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鲜红的火(3)
我们三年一班是排成四路纵队,唱着《我们多么高兴》,在鲜艳的中队旗指引下到学校中间的那个大操场集合的。操场的中央堆着一个大大的柴堆,有些煤油味顺风飘过来,知道一定是淋上了一些油的。那堆柴火是参加篝火晚会的每一个同学自觉自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彭峡在他家拿柴火的时候,就和他母亲发生过一番争夺。
“拿上几块就行了。“彭校长在啼笑皆非的从她大儿子的书包里将那些柴火拿出来:“知不知道你们学校有上千学生?知不知道众人拾柴才火焰高?“
“可也不能只带一两块吧?“彭峡仍在坚持:“如果同学们的家长都和妈妈一样,柴火不够怎么办?“
“大毛,你以为你们是火烧连营,柴火多多益善吗?“母亲笑得不行:“一堆篝火能要多少柴?你们每人带一两块,就足够你们学校厨房一年的用柴!“
还是彭校长说得对。
鬓发斑白的女校长在篝火晚会开始前的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时候,有人在彭峡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低的:“听说了没有?晚会上大家都要跳舞!“
“跳就跳吧,反正我什么舞都不会跳,就不会勉强我。“听其声就知其人是谁,彭峡就同样轻轻的回答:“再说又不是登台表演,有什么了不起?“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不准反悔!“那个男同学的声音里带有几分嘲讽的意思:“你以为和女同学一起跳舞没什么了不起吗?“
他就知道问题严重了。
站在彭峡身后的也是他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的小伙伴,姓田,名叫亚平,和民改的意思代表**改革,亚平的意思就是亚洲和平。亚平是一个长得很壮实的男孩子,喜欢冒险、喜欢战争、思维敏捷、崇尚“坐着说不如站着行“,自然就和彭峡有不少共同语言,他也是干部子弟。他的父亲当时是这座城市的市委书记。
没有哪个男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养过蚕,为了给自己养的蚕宝宝弄到食量,又不愿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学校门口去买桑叶,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自己去采。彭峡经常和亚平在中午时分溜进市委市人委大院,组织部的楼前有好几颗高大的桑树;或者设法溜进市第一招待所(也就是现在的南湖宾馆),那里靠墙一侧的老桑树无疑是本市之最。
爬树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除了手脚并用、一连串的做一些引体向上的动作,衣服常常会被树干、枝叶和嫩芽的浆汁弄脏,两腿内侧的嫩皮也会被粗糙的树皮刮破;一般来说,爬大树的时候,常常是亚平打头,彭峡居中,民改殿后。有些地方的确很危险,必须注意力集中,还得胆大心细,好就好在爬上高高的树*,周边除了绿油油、刚发出来的嫩叶,就是那种充满果汁的紫色的桑葚,我们宜昌话叫“桑泡果“,那就是即可以大饱口福,还可以给家里待哺的蚕宝宝带回好几天的口粮。
其实上树难,从树上下来更难,而且似乎比爬上树更危险,所以同样需要小心翼翼,同样需要在抓住一个树枝、踏住一个枝桠的时候多试几次,确定可以承受得住自己身体的重量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那些男孩子和他们的小伙伴就必须像壁虎一样将身体紧紧地贴在树干上。很多年以后,彭峡看见某部网络小说上有这样的描述:“比趴在女人身上还贴得紧密。“他就会回想起那些小时候爬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