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5247200000087

第87章 清(1)

事件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逐渐统一中国,定都北京。此后清政府相继平三番、收复台湾,平定准格尔,击退尼泊尔对西藏的入侵,击败沙俄入侵,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奠定了疆域辽阔的中国版图。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是清朝的全盛期,史称康乾盛世。自乾隆后期起,统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计划,时有农民起义爆发,清王朝已经出现衰象。终于在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中被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的英国打败,中国进入屈辱的近代史。

宁远之战

天启五年(1625)冬,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进攻辽西。素不知兵的明将高第被后金的气势吓倒,令明军弃城撤入山海关。宁远守将袁崇焕坚守据点,并写下血书,与一万多名士兵坚守。次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亲自督战,遭到明军的顽强抵抗。几次对战下来,后金军死伤无数,努尔哈赤也被明军炮火击伤,只得撤军回沈阳。不久,努尔哈赤因伤势加重而去势。

清军入关

1643年,福临即位,是为清世祖顺治帝,由于年幼,由叔父多尔衮辅政。1644年四月,多尔衮率清军南下,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亲自骑马出城,向多尔衮投降,并引清军入关。当年六月,击败了李自成起义军的清军在吴三桂的指领下,由多尔衮率领下经东华门进入北京城,取代了明朝的统治。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自杀后,南京的大臣们立了逃到南方的福王朱由崧为帝,在南京建立政权,史称“南明”。但弘光帝始终不务朝政。兵部尚书史可法主动要求到扬州去统率军队。史可法做了督师,以身作则,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不久,多铎带领清军大举南下。史可法指挥四镇将领抵抗,刚打了几次胜仗,却起内讧,使清军有机会打到扬州城下。多铎先派人到城里向史可法劝降,被史可法拒绝。多铎恼羞成怒,下令把扬州城紧紧包围起来。一些胆小的将领带着本部人马向清军投降,还有些将士见史可法意志坚定,都表示和督师誓死抵抗。清兵没日没夜地轮番攻城,扬州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清兵的炮弹炸开了西门,史可法眼看城已经没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脖子上抹,随从们抢上前去把他手里的刀夺下来,拉着他往东门走。这时清兵已经进城,史可法怕清军杀害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

嘉定三屠

1645年六月,明朝灭亡。清军下达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百姓纷纷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情绪最为激烈。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百姓推举黄淳耀、侯峒曾领导抗清。明朝降将李成栋率清兵攻打,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百姓无一投降。清军杀两万多人后弃城而去。此谓第一屠;第二天,城中居民再次聚集抗清,遭清兵屠杀。此谓第二屠;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藩造反,嘉定城遭第三次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清代剃发易服令

满洲人为了狩猎方便,习惯将前额的头发剃去,将后面的头发梳成发辫。清军入关后,努尔哈赤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厉行剃发令,违令者杀无赦。与之相反的是,汉族人长期以来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满清的剃发易服令就非常难以接受。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汉人坚决反对满清人践踏自己尊严的事。为了彻底贯彻剃发易服令,清廷颁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此清军所到之处尽行屠戮,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屠江阴、屠嘉兴、屠常熟、屠苏州、屠海宁等等,几乎各地义士百姓屠戮殆尽。就这样,清朝终于凭借政权的力量将剃发留辫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圈地令

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于顺治元年(1644)颁布圈地令,强占北京附近的土地。规定,近京各州县汉人无主荒地全部予以圈占,分给东来诸王兵丁人等。所圈之地名义上是“无主荒地”,其实很多都是以“兑换”的名义抢占有主之地。几年间,圈地总数多于16万顷。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饥寒迫身,给广大汉民带来极大痛苦,因此纷纷起而反抗。康熙二十四年(1669)四月,圈地令被禁止。

怀柔政策

清朝统治者鉴于明亡国的教训,采取重视德化及人心向背的“怀柔”政策,以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利用宗教信仰等思想统治的办法拉拢民心。这些政策包括优给廪禄、减免徭赋,封以爵位官职,保证他们的世袭权利。规定他们轮流到北京或承德觐见皇帝,观光赐宴;强调“满蒙一体”,以皇室子女和满族通婚;在蒙、藏中扶植喇嘛教,修建喇嘛寺庙,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四大臣辅政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顺治帝病逝,8岁的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顺治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这四人都是从上三旗中选拔出来的元老重臣,并非宗室,避免了多尔衮摄政事件重演。索尼居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但年老多病,遇事姑息。苏克萨哈位居第二,与索尼不合。遏必隆才智平庸。惟独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党同伐异。康熙五年(1666),鳌拜借圈地运动打击苏克萨哈,第二年索尼病故。鳌拜成为辅臣之首。玄烨14岁时,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策划下,于康熙六年七月初七行亲政大典。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设计擒获鳌拜,罗列其罪状,将其收监定罪。同时拘捕的还有鳖拜同党的另一辅臣遏必隆。至此,四大臣辅政的时期结束。

少年康熙计擒鳌拜

康熙亲政后,鳌拜仍然结党营私,在朝中专横跋扈,甚至公开与康熙对抗。他常常称病不上朝,非得康熙亲自到他的府第问安之后,他才肯来上朝,这引起了康熙帝的强烈不满。于是少年康熙帝决定除掉他。康熙深结大臣索额图,又以游戏为名,选择勇武少年至宫中演练扑击之戏,秘密做好对付鳌拜的准备。1669年5月,鳌拜进宫。在一个角场,康熙一声令下,练扑击的那些少年,一致蜂拥而上将鳌拜擒拿。康亲王杰书等人列举了他三十大罪状,奏请将其问斩,并没收他家的全部家产。康熙帝因他为朝廷效力很久,不肯诛杀他,只是将他的职位革除,将他终身监禁,并将他的死党一律斩首。次年,鳌拜死在狱中。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起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乱,终于嘉庆元年(1796)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近一个半世纪时期出现的繁盛局面。在政治上,康熙剪除了以鳌拜为首的满族贵族保守势力,强调“满汉一视”,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设置驻藏大臣,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清朝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经济上,三朝都注意发展生产,采取废满族贵族圈地、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等措施,调整赋役制度,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还先后治理了黄河、永定河,并在江浙修筑300里常的海堤以治理水患。此外,在国家统治方面,设立军机处实行奏折制度,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极大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乾隆时期中叶,国内局势相对稳定,国家的统一得到极大的巩固,社会经济水平已经超过明代,被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

孝庄皇后辅助幼主

孝庄皇后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清朝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她历经清初三朝,辅助两代幼年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贤良卓识、才华出众、功垂青史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被封为庄妃。皇太极死后,积极辅助福林继承大统。为了巩固6岁儿子福林的帝位,传说她不惜下嫁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福林继位为顺治帝后,被尊为皇太后。康熙8岁即位,孝庄皇太后一方面尽力教养幼主,一方面同四位大臣辅理政务,直到千古大地康熙能独立朝政。孝庄皇后聪明睿智、颇有谋略,又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管事又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没有任何政治头衔和任何政治名义,只是以妻子、母亲、祖母的身份协助三朝皇帝统理朝纲,为奠定大清江山和统一全国的大业中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平三藩

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原都是明朝将领,清兵入关前先后降清。清廷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镇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留镇广东;封耿仲明为靖南王,其子耿继茂(耿精忠父)袭封,留镇福建。这三家拥有很多特权,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严重妨碍了请听政令的统一,成为康熙王朝最大的隐祸。三藩长期称霸一方,也明白清廷有所不满。平南王尚可喜首先上了一道请辞奏章,旨在试探朝廷。康熙很干脆地同意,理由是广东安定,不用藩王镇守。三藩知道圣意后,加紧造反。平西王吴三桂以复明为旗号率先造反,并写信为平南王、靖南王、台湾郑经以及以前的老部下,要求共同起兵讨伐清廷。战乱初期,清廷处于不利的地位,吴三桂的兵马一直打到湖南、江西,清朝统治岌岌可危。康熙这时停止对耿、尚的撤藩,借以分裂三藩,同时积极对吴三桂进攻,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吴三桂病死后,形势大变,清兵攻势越来越猛,终于于1681年攻下昆明,吴三桂孙子自杀。接下来顺利解决耿、尚二藩。三藩彻底平定。

雅克萨之战

清军入关后,疏于北方边境的防范,沙俄趁机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在东北地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沙俄还在雅克萨地区筑城堡、设雅克萨长官,妄图将雅克萨据为己有。康熙帝亲自到盛京,一边派人到边境侦察敌情,一边命当地官员积极备战。1685年,康熙派彭春为都统,率领陆军水军15000人向雅克萨挺进,俄军投降。依照康熙的吩咐,彭春把投降的俄军全部释放,勒令他们撤回本土。俄军撤走后,彭春命令兵士把雅克萨城堡全部拆毁,之后带着军队回到瑷珲城。俄军见清军撤走,又带兵回到雅克萨,将城堡修筑得更加坚固,东北边境再次告急。这次康熙帝毫不手软,痛击雅克萨的俄军,俄军最后只剩下150个人。沙皇政府慌忙派使者赶到北京,要求谈判,康熙帝这才下令停止攻城。1689年,中国政府派出代表索额图,沙俄政府也派出戈洛文做代表,双方在尼布楚举行和谈,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雅克萨战争结束。

平定准格尔

蒙古族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他们先后臣服于清。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康熙时期,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先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几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的保护。康熙调解失败,噶尔丹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漠北,噶尔丹大败。噶尔丹继任者阿拉布坦进犯西藏,攻占喇嘛。清军进入喇嘛控制了西藏的政局,准噶尔残部逃回伊犁。雍正时期,噶尔丹策零将发动叛乱,雍正帝决意出兵准格尔,噶尔丹策零大败,仅率残部突围出去。乾隆时期,为了完成西北边疆地区的统一,清廷曾两次出兵准噶尔部,进军伊犁,打击了准噶尔贵族上层的割据势力,统一了西北边疆,有力地抵制了沙俄势力的扩张。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土尔扈特回归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1628),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建立起了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14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到了18世纪60年代,由于沙俄的压力,土尔扈特人在汗王渥巴锡的鼓动下,决定返回故土。但是遭到了沙皇的强烈反对和阻止。渥巴锡带领十七万土尔扈特人东归,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还不断遭到严寒、饥渴和瘟疫的袭击,乾隆三十六年(1771)五月,历时半年,行程上万里的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的伊犁边境。清政府官员迎接了他们,并拨专款安置了他们。乾隆还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和卓叛乱

新疆伊斯兰教封建上层人物自称“和卓”,这里的和卓指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罗尼都和霍集占。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被清军打败后,小和卓逃到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继续抗击清军。第二年,清军击败叛军。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逃走,后被当地部族杀死,把尸首送交了清廷。清军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乾隆南巡

康熙曾三次南巡,乾隆即位后很多做法都仿效其祖父康熙。从1751年到1784年间,乾隆曾六次南巡江浙。自北京到杭州往返行程近3000公里,往返需要四五个月,沿途建30多处行宫,随行的船只和车马成群,所经之处的官员还要争相敬献财物。乾隆南巡耗费了大量钱财,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改土归流

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明初继续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用少数民族人员为各级长官。但世袭的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明朝统治者取消原土司世袭制度,用以可调迁的“流官”,即“改土归流”。朝隆年间,在四川西北地区设流官,雍正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了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京剧的形成

乾隆五十五年(1790),南方久享盛名的徽班入京为乾隆的祝寿。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徽班。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再加上京音化,又融合昆曲、弋腔、秦腔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终于形成了京剧,并成为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一词最早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

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