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碧水蓝天畅想曲
5240800000001

第1章 古镇唱响“绿韵曲”——汉川市分水镇“生态家园”建设纪实(1)

【陶国翔 李子刚】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

我们冒着酷暑,乘车从汉川城区沿省道荷沙公路西进,不到半个小时,一个透着清凉的新型古镇映入眼帘——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玉带般绕向村组农户,一排排粉刷一新的白色环保厕所顺路而建,一片片长势喜人的庄稼泛起阵阵绿浪,远处几只悠闲的白鹭正在翩翩起舞……“这是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的结果。”汉川市分水镇党委书记、镇长曾耀华自豪地跟我们说。

作为晚清湖北大才子黄良辉的故里,近年来,汉川市分水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建生态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奏响了一首首生态和谐的“绿韵曲”。

产业对接,“链”出循环经济

分水是一块充满活力的土地,自古商贾云集,商贸活跃,有着买四方卖四方的传统,早在400多年前此地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汉江堤滩市场。

近年来,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分水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镇大大小小的企业达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医药包装和黄鸡养殖,是分水的两张经济名片,其中医药包装占全省市场份额的85%,使该镇享有“湖北医药包装第一镇”“湖北养鸡第一镇”的美誉。

然而,分水人对医药包装和黄鸡养殖“爱憾交加”。爱的是,这两大产业已成为支撑分水工业发展的“脊梁”,为殷实地方财政、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憾的是,医药包装和肉鸡养殖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河流水系影响巨大。

我们常常说的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直线型经济,这种模式运化出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同时,也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高度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导致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分水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田传威给笔者讲了这样一段故事:

汉川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1999年在分水“安营扎寨”,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开展肉鸡养殖,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分水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15个乡镇场、100多个行政村、1100多户专业养殖户共同参与的格局,其中分水本地养鸡户就达700多户,几乎覆盖了分水所有的行政村。

养鸡,给农户带来滚滚财源;养鸡,造成的大量粪便,随着雨水排入沟渠。当农民把脚伸进这“养分”十足的水里后,会奇痒不止,随后伴生的症状是皮肤溃烂、化脓感染……处境尴尬的产业岂止肉鸡养殖和医药包装两个,还有冶金、化工、鞭炮、玻璃……“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让项目建设永远充满绿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分水镇决策者们毫不含糊地做出了两者兼顾的明智选择,用一句时髦的话讲,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突出淘汰落后产能,分水悄悄做起了“减法”题。中央和省里有要求,人民有呼声。不“减”是自绝生路;“减”好了,会道路宽广、海阔天空。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分水镇毫不留情地进行“砍杀”。有一个数据能直观地反映分水镇在淘汰落后产能上的坚定决心:从2007年起,先后关停化工、冶金、纸盒包装等环保不达标的“问题”企业5家。在此期间,质疑、干扰的声音不断,质疑者们不理解镇里的做法,他们盘算的只是单纯的经济账。在这种情况下,镇里不为所动,顶住压力,保证了“减法”行动的顺利进行。

保增长,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软。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分水不仅做好“减法”,还积极做好“加法”,他们对有基础、有条件实施改造的企业,主动延伸配套绿色产业,形成生态经济循环链,以此达到净化产业、增强综合效益的目的!

2008年底,分水镇围绕温氏公司积极配套下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达3000万元的丰海有机肥有限公司,公司以鸡粪为原料,利用复合微生物技术生产有机肥,年“消化”鸡粪、猪粪等畜禽粪便5万多吨,促使旧产业实现“绿色”转变。

产业链的成功对接、上下资源的循环利用,像春风一样染绿了分水的村村落落。这一“减”一“加”之间,让分水地青水绿、天蓝气爽。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是打造生态经济循环链、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净化”传统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分水一刻也没有停歇。2008年,他们将养殖业与种植业进行有机对接,让农业龙头企业、养殖户、农户互融互补,凸显生态经济魅力。

家住余台村的张文乐今年种了15亩地,玉米、水稻各占一半,喂了17头猪。在镇里的支持下,老张建立起了“猪—沼—棉(玉米)”生态经济循环圈,原来当废物丢弃的猪粪和作物秸秆,现如今基本上被沼气池“吃干榨净”,年可获得收入近10万元,成为分水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一个鲜活标本!

数字显示,目前分水镇已整建生态庭院500多户、生态村15个,推广“畜—沼—稻(菜、果)”等生态循环模式12种,涉及种养殖户800多户。

这种循环模式遵循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环式流程,实现“高排放、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地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

在探索推广生态循环经济模式获得成功后,分水镇又趁热打铁,在丰富生态经济内涵上求突破,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立体式农业,致力建设生态农业大镇。着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先后平整耕地3000多亩、硬化灌溉渠24公里、建小型节制闸23座;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基地8个、生态农业示范园3个,推广高效立体套种模式18种、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5000多亩;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30多项。目前,分水农民每亩土地化肥用量平均减少18%、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1%,每亩土地实现节本增效35元以上,农产品品种优质率达9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分水农民依靠生态经济踏上了致富新路,近三年,该镇农民收入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农民说,是生态经济给他们带来了福音,为他们打造了富裕、和谐的绿色家园。

蓝色火焰,点亮乡村生活

低碳环保无疑是2010年的热门关键词。从2009年尾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到现在如火如荼的上海世博会,无一不在呼吁着“低碳环保”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农村,说起沼气,不少人就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办沼气的事,可是由于认识、条件、技术、质量等方面原因,使沼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不明显,沼气发展几起几落。

但在今天,当你沿着荷沙线走进分水镇时,你会看到,一口口新建的沼气池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在该镇,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成为连接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形成生态循环的重要纽带,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千百年来广大普通农户依靠柴草烧火做饭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农妇免受烟熏火燎之苦。

7月15日,我们走进分水镇播义村,叮叮当当的瓦刀敲击声把我们引进村民李良平家。只见他正在向沼气池里填料。看见我们走进来,李妻忙上来搭话说:用沼气烧水做饭,一年下来省了不少煤钱,从地里回来,一打火,气就着,不大工夫饭就熟了,可方便了。去年,看邻村人用沼液、沼渣当肥用,今年我一试还真灵,我家的玉米比别家长得都好,猪娃吃了沼液就像喝了啤酒,吃了就睡,长得快……说着说着,妇人的脸上就乐开了花,那张笑脸定格在她身后的绿草红花中,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村支书周德祥说,前几年,村里已发展沼气400多户,现在综合利用见效益了,家家户户都争着搞改建。

从李良平家出来,我们沿着乡村小路继续向前寻访。为了解沼气给农户带来的真实变化,这一次,笔者没按镇上陪同人员的提示,随便走进联合村一户农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眼前的这幅景象,使笔者又一次沉醉不已——不大不小的院落里,种着枣树、柿子树、橘子树,树上挂满青青的果子,树下挤满了蔬菜,厨房就在菜地旁边,房内布置有序的沼气管沿着墙壁直接“拐”向屋外的沼气池……还没来得及问,屋里的女主人就高兴地告诉笔者:“用上沼气就是好,院里院外不见草,家居环境干净了,电费气费省不少!”

据汉川市农业局能源办副主任、分水镇联合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刚介绍,目前在农村建一口8至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400立方米左右,除了可供3至5口之家做饭、洗澡、照明之用外,给农村农民带来的综合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池中所产生的这400立方米沼气,相当于薪炭柴2000多公斤,相当于标准煤600多公斤,相当于保护2-3亩森林,相当于减少水土流失2立方米……今年联合村准备再新建60口沼气池,现已启动建设,年内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加上原来建的150多口,全村建沼气池可达200多口,沼气入户率将超过60%。

沼气,就像一盏明灯,点亮了农村希望,也引发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悄然变化。用当地农民的话说:沼气建设,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

为推动沼气建设,分水镇党委、政府早在2007年初便编制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规划》等,并成立了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户为主、自建自用的思路,率先在播义、联合、勤劳等3个基础较好的村进行沼气示范点建设,做到建成一个生态村、保护一方植被、实惠一方百姓。

分水镇镇长助理李志华说:“我们就是要首先建起样板,有了样板,使用沼气的好处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都会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