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5253000000023

第23章 掌握人情术,关系定成败:低头中的求人哲学(1)

人情决定事情,关系决定成败

我们都不是鲁滨逊。身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日常所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配合。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辩的口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肯帮你,为你开金口,相信你的出击一定会完美无缺,百发百中;如果你有足够多的关系,一定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一件工作;如果和某位关键人物能够扯上任何关系,做起事来可以方便得多。人情和关系,有时候是我们做事情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种看不见的资源,人情和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待人接物得当、与周边邻舍、亲戚朋友关系好的人往往能左右逢源,办起事来得心应手。在这里起作用的就是个人的人际关系,以某个人为核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网络便构成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的大小与其办事能力成正比。在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以及每件事都明里或暗里交织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不善于利用关系的人是不可能顺顺当当把事情办好的。而人际关系的一切功夫,都体现在交往的细节中。

那些众人眼中的聪明人,他们往往善于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系网,并且善于利用这些关系,为他们的成功铺平道路。他们借力、借势,在工作和生活中办起事来事半功倍,更有信心去攻克一件件难事。

戴维在做人力资源主管的时候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公司里的一位员工在出差的时候摔折了胳膊,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未发生过,公司怎么处理这件事,是否该赔付,赔付多少合适,没有先例。只因这件事涉及员工的利益,老板要求戴维尽快地处理,因为拖沓足以说明公司对这件事不重视。要妥善处理这件事,必须兼顾到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对内对外都不能留下任何隐患。戴维一时无从下手。最后,他想到了外援。他给做人力资源的朋友们打电话,这些朋友给他提供了至少10条有用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他马上拿出了这个事件的处理意见,还写了部门处理类似事情的流程上报。老板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成功地处理这件事,在大型跨国公司任职的同行朋友给了他莫大的帮助。“那时我也常常参加人力资源各方面的活动,也认识了许多的同行。虽然大家没有固定在哪个时间见面,但却经常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沟通一些信息,一个无形的关系网就这样形成了。如果说谁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要打一个电话,大家都会积极并热心地帮助。”

得到老板的赏识,避免工作中的错误,这就是人力资源关系网带给戴维的好处。只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人脉网络就能够为他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力量。你所交往的人们,包括你的亲人和朋友,以及你认识甚至不认识的人,都是你潜在的资源和能量,都会成为借力给你的贵人。因此,做人做事的有心人大都精通借助关系的力量和智慧之道,发挥别人的优势,成就自己的事业。古往今来,那些雄才大略,多有心机的人,无一不是将借人智慧和力量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成功者是如何借力的呢?首先,他们明白各种关系的良好互动。比方说,人们都说创业难。难道创业真的那么难吗?以往人们强调自主创业,但现在很多人的观念开始改变,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并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孤独奋斗只会被淘汰。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的捷径。在奋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而大家的帮助是寻求发展的最好出路,所以,建立良好的关系网是你人生的最大资本。当你积累了一定的人情资源之后,你会发现,办起事来,其实也可以这么简单。

不过,人情和关系的积累当然不是一蹴而就、临时抱佛脚就能达成的,功夫必须用在平时。在每一个交往的细节中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爱,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关心和渴望亲近之情,这样才能让亲切感油然而生,让对方对你心存一丝牵挂,一丝感激,甚至只是一种熟悉感也好。这样办起事来才能将关系的作用最大化,让你如虎添翼。

放下面子,懂得向别人求助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里面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他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他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人互有短长,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你的朋友、亲人或者同事而言或许就是轻而易举的。想要取得成功,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许多人常常自豪地向人说:“我平素不喜欢求人。”他的话似乎带有一些“让人知道他是个性坚强的人”的意思。但这句话挂在嘴边,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立身处世,虽然要自力更生,不要轻易靠人,但这个社会毕竟是集体的,有许多事情是独立难成的。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你自然不会想到陷于困苦中的滋味,便轻易妄言自己不求人。殊不知,人生变幻莫测,又怎知前路没有重重阻碍呢?

凡是自称为不愿求人的人,往往是交际场上的失败者。从心理方面分析,人的性格虽然不同,有宽容的,有吝啬的,有豪爽的,有狭隘的,但无论性格怎样,对给予别人一种小惠却是人人都乐意的。

当你对一个人说“我不喜欢求人”时,即使你的话不是向他而发,但听的人却认定你的话是针对着他的。他会感觉你将他拒于千里之外,从而产生疏远感,甚至还会产生你是鄙视他的能力的感觉。

敏感的人会从“我不喜欢求人”这句话中读出它的言外之意:“我也不喜欢别人求我”。因为一个以不求人为荣的人是看不起向别人求取恩惠的人的。

交际学家甘顿教人“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认为这是讨人好感的最高方法。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如果尽自己所能给予别人一点恩惠,那么对方在心底会生出一种想法:我对别人有用,我可以造福于别人。这种想法会给一个人带来愉悦和幸福感。同时,得到恩惠的一方也会因为感激而记着这个施惠者,并给予他尊重。这就是为什么要善意的向人求取一些小惠的原因,它也是交际一法。

人生一世,谁敢担保永世不求人?现实生活有太多无奈,使你不得不去寻求他人的支援。假如你是一位待业青年,希望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个职员,希望能平步青云;假如你是采访记者,希望能紧握伟人的手;假如你有急用,希望能筹借到一笔款子……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希望便构成了生活。生活则迫使你不得不去求助于别人,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搀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你有没有求人的技巧和策略。

有些人一提到求人就皱眉头,甚至羞于告人,他们对求人怀有一定的偏见,认为那一定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其实不然,你一定要明白,主动寻求别人的支援不是丢脸的事情。因为向别人求取可以是以自尊、自重、自爱为前提的,可以是一个让对方也能获利的双赢结局。那些担心求人会让自己没面子的人并不清楚,事实上,他或许正处于别人的帮助之下。

在一片路旁的小树林里,年轻的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一天,一个砍柴人从这里走过,忽然,一棵小树苗用树枝抓住了砍柴人的衣服叫住他说:“好心人,你把我周围的这些树都砍掉吧!那些大树枝叶繁茂,严严实实地照在我的头上,让我连一点新鲜的阳光都看不到;那些讨厌的小树苗也挤在周围,密密麻麻的,连清爽的风都吹不进来,我快要闷死了。要是你能把它们都砍光,我就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晒到温暖的阳光,喝到清凉的雨水,过不了多久,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啦!”砍柴人听信了小树的话,一丝不苟地把它周围的树木清理了个干净。

过了两个月,砍柴人又从那里路过,想去看看那年轻的小树苗长得有多么高大挺拔。可是,他看到的只是一棵被太阳烤干了的树干,耷拉着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这时,旁边的一个矮树墩叹了口气,说:“这个傻瓜,它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成长为像父辈那样的参天大树,却不知道,没有大树的荫庇和保护,它根本无法抵挡骄阳的炙烤,也无法应对狂风暴雨的袭击。一个年轻自负的家伙葬送了整个家族,也葬送了它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让自己做一个成功者,那么就想办法多从你的同事、上司、朋友或者任何对你的事业有帮助的人那里获得帮助。要知道,当你拒绝这些人的帮助时,就是拒绝了学习前辈的经验,拒绝了与大家一起进步的机会,也就是在拒绝与他们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就像小树一样,在老树的荫庇下才能避开恶劣的环境,不用做出不必要的牺牲,最终成为栋梁之材。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身边都有一个和谐的朋友圈,正因为这个团体的存在,才有了他们的成功。所以,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不肯开口求助,那并不是聪明之举。

有求于人时,必先低头于人

也许人类都有同情弱者的天性,不仅楚楚可怜的女人招人疼惜,就连一副可怜相的男人也让人不忍苛责。于是,许多聪明人就利用这一人性来打动别人,成就自己。

五代十国时期,燕王刘守光擅自称帝,晋王李存勖怒气冲冲地发兵讨伐他,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李存勖先派大将周德威领兵出战,联合镇州和定州兵夹击幽州。刘守光陷入孤立境地,后梁和契丹都不愿支援他这个朝秦暮楚的小人。他乞求周德威宽恕,周不许,他又拿出千两银子和上千匹锦缎,请求退兵,还可怜地说:“公是贤德之人,请救我于危难之中吧。等晋王亲自到阵前,我便献城投降。”那点财物贿赂,周德威倒没看在眼里,可是看到刘守光一副可怜相,这位大将军心软了,就放了他一马。

后来,李存勖亲自来了,他对城头上的刘守光说:“朱温叛逆大唐,我本来和你一起谋划复兴唐朝江山,没想到你竟效仿朱温擅自称帝,真是狂妄至极。大丈夫一战决胜负,不知你意下如何?”

只见刘守光哭丧着脸说:“今天我已经成了刀俎上的一块肉,听凭大王处置。”

本来怒火冲天的李存勖是一定要取了这个小人的性命的,见他这副可怜相,竟然断弓发誓:他如果投降,一定保他性命。

历史上,刘守光是个十足的小人,可他的仕途却一直春风得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大致可以看清他的嘴脸。善于扮可怜的他,竟然让对他恨得牙痒痒的晋王发誓不杀他。也许你对他的行径感到不齿,但不管怎样,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装可怜博取同情的行为我们都不屑为之。其实,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只是要你放下身段,以一种低一点、再低一点的姿态来面对人事。

如果你曾经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游览过,一定不会忘记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至今为止,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上千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只有这尊跪射俑保存最完整,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俑。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清晰可见。那么,为什么只有跪射俑能够保存得如此完整呢?

答案就是: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矮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3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靠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漫漫人生路,我们也应该像陶俑一样学会低头。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处处碰壁。涉世渐深后,就知道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学会低头,就是在陷入泥潭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离泥潭;就是在上错了车时,能及时下车,换乘另一辆车。

一位佛学大师,要求一个千里迢迢前来拜师的年轻人画一个茶壶和茶杯。年轻人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古朴的茶杯。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茶杯之中,画面栩栩如生。年轻人放下笔,得意地看着大师,期待着意料中的夸赞。

大师却告诉年轻人说,画得确实不错,只是他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年轻人惊讶地问:“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呢?”

大师微微笑道:“你既然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手中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年轻人听罢,顿悟离去。

美国作家考门夫说:“人们以为上帝最好的礼物一定放在柜子最上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抬起头,踮起脚尖,就越能得到最好的礼物。其实,上帝最好的礼物放在最下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蹲下,越是有谦卑的心灵,就越是能得到上帝最好的礼物。”

做事是这样,求人更是如此。不管是多么熟稔的朋友,毕竟是你有求于人,不能以熟卖熟地以不恰当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要求。你看到过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最后取得成功?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扑下身子干事的人会成就大业?保持生命的低姿态,必要的时候低下头,以弱者的面目示人,或许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为对方着想,替自己打算

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在夜间走路时,总是提着灯笼,点上蜡烛。路人不解,就问他,你眼睛看不见,这么做不是多余吗?这位老人正色道:“我打灯笼是为了给别人照路,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了。”照亮别人等于照亮自己,为他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为自身着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个道理。看看有多少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不经意地为自己播下了成功的种子呢?也许这就是上苍对善者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