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5238800000012

第12章 美术世界(4)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金代用“九叠篆”入印。宋元私印变化较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加了象牙、犀角之类。当时已可以将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为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称“关防”。

印稿:写印稿前须磨细面,如磨石时力度无法均匀,会出现印面倾歪斜,应注意变换印石方位。

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于透明度较好的纸上,翻过纸侧按“反稿”用铅笔摹写于石上,再用毛笔复写一遍。如临印,可将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搁一小镜,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印稿上石后,应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修正。

水印法。先将毛边纸覆于印面,在手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透上压痕范围内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将墨迹干透的印稿覆于印面,使其固定使纸石浮不能移位;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少量清水,再用干净毛边纸吸干多余水分;覆二、三毛边纸在印稿上,用指甲均匀研磨后,揭去印稿便成。

摹印:摹印是临刻前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方法是将几乎透明且不透水的描图纸工蒙于印拓上,用手轻压纸使其不易移动,然后用小号圭笔蘸墨(或碳墨水、绘图墨水),依原印线条摹写。尽量将每个字中笔画的起笔、收笔、转折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细节摹写以接近原作。

如果用腊纸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纸摹印,只要将纸与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掌上压下痕迹,摹下后用水印法翻印上石,并用墨笔稍加修描,即可临刻。

运刀法: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运刀法有冲刀和切刀两种。

冲刀,以刀角需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刀速度。“冲”,并非一冲了事,而要一节一节地冲,以免直冲不够凝重之弊,冲的角度较小,约30°左右。

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大,约60°左右,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将长线条分段,经若干重复动作完成。因纯用切刀缺乏气势,一般宜冲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虚劲,通过肘腕运到指间,而非靠手臀大动作完成。

书法与刻印的关系: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的说法。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靠“描”,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势必然十分僵板。

章法与刻印的关系: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较复杂且变化多端,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则并非佳作。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画、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适当的形式。

雕塑艺术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那时,人类不但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艺术。雕塑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削去、刻出”。它是以雕、刻、塑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间形象的美术创作形式。

雕塑制作的传统材料有石、竹、木、树脂、粘土、石膏、金属等。按用途可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宗教雕塑、圆林雕塑、架上雕塑及奖杯、奖牌等;按材料可分为泥塑、木雕、石雕、陶雕、瓷塑、铜塑、玉雕等;按体裁体制一般可分为圆雕、浮雕(有高低之分)、透雕。圆雕是完全立体的形象,不附着于任何背景,可从任何角度欣赏。浮雕常指以一个底板为依托,在上面雕出凸起的形象。它只可在一个侧面观赏,常有简单背景和情节,如天安门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浮雕。透雕是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去掉底板、形成部分圆雕形象,也称镂空浮雕,如紫禁城金銮殿后的屏风。

现在出现许多新型雕塑类型,如彩雕、冰雕、根雕等;还有直接从人体翻制后再作加工的等身大的彩塑,利用电光效应产生颤动美感的声光雕塑以及一些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软雕塑和动态雕塑。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石灰石圆雕,高约10厘米,宽5厘米,约作于公元前3000年。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是人们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

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据推测,它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由于在维林多夫山洞中发现,西方美术考古学家们称其为“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它被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肇始。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雕刻,作于公元前27~28世纪,位于金字塔旁,是埃及法老的象征,由一整块巨石凿成。在哈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长约57米,高20.5米,一只耳朵有2米高,和金字塔一样同为古代世界的奇观。

汉谟拉比法典浮雕:石雕约作于公元前1792~前1750年,高约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石雕上刻写了当时西亚的古巴比伦王制订的“公平的法律”。

石碑雕刻较精细,表面高度磨光。石碑上刻满楔形文字。法典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太阳神的宝座很像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

整个浮雕画面庄严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的形式,后来成为古代纪功碑的一种范例。

持拂药叉女:砂石雕像高1.63米,约作于公元前3世纪,现收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

《持拂药叉女》是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1年~前324年至约前187年)最著名的雕刻珍品之一。出土于巴特那附近,药叉女面向观众直立,半裸上半身微向前倾,右手拿一柄长拂尘甩在肩后,一直垂到脚后跟;浓密卷发在脑后盘成优美发髻,前额饰有一颗硕大珍珠。她面部造型端庄、纯朴,温和,嘴角含有一种古风式的微笑。雕像中人体造型夸张,腰肢纤细,胸部浑圆,臀部丰满,全身曲线韵律柔和,起伏微妙,具有饱满而略微膨胀的肉感。雕像用黄褐色的砂石雕刻而成,表面高度磨光,像给人物表面涂上一层油彩般亮丽的光泽。这尊雕像表现的丰腴的女性肉体,蕴含着印度的生殖崇拜观念,也孕育了印度艺术中标准女性人体美的雏形。

米洛斯的维纳斯: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大理石雕刻,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米洛斯岛的洞穴。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米洛斯的维纳斯体态匀称,丰满端秀,委婉的运动构成优美的节奏,表现出少女内心的平和、娴静的感情,被认为是西方艺术中女性美的典型。

大卫:欧州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塑造的大卫是个准备投入战斗、保卫祖国的勇敢有力的少年形象。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甩石带,右手自然下垂,握拳状。头部微俯,怒目裂毗,直视前方,准备战斗。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是最富张力的时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被缚的奴隶: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1513~1516年为查理二世陵墓雕塑的两个奴隶塑像中的一个。一个健美的青年,使尽全身力气挣断反缚双手的绳索。强有力的肌肉,面部的表情,压抑前倾的动作,表达出坚强不屈的意志,颂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

公主头像:又称《母后头像》,青铜制,约作于公元16世纪初,现收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母后头像》据说是贝宁(今尼日利亚西南部)国母后祭坛上的青铜纪念头像,但其形象被刻画成一个年轻公主。她头上点缀着典型的尖顶帽状网饰,造型自然、美观。雕像的脸部光洁细腻,起伏柔和,具有丰富的光影变化,显得生机盎然。她那凝视的眼睛和紧闭的双唇揭示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出一种豪华的威严之感。

巴黎公社社员墙:法国19世纪雕塑家伏蒂埃为纪念在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中英勇战斗而献身的烈士而建造,树立在烈士就义之处,长约7米,高2.5米。整个作品用深浅不同的浮雕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出英雄群像,是一幅石墙浮雕的艺术品。

沉思:法国雕塑家罗丹所作的大理石雕像。作于1886年,高74厘米。是一个秀美、低头沉思的女性头像,嵌在一块未经雕琢的大理石台座上,犹如被夹。为加强沉思和冥想的效果,罗丹没有塑造其肢体和动作。据传,它以女雕塑家卡缪为模特儿雕成。

思想者:罗丹雕塑,是一个坐像,它向下俯视,似陷入无尽的痛苦与挣扎中,屈膝托颜,陷入紧张、深沉的冥思,强壮的身体压缩得具有抽搐感,似乎每块肌肉都在思考。

巴尔扎克:该雕塑作品是法国雕塑家罗丹于1897年受法国文人学会委托,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作的纪念像,表现了沉醉在创作激情中的巴尔扎克的形象,以及他蔑视一切、傲然独立的气概。是罗丹技艺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圆石块--无产者的武器:该雕塑作品是苏联雕塑家夏达尔1927年所作。一个工人正弯下腰,从地面搬动一块圆石,准备往前冲去,投向敌人。作者通过肌肉、动势及面部表情的刻划,反映出1905年俄国革命无产者的典型形象。是一座表现工人英勇战斗的纪念碑雕塑。

巴黎蜡人馆:即格雷万博物馆。蜡人馆里有400多尊蜡人像,有政界要人、明星演员、歌星、舞蹈家、运动健将等。忠实于历史是该博物馆的特点。该馆共用21个场面表现法国历史上的各个重要阶段,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历史真貌。这不仅由于蜡人的形象酷似真人,连其所用布景、道具几乎都是同时代产物,有的甚至是原物。如拿破仑在巴黎郊区马尔梅松举行盛大招待会的场景,制作者花了两年工夫选定、汇集各种道具。

掷铁饼者:米隆(公元前492年),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雅典。其作品取材于神话传说、体育运动、乡村生活等。代表作有《掷铁饼的运动员》,原作已失,现存三件大理石摹品,作者在一个固定的姿态空间表现了运动着的时间性,整个构图形成一个优美旋律,成为雕塑作品中的神品。

秦陵兵马俑:1974年3月,发现于秦始皇陵东侧。1980年12月,在其西侧发现一处车马坑,出土了雍容华贵、制作精湛的大型彩绘铜车马两乘,世所罕见。

秦陵铜车马原属秦始皇乘舆中的一组仿制品,一前一后排列,前为高车(也称立车),后为安车。两车基本由车、马和御官俑三部分组成。两乘车马的比例均为真车真马真人的1/2大小。两车除金银饰件外,其余均为青铜铸件。

秦陵铜车马不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在制造工艺上所取得的成就也非同一般,有的工艺方法,虽然经2000余载,至今仍为现代工业沿用。

乐山凌云大佛: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中国四川乐山凌云大佛,总高度为71米(不计脚底莲花座),头长14米,眼长3.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100多人。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主要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北京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由汉白玉雕刻。柱挺拔直上,雕刻有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望似柱身直插云霄,给人美感。它是中华民族的标志。

小知识

华表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华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生性好望。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还有人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蟋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

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