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最想要的口才交际书
5241300000038

第38章 维护关系:让女人的人气历久弥坚(3)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在生活中,我们不也是一样对经常能够见面或交流的人有一种异于常人的亲切感吗?即使只是简单的同事关系也有可能比你久未谋面的多年老友要亲近很多。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你们在当下的生活交际更多而已。所以,如果不想疏远了亲情、冷落了友情、断送了爱情,那么就让你们的情感热线随时保持通话状态吧。

虽然说“距离产生美”已经成为不变的真理,但是距离远到看不见,那恐怕也就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了。即使你或者你的朋友们需要独立且不受侵犯的空间,也要在不妨碍他们生活的前提下时常提醒他们一下自己的存在。提醒得多了,你在他们心目中自然就会变得醒目起来,有什么好事儿自然先想到你。当然,有了坏事儿你也得照单全收才行,朋友就应该是这样的。

女人们不要总觉得自己“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是谁让你孤单和不安的呢?其实是你自己。你身边曾经有那么多关心你和爱护你的人,但是你却偏偏喜欢逞强和玩自闭,那又怎么能怪别人和你渐行渐远?别说那些“为什么他(她)不主动跟我联系”或者“凭什么要我先打给他(她)”这类的傻话,他(她)说不定也正在问着同样的问题。

人的情感是相互的,你想要得到爱,就要先付出爱。不要担心自己会吃亏,按照资本积累来计算,最先投入的成本往往是最低的,感情投资也是如此。如果你先付出你就掌握了先机和主动权,而且最终得到的回报也一定会比你的成本高出很多。这只是一个比喻,真诚的感情当然不应该计较投入和回报,更不需要被当成投资来利用。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你如果不投入就一定不会有回报,而且友情不允许短线投资,如果减少或中断投入,也很可能会有血本无归的危险,当然对于你的投资对象也是一样。所以,如果女人们不想让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各种情感以投资失败告终,那就别忘了继续追加“资金”。

很多时候,女人们也并非是因为自己不想联系,而是因为思想和行为的懒惰,导致一拖再拖,结果拖到感情全无,也就真的觉得没有再联络的必要了。在人们看来,放弃总是比坚持来得容易,无论是事情还是感情,何况认识一个新朋友也比维持一段旧友谊来得简单。于是不断发现新的大陆,放弃旧的港湾,到了最后虽然认识的人不计其数,但却全都是泛泛之交,关键时刻没有真正能帮到你的人。即使那些对你有用的人,也会因为疏于联络而让你不好意思开口求助。

不善经营,后果就会如此惨痛。友情是如此,爱情和亲情也同样不会例外,你见过十天半月不打一次电话、不知道对方行踪、不经常见面还能天长地久的情侣吗?即使有,恐怕也不多,而且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就算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会因为疏于联系而变得生分,跟父母说话客气有礼的画面恐怕没有任何温馨和温暖可言吧?如果连亲情都是如此,那么你哪来的自信让“一百年才见一次面”的朋友为你两肋插刀、挺身而出呢?

所以,无论怎样都不要断了和周围人的联系。有一条广告词说得很好,甲说:“有事儿常联系!”乙说:“没事儿常联系!”然后大家一起说:“有事儿没事儿常联系!”没错,只有常联系,才能让彼此的情感保持通话,亲情、爱情、友情也才能维持得长久。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

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上注重礼尚往来,儒家思想十分注重“礼”。送礼既有技巧又有学问。为了使送礼做得恰到好处,成为表达情意的沟通方式,我们应该做下全面考虑:

(1)礼品轻重要恰到好处。虽然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但是,过于轻的礼品往往给人以不尊重的感觉,容易让人误解你没有真正地把对方看在眼里。然而过于厚重的礼品又容易引起歧义,有行贿之嫌。如何选购恰到好处的礼品,首先要分清你要送礼的对象及对方的性别、性格、喜好。

赵小姐所在的公司为一家加盟商场,商场邀请上级公司来为导购员进行一场销售技巧培训。上级公司的培训人员准时到达,为期三天的培训进行得很是顺利,商场导购员也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培训结束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赵小姐作为商场的负责人想准备些礼品送与对方以示谢意,但是送什么呢?大型物品?不太得当,这样仿佛在贿赂上级公司,而过于便宜的礼品就会给对方一种看轻的感觉。对方人员一共有四名,其中两名为女士。赵小姐眼前一亮,精心地选购了男士和女士香水,并且包装得漂亮仔细。离别的时候到了,赵小姐亲手将小礼品赠送对方,表达商场的心意,面对此类小礼品没有受贿之嫌,上级公司的培训人员欣然接受。

如果想感谢某个人,一般要依照对方的等级及所要感谢事情的大小来选购礼品。赵小姐与送礼的对象需要职场的长久合作,时常诚心地送礼品表达谢意,得到正面回馈后,会对职场的良性循环有相当的好处。

(2)考虑受礼方的习俗礼仪。送礼之前,充分考虑对方的习俗礼仪后再挑选礼品,通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贸然行事,不但不会令对方感到欢愉,相反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同处亚洲的中国与日本送礼的礼仪就全然不同。日本相互赠送的礼品多为价格较为实惠的小礼品,中国人讲究礼品越贵重越能表达心意。不同国家的送礼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别,如果不事先了解,认真准备,那么恐怕会闹出误会与尴尬。

Lily被外派出国到日本学习,并安排住在一名日本朋友家里。在国外的日子里,日本朋友对Lily呵护备至,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学习即将结束,Lily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及感激之情,决定购买一件贵重的饰品来送给日本朋友。可是Lily并不了解,在日本送礼时需要还礼,在日本人之间不赠送贵重物品的习俗。当日本朋友打开Lily赠送的礼物时,惊讶之情立刻表现在脸上。于是第二天,日本朋友回赠了一件价格不菲的礼品。这一举动已经远离了Lily想要表达自己谢意的初衷,不但没有达到想要感谢的目的,还令对方花费了大量钱财,令Lily十分不安。

(3)送礼需要掌控时机和方式。中国人赠送礼品通常是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日子或为某件事而送,如果不合时宜地冒昧送礼,可能会令对方感到不解和疑惑,从而也许会拒绝收礼。以职场间送礼为例,一种是要达到某种目的;另一种是属于长期经营的人际交流。节日送礼,既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又达到沟通情感的目的,在送礼形式之外有着特别的意义。如果刻意送礼,则会让人感到尴尬,甚至破坏彼此的关系。

小王近期在休年假,一天傍晚她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望一下同事贾姐。当她选购大包小包礼物敲开了贾姐的门时,只见贾姐一脸茫然。面对突然的来访,贾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况且两人只是一般同事没有私交。小王也没料到此次上门竟然如此尴尬,这场失败的送礼只能源于小王没有挑选时机和方式。原本不相熟的两个人,既没逢年又不过节,师出无名自然尴尬收场。

总而言之,适当的礼品、准确时机会让收礼人欣然接受没有压力,这就是成功的送礼。用礼物做感情的载体,当你选择礼品与你心意相符时,受礼者会倍感珍贵。学习好送礼的学问,可以加强你与对方的沟通,增进感情与友谊,使双方关系更近一步。

留面子效应的启示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乘坐长途列车回家的时候,眼看就要到站了,车厢里突然响起了广播,说由于本次列车要给其他列车让道,所以需要在这里等上一个小时才能继续行进。归心似箭的你虽然感到异常郁闷,但是也不得不做好晚一个小时才能到站的思想准备。然而,就在你在无奈中已经被迫接受了这个需要停留一个小时才能继续前行的现实后,没过几分钟,列车里的广播再次响起,乘务员又广播,晚点时间已经缩短到半个小时了。由晚点一个小时一下子变为半个小时,你是否感觉很庆幸呢?正在你暗自庆幸时,车厢里的广播又响了起来:“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最多再等5分钟,您乘坐的列车就会开动了。”这个时候,不单是你,整个车厢里的人们都会喜出望外、拍手称快的。虽然列车仍是晚点了,但是乘客们却都感到很庆幸,甚至为能够比预期的晚点时间缩短而感到满意。

其实,这次列车真正停留的时间是15分钟,倘若一开始,列车员告诉大家列车因要给其他车让道,所以要停留15分钟,乘客们的心情肯定不会像开始说停留一个小时,后来一直缩短时间那样愉悦。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缘于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留面子效应。这种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在向他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前,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这个大的要求很可能是会被拒绝的,待对方拒绝后,再把自己真正的要求——比较小的要求提出来,对方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这种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要我们学会声东击西,而声东击西,又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异曲同工。鲁迅先生在1927年发表的《无声的中国》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都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其实不只是中国人有这种心理,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职场中的女人们,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对上司的建议,对下属的批评,都尽量去扮演一下“醉翁”的角色吧,顾左右而言他,是可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的,把次要问题的“酒”渲染成重大问题后,摆放在最明显处,对方可能会接受不了,这时,就要不失时机地拿出真正的主要问题来,以一种让步的姿态来展现。这时,事情往往会进行得顺利。因为此时,对方已经被麻痹了,他们通过对比的效果,发现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看起来并非那么严重,因此就更容易接受。

在社交场上,你可以做一个坦率的人,却不一定要做一个坦白的人。坦率或许能为你赢得人缘,但是,言行坦白却可能会让他人不容易接受,甚至可能会让竞争对手有机会摸清你的弱点。

社交中的女人,如果要向他人提要求,不妨先把自己的真实目标隐蔽起来,而去设计一个对比物来作为较大的刺激首先提出,然后再接着说出真正的目的。前面大刺激好比是虚晃一枪,在对方已经能够承受大刺激的前提下,再搬出来后面不起眼的事情,而这个不起眼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时,你的看起来“很勉强的让步”,会让对方认为他占了便宜,因此,胜利感会油然而生。而胜利者到底是谁,只有你最清楚。

别让金钱成了友谊的杀手

金钱本是好东西,友谊更是世间难能可贵的情感,但是,友谊如果沾上了金钱的味道,友谊也就不再纯洁。朋友之间交往,都会有一个“金钱担忧心理”。如果让金钱成了朋友之间“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的“难言之隐”时,那么友谊就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了。

但是,作为朋友,相互之间要交流来往,不可能不涉及金钱,涉及金钱也并不是就不能有友谊存在了。只要处理好金钱与友谊的关系,把握好一个朋友之间交往的度,金钱和友谊是可以同时拥有,互不冲突的。

(1)朋友间送礼要量力而为。朋友之间经济上的帮助是应该的,也是不图对方回报的。但是,另一方面,你一定要明白,帮助从来是互相的,没有绝对无偿的帮助,所以,要记住“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对于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找机会予以回报,这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平衡法则。

对于朋友间必备的人情礼,如遇到红白喜事,作为朋友或同事,都要表表心意。这个时候,一是要量自己的力而为,二是要量对方的力而送。量自己的力而为,是不能为了给朋友送礼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那样,自己心理会不平衡,朋友知道了也会过意不去;量别人的力而为,则是因为,按中国的传统,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的礼物送出去了,朋友必然会在某一时间回报给你。如果不能量对方的力而为,自己送给对方的礼太重,在对方还你的时候,就会有些困难,这样会让对方尴尬和为难,从而会好心办成了坏事。总之一句话,不要因为送礼让自己和朋友背上了包袱,那样对友谊也是一个暗伤。

(2)朋友间借钱要慎重。朋友之间借钱的问题向来是很敏感的,也是很难把握的。往往是借钱一方不好意思开口,被借一方又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反而会让双方更加为难。其实,把问题想清楚了,处理起这个问题来也并没有这么难。

首先,如果你是借钱一方,在需要借钱的时候,要想好自己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期限,把这些跟朋友讲清楚,并且,能够保证在自己承诺的时间内把钱还给朋友。同时,还要想到,如果朋友出于某种原因拒绝了自己,那么,也要相信朋友必有自己的为难之处,不要因此而影响了你对朋友的感情。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以后,你就可以向你认为可以有能力借给你钱的朋友开口了。

其实,如果你是作为被借一方,那么,在借给朋友钱以前,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够不够,借钱朋友的信用如何,万一对方不能及时甚至不能还钱,自己能否承受。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以后,再把钱借给朋友。否则,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拒绝,明明白白地跟朋友讲清楚你的处境,对方能理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理解,至少你不会借出了钱,也丢了朋友。

(3)关系再好也要明算账。朋友之间常常会为了增进感情,有一些聚会娱乐的项目消费,如果有需要共同消费的地方,AA制是最好的,如果觉得AA制影响了朋友间的感情,那么,自己首先要表现得大方一些,没有人愿意同小气的朋友来往。朋友之间不要太斤斤计较,否则,感情增进不了,反倒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朋友之间,彼此赠送一些物品,或者在需要的时候有一些经济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本是无可厚非。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朋友之间也应如此,相互帮助可以,但再好的朋友也不可在经济上不分你我。

如果朋友之间需要或正在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时,不要忘记一定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商妥处理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把权利、义务关系以文字合同的形式做一些明确的约定和约束。这样看似无情,实际上是对双方权益的共同保障。

说到底,朋友之间在处理金钱问题时,最好的原则还是“好朋友明算账”。账明了,朋友自然能处得好,如果朋友之间总是一笔糊涂账,到最后,往往是双方都会认为自己吃亏、委屈,朋友自然也就做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