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桓平是文帝时期一个江湖骗子,那个让文帝另立元年的玉杯,就是他送的。杯子上写了“人主延寿”的字样,并且谎称是神仙送的。他靠着这样的骗术,得到了文帝的信任,被封为大夫。后来丞相张苍和廷尉(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秘密成立专案调查组,找到了雕刻玉杯的工匠——新桓平被诛灭三族,满门抄斩。
于是窦太后以挑拨宗室关系为理由,终止了各项改革,并认定赵绾、王臧为主谋。随后派人暗中调查甚至制造赵绾、王臧的经济问题,并且拿着这些问题摆到刘彻面前。刘彻没办法,只好下令将御史大夫赵绾、太尉王臧革职下狱。
汉代的女人估计都很凶狠,吕后我们不必说。窦太后手上,也斩了一个郅都啊。赵绾、王臧两个人那叫一个悔,在牢房里是担心受怕、胆战心惊。没多久,就传来两个人在狱中自杀的消息。对于这个事实,刘彻无能为力。
随后,田蚡、窦婴也都遭到罢免。好在窦太后是个慈祥的老人家,对家人还算客气,没有将他们治罪。同年,黄老派的许昌接替窦婴为丞相,庄青翟为御史大夫(之后也担任太尉)。儒学大师申公,也无奈地停止了讲学计划,告病回到故乡。
刘彻被架空了,他在朝中只不过是个傀儡,只能按照奶奶的指示办事,甚至于奉旨办事的权利都还在丞相手上。刘彻身边信得过的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亲信了。中央换血之后,严助成为改革派硕果仅存的官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皇帝都不算事了,皇帝秘书有用么?好在他苦心设立的亲军还在,这是一支由战死官兵家的孩子组成的军队,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精通各种作战技巧,与匈奴射雕者不相上下。
建元二年的三月,刘彻去霸上参加了上巳节的仪式,这个百无聊赖的年轻人想去走走,反正朝中的事情也不用我操心。回宫的时候,路过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府上,干脆就走了进去。
汉代的公主,只要不是嫁到匈奴去,那比诸侯王还舒服,每天就在家里吃喝玩乐。平阳公主家里就有不少歌舞伎,每天组织演出,开心得不得了。这会儿弟弟来了,还是皇上,当然会找来最好的歌女舞姬来给刘彻表演。众多的歌女之中,一个窈窕婉约的身影深深打动了这个十七岁少年的心。这个歌女名叫卫子夫,她母亲就是个奴仆,同时也是某个基层官员的二奶。因为是私生女,所以跟妈姓。她还有个弟弟,叫卫青,是个侯爵家骑马的跟班。
刘彻早在八九岁时就已经结了婚。那是一场纯粹的政治联姻,为了得到太子之位,刘彻与姑妈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女儿陈氏被迫成亲。野史上说,陈氏名叫陈阿娇,当初姑妈刘嫖问刘彻:“我把阿娇嫁给你好不好?”刘彻回答说:“如果能娶到阿娇,我就做个金屋子让她住。”然而传说终究只是美丽的故事,实际上,陈氏比刘彻至少大了十几岁,是刘彻的大表姐。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明白什么?跟指腹为婚有区别?再者说,此时的陈阿娇,少说也将近三十岁,刘彻心里会对那场婚姻满意?
平阳公主也看出了刘彻的心思——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老是盯着一个美女,其实谁也不用猜了。刘彻长叹一声,跟平阳公主说:“姐姐,我去更衣。”更衣,是在某些场合对如厕的一种称呼。作为皇帝这样的贵族,“更衣”也是要人伺候的。平阳公主示意卫子夫跟过去服侍……
他们的感情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了。年轻的刘彻在爱情的召唤下,重新振作。
改革现在是行不通了,但是时间掌握在刘彻的手上,他才十七岁,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但绝不仅仅是等待,刘彻的眼光远远高于之前的任何一个皇帝,包括秦始皇、汉高祖,以及他的爷爷汉文帝。不知道是哪来的消息,被匈奴人打败的月氏国一直被逼迫到匈奴的西方,如果能够找到月氏国,联合起来,可以让匈奴陷入两线作战,汉军在战略上就能取得上风地位。(实际上此时汉朝民间与外界的交流已经远远超过了汉朝政府的想象,后面会提到的。)
此时的汉朝,实际上处在匈奴的“C”形包围之中,北方、东北、西方都是匈奴人的地盘,秦朝扩张的河南地(今河套一带)也被匈奴占领——这是导致文帝时期匈奴入侵就会危及长安的根本原因。
刘彻发布了一道命令,与改革无关,只是想找人出使西域,找到传说中的月氏国。刘彻没有什么权利,这道命令只能传达给身边的几个侍卫。一个叫张骞的自告奋勇,并且说,自己有个手下就是匈奴西域人(此时西域是被匈奴占领的),叫堂邑父,或许还可以做向导。
建元二年(前138年),张骞和堂邑父带着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整装出发,离开了京师。不久,就在茫茫的草原上失去了消息。(也有说是建元三年出发,估计是历法计算出现差异的。)
没多久,一个好消息传来——卫子夫怀孕了,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意义都是重大的。有人欢喜有人愁,陈皇后能开心?陈皇后她妈妈长公主能开心?长公主可不好惹,一查,哦,卫子夫你还有一个弟弟叫卫青是吧?我还玩不过你一个奴仆?在皇帝身边当差了不起么?当晚就把卫青绑架了。
卫青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吃苦。一次有个看相的说:“哎呀,你是贵人相,以后肯定是万户侯!”小卫青只是笑了笑,说:“唉,奴才家的孩子,不被别人打我就安心了,还想什么封侯。”
刘彻手下的骑郎(骑兵卫士)公孙敖坐不住了,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就去长公主那儿把卫青抢了下来,保住了卫青的命。刘彻一看,我小舅子人缘蛮好嘛,就任命他做了建章监(实话说,当时刘彻没实权,这些乌七八糟的官职我也搞不懂)。
要想在以后顺利进行改革,靠着几个侍卫秘书,干等着窦太后放权或者去世可不行。逮着机会,就得让手下人去历练。
机会说来就来。
当年的吴王刘濞逃亡到东瓯国(今浙江东南),东瓯国国王对汉中央心存归附,就把刘濞杀了去领赏。这个时候,吴王刘濞的儿子刘驹逃亡在闽越国(福建北部)。建元三年,在刘驹的怂恿下,闽越国发兵入侵东瓯国。东瓯国撑不住了,向汉朝求救。
说起来,这些国的国王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汉初因为帮助过刘邦,特许复国。等于是成立了两个越人自治区。但是,对于这些自治区之间的事务,汉朝没有干涉的先例。
此时改革的风波已经过去了一年,改革派的首领田蚡已经以皇亲的身份重新走上仕途,成为太尉。刘彻向舅舅寻求意见:“舅舅,这仗咱打不打?”
“越人自己打起来了,本来就是常有的事。他们反复无常,有时候跟中央好,有时候又跟中央唱反调。这样的事情,不足以劳烦中央军去武装干预。秦朝那会儿就不管他们了。”
刘彻没有听到自己乐意的答案,于是一旁的秘书严助壮着胆子发言了:“现在就怕没有力量去救援,没有恩德去施惠。要是能,干吗不管他们?当年秦朝连咸阳都管不到了,还管得到越人?现在小国因为点困难来求救,身为天子的皇帝不管,谁去管呢?天子哪来的威严去治理天下?”
刘彻开心了,说:“嗯哪,太尉的说法经不起推敲。但是我刚刚继位,不想拿着虎符去调动郡国的军队。”
汉代的制度,调动地方军队,需要虎符、节两样东西。此时的刘彻,已经没了实权,只有节。虎符,在老奶奶那儿呢。
严助只有秘密拿着皇帝的节,没有虎符,去会稽(今苏州一带)征调楼船兵和材官兵。会稽郡的太守对严助还算客气,但是一看,欸,没有虎符……于是就找各种理由推脱。
严助没办法了,只有来硬的了。二话不说,拔刀斩了一个司马(郡里面管军事的一个官),把皇上的情况和想法如实说了,这才征调了楼船材官兵,从海上增援东瓯国。
官兵还没到,风声就传到了闽越。闽越王如果与汉朝抗衡那他就是傻子,大军没到,就先撤退了。东瓯国感激汉中央政府的恩德,表示希望解除自治权,举国内附。随后,汉朝展开了移民工作,将东瓯的越人往江淮(主要是今天的苏中、苏北)一带迁徙。
这一举动,为以皇帝为中心的少壮派赢得了声誉。同年,刘彻决定对民间的情况亲自调研,也就是微服私访。于是每天带着身边的骑射能手去田间地头游乐,自称是“平阳侯”。当然,说是调研,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必然带有玩乐的成分,没事也会去打打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但是因为经常踩踏田地,引起了地方民众的不满,以至于当时杜县和鄂县的县令想要抓捕刘彻,好在刘彻带着些皇帝的物品,给他们看了之后才免除了牢狱之灾。
一次刘彻独自带着武器微服出行,前往一个山谷,夜里就近找了一家旅馆。山间的旅馆条件可以想象,又是夏天,刘彻有点热,问:“老板,有浆么?”浆是古代一种很香甜、微酸的饮料,贵族解暑必备。
老板觉得刘彻胡搅蛮缠,这大穷山区的,要这么高端的饮料,不耐烦地说了句:“浆没有!有尿!”
刘彻也没发作,毕竟不能暴露身份,就独自去睡了。旅店老板觉得不对,大晚上的,一个穿得蛮好的小伙子来我们这投宿,会不会是个逃犯?想着想着,老板还是觉得不对劲,找来一帮小痞子想把刘彻揍一顿。
但是老板娘觉得刘彻长得不像坏人,还很有涵养,就说:“老伴,我看这个客人不是寻常人,而且又有防备,还是别打他主意了。”老板就是不听。好在当晚老板娘故意多灌了老板几壶酒,趁他喝醉了绑了起来,然后叫底下等着的痞子们都回家,并且杀了一只鸡请他们吃了一顿。
第二天,刘彻回去后,赏赐这个老板娘一千金,并且任命她的丈夫为侍卫,后来还做了羽林郎(侍卫的一个小头目)。
考虑到游猎毕竟会损失百姓的资产,在秘书吾丘寿王的提议下,刘彻决定,扩充上林苑,并且已经做好了拆迁的赔偿准备工作。虽然东方朔提了反对意见,刘彻也觉得有道理——这样做确实会给人民带来不便。刘彻在提升东方朔做给事中(皇帝顾问)后,还是扩充了上林苑。
刘彻这样做有苦衷,因为只有扩充上林苑,他的军事班子才能有场地演练。
建元六年五月(前135年),窦太后终于去世了。
说实话,窦太后的举动也得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作为一个政治参与者,甚至是景帝时期的当权者之一,文景之治是有她的功劳的。文帝没有她这个贤内助,宫中俭朴的风气根本起不来;景帝与梁王没有她的维系,也不会在七国之乱中那么团结;刘彻没有她的干预,也不会那么快成长。可能窦太后确实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甚至是个黄老学的脑残粉,但是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女政治家。我认为,她与吕太后甚至是后来的武则天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仅仅一个月之后,保守党的丞相许昌、太尉庄青翟以没办好窦太后丧事的名义被罢免。刘彻的舅舅田蚡出任丞相。
此时刘彻身边已经陆续聚拢了各路人中豪杰,吴人朱买臣和严助、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人东方朔、吴要人枚皋、济南人终军,这些人善于辩论,学识渊博;身边的卫尉李广、程不识都是一代名将,公孙敖、公孙贺、卫青都是潜力股;在学术界,还有以董仲舒为首的儒家势力撑腰。改革,对于现在的刘彻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一个新的时代,来了。一个光荣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