、反差大,易于被认知,如强光、鲜艳的颜色、突出的特征等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清晰认知到这些事物的存在。对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出现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如电视、报纸、街头的灯箱广告等各种媒体经常宣传,就容易被人们所认知。所以客观的外在刺激对认知者的认识影响非常大。
三、社会认知的情景因素
认知时的情景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因为人们益以具体情景为线索,进行分析判断,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是一种样子,在家里是一种样子,在社会上又是一种样子。品质不良的人在有些情境中把自己装扮得道貌岸然,学有专长的人在有些情境中深藏不露,这些都是人们经常遇到和谈论的现象。
情境不仅影响认知者的心理表现,而且影响人们正确地认知对象。“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没有深谈的机遇而使“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也都是常见的现象。有的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个“灯火阑珊”的地方就是特定的情境,在其他的情境中是无法认清要寻觅的对象的。因为特定的情境有时候就会产生特定的机遇。我们常在校友会、或在节日的联欢会等场合,在融洽的气氛中,才能加深彼此间的印象。
情境影响认知过程中的主客体,它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一种独立因素,同时又是通过人的心理来体现它的作用。没有人也就构不成情境,情境是人为的环境,所以情境对认知者的心理的影响要从情境和人的关系中来把握。
情境和人的关系表现为情境标定人的社会角色和人对这种角色的自我意识。例如在校级会议上,主持会议者先坐下以后,坐在他附近的必然是上级、副手或者是关系密切的人,离得最远的人是自以为比较普通的人。而系级会议上,参加者在踏近新情境时就已经下意识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一位置是当时的情境标定了的,而本人接受了指示。所以,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作出不同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人们找错了位置,别人就会以异样眼光注视他,自己也会感到不自在。
情境和人的关系又表现为情境唤起人们主观感受上的一致性。如教师和学生都希望教学楼保持安静,对高声喧哗甚为反感。但在某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对学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这种情境下,大家对高声发言往往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声音很大,就是没有身临其境的人,对于这种场合下的大声辩论也易持谅解的态度。
常见的认知障碍案例:
先看两个实例
镜头一
学生甲的票夹内饭菜票少了一大半,她怀疑是同宿舍的学生乙偷的,乙平素学习成绩较差,性格木访、内向,甲向来对乙无好感。甲开始留心观察乙的一举一动,觉得乙独来独往,神秘莫测,越看越感到可能是乙所为,并把自己的疑虑告诉其他同学,渐渐传开,乙得知后,自尊心大伤,极力辩解,两人不断争吵,逐步升级,不得不求助于辅导员干涉调停。结果是另一人所做,两人一场误会,但平等相处的关系已不复存在,陷入僵局。
镜头二
一对学生恋人,因处理某事的做法不同而闹崩,男方很苦恼,倾诉于好友,说以前那样喜欢她,看她一举一动样样称心,没想到这亭她这么做,真让人气愤、失望。
旁白两个例子中的人为什么会出现交往冲突呢?原因是晕轮效应在起作用。
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当你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会觉得什么都不顺眼,他就会被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革,于是具有所有的坏品质,如镜头1所述。或者像我们去商店买东西,遇到态度恶劣的售货员,内心会认为他工作积极性不高,同事关系不好,家庭生活不和谐,从而产生坏的看法及态度。反之,当你认为某个人很好时,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革,被斌予其他好的品质,尽管他本身并不具备。恋爱中这种晕轮效应表现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恋人在光环的笼革下,许多不足被忽略、掩饰,妨碍了双方对彼此的正确深刻的了解,以至于一旦情感光环消失,便觉对方毛病百出。
晕轮效应对人际认知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首要的是心理定势。定势现象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活动也不例外。光环效应实际上是认知主体对客体仓促形成的一种心理,表现在已有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按照这种定势去解释他人的一切品质,把从外部获得的信息按已形成的定势加以分类、归属、推导,加到已形成的关于他人的印象上去,并以此成为以后交往的依据。因为是名人,因此不论他讲什么,写什么,甚至粗制滥造也被视为佳作。因为是好学生被老师关怀备至,即使一些淘气的行为也被解释为精力充沛,顽皮可爱。
其次是中心性质的扩张化。所谓中心性质是对形成印象有决定意义的特殊信息,如人的外表、行为、道德品质等就是决定人际认知的中心性质,一旦先获得这些信息,就会形成爱屋及乌,使这些特征扩张化,具有弥漫性,造成对他人认知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臆断色彩。
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从已知推及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往往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导致不正确的评价。纠正的方法在于不要以一当十,以偏概全,凭一时的文观印象办事。
还是先从实例人手。
镜头
有一品学兼优的学生从原来班级调到另一班级任班长,可是一段时间后,他感到很苦恼,因为班上同学疏远他,工作无法开展,百思不得其解。
旁白
刻板印象,也可叫作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群体或者某一类人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的形成,一般不是以直接的经验为依据。因为个人所能接触的范围毕竟有限,大量的情况要通过大众媒体及社会典论、小道消息等传播方式而获得。人们在获得的某一群体或者某一类人的若干信息的基拙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一种带有概括性的普遍性结论。当关于某一群体或者某一类人的特点被概括反映到人的认识过程当中,并被固定化时,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套固定看法,而这些看法具体到某人时未必正确,如北方人耐劳、憨厚,南方人聪慧、灵活;青年学生活蹦乱跳,领导干部不苟言笑等。上例中班长的处境来源于班上同学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他作为一班之长,会像前几任一样,行使职权、约束同学的自由,所以导致对他的忧虑、提防心理,尽量疏远他,而忽略了他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出现不正常的交往状态。
刻板印象有两种作用,积极的作用是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化,有利于对某一个人、某一群人作出概括性的反映,借助某一类人的共性,我们可以想像出某一个人可能会有的典型特征,比如知道某人是大学讲师,就会想像他可能有重理论、善设想、刻苦工作、勤奋学习、生活俭朴等知识分子的特点。但刻板印象并不一定合乎实际,因为即使在同一类人中,每个人除了具有类似的特性外,还有自己的个性,两者是有差异的。所以刻板印象不一定正确,而且会造成偏见、成见,影响人际交往,这是它的消极作用。我们不能只依据刻板印象认识他人,要作具体观察,在交往实际中去发现和理解一个人。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S.Luchins)于1957年以实验证明首因效应的存在和作用。他编写了两段描绘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片断。第一段材料描写吉姆外出购买物品,不仅邀请了两名同学作参谋,而且路上与熟识的、初交的人不断打招呼,进行交谈,使人感到吉姆是一个热情、好交往的青年人。第二段材料对吉姆的描写完全相反,说吉姆放学后独自回家,见到熟人也回避,只喜欢清静,给人以内向,不善交往的感觉。
卢钦斯将这两段相反描写的材料加以不同的组合:
(1)描写吉姆热情而外向的一段先出现,冷淡而内向的一段后出现;(2)先出现内向材料,再出现外向材料;(3)只出示第一段描写为外向的材料,(4)只出示第二段描写为内向的材料。
卢钦斯把被试者分为四个小组。分别阅读一组材料,然后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怎样一个人。
旁白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人际交往问题通过第一印象的。第一印象效应对交往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它会使人际认知带有表面性:第一印象常常是对一个人表面特征的认知,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接触,彼此会根据对方的外貌、表情、姿态、谈吐、衣着等,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与评价形成某种印象,这就容易出现以貌取人,使认知具有表面性。
其次,第一印象也容易使人际认知产生片面性。由初次接触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印象对日后的交拄影响重大。当你对对方一无所知时,自然特别留意其一切未知信息。由于先入为主,第一印象鲜明而强烈,人们偏信这一印象;尽管都知道在短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一个人拄往不太可靠,甚至出现很大偏差,但却总是下意识地上当,难以避免这种倾向,常常跟着第一印象走,忽视以后的新信息,或按最初的印象来解释出现的新信息。如果不一致,甚至会否认后入信息,屈从于第一印象,偏执一端。忽视另一端,造成对人认知的片面性。比如,当初次看到某人谈吐优推,很有礼貌,形成一个有教养的好印象,在日后的交往中,往往不会想到他在其他场合会有行为粗普、蛮横的表现,即使注意到了,也会认为那是偶然的。
第一印象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知觉的恒常性。所谓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不变。如同一挂钟,在不同的角度、距离、光线等条件下,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形状和特点,但仍知道为同一只挂钟。知觉的这种恒常性保证了人对事物相对稳定的认识,避免了对同一事物,每次都把它看成是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而每次都要去重新认识,决定了人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事物,总是按已有的印象解释事物当前的变化。
人的知觉也是如此,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已有的鲜明而强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认识他人,而不是历史地、具体地、全面地认识他人,可能因此而造成对他人的成见。
由于知觉的恒常性,第一印象效应客观存在,要想克服它对人际交往带来的不利,须遵循它的规律,在与人初次交往过程中,能够意识到第一印象先人为主的作用,尽量减少这一作用对自己的影响,正确地认知他人。同时,利用第一印象效应,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己的个性表现力,给人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成功的基础。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第一印象的前摄作用之大。所谓前摄作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先人为主。对吉姆的印象评价正是第一印象的限制,淡化,削弱了对后继信息的摄取,从而使被试者的判断发生明显的偏差。
第一印象还具有泛化的作用。如刚进入大学校园的甲生、乙生,两位新同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甲生为人老实,对你热情,乙生为人高傲,对你冷淡,显然甲生给你的印象好,乙生则相反。
于是你很自然地就喜欢与甲生交往。就是在当甲、乙两生发生了相似的行为,如都批评你某些不良的做法,你可能会感到甲生的真诚,认为甲为你好,而对乙生的行为反感,认为是乙生存心贬低你。其实,甲生、乙生完全可出于相同的动机,还有可能乙生真的是为你好,而甲生却打着个人的算盘,然而你认知感觉却正好相反。这就是第一印象在个体的心理上起了泛化的作用。
使你对人的评价发生某些定向性的反应。如果第一印象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人们就容易对他作出肯定的评价,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就容易出现否定评价的倾向。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在生活中,虽然一开始对某人形成的印象并不好,但通过长期的交往,原来的印象也是可以改变的。
由于第一印象是关于对方音容笑貌、体态、仪表等外部特征的认识,所以比较容易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忽略了在第一印象中可能有虚假成分存在。如果光凭第一印象出发来与人相处,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起消极的作用。在生活中不少人上道貌岸然的政治骗子、经济骗子、感情骗子的当,这都是由于第一印象的片面性所致。一般来说,认识水平高的人看人比较准,认识水平低的人,看人容易偏。俗话说,老马识途,经历、阅历比较丰富的人,看人的第一印象比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一般要全面、深刻一些。所以对于第一印象效应,要有理智的客观的认识。
镜头
某校有位女生,内心喜欢上一位小伙子,希望他也看上自己,她把对方在舞场上请自己跳舞,平时与自已开玩笑等一些言行都看成是对方富有情意的举动,以为对方也爱自己。当她听说对方早已有相好的女友时,非常烦恼,感到对方在耍弄她。
旁白
我投射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亦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作出错误评价,歪曲了他人,造成交往障碍。
自我投射效应的表现也是各式各样的,如情感投射是以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
例如:有一同学迷恋排球运动,结果一有同学找他闲聊,他就大谈排球之道,常常弄得别人很扫兴。他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
另一种自我投射称为愿望投射。这是把自己的愿望投射于他人,认为他人也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把希望当成了现实,这是投射效应产生的后果。如:在这次班级交往活动中,该同学认为自己懂的,别人也知道;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应该喜欢,从自己的思想出发来估价别人,产生误解。又如:有个班级在节日搞了个庆祝活动,其间用半小时请擅长摄影的同学作摄影讲座,以增强班上同学对摄影的爱好及鉴赏力。该同学在讲座时用了许多术语、概念,也未加以阐释,以为别人与他一样都很喜欢摄影,这些内容自然都是很简单的。当他正讲到兴头上时,一些同学离席而去,他认为这是故意伤面子,拆他的台,别人向他解释说因为听不懂,去干别的事了,他依然耿耿于怀。
其机制在于忽视了自己与交往对方的差别,认为他人跟自己一样,对对方自我同化,导致对他人的认知障碍。
情感投射表现之二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喜欢,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讨厌,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度地赞扬和吹捧自己所喜爱者;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者。这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某班级一位同学,在与情人热恋时期,常在学友面前吹嘘女友各方面如何如何,完美无瑕。可一学期过后,人们又常听他数落女友,一无是处。原来他已失恋,对女友的憎恨之情溢于言表,言过其实。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喜爱的对象是美好的,而认为自己所讨厌的对象是丑恶的;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身上,美化或丑化对方,使人际认知失去客观性。
镜头
有一位新生,入学半年后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整天精神紧张,难以放松。原来他在中学时一直是各方面都很突出,高考中也是某地区的佼佼者,处处听到的是赞扬声,一贯自我评价颇高,自视高人一等。进入高校后,看到个个身手不凡,认为他们大多来自城市,条件好,运气好,仍然不如自己能干,常常苛求于他人,与人格格不入。可是几次考试过后,他的成绩平平,不理想,内心恐慌、紧张起来,很不习惯,日感压力增大,自尊心受损,一下又变得自卑起来,自我评价降低,羞于与同学相处,处处避人,以为别人都看不起自己。
骊画这是自我评价不当使之不能正常交往,对他人认知出现偏差的例子。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对他人的肯定性评价就会降低;把自己看得过低,则易自卑,影响对他人的正确评价。
这都不利于平等待人,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予以恰当的评价,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
自我地位的改变而引起的自我评价障碍,不仅会使大学生产生压抑和孤独感,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人际交往的质量。这一问题表现为与别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害怕去公共场合,怕见陌生人,以及在与同学交往时的拘谨,等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往往也是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担心在交往过程中自己的言行会出现问题或显出自己的无知。如有一位新生即使与自己的同班同学也不敢主动说话,原因是觉得自己知识面比较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说话时自己没有什么主动权,同时又担心别人会觉得自己是无话找话。
测验
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觉得自己经常会遇到麻烦事。
2.你觉得在众人面前讲话是很困难的。
3.如果可能,你将会改变你自己许多。
4.你很难作出决定。
5.你没有许多的事可做。
6.你在家里常常感到心烦。
7.你对新事物的适应很慢。
8.你与你的同龄人相处得不好。
9.你家里的人通常是不关心你的感情。
10.你常常会作出让步。
11.你的父母对你期望过多。
12.你是个怕麻烦的人。
13.你是个很麻烦的人。
14.别人通常不听你的话。
15.你对自己的评价不高。
16.你多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17.你常常觉得学习很烦,没有意思。
18.你认为自己不像大部分人长得那么漂亮。
19.你常常欲言又止。
20.你觉得家里人不理解你。
21.你不像大部分人那样讨人喜欢。
22.你常常觉得你家里人好像是在督促你。
23.你常常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到失望。
24.你常常希望你是另外一个人。
25.你是不能被依靠的。
评分
评分规则:
每题回答“是”记。分,回答“否”记1分。各题相加,然后乘上4即是你的自信总分。
你的得分:
80分以上:属于自信程度较高的范围。
70-80分:属于自信程度正常的范围。
60-70分:属于自信程度偏低的范围。
50-60分:属于自信程度较低的范围。
50分以下:说明你很自卑,做事总是畏畏缩缩,缺乏信心。
咨询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人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甚至惊慌失措,精神崩溃;有的人则视胜败为“兵家常事”,从中汲取教训,在失败中寻找经验,继续努力,追求成功。面对挫折和失败,两种人的行为表现截然不同,关键在于有无自信。坚定的自信心,可以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要培养自信,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欣赏你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应尽力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同时也要坦然地接受那些我们自身无力改变的不足。这是一种基本的自我接受的态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是自身的某种缺陷是我们无力改变的,比如自己的“长相”,那么为什么不能安然接受呢?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尽量欣赏自己的长处,欣赏自身优秀的品质,用这种欣赏和赞美,来增加自己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加自己的自我接受程度和自我价值感。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自信。
用积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
自信心的培养和维护,在程度上依赖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自信程度低的人,往往会陷于种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中。
心理学家对即将毕业将要去求职的大学生做了一次自信心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当求职被拒绝之后,自信程度低的学生80写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自己“太差”、“自我形象不好”等等,也即把被拒绝的原因全归咎于自身。这样的自我评价对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就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其实,这样的自我评价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被拒绝还有其他许多原因,比如所学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指标有限等。我们不应该凡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归于自身不足,而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不妨运用自我暗示法
积极的自我暗示是通过主观的作用使内心产生良好的预期的一种自我刺激过程。它的特点是不要在行动之前就去想遭受失败后的情绪。即使在不利情况下,也要鼓励自己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同时要经常暗示自己,不要把目标定得太远,不要有过多奢望,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不断获得小的成功中增强信心、克取自卑。那些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头脑”、“没有文学细胞”的人,他们对自己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评定根据是什么呢?是用学不好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这完全是凭空的“栽赃”。
而这没有经过科学测定的臆想,使自己背起了这个思想包袱。
其实人人都应该学会做自己的保尔,多看到自己的进步、长处和潜能,这样才能自信地迎接机遇和挑战,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都是相同的阳光雨露,但也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担忧自己与众不同,你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是崭新的,前无古人,也将后无来者。你应该为自己庆幸,把自己的察赋充分发挥出来。
才华可以补偿缺憾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对相貌较差和相貌较好的中学生的大学人学率和智商调查表明,前者较后者学习勤奋、刻苦,大学人学率和智商明显高一点。这说明相貌差的学生想通过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来弥补相貌上的不足,这是典型的补偿效应。我们为自己的长相而发愁,为自己的缺陷和短处而苦恼、伤心,还不如正视现实,不断充实自己,以敏锐的艺术感觉、深刻的人生领悟、出色的文化修养,对人的真挚、热忱,对社会勤勤恳恳的贡献立足于世。古今中外,其人其事,举不胜举,古希腊着名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从小就为自己的口吃而苦恼,后来,他努力纠正口吃r毛病,不仅治好了口吃,还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为自己树立一个理想的形象
心理学家认为,豪放、豁达的人希望学稳重内向的人,内向,屏弱的人希望学乐观、坚强的人,这可以称为“性格形象互补”。
理想的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想像中的样子;可以是历史上的古人,也可以是现实中的身边人。一般来说,理想形象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人,然后你把这个对象分解出性格、爱好品格、衣着、举止等几个部分,再在各项中找出具体特征,这样你就可以在生活的各方面模仿他的“形象”。经过一两年的时间一招一式地学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变了:行为变了,粗暴变得温顺了,胆怯变得勇敢了,好哭变得爱笑了,自卑变得自信了。
你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毕竟是存在于你的内心之中,从根本上说,它们是由你自己的思维、认知和判断等决定的譬如在智力方面,你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表明你是聪明的。事实上,你越使自己愉快,你也就越聪明。如果你在代数拼音或写作等方面比较差,这只不过是你到目前为止选择的自然结果。倘若你能在这些学科上多花时间,你肯定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水平。你如果认为自己不太聪明,那么你就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并非完全由智力决定,它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联系。在你取得成功时,你也许会惊奇地得知,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决没有什么天生的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努力,你也可以掌握任何学科或技能。
积极乐观地与他人相处
人人都是在集体中生活着和发展着,既受别人的影响,也影响着别人。所以,每个人应以健康的心态向别人学习,并与之共同生活与工作,通过相互交流提供信息,增进了解、互相鼓励,互相促进,这是人产生信心的源泉。从朋友的支持、赞许中,我们可以获得勇气和信心。所以在和别人交往时,应当努力做到宽容大度,这样在愉快积极的交往中你会发现朋友带给你的不只是友谊、关爱、理解与支持,重要的是你从中获得了信心。
不必事事依赖别人,自己来拿主意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什么事都要别人拿主意,而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这样既不利于个人独立性的培养,也是自信心缺乏的表现。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别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样就使自己活在别人的生活模式中,会觉得很累。事实上,谁想做到不评价别人或不被别人评价都是很难的。
有时候,别人的议论的确不在你有什么缺点和长处,只是因为“你的存在"卡耐基说:“不要小题大作,不要让小东西——生命的小白蚁,摧毁你的快乐。”其实你就是你,不是别人,你应该走自己的路,别在乎别人说什么。
认识的选择性,首先表现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待他人。
对需要的信息容易接受,常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不需要的信息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其次表现在,认知主体总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认知来自他人的信息,对之进行猜测、判断和评价。
再次表现在,认知的角度不同,对同一认知对象的结果也不同。学艺术的说这个人音乐感好,感受性强,有才华。学理科的则说这个人逻辑性差,不灵活,很笨。两者对同一对象评价完全不同,就是因为认知角度不同。
纠正认知选择性造成的交往障碍在于了解认知选择性的规律。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对与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的信息感兴趣。
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学习、交友、恋爱、就业等问题最敏感。同时,人们又总是乐于选择以肯定形式出现的信息,而不愿接受以否定形式出现的信息。对于他人的鼓励、赞扬、支持自己的言语及态度,容易听进去,并感到高兴;对于否定性的言语和态度不易接受,并感到恼火。
人们也往往乐于接受新鲜的消息,而不愿听老生常谈。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对新闻感兴趣,老友相逢总是先把自己的新情况和新消息告诉对方。而且,人们也容易接受具有权威性的信息,以及乐于知道被社会和他人禁锢的信息。
人的行为是可以被影响的,人的态度也是能够改变的。既然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消极、不全面的认知结果,产生的偏见是后天习得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努力或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消除。
1.重视社会化的作用
青年期社会化的传统模式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担负教育的职责,青年学生在成家以前大多数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活动为其个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父母与兄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青年人的认知结构,当进人学校、社会环境以后,与不同家族背景的同龄人广泛接触,通过比较,鉴别过去在家里所形成的那些观念、规范和价值观,改变其在认知方面的消极一面。为了使自己能更合理地适应社会的某些规范和价值观,重视青年期的社会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2.增加直接接触
多方面的直接接触可以帮助打破刻板印象,彼此间熟悉的程度可以增加相互的了解,更多地获得对方的信息。近年来,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走向社会,青年学生与社会各阶层的直接接触,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他人,消除在社会变迁中对其他群体和阶层产生不必要的偏见是有益的。
3.增加知识,提高教育水准
提高教育水准是帮助青年人了解事实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更有可能作出客观的分析,俗话说“无知出偏见”,所以青年人应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除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外,社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必要知识也应学习。知识丰富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提高,这对于我们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他人或者事物是十分有益的。
4.严于律己,消除私心
现实生活中,因私心杂念而错误地认识他人以至于错误地对待他人的情况是存在的,作为大学生,应开阔胸怀,严格要求自己,公正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
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因一些客观环境因素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人心理误区。
一、自卑心理及其调适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优郁、悲观、孤僻,不敢与人交往,人为地把自己孤立起来。他们大多是内向性格,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比一般人明显敏感而且感受特别强烈,经不起刺激,在社交过程中表现为回避、退缩,害怕当众出丑。
1.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过多地自我否定。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接触和比较的过程中,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所以越比越觉得不如人,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有较多的了解,并力求自我完善,因而对自己要求较严,但越严越觉得不足,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形成了过多的自我否定。
(2)消极的自我暗示。当人们在交往中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都会首先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如果自我认识不足,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增加紧张,限制能力的发挥,导致社交的失败。这种结果又无形地印证了自卑者的消极自我认识,使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
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加深了自卑心理的程度。
(3)挫折的影响。性格内向者,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一些微弱的挫折就会给予他难以忍受的打击,使其变得自卑。
(4)生理或心理方面的不足。有的同学因身材矮小,长相不佳、出身低微、经济拮据,没有特长、方言难改等,担心不被人接受,在社交中表现出退缩行为。
2.自卑心理的调适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要改变自卑,必须改变原有对自己的认识,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和别人比较是建立“自我观”的参照标准,但并非惟一标准。
正如学校里的成绩未必得到工作单位的认可,学校里的“才子”未必就一定是个成功者一样。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异,不要事事处处以超越别人为目的,关键是要把握自己的生存优势,按照自己的样子去交际、去生活。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自我暗示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自我刺激过程。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指,即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也要鼓励自己,增强自信,而不要先考虑失败后的情绪或事先去体验失败了怎么办,同时还要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抱负水准。一般同学碰到的是抱负水准过高,超过了本身能力的限制,欲速则不达,结果自尊心受挫,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自卑者应当随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自己的理想目标做适度的调整,以增加自我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
(3)积极与他人交往。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愈丰富,接触面愈广,愈能促进其对自身的了解。因此,每一位同学都不能把自己囿于某个固定的小圈子中,应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交际范围,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胸就会变得更开阔。另外,在交往中,自卑者会发现,他们具有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做事小合谨慎、稳妥细致等优点,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并乐于与人交往。这样,会增强有自卑感同学的自信,为消除自卑奠定心理基础。尤其要有意识地加强同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尊重人、关心人的人交往,这对于克服自卑心理更有益处。
二、孤独心理及其调适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离、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的同学常常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孤雁失群式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社交和学习。
1.孤独产生的原因
(1)因性格所致。孤独的心境首先与性格有关。有的人生性内向,不关心外面世界,只注意自己的观念,内心体验很深,但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的人性格孤僻,如自卑、偏执、冷漠、尖刻等无法与人相处,致使陷人孤独境地。还有的人特别自负、高傲,觉得自己知识渊博,而周围的同学都才疏学浅,无法交流,结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便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
(2)因过于自尊而孤独。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们最为重要的心理成熟表现是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心理差异,产生了与同学交往的强烈愿望,但因过于自尊和缺乏交际知识,又不肯轻易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于是便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渴望而又不去行动,结果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孤独感便随之而来。
(3)因挫折所致。有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曾遇到过挫折,于是就产生孤独。人类的情感满足主要来源于恋爱、家庭、朋友和社会,一个的孤独程度取决于他同这四方面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方面出现裂痕,人就会感到孤独、苦闷。
2.孤独心理的调适
(1)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任何一位同学都处在与环境的双向创造中,一位拒绝把自己融人到集体中去的同学,孤独肯定会格外地对他垂青。我们既要保持灵魂独舞的疆域。但也要与环境有所趋同。如果常常以冷漠甚至厌恶的眼神看待其他同学,陷于自视清高而不可自拔,集体也会对他进行排斥,就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2)克服过分“自尊”心理,积极参加交往。人际交往是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互酬过程。具有孤独心理的人往往在心理上给自己筑起一道屏障,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克服孤独的关键就是拆除自己的心灵屏障,把自己真诚、坦率地交给同学,多关心、帮助他人,别的同学自然会欣赏你、接受你。当一个人真正感到与他人心理相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就容易走出狭小的自我天地,走出封闭的孤独误区。
三、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1.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同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其表现形式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恨。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与自己相差无几或比自己落后,看到别人处于劣境则感到莫大安慰。嫉妒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是以讽刺、挖苦、挑拨,甚至采取不合法、不正当的行为,对他人和集体造成种种危害。
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影响正常思维,造成人格扭曲,也使他人不敢与之交往。所以,应该自觉地对嫉妒心理进行调适。
2.嫉妒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