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我们为他帮忙的各种好处,绝不会像泼出去的水,难以回收,他们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我们。有一句话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生需要温暖,让我们为陌生人祝福,为陌生人鼓掌,为陌生人帮忙,我们收获的将是快乐和心灵的美好。
陌生人的回报会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忽视了感情的交流,那么人生将会多么兴味索然呢?
5.爱情,我们用生命去追寻它
泰戈尔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情,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千百前来人们歌颂爱情,赞美爱情,却没有一个人说清楚爱情到底是什么。李商隐说爱情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秦牧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元好问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爱的体验和爱的方式人人不同,爱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困扰着每一个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的人们。还是当代著名填词人林夕写过一首有名的爱情经典歌曲《天下有情人》:
爱怎么做怎么错怎么看怎么难怎么教人死生相随/爱是一种不能说只能尝的滋味试过以后不醉不归/等到红颜憔悴/它却依然如此完美/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体会/爱是一朵六月天飘下来的雪花还没结果已经枯萎/爱是一滴擦不干烧不完的眼泪还没凝固已经成灰/等到情丝吐尽//它才出现那一回/等到红尘残碎/它才让人双宿双飞/啊.../有谁懂得个中滋味/爱是迷迷糊糊天地初开的时候/那已经盛放的玫瑰/爱是踏破红尘望穿秋水只因为/爱过的人不说后悔/爱是一生一世一次一次的轮回/不管在东南和西北/爱是一段一段一丝一丝的是非/教有情人再不能够说再会。
这首歌中提到爱情的千难万难,提到了爱情的体会和滋味,更阐释了爱情的混沌与迷茫。但是,同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也许这就是爱情。爱情如此圣洁而高贵,如此美好而神圣。年轻的我们期盼爱情,期待邂逅爱情。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触摸爱情。
余秋雨说,爱情要经过艰难地寻找,否则就亵渎了爱情。爱情这个纯洁而美好的字眼,给我们留下的是品不尽的韵味。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爱情很“高贵”,别人怎么谈恋爱,跟自己无关,我们始终坚守心中的那份对爱的向往,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体验爱情。曾几何时,我们会为了空虚而恋爱,会因为别人恋爱而自己也跟风,我们不懂那是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做着跟随着,仿佛这样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这样的想法多么幼稚。这样的恋爱又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青年时期的高尔基,生活十分贫困,后经人介绍认识报社的排字校阅女工卡嘉,对其产生爱慕。当时高尔基饱尝人间的艰辛、苦难,立志要推翻沙皇统治的志愿,预料到自身前途的坎坷,他在爱情中理解到“爱情是最伟大的导师,它可以一下子教会人们一切东西”,遂写出求爱信,表明他不单纯、不开朗,有点自负,也无教养,容易激动,时会凶狠,无社会地位,是流浪文人,两袖清风、身无分文。高尔基纯真的表白,打动卡嘉的心,勇敢接受了高尔基的爱情。
我们要在尘世中寻找,寻找自己灵魂的依傍者,寻找精神上的呼应者,寻找值得永远守候的美丽。这样的寻找,才是在寻找爱情。
1932年巴金结识爱国学生萧珊,在抗战暴发后曾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多地,生活曾极度困难,萧珊一至陪伴、支持他,直到1944年,40岁的巴金才与萧姗在桂林借友一间木板房结婚,此后28年巴金与萧珊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在“文革”期间,二人相互支持、互相关怀,巴金不知向萧珊隐瞒多少次所遭受的非人折磨,萧珊也替巴金承受皮带的毒打。1972年萧珊病故后,巴金一直把爱妻的骨灰放在卧室里,床头还放着萧珊的译作,他说:“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等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巴金先生多么幸福,他在中年的时候寻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这样的寻找让他俩的爱情更加甜美芬芳。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这里用一个比较具体的故事。《山楂树之恋》这本小说很多人可能都熟悉,《山楂树之恋》哀痛缠绵,看到最后,只有滴落的泪和揪心的痛。静秋静秋,老三老三,心里埋藏的是永远的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爱的存在和永恒。那么艰难的岁月,那么真挚的恋恋,记忆会风干吗?哦,那山楂树还会一直存在的,存在于静秋的心底——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静秋,善良、美丽、隐忍,你使得男孩不得不爱吧——不,应该使得老三不得不爱。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如果老三能活到你那样的年纪,你们俩还是举案齐眉的吧。老三应该是很多女孩的梦中情人吧,炽热、热烈、近乎偏执地爱着,那是“爱你胜过爱自己”万倍的男孩吧?记得那一段段的香肠,那一双胶鞋,那一沓粮票,那含泪的双眼,那紧紧的相拥。他让我们明白,爱情不是占有,而是尽力地给予,却几乎不索求。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还记得老三临别时的两行血泪,是永远的离别却也是永恒地驻守。我爱的人他去了,我的心也跟着去了。我的爱人他去了,我自己也跟着去了。静秋的心早已化作了那棵山楂树,那是你,是爱和自己。又要流泪了,是苦涩又感动的泪。这时候可能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朴树的那片“白桦林”,战火烧到了家乡,亲爱的人啊别为我哭泣,我的心永远属于你。细密的思绪,却有真实的细节。静秋和老三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都在眼前打转,我为世间的纯美感动!
现实会有考验,人会时有屈服。于是抱怨生活消磨了爱。生活让人变得不宽容、不理解,让人怨恨。但是老三这个形象也让我们明白,人可以掌握生活的方向。无论何时,我守侯着你。爱的宣言让我感到了永恒的力量。生活不会消磨爱,相反,生活应当滋养爱,让爱在人心扎根成长,让爱融入人的血液和灵魂。静秋会在心底怨恨吗?怎么认识,怎么相处,怎么死别?她会后悔吗?她永远不会。那雪白的衬衣和飘扬的裙子,却已经永远地定格在那里了。老三潇洒而含泪的双眼,静秋羞涩却坚定的表情,让人的心灵相悦,真好,也真美!有一句诗说:“看得见的很美,但那看不见的,更美!”
6.诚信让情义更美丽
以信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讲求信用,遵守诺言。一个人是否有信誉,对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在世,“必诚必信”,也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必须诚实守信。诚实是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是必守信约,说到做到。
相传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分手时,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忙拉着他的手,劝说道:“兄弟,不要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偶闻长空一声雁叫,引起了情思,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到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啊!他怎会来呢?”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而已。
范式果然在约定的日子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异常亲热。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事情为后人传为佳话。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诚信待人是一种美德,有这种美德的人才能感动别人,才能纵横交际。反之,在社交中不以信待人或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但终将失去信用。
顾炎武曾以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以表达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讲信用、守信义,不仅体现对他人的尊敬,也表现对自己的尊重。
华人首富李嘉诚,在他刚做塑胶花的时候,每天下班时都能在皇后大街上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外省行乞妇人,她显得很矜持的样子,从不主动伸手向人要钱。但李嘉诚每次路过都主动给她钱。李嘉诚很想帮助她,有一天他问这个妇人会不会卖报纸,妇人说她的同乡干这行,李嘉诚便约好和她们见面谈谈,看能不能帮帮她。
可是,到了约定的那天,正好有个客户来到李嘉诚的工厂参观。客户当然不能怠慢,李嘉诚必须接待。交谈时,李嘉诚突然想到了那个约定,匆忙中一句:“Excuseme.”便离开了。他跑出工厂,迅速驾车到约定地点。准时赴约,见到妇人和她的同乡,问了几个问题后,就把钱交给了她。感激之中,她们想知道他的名字,就问他叫什么,他只说:“只要她答应我一件事,就是要努力工作,不要再让我看见她在香港任何地方伸手向人要钱就可以了”。
李嘉诚这样对一个乞妇诚信守约,并且一无所求,可见诚信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诚信是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美德。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金,彼此信任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充沛的感情能促进和谐深沉的交往,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谦和礼让,宽厚仁慈,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应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做到不助之。如果明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是自私的倾向。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暂时的委屈,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与朋友相处,如果是真心待人,就应该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种种难关,而且要帮助他克服种种弱点,天长日久,朋友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包括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7.爱情就是一根根线
有一个女孩,从小时候开始,她就怀疑父母之间是不是真的有爱?因为她的父母每天只是忙于赚钱养活这个女孩和女孩的弟弟,从来不像她在电视中看到的,会浪漫地互相抚慰,倾诉衷肠,也没有说过“我爱你”,现实中比如送束花之类的浪漫根本也不可能出现。父母因为工作劳累,也经常发脾气。
有一天,母亲正在缝被子,女孩走过来问自己的妈妈:“你和爸爸之间有爱情吗?”母亲没有回答她,只是看了看她,然后若有所思之后说:“看看这些缝在被子里的线,有时候我们是看不到它们的,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就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线,被子才耐用。爱就是这些线,虽然不容易看到,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周国平说:“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
是的,爱情不是鲜花礼物浪漫,它可能只是一些被缝制在被子里的线,不常被我们发现和想起,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说,真爱的旅程从来都不平坦。我们要找的是真爱,这是一种不能永远不能细细去追究的东西,没有一种爱的选择会不经历时间的历练证明其本身的伟大。很多时候,我们要细细地用线去缝补爱情,滋养爱情。歌曲里说,最浪漫的事是与你慢慢变老。经历过那么多的细节,相濡以沫,共赴生命之约的两个人,才是浪漫的,换言之,越朴实的反而是最浪漫的,不是吗?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之一,年轻的时候,有一年夏天,丘吉尔在一个名叫鲁特伦德的偏僻小镇的小地方度假,一天,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着火,丘吉尔冒着生命危险从房子里搬运东西,一时被新闻界大肆报道。丘吉尔这种临危不惧,果断勇敢的精神吸引了一位端庄美丽的小姐,叫克莱门蒂娜。她拍了一份电报给丘吉尔,表到了倾慕之意。丘吉尔收到电报后,感动异常,很快回信给她,两人鸿雁传情,不久就结婚了。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克莱门蒂娜陪伴丘吉尔度过了宦海沉浮的56年,他们终身相爱,互相理解和尊重,了解丘吉尔的人都说:“丘吉尔在生活上很幸运,主要是婚姻给他带来了幸福。”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里根与夫人南希相识机遇巧合,当时里根因为摔断了腿,拄拐去赴约,但是里根的潇洒风度还是迷倒了南希。南希觉得里根身上“带有一股清新的,奔放的,中西部的,专属于美国人的气质”。南希的美丽稳重也给里根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们一天一天地吃饭,看演出,难舍难分。相恋四年之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里根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政治生涯,里根心甘情愿追随丈夫四海为家。南希是里根最知心的听众和朋友,他们夫唱妇随,琴瑟相合后来里根顺利进驻白宫,他的美满的婚姻生活给他加分不少。
正是因为有忠诚而互相理解的爱的支撑,丘吉尔和里根才能在政治生涯中屡败屡战。
我们也钦佩给了他们力量的克莱门蒂娜和南希,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让这些伟人们的人生更加精彩。他们在背后默默地奉献着,努力着。她们的爱就是一根线,支撑起了一个人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