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古代水利工程
5251800000003

第3章 大禹治水至秦汉时期(2)

郑国渠发挥灌溉效益长达百余年,首开关中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之后,历代统治者继续在关中完善其水利设施,如汉朝开凿了白公渠。汉朝有民谣歌颂道:“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里歌颂的就是引泾工程——郑国渠和白渠。

汉朝的农田水利设施中,除上述明渠外,还有一类是坎儿井。坎儿井又称井渠,由竖井、暗渠、明渠等几部分组成,每条坎儿井的长度由一二里到一二十里不等。暗渠是地下渠道,其作用为拦截地下水,并将它引出。暗渠每隔一二十米,便在其上立一竖井,井深从几米到几十米,视含水层深浅而定。每条暗渠的竖井,少则几眼,多则一二百眼。它是开凿、修理暗渠时掏挖人员的上下通道,又有出土、通风、采光等作用,还依靠它来确定暗渠的坡度和方向。

原来,南疆吐鲁番和哈密两盆地都位于天山南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雪水。每当天山积雪融化时,便形成许多巨大的水源。聪明的盆地居民为了把水源的水引来灌田,便向水源方向挖渠。因地面的渠容易蒸发,便在地下挖。地下渠把水引来后,因水中有泥沙,常常堵塞渠道,于是人们每隔不远就挖出一口竖井,便于下去疏通渠道。这和现代下水道的原理是一样的。

新疆雨量极为稀少,全年只有几十毫米,而气候干燥,年蒸发量竟高达几千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一百多倍,如果采用明渠灌溉,渠水多被蒸发,而蒸发对坎儿井的威胁极小。

吐鲁番和哈密两盆地的坎儿井共1000多条,暗渠的总长度约5000千米,可与我国历史上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媲美。当年,林则徐被贬新疆时,看到坎儿井,大为惊讶,曾赋诗赞扬。

西汉定都长安,关中是京中官吏、军队、百姓食用粮食的主要供给地。因此,西汉一代除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更主要的是在关中增建灌溉工程,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开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大批农田水利工程。

西汉关中灌渠的开凿,以龙首渠为较早,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东南)以东10000 多顷盐碱地。由于土质疏松,如果开凿明渠,渠岸极易崩塌,遂改用井渠结构。井渠由地下渠道和竖井两部分组成。前者为行水路线,后者便于挖渠时人员上下、出土和采光。最深的竖井40多丈。因为凿渠时挖出许多骨骼化石,人们误以为是龙骨,所以便称此渠为龙首渠。

六辅渠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兴建的,是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用于灌溉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这些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渠灌溉不到。六辅渠建成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工程的作用,汉武帝规定了“水令”。这是见于记载的我国最早的用水制度。

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动工开凿白渠。渠首也在谷口,渠道在郑国渠南面,向东南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高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注入渭水。此渠全长200 里,灌溉郑国渠所灌溉不到的4500 余顷农田。

白渠建成以后,谷口、池阳等县因为有郑、白两渠的灌溉,便成为不再旱涝的高产区。

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它比郑国渠合理,因而不像郑国渠那样易被泥沙堵塞,白渠在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在唐、宋时还有所发展,而郑渠的下游很快就不能灌溉了。

汉元帝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南阳太守召信臣截断湍水,开三座闸门提高水位灌溉农田。最长的渠道系由闸门渠首向东修干渠,经穰县城向东北,再折向东南进入新野,全长200里。沿干渠筑陂、堰29处,农田受益面积三万顷。

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又开了三座闸门,总共六座石门,故号六门堰,也称六门堤 ,灌溉穰县、新野、朝阳三县土地五千余顷。

西汉末年,六门堤系统失修。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32年),南阳太守杜诗修复六门堤,并加以扩展,将陂堰增至31处,农田受益面积四万顷。

六门堤系统下通二十九陂,诸陂蓄水相互补充,形成排水、蓄水、灌溉相结合的水利体系。像这种“长藤结瓜”的独特的水利形式,标志着西汉时期南阳郡水利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这就是著名的鉴湖工程。它是长江以南最早的大型塘堰工程,位于今浙江绍兴城南,又名镜湖。筑塘300里,灌田9000顷。绍兴境内,东南至西北一线以南为山地,北部为平原,北为杭州湾。鉴湖是拦蓄山北诸小湖水所形成的东西狭长的水库,堤长一百三十里,东起曹娥江,西至西小江,中有南北隔堤,将鉴湖分作东西两部,沿湖有放水斗门69座,历代有所增减。由于湖水高于农田,农田又高于江海,因此,干旱时开斗门涵洞放湖水灌田;雨涝时排田间水入海或关闭斗门、涵洞拦蓄山溪洪水。

(三)运河的开凿

商朝末年,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将王位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自己到荆吴(太湖流域)定居后,率领百姓开凿了一条规模可观的运河,人称“泰伯渎”,位于今无锡市东南。

春秋时期,运河开凿渐多,有的为陈、蔡两国所开凿,在今淮水上游;有的为楚国所开凿,在今湖北、安徽境内;有的为吴国所开凿,在太湖流域和长江、淮河、黄河之间。

泰伯建立吴国后,励精图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到春秋末年,泰伯后代阖闾、夫差父子相继为王。由于太湖流域有了初步开发,又有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国力逐渐强大,对越国、楚国不断发动战争。

为了在战争中运兵和运粮,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 世纪初,吴国在太湖流域,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开凿了三条运河:

一、胥浦,北起太湖之东,南至杭州湾。这是一条从对越国发动战争的需要出发而开凿的运河。

二、胥溪,位于太湖之西,是沟通太湖、长江的运河,便于吴国战船向西进入楚国。

三、湖东运河,由太湖之东的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北上,到今江阴西部与长江汇合,便于吴船经此骚扰长江下游的楚地。

吴国大军在伐楚之前,采用声东击西的“疲楚”战术。这一战术就是利用后两条运河,或向西扰楚,或向北扰楚,使楚军防不胜防,疲于奔命。“疲于奔命”的典故即源于此。

这三条运河的开凿,不仅促进了区域性的统一,而且还为后来的江南运河奠定了基础。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军大败楚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东北)。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军大败越师于夫椒(今太湖西洞庭山)。

经此两次大战后,楚国一蹶不振,越国也臣服于吴了。

吴王夫差认为自己在长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便决定向北方用兵,强迫晋、齐、鲁、宋等黄河流域的诸侯俯首听命。为了向北方运兵,夫差下令建筑邗城,开凿邗沟。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国筑邗城,沟通江淮。邗城即扬州,在今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一带,遗址周长近20里。这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吴国筑邗城,目的是在长江北岸建立一个进军北方的基地。

接着,便开始开凿邗沟,旨在便于运送军队和粮秣。这条邗沟从邗城西南引进长江之水,经过城东向北流,从陆阳、广武两湖(两湖分别位于今高邮县东部和西部)中间穿过,北注樊梁湖(今高邮县北境),又折向东北,连续穿过博芝、射阳两湖(两湖位于兴化、宝应间),再折向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东北)入淮,全长300千米。

邗沟的线路比较曲折,目的在于利用当地的众多湖泊,以便减轻施工的负担,提高施工的速度。

邗沟凿通后的第二年,即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吴军北上,与齐军大战于艾陵(今山东泰安南)。齐军几乎全军覆灭,主将国书及其以下五大夫或战死,或被俘,损失兵车800 乘。

打败齐军后,吴王决定再开一条运河——菏水,以便进军中原,迫使当时北方诸侯首领晋国就范。

黄、淮之间的东部有两条大河:

一、济水,是黄河的汊道,首起荥阳,向东流经菏泽(今山东定陶东北,已淤)、大野泽(又名巨野泽,今巨野县北,已淤),折向东北,注入渤海。

二、泗水,发源于鲁中山地,流入淮水。

泗水和济水相距不远,只要在它们中间开一条运河,吴国的军队便可以从淮水北溯泗水,再通过运河,循济水直达中原腹地。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夫差下令在泗、济之间凿出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东起湖陵(今山东鱼台县北),西到与济水相连的菏泽。因其水源来自菏泽,故称荷水。

当年夏天,夫差率领吴国大军沿菏水到达黄池一带(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召集北方诸侯举行历史上著名的黄池盟会。晋国自晋文公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一直是北方诸侯的首领,当然不肯轻易放弃这一特殊地位。因此,在这次盟会上,吴、晋双方各不相让。正当两军剑拔弩张时,吴王接到空虚的吴都被越军攻破的消息,只好向晋国让步,匆忙率军南归。

邗沟和菏水工程比较粗糙,邗沟的河道又较曲折,航运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两条运河毕竟沟通了江、淮、泗、济诸水,对加强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河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战国初年,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的辅佐下,魏国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接着,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开凿大型水利工程——鸿沟。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湖泊,方圆300 里,既可作为鸿沟的水柜,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泥沙在这里沉淀,减轻下游航道的淤塞。接着,又将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汇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