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精品鉴赏
5247500000011

第11章 唐词篇(10)

诗的第二句“巴陵渔父擢歌连”,谓此时此景,正与屈原《渔父》篇中渔父所唱之擢歌仿佛。屈原流放湖湘之间,行吟泽畔,有渔父劝其不如归隐,曾唱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青草湖中月正圆”的时刻,诗人不由想起这位巴陵(今湖南岳阳)渔父所唱之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岂是挣扎于尘嚣之中的人所能想像的,故诗人乐其所乐,吟出“乐在风波不用仙”之句。

这些小词的形式与七言绝句比,只差一字,第三句七言化为两个三字句,然而其节奏与音韵已显得不同,读来颇有参差错落之致。可知初期的小词与绝句关系密切,只是更具音乐性,句式长短错落,已与诗明显有别。

诗人能够写出这些具有远韵远神的小词,得力于他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志和善画山水,酒酣兴起之际,以击鼓吹笛助兴,挥毫作画,顷刻而就,无不曲尽天真,令人赞叹。这五首小词撰成后,诗人即据以作画,意兴高远。当时唐宪宗闻知,即百计求访,为不能得到而抱憾。可见这些词既是诗,又是画,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苏轼即将其成句用人《鹧鸪天》和《浣溪沙》两首词中。当然比较下来,苏词不免有生硬之嫌,“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刘熙载语)。不过于中也可知苏轼倾倒之意。

这些词撰成后,一时和者甚众,颜真卿、柳宗元等均有和作,可惜皆已不传。张词不仅风靡国内而已,甚至还蜚声海外,赢得无数的海外读者。与唐穆宗同时代的日本嵯峨天皇就有五首仿作问世,流传至今。

渔父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张松龄是张志和之兄,身世不详,只知道他对志和非常关心体贴。当志和辞官不仕,优游于江湖之时,松龄“恐其遁世”(《新唐书·张志和传》),特为志和筑室越州东郭,夫妇二人悉心照料兄弟的生活。后志和作《渔父》五首以抒其高远之志,松龄怕其从此浪迹天涯,不再回家,遂作和诗一首,劝其以家乡为念,回来安居。

第一句“乐是风波钓是闲”,针对志和第五首最后一句“乐在风波不用仙”,松龄对兄弟表示充分理解,相信兄弟在渔钓中享受到逍遥之乐,无须羡慕神仙。但是志和时而在湖州的西塞山,时而在富春江的钓台,时而在吴兴的雷溪,时而在松江,时而在云台,久久不归,因此松龄告诉兄弟“草堂松桧已胜攀”,须知当年弟兄们手植之松桧已成长为大树,足可攀援了。不直说时间之久长,而以草木之长成来表示茅舍草堂景观之变化,更易引动兄弟之亲情,劝其早归。

接下去几句为想像之词,将志和第一首至第四首结尾句之诗意囊括在内,而特别针对其“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发。志和自谓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能自如地纵棹乘流,无忧无虑,迎风冒雪而不觉寒,身着荷衣而不叹穷,因此乐而忘返。然而江湖上难道就没有风险吗?能永保平安吗?那洞庭山会有不测的风云变幻,太湖水也会掀起狂风巨浪。想到此情此景,松龄迫切的心情难以抑制,盼望兄弟及早归家,以慰家人悬想之苦。只此“狂风浪起且须还”一句,足以表达松龄对兄弟热切盼归之情意。

这首劝归的和词在含蓄蕴藉之中寓有深情厚意,后来是否起了作用,史无记载。据后来唐宪宗“诏写真求访,并其歌诗,不能致”,及“后一旦忽乘云鹤而去”(《唐才子传》卷三)看来,志和并未回到花竹掩映的草堂,而是飘然而逝,不知所终。

忆长安

鲍防

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这是一首怀念首都长安的词。本词从内容上看来,想是作者离京在外地任职时所作。

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可与罗马相媲美的少见的大都市之一,尤以建筑整齐宏伟、商业茂盛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一个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城市。城东南的曲江一带,不仅有称之为南内的兴庆宫皇宫,还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府第,花树葱茏,弦歌不绝,更是闻名的游乐风景区。作者描绘长安,就是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曲江着手,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词是属于短调的小词,所以不分上下片。一开始,作者就写了初春二月的长安。“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玄鸟,即燕子。禖,古代帝王向之求子的神;禖祠,即禖神的庙宇。按《礼记·月令》中的“仲春之月”记载:“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又据郑玄注释:“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这里回忆的实际是二月间帝王的祭祠禖神的活动。下面两句则是具体的时令环境描写:“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啭,鸟的动听的呜叫;宫莺,禖祠所在地列为宫禁,那里的黄莺称为宫莺;绣羽,黄莺的羽毛美丽斑斓,好像丝线绣的一样;御柳,生长在禖祠的柳树;黄丝,早春二月时柳枝初吐鹅黄色的嫩芽,所以称为黄丝。这两句是说:锦绣般羽毛的黄莺不住地鸣叫,初吐着黄丝的御柳葱葱茏茏。这样的景色已经够美的了,足以使人怀念的了,何况“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呢?原来唐明皇李隆基作太子时,居住的兴庆宫(后来即位后亦常居住)就在曲江边上,每逢佳节良辰,经常赐宴臣僚于曲江山亭,并令教坊奏乐助兴。清明前的寒食(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大臣介子推出力颇多,后来回国即位后大封群臣,却忘了介子推,等他想起时,介已逃入山林,重耳曾令人放火烧山,介始终不出而死。后来重耳悔恨无已,定烧山的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不举火以示纪念。)更是使人难忘的佳期。作者是唐代高级官僚,曲江的宴会想来也曾参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想。

本词在写景上有一定的特色,比较注意色彩,在剪裁上,也能抓住重点,但由于作者的身份,所着重回忆的却是与宫廷有关的景物,这也许可以称作一点局限性吧。

状江南

鲍防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江南是我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地方,历来多为文人歌咏,尤其是它美丽明媚的风光,不仅常常入诗入画,有时还会引起一些政治、军事上的事件。例如南朝梁大将陈伯之,曾叛投魏国,后来收到他的好友、著名文学家丘迟的劝他回归的信,信中有这样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大为感动,“乃于寿阳拥众八千归”(《梁书·列传十四》);又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写过一阕描写杭州风物的著名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其中有“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句子,此词流传到金国后,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里,“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江南的风景可以使叛将回归、敌酋动心,足见它的吸引力之大,因此也就难怪它又常常成为词的曲名了,除去本词的《状江南》,还有《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曲名。

本词的内容恰如题意,是对江南春天美好风景的描绘:“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孟,每季月份中居首的,此处孟春指正月;荇,多年生水草的一种,即“莕菜”,俗称水浮莲,可作绿肥或饲料,是常见的水生植物,杜甫诗《曲江对雨》中就有“水荇牵风翠带长”的句子,因为江南天气温暖,不若北国正月还河冻未解,这里的荇叶已经长得像铜钱那么大了。“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春梅花瓣初生时,多为白色,因为长得茂盛,所以看起来好像整树梅枝都为白雪所装点着;葑,即芜菁,俗称大头菜,因为气候温和,长势良好,墨绿色的葑田就像青色的缎袍一样发出光泽。全词仅四句二十字,除首句点明时令地区外,其余三句均以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初春江南的景物,给人以明快深刻的印象,使人仿佛已经身临其境地嗅到了江南早春的迷人的气息。

这确是一幅“状”得很成功的江南早春图。

忆长安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这首《忆长安·七月》可能正是作者居麻源时所写。词中对七月的长安作了一番描绘,为后人提供了一幅唐代长安的风俗图。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恩”,翻开《全唐五代词》,以“忆长安”为题的词作很多,诸如谢良辅、鲍防、丘丹、严维、吕渭等人都写过《忆长安》。这些词的开头都是用“忆长安,×月时”起句,这大概是当时以“忆长安”为题的词的一种固定格式的写法,对所描述的地点、时间作了简洁的交代。第三句中的“罘罳”,按《资治通鉴》注中指出:“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其在宫阙则为阙上罘思(读如浮思),臣朝于君,至阙下复思所奏是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此句说的是七月的长安,纷纷扬扬的槐花,正点点飞散在设于宫殿中防鸟雀出入的网上。此句是一、二句的补充和季节特征的具体化。槐花飞散时,正是七月,而“罘罳”只有都城长安宫殿中和陵上所设有(作为一般百姓家屋檐下设置“罘罳”是后来才有的)。既具体地指明写的是长安,又暗含自己离别京都,思念长安之意,扣紧了《忆长安》的题。在选材上,合地点与自己思念京都的双关之意,可谓巧矣!“七夕钟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两句写的是七月的两个节日。“七夕”,唐时的风俗,每逢七月初七,年轻的妇女要设下香案,供上瓜果,向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乞求灵巧。她们用七根针,穿七根线,看谁穿得快,穿得多,便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唐诗人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直接写出这种乞巧的场面。而“七夕针楼竞出”一句却写得比较婉转,以“针”修饰“楼”,明示这不是一般年轻女子所住的“闺楼”,其实即暗示了穿针乞巧之意。“竞出”,纷纷而出,比崔颢《七夕》中“家家”更具动态。全句的意思是青年女子竞相出来穿针引线,向牛郎、织女乞巧。“中元”,道家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传说在这一天要祭祀亡故的亲人,“中元香供初移”就是说中元节对祖先、对亡人的祭祀活动正在开始忙忙碌碌地进行。七夕乞巧、中元祭祖,如两幅风俗画!人们只有在没有战乱、安居乐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这些活动,所以对这两个七袈的重大节日的描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生活的安定状况。最后两句:“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毂”,即“毂辘”,车轮。这里借代为车子。“绣毂”、“金鞍”,装饰得非常讲究的车和马。节日里,古人有出游的习惯,如三月初三上已节,人们会“倾城”而出,去水边“祓禊”;上元节,人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去夜游。《宣和遗事》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宣和年间,上元张灯,许士女们观看,且各赐酒一杯。有一女子窃取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徽宗前,这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不仅将金杯赐与女子,还让卫士送她回家。这虽是一段轶事,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节日游乐盛况的一个侧面。陈元初的这首词中所描绘的,也正是这种太平岁月中人民游乐的情景。在白日暑气尚盛的七月,在这样富有诗意的七夕乞巧和中元祭祖两个节日里,许许多多游人驾着用锦绣的帷幕装饰的车子,骑着镶嵌着金玉的鞍子的骏马,巡游在繁华的京城,怎能不流连忘返而迟迟不归呢!

全词选材精当,处处、事事扣紧地点长安,处处、事事扣住时间七月,使这幅古代长安风俗图,显得紧凑而又生动。

状江南

吕渭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此调乃组诗十二月之咏中的一首。据《唐诗纪事》卷四十七载:谢良辅、鲍防、吕渭等十二人作《忆长安》及《状江南》。这十二位诗人或原籍江南,或曾在江南一带宦游,《状江南》所写皆江南风物,有地方特色。吕渭先任浙西支使,后贬歙州(今皖南歙县一带)司马,又为潭州(今湖南长沙、湘潭、益阳)刺史,足迹遍及浙西、皖南、湘中,在长江以南富庶地区生活较久,其作品自不能不有所反映。

按《忆长安》、《状江南》不见于《词律》,前者曾载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一,后者当为同时所作。因词的起句有“江南”二字,又因作者咏此时或尚在当地,故冠以“状”字,以与《忆长安》之多属怀旧之作相区别。

全篇四句,共二十字,略似五绝,平仄稍有不同。而且作为组诗,出于联唱的需要,十二首有统一的模式。大致是第一句“江南××天”,按季节排列。第二句“×××如×”,紧扣上句,各写一物。第三、四句构成一副工整的对联,进一层展开来描写。第一、二、四句有韵,押的都是下平声一先韵,则又近似五言律绝的格局了。

如前所述,《忆长安》和《状江南》均为十二月词,两者都是按月分咏的。但标题有别。《状江南》是按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孟、仲、季)分的。合在一起仍为十二首。此词题中的“仲冬”,应为阴历十一月。

首句在于点明季节时令,接下来就写景状物,突现江南风光。第二句用的是比喻手法。南方的蔗,有青皮的,也有紫皮的。后者多产于浙江西部和南部,俗称“红皮甘蔗”。“节如鞭”,形容蔗的外形修长挺直而质地坚实。仲冬天气,北方早已飘雪,江南的甘蔗正大量上市。此句极言江南物产之富。第三句写江南人民利用海水制盐,大力开发沿海的自然资源,使海水不断变成雪白雪白的盐粒。“盐作雪”,极言盐之多而洁白。第四句写江南人民烧山开荒种地。烧荒,是一种古老的耕种技术,把杂草烧掉,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可以利用草木灰肥田,以提高作物产量,可谓一举数得。这在古代农村很常见,直至现代,某些边远地区仍在使用。

这两句句式比较特殊。按其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是“海将水变作雪白的盐,人上山用火烧荒开田”。主要是顺应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盐是平声),故意把水作盐或水成盐写成“盐作雪”,把人用火写成“山用火”了。“海”代海水,“雪”比喻盐。中国古典诗歌字数固定,容量有限,为了便于表达,有时就不得不运用倒装句、省略句、无主句或主语转换之类,结果就出现这样的句子。这两句看似不易理解,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也体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表现方法。

忆长安

范灯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忆长安》,词调名。单调,三十六字,前两句为三字,后五句为六字,四平韵,实为六言诗而把首句分作三字两句者。调下题《九月》,盖写长安九月之事物。这首词,大概是词人离开长安后所作,表现了词人对长安的怀念,含义深刻。

开头三句,以深沉的感情,直接地抒写词人对长安的思念,点了题。“忆长安,九月时”两句,统领全词,直贯下文。“登高望见昆池”则是词人对长安深爱的实际行动。“昆池”,即昆明池,在长安近郊,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登高望见”为连动式,切含九月登高,词人欲迫切见到长安之情跃然纸上。“昆池”,代长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