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5205200000020

第20章 新喀里多尼亚人质危机

菲力浦·勒高尔斯上尉是法国反恐怖特种部队的头儿。他身材高大,目光敏锐,会一手漂亮的中国功夫。

这一天,一张加急电报把他召到宪兵总部,面对面沉似水的将军,勒高尔斯明白枪声和搏斗就要降临了。

将军命令:“你率领20个突击队员,跟随政府领地部长蓬斯赶到新喀里多尼亚解救被当地的民族极端分子扣押的27名法国宪兵,今夜11点起飞,立刻回去作准备。”

“是。”勒高尔斯转身下楼,飞身上了吉普车赶回基地。

车上,他翻阅着将军交给他的备忘录和一张新喀里多尼亚的军事作战地图,开始琢磨战略战术和如何去制服这些凶悍的土著人。

危机始于4月22日拂晓,离新喀里多尼亚岛东北岸不远处的乌韦阿小岛上,万籁俱寂,一片漆黑。丛林边的法国宪兵军营除了一盏了望楼上的探照灯外,也是一片宁静,人们正在酣睡之中,半夜接岗的哨兵也困得靠在墙边打盹儿。突然,一阵“呜呜”乱叫的呐喊声打破了沉寂。

紧接着30多名彪形大汉冲进兵营。这些人有的手举斧头,有的挥舞着大砍刀,四处乱杀,刚从睡梦中惊醒的法国士兵猝不及防,只能是任人宰割。很快,这些蒙面袭击者打死4名法国宪兵,俘虏27名宪兵,并抢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然后他们押着这些法国士兵迅速撤离战场逃入丛林。

消息传出后,法国上下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希拉克政府处理事情不周,导致了这场危机。法国总统紧急约见希拉克总理,责成他立刻着手解决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人质危机。此时的希拉克是有苦难言。他深知这些危机的解决需冒很大的风险,本来政府没有必要承担这么大的直接责任,可以由军方出面解决。可是由于总统与希拉克政见不合,总是心存芥蒂。现在总统把处理危机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了总理,并利用新闻媒介广为传播,如果处理不力,他的政府甚至他的政治生涯很可能就要在一片谴责声中结束。忧虑重重、患得患失之间,他猛然想到了法国反恐怖突击队,于是命令内阁领地部长蓬斯先生和法国驻新喀里多尼亚军队总司令维迈尔将军联合指挥解救人质,由反恐怖突击队队长勒高尔斯上尉负责具体行动。

军用飞机接近了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上空,在星罗棋布的群岛中,有一个狭长的海岛,宛如一叶扁舟斜泊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上,这就是新喀里多尼亚。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的海外领土。

岛上居民对新喀里多尼亚(以下简称喀岛)的主权及归属问题意见分歧很大。自称卡纳克人的土著居民坚决主张摆脱法国统治,完全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而法国人后裔则认为岛上的居民构成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主张喀岛仍留在法国,反对独立运动。

后来,法国政府公布新的喀岛地位法令,规定由公民投票决定其自治程度。这一法令对在喀岛人口占优势的法裔无疑是有利的,但遭到了卡纳克人强烈反对,并统一抵制了投票。结果在公民投票中,只有

59%的公民参加了投票,投票者中有98%的人赞成喀岛继续留在法国。法国政府承认了这一结果,矛盾更加激化。

因此,人们普遍怀疑这次袭击是卡纳克极端分子干的。

维达尔将军向刚下飞机的蓬斯和勒高尔斯简要介绍了两天来侦察的结果,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袭击法国军营的行动是卡纳克人干的,他们此举是为了把宪兵作为人质,以要挟法国政府取消地方选举,争取早日就新喀里多尼亚独立问题举行会谈。当地驻军已派人去乌韦阿岛搜索人质的下落,海军则封锁海岸,沿海巡逻。海军航空兵已经集结待命。

维达尔将军和蓬斯部长对人质的解救一筹莫展。乌韦阿岛上林木繁茂,地势崎岖复杂,洞穴峦布,法国搜索部队用了好几天的工夫仍没有发现人质的蛛丝马迹。

勒高尔斯认为卡纳克人之所以劫持这些人质是要挟持他们跟法国政府进行谈判,因此他们必要时会主动向法国人发出某种信号。同时,由于搜索部队封锁了各交通要道,卡纳克人只能在少数几个隐蔽点活动,他们无法补充给养,维持不了多久。现在最好是静观其变。果然,4月26日,卡纳克极端分子意外地释放了10名人质,并要求与法国政府进行谈判。

这一举动使苦恼的将军大喜过望,因为他们暴露了隐身之所,就为军队提供了攻击目标。

勒高尔斯迅速制定了行动计划,首先就是要进行谈判以拖延时间,麻痹敌人。他们找到了当地卡纳克族3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充当调解人,与恐怖分子谈判释放人质的条件。随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位名叫迪斯特摩勒的中尉。他是法国喀岛海军特别行动队的队长。他对该岛的地形十分熟悉。

勒高尔斯上尉对他说最好是把消息传递给被关押的人质,以便他们有思想准备,配合突击队统一行动。

谁知当谈判代表刚进入丛林不久,立刻被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的恐怖分子包围了。结果,他们是见到了恐怖分子的头头阿勒方斯,但中尉被扣为人质,而其他三位长老则被痛打了一顿后带回了阿勒方斯的条件:一要马上撤走法国军队;二要与法国军方最高负责人直接谈判;第三谈判不准故意拖延时间,明天一早就要派代表参加。

维达尔将军和蓬斯当然不可能亲自谈判,但为了人质的安全,必须有人去谈。他们首先安排撤退了包围着恐怖分子营地的法国宪兵。正巧这时当地的一个叫比昂高尼的神职人员说自己曾跟这伙人打过交道,愿意充当谈判代表。勒高尔斯为摸清敌情,熟悉地形地貌,他决定跟随比昂高尼去谈判,化装成他的保镖,带着5名宪兵队员和一名卡纳克人,深入虎穴,冒险与敌人周旋。上午8点,他们下了军用直升飞机,一行8人朝着恐怖分子的山洞走去,走了没多久,忽然从树林中窜出几个手持长枪的卡纳克武装分子包围了他们。为了人质的安全,勒高尔斯他们都装成无能而又顺从的样子,丝毫没有反抗就被关押到山洞里。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山洞又大又深,又很潮湿。洞口岩石嶙峋,杂草丛生,隐蔽得很好,而且洞口外是一片开阔地,易守难攻。

勒高尔斯伪装成很乐于帮助卡纳克人。武装分子乐于也利用他来往传递消息,向法军提出各种条件。他们决定释放勒高尔斯回去传达意见,但要求他在48小时内必须赶回来,否则就杀死比昂高尼,勒高尔斯一切照办。他匆匆走出洞穴,走了几十分钟后,发出电子信号让维达尔将军立刻派直升飞机来接他。

不一会儿,勒高尔斯乘直升飞机赶回了临时指挥部。

经过周密布置,勒高尔斯在向恐怖分子和人质送的食物中夹进了两支手枪和开手铐的钥匙,如果卡纳克人发现,所有的努力就将前功尽弃。

勒高尔斯像往常一样把食品袋背进洞里,由卡纳克人稍微检查一下后放到里面小洞的洞口,然后再由里面的人质自己来取。勒高尔斯同卫兵攀谈了几句,通过密语,告诉里面的人中的突击队员在第二天拂晓6点15分,法军将有攻击行动,并且在食物中有手枪、钥匙和手表。

5月4日晚22时,一支由74名突击队员组成的救援部队,在夜幕中匆匆登上军用直升飞机,其中20人是勒高尔斯从法国带来的反恐怖突击队的成员,他们头戴绿色贝雷帽,身背各种作战用具,行动矫健如虎,总走在队伍的前列。另外的人是宪兵干预行动队的队员,他们熟悉本地情况,也受过严格丛林作战的训练,身穿迷彩战斗服,手提各种长短枪支,脸上涂着黑白相间的油彩。飞机很快驶到丛林的边缘地带降落,士兵们迅速跳下飞机,分成几个小组,进入这茂密的原始森林。一路上,突击队员们刀砍斧剁,不顾蚊虫叮咬,终于在5月5日凌晨5时40分,到达目的地。突击队用大剪刀剪断了劫持人质者当作报警装置的铁丝网和其它装置。随后分散开,排成扇形从东部逼近卡纳克人守卫的第一道前沿阵地。

突击队员在阵地上隐蔽住身体,静静地理伏下来,等待新的作战命令,突然,天空传来一阵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一批直升飞机如同一批钢铁怪鸟一般疾速掠过树梢,发动机隆隆的急促的轰响掩盖了突击队员前进的脚步声,也吸引了哨兵的注意力。这是事先安排好的一种战术。

突击队员个个如猛虎一般从隐身处跳出来扑向洞口。一个正在放哨的武装分子忽然发现有人扑来,立即打了一梭子弹,一名突击队员迅速卧倒在地,抬手一枪射中了那个哨兵。直升飞机以猛烈的炮火向恐怖分子占据的

山洞射击,并投放照明弹,使他们的火力点暴露无遗。

在50米长的椭圆形地带上,卡纳克武装分子占据了9个射击点。他们手持各种自动武器向突击队还击,火力十分凶猛。

经过一段激烈的对射后,突击队的人员已用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逐个消灭了对方的火力点。但卡纳克武装分子始终不肯投降,结果在弹雨下纷纷倒毙。

突击队花了45分钟才全部清除了这块地区的火力点。

接着,一架救援直升飞机降落下来,运走伤员。硝烟弥漫的战场顿时一片死寂,这里的战斗虽然停息了,但卡纳克武装分子还占据着地下岩洞的进口,而人质就关押在地下岩洞之内。

想到人质的安全,勒高尔斯立刻紧张起来。

被关押在山洞里的人质早已作好里应外合的准备,这天早晨天亮以前,人质们用钥匙把手铐打开,拿起山洞里的石头,准备冲出去。但有经验的突击队员阻止他们冲出去,而把大家隐蔽到山洞的深处,以避免突击队员进攻山洞时被双方的子弹误伤。然后他们自己就隐蔽在离洞口不远处的岩石后面,握着手枪,注视着洞外的动静。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洞外枪声一起,两个卡纳克武装分子持枪走进洞来,谁知刚进洞口,就被埋伏在两旁的突击队员人质各击一枪,送回了老家。

此刻,外面有一名卡纳克武装分子捉住了一名躲在洞外的机动宪兵人质,用枪将他顶住。在这对峙的僵局下,一名神枪手使用一支狙击枪,一个漂亮的点射,击中了那个挟持宪兵的武装分子的头部,救出了人质。突击队随即使用各式武器,集中攻击躲在洞穴中的劫持者,洞里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卡纳克武装分子在瓦斯的浓雾中连连咳嗽,双眼不能视物,被大火烧得焦头烂额。只好放下武器,向法军投降。武装组织的头目阿勒方斯,也被火焰烧伤腿部,但他仍然负隅顽抗,一名突击队员将其击毙。

躲在洞穴深处的人质也被浓烟呛得无法呼吸,他们正向外冲的时候,突然迎面撞上一人,正想射击,才发现是法军突击队员,其他的人质也鱼贯而出。

战斗结束时,清点战场,一共打死和俘虏了24名卡纳克武装分子,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而突击队有2人死亡,一人受重伤,2人轻伤,人质全部安全无恙。

枪声刚一结束,立刻有直升飞机降落在山洞前的一小块草地上,机上下来的医生首先把伤员接走,接着,已精疲力竭的突击队员也陆续登机,凯旋而归。

5月6日,希拉克总理发表电视讲话,宣告这次代号为“胜利行动”的营救人质行动取得了胜利。

当突击队离去的时候,勒高尔斯透过飞机的舷窗最后看了一眼新喀里多尼亚,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战场上突击队员的英勇作战和卡纳克人的拼命顽抗都令他深深震动。当他看到被打成马蜂窝似的尸体和被烧得皮焦肉烂的卡纳克人时,心中一种罪孽感油然而生。看来,国家利益有时并不一定就等同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