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5232900000024

第24章 虚怀若谷,宽容是一种纳百川的智慧(2)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凝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女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是否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呢?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示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基础,宽容能使你赢得友谊。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气量小的人不能成君子

诗人鲁藜曾说:“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如果在一个群体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低调的人总是有一种谦虚的态度,不会因自己的成功而嚣张,旁若无人,也不会因自己的失败而托词、怨天尤人。谦虚给人带来的是冷静,是保持着自己原有的本色。低调者因为谦虚,能正确认识自己,不会因为一些成功而沾沾自喜,高高在上。

低调者认为,保持谦虚的态度不仅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做人应有的胸怀、觉悟和品格。只有做到对人谦虚有礼,才能令人尊重。

低调的人也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告诫我们:“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旦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旦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旦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另外,骄傲会使我们失去内心的宁静,骄傲会使我们变得愚蠢。

所以,克服自己的骄傲,谦虚做人,我们就不会停滞不前,也不会用炫耀来伤害别人。

列宾是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临行前拒绝忏悔》等已成为世界画廊的珍品,可他总是低调做人,非常谦逊。

一次,列宾收到一位文学家的来信,信上说:“你以自己杰出的作品证明你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可列宾马上回信说:“我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你是知道的。可是你却要把我送到一个宏伟的高台上去。假如我真的爬上了高台,你看见了这么渺小的人站得那样高,也会发笑的。”

中古时期英国的宗教家康庇斯曾说:“对成功不引以为意的谦虚者,非常了不起。”谦虚的人之所以受人崇拜,就是因为他能认清自己,同时重视别人的存在。谦虚并非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肯定为人的尊严和正直;谦虚是情绪的调节器,使人保持自我本色。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担任驻法大使期间,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外长故意问:“你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

杰斐逊巧妙地回答:“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他。”杰斐逊巧妙地换了一个词,显示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前任的尊敬。

谦虚不是胆怯懦弱,谦虚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拥有谦虚美德的人才能为大家所折服。同时,欣赏、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结果的得与失,你的心就会随着这份平和而充满感激和宽容。这样一来,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你就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同样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一个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但能够开发的部分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人生经验、社会历练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总会有不足之处。这时就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况且,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要想成事,就必须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庸的人“借用”了别人的智慧,也可使事情做得更周到成功。

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处处胜过所有的人。“借用”别人的智慧,可以弥补自己智慧的不足。另外,“借助”别人的智慧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也有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迈克尔·乔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大家都有被人肯定的需求,也都喜欢与诚实谦虚的人交朋友。也只有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的人,才能胜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取长补短才算机智。人会有各种潜能与优势,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我们只能在某个地方有一技之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机遇也有限,我们每个人胜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以从容的心态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是否具有欣赏别人的眼光和接纳别人的胸襟,是决定一个人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了欣赏对手的眼光,才能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德”回报那些有恩于你,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而以德报怨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用“德”来回报怨恨,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收获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要知道你并非踯躅独行,在纷纷攘攘中,难免会有碰撞。如果睚眦必报,非但解决不了问题,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只能将双方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两人骑着马一路同行,其中一人骑的是一匹国马(所谓国马,指的是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的是一匹骏马。一路行来,不知怎么问事,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仍显得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也不吃,水也不喝,浑身颤抖,像是生病了一样。

骏马主人觉得它可能是因为咬伤国马而羞愧,心想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于是去向国马主人借来国马。国马牵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吃草料,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国马被骏马咬伤,没有怒而回击,而是以德报怨,从而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就是宽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绝不是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是纷繁复杂的,有时候,宽容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谅解,还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这一年,有一个叫宋就的人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宋就到了这个小县,勤政爱民,为百姓处理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两国交界的地方有两个村子,分别属于魏国和楚国,村民们都喜欢种瓜。

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有的甚至枯萎了。魏国的村民担心再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于是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把魏国村民的瓜地糟蹋得不成样子。

魏国村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浇灌的瓜地变成这副模样,知道肯定是楚国的村民做的手脚,非常气愤地请宋就县令为他们主持公道。村民们个个义愤填膺,说也要去踩楚国村民的瓜地,一报还一报。

宋县令听了村民的倾诉,忙请村民们坐下消消气,然后对他们说:“我的看法是,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怎么不行?怕他们不成!

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没天理啊!”

宋县令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刚开始可以解解心头之恨,可是,然后呢?我想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到最后,谁都不会收获一个瓜,得不偿失啊。”

村民们问道:“这么说,我们该怎么做才好?”

宋县令说:“你们每天晚上偷偷去帮他们浇瓜地,结果怎样,相信不久之后你们就会看到了。”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惊奇地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于是他们惭愧得无地自容,派人到魏国这边道歉,从此两国村民你来我往,更加和睦。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连楚国边境的县令也知道了,于是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修好,并派使者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宋就用宽容来回报邻国村民的怨恨,化解了两村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并且缓和了两国的关系,可谓一举而三得。

宽容是在处理非原则问题上的大度,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遇事让人三分,便可化干戈为玉帛。实际上,用宽容去回报怨恨,在我们饶恕别人的同时,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由此可见,宽容乃是利人利己的最好处事之道。

宽容是人格魄力对别人的征服,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和不好欺负,而遇事锱铢必较、剑拔弩张,除了能表现自己脾气暴躁,是一介莽夫之外,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不但可以化解他们对你的敌意,或许还有可能使他们成为你的朋友。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其他一些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你的政敌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的时候,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但是要记住,宽容绝非那种无原则的调和,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止境地迁就,不是对放纵、邪恶的默许,宽容绝非是金戈铁马的砍杀,看血流成河的快慰,它是用理智之手去拨动内心真、善、美的情感之弦,以克服短浅、狭隘、苛刻与冷酷。如同紫罗兰把它的香味留在踩扁它的人的脚踝上一样,是人生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对他人要鼓励大于批评

林肯年轻时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写信写诗讽刺和挖苦别人,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故意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彻底改掉了这种坏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讽刺一位政客的文章。文章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他向林肯下战书,要求与其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两人在河边见面,眼看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才使得这场悲剧未发生。这对林肯来说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得了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为任何事而轻易攻击他人。

过于严厉地批评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这就是自己的一大过错。不随便谈论别人的是非是远离怨恨的方法。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攻击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项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批评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

“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肯定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共事时,总感到疙疙瘩瘩……

人人都不愿受到别人的责备或批评。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也少不了责备或批评。通过批评可以改正错误。但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是不可随意为之的,否则,对方不仅不会接受,还会产生怨恨。至于教人为善,不要论调过高,不要尽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应考虑他的能力是否可能达到,只有鼓励对方去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才能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才可达到有效诲人的目的。

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干将范疆、张达告之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50,打得两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两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之际,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55岁。

从这个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粗鲁野蛮,不讲情理地对待别人,也会把自己推向绝境。卡耐基指出: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往往是零。这也正是对“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的经典诠释。

爱默生说:“批评不应该是一味抱怨、全盘贬斥,或者全是无情攻击与彻底否定,而应该具有指导性、建设性和鼓励性。”讲究适度的批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你言词激烈,恶意相向,既会冲淡主题,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如此,好的效果无从而来,甚至还会恶化结果。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别人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到别人是否能够做到。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快、摩擦和委屈,和人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

如果两个人之间谁也不肯妥协,而是针尖对麦芒的话,怨恨就会像一只气球一样,越鼓越大,最后会膨胀到让人无法控制的地步,直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