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碧水蓝天畅想曲
5240800000031

第31章 花果山桂花香飘云天外(1)

【罗光胜】

花果山,这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然而,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方院村花果山因为遭受两次生态浩劫,一度花果无踪树无影,空余一片大荒原。直到改革开放中,村支书方海泉励精图治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治荒山,这才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三引进”的深度开发,不但使花果山恢复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本来面貌,而且三千亩桂花树、一百五十多个优良桂花树品种的种植,使这里变成了一片奇异的桂花海洋,甚至引起了国际桂花组织的瞩目。

一、为了偿还前任破坏生态环境的巨债,方院村新任党支部书记方海泉励精图治“三引进”

武汉市新洲区的花果山坐落在倒水河西岸,阳福路东侧,红安县与新洲区交界的方院村岗岭上。相传公元前540年,楚成王在豫章(现仓埠街冯集村西)驻军,修了游宫豫章台,抢息妫和绿珠等美女藏于行宫淫乐。绿珠跳楼而亡。息妫不堪忍辱,先以沉默表示无言抗议,后抑郁成疾而终。楚成王撤行宫修桃花庙祭息夫人时,在庙山种花果千百样,并赐名花果山。杜牧任黄州刺史时,巡视到此题诗《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据说楚成王赐名的花果山,是荆楚大地唯一的一座花果山,再无第二。

桃花庙毁于北宋战火,有僧人在原址修建兴隆寺。解放后,兴隆寺西侧的花果山,花果繁茂,古树参天,珍禽百种。传闻有孔雀高枝开屏,夜莺昼夜婉唱。花果山周围的小村,因在绿荫深处,空气清新,六畜兴旺,人丁康健,堪称世外桃源。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1958年,伐树烧炭炼钢铁的飙风刮到新洲,花果山及其附近村庄的大树,无一幸免地被长锯锯倒。一时间,鸟巢倾覆,蛋碎雏伤,白鹭惊叫,黄鹂哀鸣,飞禽散尽。从此孤村卧秃岭,人丁染疾病,六畜遭瘟疫。十多年后,一场毁林之风,又将花果山的花果和远近的山林,刮成不长禾苗的岗上平原。望着中看不中用的岗上平原,前几任支书都是连连叹气,有打油诗为证:

平原平再平,锄头挖不进。

播下一斗种,只能收几升。

种棉不结桃,栽苕只长根。

干部费了神,村民伤了心。

2006年春天,方院村新任党支部书记方海泉,认真考察了村里的山山水水。他认为,1958年和1976年两任支部书记不懂环境保护,先后两次,接力将花繁果茂、荫翳蔽日的花果山破坏成千亩岗上荒原,这是一笔生态环境巨债。作为一名对历史、对人民、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支书,既要偿还那笔环保巨债,又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那时,他刚从党校毕业,刚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课题。他带着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像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一样,重新回顾了一遍花果山蜕变成千亩岗上荒原的过程,然后又实地查看由三条岗岭组成的三千亩黄土山地,以及无人承包的两个水库的两千亩水域。然后他和大家坐下来讨论,一起分析,怎样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近六千亩山地和水域。

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了一些主意,方海泉书记总结说:“1958年的党支部锯倒花果山一带几千棵三人合抱不过的大树,1976年的党支部毁坏花果山的树林造平原,欠下一笔破坏生态环境的巨债。新官不赖旧债,话从这里说起。花果山当年被破坏成大荒原,在当时看,是大坏事。时代发展到今天,大荒原可能成为了一笔财富。还有我们的近五千亩面积的山水,这是一笔很大的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当今,全世界都在重视环境保护这个大课题、新课题。我想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做好环境保护的大文章。让荒山变绿山,黄土变黄金。先偿还破坏花果山的巨债,再让村民同奔致富路。”

方海泉的想法很有说服力,支部和村委干部都纷纷赞成和支持方书记“三引进”的战略方针。

二、当现代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全国桂花协会副理事长亲自种植桂树实现“三突破”

方海泉同志决定走“三引进”的道路之后,他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他的探访、考察和引进的漫漫征途上奔波。

在奔波之前,他作了深度分析:要想搞好偏远的方院村的山地开发,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随后,他普遍拜访了方院村在外地工作的各级各类人才,走遍黄冈地区各市县,涉足武汉市内各城区,还考察了黄石、鄂州和襄樊、十堰,连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像柳青在《创业史》中写的梁生宝出差买稻种省吃俭用一样,方海泉四处奔波也不忘勤俭节约。一次在黄州等候一位老干部、老乡亲,他住的是最低价位的私人旅馆,一碗炒面一杯水,就解决了一顿饭。

终于,原黄冈地委副书记刘光彩先生,被方海泉造福乡亲、绿化故园的诚意所感动,找了多种途径,多方调集资金八十万元,帮助方院村修通了横跨五道岗岭四条山冲的一条水泥主干道。

方海泉引资修通一条主干道的事迹,引起当时仓埠街党委的高度重视。那时正是新洲区家园建设起步阶段,仓埠街党委在全街六十三个行政村中,确定方院村为环境保护型家园建设试点村。

方海泉珍惜机遇,召开了村组干部动员会。按街道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美化环境、硬化村道、净化水质、规范畜圈和厕所的家园建设工程。

方院村刚刚取得仓埠街家园行动第一村的殊荣,又迎来了一件喜事,经过方海泉的联络,桂花专家、全国桂花理事会副理事长刘明华造访了方院村。

二人相见,方海泉向刘明华表明了要偿还前几任支书破坏花果山生态环境的巨债的愿望,又谈了他的“三引进”想法。刘明华副理事长对他的话很感兴趣,马上说:“我有意先在方院村千亩荒原上建设桂花基地,然后迅速扩大。”

方海泉说:“先请刘理事长参观一下我的三条岗岭的山地三千亩,顺便参观千亩人造大荒原,再看看两个水库的两千亩水域。”

他们在参观三座山、一平原、两水库的时候,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的情绪溢于言表。

刘明华副理事长在现场很有气魄地把大手一挥,豪迈地说:“你方院的荒山和水域我将分批次地依法依规,以租赁的办法办好手续,然后使用。我要在方院建设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桂花基地。我的桂花基地一定要实现‘三最’、‘三突破’。‘三最’是:品种最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三突破’则是:一是种植面积突破五千亩;二是品种突破一百五十样;三是研究活动突破国门,走向世界,让方院基地上的桂花香遍全球。”

方海泉惊喜地说:“三千亩以上的桂花,足以使我方院村荒山变绿山。”

刘明华副理事长说:“我的桂花,从种植到销售管理,需要大量工作人员,我会适时地安排方院村的劳力在工地做工。其工价一定比去城里和在外面打工要高。”

说干就干,很快,桂花基地项目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当时,方院村民在刘明华桂花工地做工的总数,每天都在五百人以上。不久,方海泉又引进了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组建了武汉市花果山生态农业园。花果山生态农业园在用工方面,优先使用流转土地的农户。农民工一个月收入可达千元以上。项目建成后,还将大量招用本地农民为固定工人,并带动周边地区种植、商贸、交通、酒店、加工等第三产业发展。

今年7月7日,在我考察方院村的过程中,方海泉书记在山上向我介绍情况时曾说:“三千多亩桂花树的精心种植,从经济价值到绿化密度,从香化美化环境的档次,大大超出了偿还当年破坏生态环境的那笔巨债。以后的发展不可估量,方院村的‘荒山变绿山,黄土变黄金’已成事实。”

特别有意义的是:方院村桂花基地的三大突破,已引起国际桂花组织的高度重视。明年秋天,全世界桂花研讨会定在中国武汉花果山大型桂花园召开。花果山生态农业园正在大兴土木,建造国际桂花研讨会会议中心。

三、高举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旗帜,武汉市花果山生态农业园营造环保“三园区”

方院村方海泉书记不仅引进了桂花奇才刘明华,紧接着还引进了实力雄厚的武汉市花果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领导到实地考察调研后,围绕方院的产业开发,兼顾方院的环境保护和村民致富,高屋建瓴地提出“开发三荒,建设三园,主攻三业,反哺三农”的十二字方针。公司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集名贵花木观赏、异域风情展示、农耕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花果山生态农业园。

2009年,武汉市委2号文件明文确定,武汉市花果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态开发为武汉市支持的重点项目。公司聘请澳大利亚知名设计专家完成了规划设计和评审工作,依法依规办理了2800余亩土地租赁手续,准备在2800余亩土地上实现生土变熟土,荒山变绿洲。遭受生态浩劫的花果山土质贫瘠、乱石遍地,这里曾办过农场、林场、知青点、造纸厂等,种过桃树、李树、板栗、油茶,可是既没有哪个“场”办成功,也不见桃李遍地。“千个师傅千个法,前面栽、后面挖”,山川依旧,面貌依旧。要想使花果山变成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园,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愚公的精神,下苦功花大力气才能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