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5383400000004

第4章 社会伦理故事(1)

(一)《琵琶记》

汉代有个书生叫蔡伯喈,父母年龄都已经很大了,为他娶了一个漂亮妻子,叫赵五娘。婚后夫妻两人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公婆见五娘温柔贤惠,也甚是喜爱。不久,蔡伯喈的父母八十岁寿辰到了,伯喈便与五娘为父母安排寿宴,祝父母健康长寿。宴席上父亲听说朝廷要开科取士,便要求伯喈去考取功名。伯喈认为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料,应该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不想去应举。但是蔡公不同意,拿忠孝两全来训诫儿子,逼着伯喈去应举,在邻居张大公的劝说下,伯喈只好听从父命,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赴京应试。临行,他嘱托妻子在家好好照顾公婆。

伯喈一路上日日思念亲人,很是感伤。到达京城,思念更甚,只盼望早日考完返回家中。应举之日,伯喈连连通过了第一场的做对,第二场的猜谜,第三场的唱曲。主考官大为赏识,就取了伯喈为头名状元。伯喈只得在京等待任命。京城有位牛丞相,府上有一小姐,生得国色天香、知书达理、聪慧过人,被丞相视为掌上明珠。如今待字闺中,为牛小姐说媒的人络绎不绝,牛丞相却为寻不着佳婿而日日发愁。

伯喈自从离开家后,便与家中失去联系。五娘独自打理家中事务。她听从丈夫的嘱托,对公婆尽心竭力,朝夕奉养。对伯喈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心中的深情更是无处诉说。蔡伯喈作为新科状元,被皇上邀请至杏园赴宴,伯喈骑马游街完毕,来到宴饮处,但见珠帘高卷,绣幕低垂。美味佳肴,葡萄玉液,一应俱全。正是:“琼林胜处风光好,别是人间一洞天。”席上,皇帝见伯喈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与牛小姐正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随后传旨让伯喈入赘丞相府,牛丞相也正有此意,忙派官媒婆去状元处说亲。伯喈如今留在京城,不知父母安好,不知妻室怎样,想上表辞官,但不知圣意如何,心中闷闷不乐。媒婆的到来更让伯喈愁肠满腹。伯喈面对皇帝与丞相的权势,反抗无效,只得留京做官,入赘丞相府。

不久,伯喈的家乡遭受了旱灾,颗粒无收,乡人纷纷饿死。伯喈父母因思念伯喈而争吵不休,恨儿子一去无回,五娘就劝慰公婆。家里粮食所剩无几,五娘为让公婆吃上米饭,就典当自己的衣服首饰,听说官府放粮济贫,五娘便去领取稻米,救公婆的性命,不想半路被抢。饥荒越来越严重,五娘做的饭食也越来越差,婆婆怀疑她在背后偷吃了好东西,心生埋怨,对五娘指责谩骂。五娘其实一直在吃糠咽菜,但不敢让公婆知道,只有背地里抹泪哭泣。五娘吃糠咽菜,变得面黄肌瘦。一日,婆婆在厨房看到了五娘吃剩的半碗糠,才知冤枉了儿媳,婆婆羞愧难当,痛悔过甚,不久就去世了。公公遭受打击,一病不起,五娘喂汤喂药,日夜服侍左右,但公公不久也去世了。

伯喈自入赘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便给家里写信,不料被一个扮作家乡人的拐儿骗走家书,拐儿拿到家书附带的金银逃跑,导致伯喈与家中音信不通。婆婆死时,是张太公周济葬了婆婆。如今公公又没了,五娘不想连累张太公,便剪下满头长发,希望卖些钱财为公公送终。五娘在街上艰难叫卖,被张太公碰着,太公收下头发,帮助其埋葬了蔡公。五娘用罗裙包土,为公婆筑造好坟台。张太公见五娘孤苦伶仃,就把她接到了自己家中。伯喈自送信人走后,家人迟迟不来音信,心中万分沮丧。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被牛小姐听见,牛小姐再三探问,伯喈才说出实情,牛小姐责怪伯喈既结为夫妻,不该对其隐瞒。伯喈是因担心丞相阻拦,才迟迟不说,牛小姐安慰丈夫,说她自有办法,不必忧虑。牛小姐告诉父亲,伯喈娶妻两月,即赴科场,如今别亲三五年,竟无消息。今欲归故里,要带自己同行,回家共事高堂,尽子道妇道之礼。牛丞相不同意,牛小姐就拿出伦理纲常来劝说父亲。牛丞相疼爱女儿,见女儿说得也合情合理,便派下人李旺接伯喈的父母和家中妻子来京城居住,避免女儿的路途跋涉之苦。

五娘在张太公的帮助下亲手绘成公婆的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来京城寻夫。来到京城,五娘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正好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来到寺中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恰巧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佛前父母真容,不知何人放此,便拿回府中挂在了自己的书房内。五娘在京城听说丈夫早已入赘牛府,便扮作道姑,寻至牛府。牛小姐让下人把道姑请进府中,五娘见牛氏温文尔雅,有大家风范,便把自己的一切告诉了她。牛小姐非常尊敬五娘,认五娘做了姐姐,并为五娘改换衣装,梳洗打扮,希望伯喈能认出五娘。牛小姐知道伯喈挂在书房的是公婆的遗容后,便趁伯喈不在时,带五娘来书房,让五娘在遗容背后题了几句诗。伯喈回房,看到题诗,觉着熟悉,便叫来牛氏询问,牛氏带着五娘进来。伯喈见到五娘百感交集,五娘将他离去后的家中变故述说一番,伯喈听后痛哭流涕,遂与五娘相认。

张太公自五娘离开后,就帮着看守蔡公、蔡婆的坟墓。一日,见有使者来请伯喈父母,便告知二老已经去世,五娘已进京寻夫。使者忙回京报告。伯喈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牛小姐也要跟随回乡服孝,牛丞相心疼女儿,不肯答应,但牛小姐以理服人,父母只得遂其所愿,蔡伯喈拜辞岳丈,领着五娘与牛氏同归故里,共行孝道。答应待服满之后,再来侍奉岳父岳母。

李旺回到牛府,告诉牛丞相蔡氏一家的情况,并被五娘的孝心感动,遂去朝廷上表,启奏蔡氏一门孝道。伯喈带领妻子来到家乡,在父母坟前恸哭无声,悔恨不已,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蔡伯喈见到守墓的张太公,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并登门拜访。皇帝听了李旺的奏表,被蔡氏一家的事迹深深感动,为让后人做榜样,便下诏,旌表蔡氏一门。

(二)《救风尘》

汴梁歌妓宋引章,生得风姿卓越,美丽单纯。与洛阳秀才安秀实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定下婚约。郑州人氏周舍,是个纨绔子弟,他长年混迹于秦楼楚馆,做尽了坏事。他也看上了歌妓宋引章,为了把宋引章弄到手,周舍不惜花大量钱财,整日跟在引章后面,嘘寒问暖,百般殷勤。引章想自己应趁着风华正茂,尽快跳出火坑。周舍对自己如此关爱,况且家中又有钱财,不如尽早嫁给他,于是推掉与安秀才的婚约,忙着嫁给周舍。

宋引章有个结拜姐妹叫赵盼儿,赵盼儿为人正直,阅历深广,机敏聪慧,是引章的好姐妹。安秀才知引章受周舍蒙骗,才与自己解约,便去与赵盼儿商议,让赵盼儿帮着劝一劝引章。赵盼儿让安秀才少安毋躁,自己前去劝劝引章,让秀才回去等信。赵盼儿来到宋引章居处,见引章忙着收拾东西,便笑问道:“妹妹,这是忙着到哪里探亲啊?”引章回道:“我不是探亲,是去嫁人。”赵盼儿嬉笑道:“我正来为你保亲。”引章忙问道:“姐姐为我保谁?”赵盼儿回道:“安秀才啊!”引章不高兴道:“我不嫁安秀才,嫁给他没有出头之日,我要嫁给周舍,将来给我立个妇名。”赵盼儿见宋引章说得决绝,就劝其三思而后行,不必操之过急。引章不听劝说,还是忙着收拾。赵盼儿便问道:“你为什么嫁周舍?”引章说道:“夏天他为我打扇子,冬天他为我温铺盖儿。我出门办事,穿哪一副衣服,戴哪一副头面,他都替我提领系,整钗环。就为他如此知重我,也应嫁给他。”赵盼儿听引章因这嫁给周舍,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周舍这种人就会演戏,欺骗妇女,现在对你百般恩爱,一旦娶回家中,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你不听劝告,可不要后悔。”引章道:“就是以后死掉,我也不会来央求你的。”赵盼儿见宋引章已被周舍完全迷惑,便不再浪费口舌。这时,周舍刚好来接宋引章,周舍见赵盼儿长得标致不俗,便来献殷勤,赵盼儿把他奚落一番,起身返回。引章与母亲辞别,坐上轿子与周舍同回了郑州老家。安秀才见引章已嫁周舍,便要去应举,赵盼儿不让他离去,让他等上一段时间再说。

宋引章跟周舍来到郑州,刚回到家中,周舍便将门关上,不问青红皂白,把她毒打一顿。周舍凶恶的样子,简直跟婚前判若两人。引章尽心服侍周舍,周舍稍有不如意,便对引章拳打脚踢。宋引章惨遭虐待,才真正认识了周舍这个人渣。不信好人言,必有恓惶事。引章现在后悔莫及,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一日,周舍又来打她,打累了便出去喝酒,扬言回来还要打她。引章知隔壁有个王货郎,听说他要去汴梁做买卖,便立刻写了一封家书,让其带给母亲和赵家姐姐,让她们快来解救自己。若来迟了,可能自己就被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