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碧水蓝天畅想曲
5240800000016

第16章 碧绿联潭——仙桃市张沟镇联潭村见闻(1)

【李宏银】

请首先允许我引用一则新闻报道:

“2010年5月26日下午,仙桃城区大街小巷烟雾缭绕,且刺鼻熏眼,能见度不足百米。该市气象局值班人员解释,这是农民焚烧秸秆引起的烟雾天气。”

这则新闻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农民焚烧秸秆引起的烟雾”。农作物秸秆都这样随意焚烧了吗?怎么引起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而且,给自然造成这样严重的污染,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5月28日一早,笔者按早已约定好的时间,带着采访省级生态村的目的,走进了仙桃市张沟镇联潭村。探访后发现,秸秆焚烧的现象,在联潭这个省级生态建设先进村根本就不存在。

秸秆,化为沼气

联潭村地处仙桃与洪湖的交界处,从这里过白庙大桥就到洪湖,宽敞平坦的仙崇省道穿村而过。

卢兵洲家就在公路旁边。他家有一幢漂亮的楼房,不是很新,但却装饰得很是高档,屋内外收拾得一尘不染。他家的厨房,没有印象中农村常有的柴草间,只有煤气罐和一个方形的气压箱。管道将煤气或沼气与打火灶连接着,他家的生活燃料,靠的就是这两种能源。扭开开关,一股蓝色的火苗从打火灶出火口冒了出来。他家生活中所需要的热水,也是靠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的,与城里人一样享受着清洁能源的供给。

村党支部书记卢华伟向我介绍了村里沼气使用的情况。

联潭村的沼气利用包括两部分,一是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供气;二是家庭沼气使用。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始建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它主要是利用猪场粪污生产沼气供应260户村民使用。

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于村里的养殖业和种植业。

联潭村属于湖北省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在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往往,一项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兴起,会产生一些与传统农业不一样的污染源。怎样做到废物利用,并进一步地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既是专家研究的课题,也是农民关注的热点。由此,一个由湖北省农业厅主管,武汉市振大能源科技工程研究所承担设计,仙桃市生态能源局的沼气集中供气项目落户联潭村。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日产沼气450立方米。

在此前后,联潭村也动员农户建家庭沼气池130口。

“变废为宝,沼气的使用功不可没。”卢华伟说。人们大多知道,沼气可以用于照明,可以做生活燃料,而沼渣和沼液还可以做肥料,许多人对这个方面的作用认识还不是很足。

该村有一座大型养猪场,年出栏生猪4000头。养猪一般都会有较大的污染,但该村的养猪场污染很小。这里的猪粪和包括秸秆在内的所有有机废弃物,都被运至大小沼气池,变成了沼气、沼渣和沼液。

在联潭村的大小果园里,都建有一个沼渣储粪池。从沼气池里清出的沼渣和沼液就临时装在这里。它们不仅用于做肥料,培育了地力、改良了土壤,非常有利于果树的生长,使水果产量增长20%左右,而且被用于做叶面肥和杀虫液。使用沼渣和沼液后产出的水果,外观整齐好看,口感很好,是标准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村民普遍认为,沼渣和沼液简直是无所不能的好东西。水稻、西瓜,使用了沼渣和沼液,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一样能够长势良好,取得丰收。他们整车地将沼渣和沼液倒进鱼池,可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养出的鱼个大肉嫩。这是因为,沼渣和沼液更适宜于培养鱼池内的微生物种类,既增加了鱼的食料,又帮助鱼类增强了免疫力。

百日离家实不多,

花开挚友相邀回。

争看门前鲁潭水,

春风却改旧时波。

联想今昔话故乡,

潭龙戏水撼一方。

新家难辨愣路口,

村道换颜不识庄。

这是悬挂在党支部书记卢华伟办公室墙上的一首七言藏头诗,作者是余贤华,一位从联潭村走出,对故乡怀有深深眷恋之情的游子。他一度回乡,对联潭竟有一种不敢相认的陌生感,便即兴赋诗表达了这种感受。

现在,从联潭村走过,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总会吸引住人们的眼球。——这就是分布在许多户人家门前的垃圾筒。像这样的垃圾筒,联潭村共有78个。村民家里的生活垃圾,全都被统一收集到这里,然后,由村里安排的5名清洁工运送到垃圾填埋场深埋。

安全饮水,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去,联潭村也像大多数农村一样,村民们吃的是压把井里抽出来的水。这样的水,矿物质含量太多,对人的生长发育不利,村里每年患结石的达80人。近年来,他们进行了水厂改造。建起了自己的自来水厂,集中供给生活用水,管网一直牵到村民家中,实行24小时供水。他们将自来水厂用围墙围起来,保证了水源地无污染,村民吃的是干净卫生的水。村里因饮用水引发疾病的例子已屈指可数。

联潭村有一道河,当年村民就是靠着这条河把湖里的粮食用船运送回村,所以叫它运粮河。现在,村民运粮主要靠机械,这条河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他们决定将这条河改成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和生产污水。

自然的河道总是弯弯曲曲,加上年久失修,不免杂草丛生。为了整治运粮河,村里两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认识,讨论整治方案。整治行动开始了,村民们都自觉地参与进来。沿河的树木需要砍掉,大家自觉砍伐;沿河的厕所需要拆迁,大家也不拖延,自己拆掉。工程进展一度很快,干部群众十分高兴。但是,困难也是存在的。郭旺重家在河畔建有一间厕所、一间牛栏屋,都是用预制板搭建的,拆掉两间屋,预制板就碎了,不能起作用。他本人在湖里包有20多亩田,很忙,不同意拆,说:“得赔1500元才拆。”村党支部书记卢华伟给郭旺重打了个电话,说村里统一办大事,又不是国家或开发商来这里投资,这是村里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办的,没有赔偿。你自己种那么多责任田,国家不收一分钱,还补贴你。你年收入上十万,还要我们赔你这千把块钱吗?郭旺重只好说:“算了,算了,你这样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确实很忙,没有时间拆。你们安排人拆吧,等我田里的事忙完了,再回来付工钱。”

也有的不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一农户在河边植有20棵梨树,每年有几百元收入。他也不愿意砍树,砍就要赔偿。村干部上门,做了三天工作,他才很不情愿地砍了树。一农户家门前的泥土稍微多一些,需要将多余的土调到土少的人家门前。这家的老人不答应,认为自家的东西不能给别家。村干部上门做老人的工作,没做通,转而给儿子做工作。儿子说,我没意见。你们别急,过几天,老人要出门打工的。等他出去了,我自己把土转到别人家门口去。果然,没几天,这多余的土就被运走了。

300米长的运粮河,不久修整完毕。村里又从外地买来芦苇、湘莲等水生植物栽种在里边。现在,这里已成了一个人工湿地,既作为村里的污水处理池,又能够为村里增加一份收入。

联潭村还先后硬化了村组11公里的道路,新修改造了一组公路,对全村农户房屋进行了改造美化,安装了村村通电话,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

他们还组织实施了联潭村科技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购置了相关设施和科技图书,加强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他们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法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健康知识的学习,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使全村40%以上的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科技实用技术,户户有一个明白人。他们扎实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每月开展信访综治矛盾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近年来,全村无一例大小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社会矛盾调处率达100%。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推行“三结合”,群众的生育观念和人口意识明显增强,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控制在6‰以内。

生产,生态为先

联潭村紧靠江汉平原的最大内河东荆河,有10个村民小组,425户,1620人,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网箱养鳝1350亩,白田680亩,水田730亩,果蔬340亩,是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点示范村,也是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两级共建的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