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5238800000021

第21章 戏剧艺术(3)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中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和交通用具(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以及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如布城、大帐、小帐、门旗、纛旗、水旗,风旗、火旗、蛮仪器仗、桌围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

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

旗帜在舞台上使用很频繁,如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大纛旗(古代军队里的大旗),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还有水旗、火旗、风旗、车旗等等,这些旗帜是在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等。演员执旗,略微颤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

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在舞台上有广阔的空间供演员活动,应当细致的地方尽力描绘,不必要细致的场面,一个圆场就过去了,这种虚拟的方法与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是相一致的。

小知识

京剧界“四大名旦”

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是京剧界颇具影响的演员,主要饰演旦角或青衣,号称“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字婉华,生于北京京剧世家。8岁学戏,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他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做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等。

荀慧生(1888~1968年),艺名白牡丹,河北东光人。自幼学艺,十几岁改演京剧,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并吸收了梆子唱法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京剧艺术有所创新,世称“荀派”。擅演天真、活泼、温柔的妇女角色。《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都是其代表作品。

程砚秋(1904~1958年),原名艳秋,字玉霜,满族,北京人。幼年家贫,学京剧,饰青衣,经长期舞台实践,结合其嗓音特点,创造出幽咽宛转的唱腔,形成其艺术风格,世称“程派”。他塑造了旧社会遭遇悲惨的妇女形象,如《青霜剑》、《荒山泪》、《金锁记》、《窦娥冤》等。

尚小云(1899~1976年),名德泉,字绮霞,河北人。幼年学艺,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兼演刀马旦。功底深厚,嗓音宽亮,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其代表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剧作名家

剧作家,指专门从事戏剧剧本写作的作家。最早的剧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5世纪的希腊时期,当时的剧作家多以喜剧写作为主。

中国最早的剧作家因资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开始有管理百戏的制度,而最早的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这出剧本作者有说是南宋温州的九山书会。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前385年),据说他一生共写44部剧作。其喜剧作品题材广泛,关心战争与和平,其反战喜剧中最著名是《阿卡奈人》。

《鸟》是阿里斯托芬唯一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喜剧,描写林间飞鸟建立的一个理想社会--“云中鹁鸪国”,那里没有贵贱,没有剥削。这是欧洲最早体现乌托邦思想的作品,也反映了作者的自由农民的思想。作品构思奇特,情节曲折,色彩绚丽,抒情气氛很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年),希腊“悲剧之父”。他出身贵族,少年时经历雅典君主希庇阿斯暴政,青年时期参加过反对波斯侵略的马拉松和萨拉米战役。他拥护民主制度,赞美爱的精神。

据说,埃斯库罗斯共写过90个剧本,但流传至今的仅7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内容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描写普罗米修斯被钉在悬崖上,受天帝宙斯惩罚受苦刑的情景,演染出浓重的悲剧气氛。作品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肯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反对专制统治的正义性,同时无情揭露了宙斯的残暴与专横。

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年),一生共写92部作品,流传至今的仅18部。其创作题材广泛,有新意,尤其关心妇女问题。现存18部剧作中,12部以妇女问题为题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狄亚》,描写了传说中的一个令人敬爱的英雄,在美狄亚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回金羊毛,并娶美狄亚为妻。《美狄亚》一剧的重点是伊阿宋回国后由勇敢的英雄变成了卑劣的小人,美狄亚由一个多情少女成为一个敢于反叛的妇女。原来歌颂英雄的故事,变成谴责社会罪恶、控诉不平等现象、赞美反叛精神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强化了悲剧的批判倾向,体现了比前人更进一步的民主思想,其悲剧由重点写神变为重点写人,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并真实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年),其作品是希腊悲剧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雅典民主制由盛而衰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剧作据传有120余部,但至今仅存7部。《俄底浦斯王》是其代表作。

在艺术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较复杂,布局巧妙,被史学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从小接触古罗马的诗歌与戏剧。后来家庭破产,曾在剧院门前为看戏的绅士管马匹,不久当了剧院杂役,进而成为剧院演员和股东。

随着生活及舞台经验的丰富,莎士比亚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他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写的悲剧和喜剧是世界文坛上的珍品,其中四大悲剧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是描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复仇而遭毁灭的故事,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一曲悲歌。《奥赛罗》写的是摩乐人贵族奥赛罗由于多疑和嫉妒,听信谗言,掐死妻子苔丝德蒙娜,而后悔恨自杀的故事。作者愤怒抨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麦克白》揭示了野心对人的腐蚀作用,是心理描写的杰作。

另外莎翁还写了一些著名喜剧,如《威尼斯商人》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题材广泛,内容曲折,结构严谨,生活气息浓,寓意深远,语言优美,是西方戏剧的巅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年),前苏联戏剧家。生于商人家庭。1888年,领导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1898年,他和罗钦科共同创办和领导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直到其逝世。一生中导演及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120多部,如《青鸟》、《海鸥》、《国民公敌》、《底层》、《炽热的心》、《铁甲列车》、《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他还扮演过许多角色。

长期的艺术实践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自己的艺术体系。为戏剧的导演、演员、灯光、美术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创立了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在戏剧界影响极大,被称为“斯坦尼戏剧体系”。

汤显祖:汤显祖(1549~1615年),中国明朝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老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住所名玉茗堂。万历十一年(1585年)考中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1590年),因上书《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降职。后又因不附权贵被罢官。他在戏曲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品有《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当时的黑暗统治。明清两代有的戏剧作家摹拟其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

汤显祖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上地位显著。他与莎士比亚同时,有“中国的莎翁”之称。

关汉卿:关汉卿(?~1279年),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早年身世不详。流传至今的各种杂剧有60余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所作散曲十余套。其戏曲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尤其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精练,是中国元代最有成就的戏曲家。

名剧欣赏

戏剧作品,是指将人的连续动作同人的说唱表演和表白有机的编排在一起,并通过表演来反映某一事物变化过程的作品。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之一。

“普罗米修斯”,希腊语意为“先知先觉”,也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传说他曾盗取天火给人类。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的是宙斯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推翻他父亲的统治,将各种特权分给众神,但宙斯并不关心人类。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苦难,偷来天火送给人间,并向人类传授各种文化知识。这使宙斯恼怒万分,他将普罗米修斯绑在高高的悬崖上,让老鹰每天啄食他的内脏,又在每天晚上使内脏长好。普罗米修斯倍尝折磨与痛苦,但他坚信自己不会死。因为他知道一个秘密:宙斯会和一位女神结婚,会生出一个比他强大的神,宙斯就会被推翻。普罗米修斯不畏宙斯的威逼迫害,最后在暴风雨中坠崖。剧作通过塑造坚持正义、反对专制神权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歌颂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反对氏族贵族暴虐统治的斗争精神。

《美狄亚》: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

美狄亚是科尔喀斯国王之女,她帮助伊俄尔科斯国王埃宋之子伊阿宋,从科尔喀斯取回金羊毛,并得到伊阿宋的爱情。他们婚后几年,伊阿宋为娶科林斯之公主为妻,一心要与美狄亚分手。痛苦至极的美狄亚决意报复。她让两个儿子将一件遍染磷火性毒药的新衣送与公主,结果公主被烧死。国王来救助,也被烧死。事后,美狄亚又亲手杀死她的两个孩子,逃往雅典,得到雅典王的庇护。

该剧旨在揭露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但她用如此残酷的方式进行报复,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某种变态心理。

《茶花女》:三幕剧《茶花女》,意大利著名歌剧作家威尔第(1813~1901年)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1853年在威尼斯首次演出。剧本由弗朗西斯科·马里亚·皮亚维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

剧中描写了主人公名妓薇奥列塔对青年阿尔弗雷多一片深情,俩人一起隐居乡下。阿尔弗雷多之父告诉薇奥列塔,她和阿尔弗雷多的同居破坏了他妹妹的婚事,并说服薇奥列塔离开阿尔弗雷多。阿尔弗雷多以为薇奥列塔留恋旧时生活,追踪到巴黎,公开在舞会上羞辱她。等阿尔弗雷多得知真相时,薇奥列塔肺病发作,死于他怀里。

威尔第以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深切的同情心将受凌辱的主人公的悲惨命运生动地现于观众面前。歌剧的音乐中,他尤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真挚优美的歌调是该歌剧的主要特点。剧中第一幕的《饮酒歌》,舞曲节奏轻快,大调色彩明朗,表现出阿尔弗雷多借酒抒发他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是世界歌剧舞台上脍炙人口的唱段。

《卡门》:四幕歌剧《卡门》,法国著名歌剧作家比才(1838~1875年)之作,被誉为“19世纪法国一部最伟大的歌剧,标志了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1875年,《卡门》首演于巴黎,由梅尔哈克和阿勒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卡门》描写漂亮的吉卜赛姑娘卡门--一位烟厂女工和卫队中士唐·何塞坠入情网。卡门由于触犯乱纪被拘留,何塞放她逃走。后来,何塞来到山区加入卡门及其走私朋友一伙。此时,卡门早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相爱,这也导致何塞与埃斯卡米里奥的决斗。决斗中,卡门明显袒护斗牛士,使何塞难以忍受。随即,盛大热烈的斗牛开始了,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的胜利欢呼时,何塞找到了她。卡门断然拒绝他的爱情,最终死于何塞剑下。

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各种体裁的合唱共十多首。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入胜。歌剧开始时的《序曲》,更是一首世人熟知的明亮而辉煌的管弦乐曲。它的主音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音乐表现了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和狂热。中间还穿插着表现妇女、儿童们跳跃、欢唱的歌调和斗牛士之歌的雄壮音调,气氛热烈,生动体现出吉卜赛人的奔放、豪爽,是一首传唱不衰的世界名曲。

《俄狄普斯王》: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利斯的著名悲剧作品。

该剧讲述了一个情节离奇的神话故事:一位山中的牧羊老人捡到一个用皮带捆着的两只脚跟钉在一起的孩子,之后将他交给科林斯国王的牧羊人收养。牧羊人给孩子取名俄狄普斯,即“脚肿”之意。原来,这个可怜的弃婴是底比斯国王的儿子。当底比斯国王从神示中得知他的儿子注定要杀父娶母时,就将婴儿抛在山中。

后来,俄狄普斯为波吕玻斯国王收养,但当他知道自己不是国王之子时,便去乞求神示。阿波罗神告诉他,他将犯杀父娶母。因深爱他的养父养母,一心要反抗命运的他不回科林斯而逃往底比斯。途中,因与路人发生口角,他杀死了他尚不知道的生父底比斯国王。

在他将到达底比斯时,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司坐在底比斯城外的峭崖上,向路人提出难猜的谜语,谁要是猜不出就被她吃掉。底比斯国王为此曾向国民晓谕,谁能猜出斯芬克司之谜,就立他为国王,并把前王后嫁与他。俄狄普斯猜出了谜语,斯芬克司跳崖自杀。俄狄普斯成为底比斯的国王,并娶了他的生母,并生下一双儿女。

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神示说,灾难是由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污染造成的。俄狄普斯下令追查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自己,娶母之事也应验了。他悲愤欲狂,刺瞎眼睛,到荒山中去赎罪,其母亲也因羞愧而自杀。该剧主题描写了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与不可避免的命运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