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年,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1038年,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后,国势日盛,与契丹矛盾日深。五月,契丹兴宗决心亲征西夏,下诏征诸道兵向西南边境集结。西夏两次遣使赴契丹请和,都被兴宗扣留。十月初,兴宗亲率十万大军渡黄河至金肃城(今准格尔旗西北),分兵三路向西夏进攻。夏军诱契丹军深入,并烧其战地牧草,使契丹军人马乏食,战斗力锐减。十月二十四日,契丹军主力到达河曲,当夜,萧惠即挥军向西夏军发起进攻。元昊早已沿河设置拒马,严阵以待。次日早晨,契丹军初战获胜,毙伤夏军数千人,元昊率千余骑破围而出。然而大风骤起,飞沙迷目,契丹军阵乱,元昊乘势全力反击。十万契丹军几乎全军覆没,兴宗仅率少数人逃出。元昊获胜后,鉴于契丹势盛,主动将部分战俘归还契丹,以示和解,契丹也将扣留的西夏使者放还。这是辽兴宗第一次亲征西夏,元昊死后,辽兴宗又亲征西夏,只是生俘了元昊皇后及贵族三十多人。
金
建立金国的女真族生活在东北长白山区和黑龙江流域一带,即“白山黑水”之间,长期过着游牧和鱼猎生活,曾被辽征服。北宋中期,女真族中的完颜族逐渐强大,逐步统一了女真族。因不堪忍受辽王朝的统治,1115年,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建立起金帝国,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金通过多次的对辽战争,夺取辽国大片领土,并最终灭亡辽国。灭辽后,金转而攻宋,于1127年灭北宋,势力从东北扩张到中原地区。南宋期间多次起兵南下,企图灭亡南宋王朝。遭到南宋抵抗后于1130年北撤,此后形成宋金在秦岭、淮河一线对峙的局面。1234年,金在蒙古与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女真族
辽、金、宋朝的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晋朝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才称为“女真”,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女真族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另一种分法是多汉化程度、南境者为熟女真,少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生女真创建了金国,熟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创建后金为萌芽,皇太极于1636年定国号清。
女真文字
女真族最初使用的是契丹文字。阿骨打建立金国后,为了便于推行政令,便在1119年命大臣完颜希尹制了女真文字。希尹参照汉字和契丹字创制了女真语的新字,后称“女真大字”。后来金熙宗在1138年又制新字,称“女真小字”,于公元1145年正式颁布使用。
金熙宗改革
金熙宗即位前曾拜师于汉人,1135年即位后,对女真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勃极烈制度,改行汉官制度,颁行新的官制,并确定封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号为天眷新制。在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熙宗在废刘豫齐国之后,置屯田军,将契丹、女真人自东北徙入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处,实行计口授地,解放奴婢,兴修水利,所有这些措施,使金朝社会经济更加稳定发展。
金世宗改革
金朝海陵帝完颜亮统治时期,赋役繁重,战争不断,激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人民的不满。金世宗即位后吸取教训,重新整顿了金朝的统治秩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列有益的改革,使金朝出现了当时罕见的好局面。著名史学家赵翼说:“金代九君,世宗最贤。”1164年,金世宗主动与宋朝议和,休战发展经济。他重视农桑,提倡开荒,注意兴修水利,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颁发免奴为良的沼令,招募农民垦种,提高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遇有水旱灾害的地区,减免租税,减轻人民负担;鼓励民间发展手工业生产。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秩序得到安定。从金世宗大定年间开始,金朝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金朝的统治达到了全盛。
红袄军抗金
红袄巾起义是金大安三年(1211)至金朝末年,山东、河北农民反抗金朝统治的起义。宋金战争以来,金朝对汉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日趋严重。蒙古攻金以后,北方人民又遭蒙古军的蹂躏,激起了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反抗金朝腐朽统治。较大起义有山东益都的杨安儿、潍州(今山东潍坊)的李全、沂蒙山的刘二祖、河北的周文元等,因都穿着红袄,所以名叫红袄军。杨安儿在起义中遇害,刘二祖受伤被俘杀,周元儿也在起义中被杀,他们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但是山东、河北各地,还遍布着大小不等的起义军,他们各地义军相互团结,前仆后继,此起彼伏,不断给金朝以打击。
名人
赵匡胤
赵匡胤(927—976)是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部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并取得成功。赵匡胤称帝后,先后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除北汉之外,十国基本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赵匡胤能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并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对待权臣刚柔并济,通过“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且治国有方,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赵普
赵普(922—992),北宋初年宰相。少时读书,在赵匡胤的劝导下才肯读书。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书柜中只收藏了一部论语,而且只看过一半。但他治理天下却一点也不含糊,于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便传开了。赵普原是赵匡胤的幕僚,一手帮助策划了陈桥兵变。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赵普曾三度为相,参与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方针、政策,深刻影响了此后300年两宋的统治。
石守信
石守信(928—984),赵匡胤的结义兄弟,陈桥兵变的主谋之一,北宋初大将、开国功臣。赵匡胤称帝后,大将石守信平定了后周节度使李筠、李重进的叛乱,被任命为典领中央禁军的主要将领。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和高怀德、王审琦等人的兵权。宋太宗时期,石守信历任节镇,以“贪婪无厌、专务聚敛”著称,所到之处,搞得民不聊生。
杨家将
杨家将忠心报国几代相传,他们家族前赴后继捍卫国家既忠又勇,千年来杨家将的事迹不断以戏剧、评书、影视等搬上舞台,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一个个忠臣英勇的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
杨业(?—986)是杨门第一代大将,受到宋太宗的重用,被派守边疆重地,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人们敬称他为“杨无敌”。杨业的功劳引起其他将领的妒忌,他们在给皇上的奏章中说了杨业很多坏话。宋太宗不理睬这些诬告,将奏章封号送给杨业,杨业见宋太宗如此信任,自当忠诚报国。杨家第二代是杨延昭,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像父亲一样智勇善战,被契丹人畏称为杨六郎。杨延昭死后,边疆当地人多望棺而泣,连契丹人也举哀致敬。杨文广是杨家第三代名将,杨延昭的儿子。由于时代原因,他并未能建立与其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但是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传统仍代代相传。
寇准
寇准(961-1023是北宋初杰出的政治家,为人刚直不阿,敢于直谏,深得太宗的赏识。历任三司度支推官、枢密使、参加政事等职。宋真宗时,辽军大举侵宋。真宗屡次表现怯懦,在寇准的规劝和鼓励下终于渡河亲征,宋军士气大增,射杀辽军大将。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北宋局势得到稳定。
寇准晚年受到同朝大臣的排挤,被贬官到广东,病死在雷州。被追封为“莱国公”,著有《莱国公集》。
富弼
富弼(1004—1083)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宋仁宗时,宋、辽关系紧张,契丹兵压境。辽要求遣使谈判,并划地与辽。敌情叵测,北宋朝臣无人敢担任使者,富弼挺身而出。富弼两度出使契丹,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利害关系,不卑不亢拒绝辽的割地要求;仁而有威,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契丹之主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此后十年不见宋、辽不见战事,在积贫积弱的赵宋王朝,能有富弼这样一位有胆有识的外交人才实属难得。
范仲淹
范仲淹(969—1052),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动千古知识分子。范仲淹还是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有“敢言”之名。宋仁宗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治国业绩辉煌。元昊反,建立西夏。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西夏不敢犯,称之为小范老子。针对朝政的弊病,范仲淹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史称“庆历新政”。后来由于保守派的反对而未能实现,范仲淹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散文岳阳楼记》千古传诵,作品大都收集在《范文正公文集》里。
包拯
包拯(999—1062),又称包青天,是我国民间故事中清官的典范。他为官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为人刚毅耿直,两袖清风;家国民族大义,凡间忠孝节义,皆带有强烈的善恶是非观念,蕴含着中国人深厚的传统美德。他的形象一直活跃在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和现代影视剧中。历史上的包拯确实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是封建时代有远见的官僚士大夫,他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复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他为民请命一生,受到世代人民的肯定与歌颂。
展昭
历史中记载展昭的资料不多,是民间故事使展昭成为家喻户晓的“御猫”。展昭生卒年不详,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人氏,娶妻丁氏。少年时就好管不平事,武艺超群,久居江南,被尊为“南侠”。包拯在进京赶考途中,被金龙寺凶僧暗害,幸好展昭及时相救,之后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功绩累累。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绰号“御猫”。现在江苏的“阳湖拳”相传是展昭始创于常州。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嘉佑五年(1060),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做官的时候,欧阳修因为毫不客气地指出当时的黑暗现象,并支持大政治家范仲淹的政治改良,而被贬为滁州县令。后来大政治家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候,欧阳修又因为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进行批评再次被贬官。欧阳修主张文章应当以实用为重,对宋初以来浮华的文风很是不满,于是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一位非常有才华而且学问渊博的人,他的散文有条有理,娓娓道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就像他的性格一样流畅潇洒;他的词显得婉丽轻柔。欧阳修还是一位爱好广泛的人,他不仅与人合作修订了《新唐书》,并且自己写了史书《新五代史》;他还喜收集金石古玩文字,并把自己的心得写成《集古录》;他的作品大都收入《欧阳文忠公集》。
狄青
狄青(1008—1057)是北宋名将。自幼习武,善骑射。19岁时任皇帝侍卫。后应诏戍边,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升迁至延州指挥史。皇祐四年,狄青率军3万进击广源州部族首领侬智高,大败侬军10万,歼敌万余人,收复邕州,平定广南。几年来,狄青先后收服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修建了桥子谷城、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军事要地,为保卫宋朝沿边州郡作出重大贡献。由于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战功赫赫的狄青屡被中伤,最终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三苏
“三苏”是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父子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宋仁宗嘉定初年,父子三人一起到京都,他们的散文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很快流传开来,学者竞相仿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一文中提到:“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由此而来。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苏轼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66岁。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是位有抱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有恢复河朔之志。宋神宗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才干,他一即位,就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力图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因急于求成,变法以失败而终,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20年。宋神宗期间,西夏国势日强,宋神宗多次试图歼灭夏,终未实现,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壮志未酬,宋神宗38岁时饮恨而殁。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是进士出身,历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事、舒州通判等地方官,基层的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的根源,“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于嘉佑三年(1058)上书宋仁宗,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由于范仲淹新政的失败,宋仁宗对王安石的改革持怀疑态度而未引起重视。至宋神宗即位,王安石梦想才得以实现。在文学方面,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早年写的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文公文集》里。由于王安石的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皇亲国戚和保守派的联合下,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他罢相被贬,晚年隐居,病死在江宁钟山。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