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悠然我思
5294900000103

第103章 城东大道的随想(上)

城东大道的随想(上)

宜昌是一个位于长江三峡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一个节点,又是川江与荆江的结合点,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上下游的转运码头。虽然明末清初的宜昌古城不过就是在今天的由环城东路、环城南路、沿江大道和环城北路的范围内修筑了一座东西长约0。5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的椭圆形城堡,可是长江里“日有千人摇橹,夜有万盏桅灯“的壮观景象还是很宏大的。

洋人敏锐地看到了这其中的商业价值,于是用洋枪*着满清的脑门要求开放宜昌,这就有了宜昌开埠,城区的范围就从今天的环城南路沿江而下,一直延伸到如今的港务局,一下子就扩大了好几倍,而这样的城区格局一直维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赞成兴建此坝“,葛洲坝工程的开工就导致了第一条横贯东西的道路--东山大道的出现,城区的范围扩大到上起夜明珠、下到伍家岗这样长长的沿江地带,也有了火车的汽笛声;然后就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就有了三峡大学、东山开发区和三峡机场。顺着穿过东山的两条隧道的贯通,这就打破了沿江而发展的固有的城市构架,也就出现了如今中心城区的雏形。

其实,城东大道的上段、也就是从北苑桥到港窑路的那一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三峡工程和汉宜高速的通车就已经存在了,那段3087米的道路不仅早就步行丈量过了,对沿途的风景和变化也有过一些记载。其中有过这样的表述:“终于走出了隧道口,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陌生而又泥泞的**的建筑工地,推土机和吊车正在把昔日的农田平整成建设工区。路面很平坦,来往的车辆很少,行人也不多,只有几个简陋的餐馆和小卖部。一直走到电力东山分局才有了热闹的气息。南苑小区也就到了。港窑路也在大兴土木,路上泥泞不堪,从传染病院到502的路面全部开工,人多了一些,车也多了一些,但总感到是农村景象。“

而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一篇游记则记录了现在已经看不见的东山开发区的一些老记忆:“从台阶下坡,走小桥过运河,和夏日相比,河水清澈了许多。向右转,前面是窑湾中学,陈旧的校舍,水泥地面的*场已经开始脱落,放假,空无一人,教室里没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路的左侧是东山花园,那重重叠叠的楼房排列整齐,显得很有气派。发展大道路面平坦,宽阔的双向六车道,还有绿化隔离带,非机动车道,行道树下是铺着方砖的人行道。道上车行如飞,行人稀少,正好一路看风景。这里有一片是工业区。有没有生产,高大的烟囱独自沉默的热电厂,也有占了一大片地,却奇怪的只建了一栋厂房的某精细化工厂。大片大片的空地显得很刺眼,杂草丛生,污水成洼,尤其是与正在热火朝天加紧施工的三峡烟草工地形成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自己在心里估*着方位,找到一条小路想抄近路到深圳路,谁知在一大片农民的杂乱的两层小楼栋,密如蛛网的羊肠小道和一人多高的柑桔林的迷魂阵里转悠了很久,最后还是沿着曾经辉煌一时、已经破产的至喜集团破损的围墙边的小路走出了南苑三场,我想,这大概是农场吧。“

这就是城东大道真实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