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干部教育热点问题
5187100000032

第32章 群众观:维护党的生命线(1)

什么是群众观?群众观,就是指党员干部发自内心深处对待群众的态度。或者说,群众观是指党员干部对“把群众究竟放在自己心目中什么样的位置上”这一问题的根本认识。正确的群众观,体现了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真情实感以及他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赢得民心,从而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法宝。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则做了更高度的概括:“兵民乃胜利之本”,并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利益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享有者的重要观点,从而把群众利益和群众观点紧密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内涵,继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新世纪,我们党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领导干部树立群众观,心中必须具有这样的理念: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观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几十年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进入新世纪,我们要完成宏伟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必须依靠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事业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党、我们的领导干部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如果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的话,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那么,作为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观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

其实,其基本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也是群众观的基本内容。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首先必须牢记这三句话,并准确理解这三句话的深刻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这一点又与每个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动机联系在一起。常怀爱民为民之心,就会常行求真务实之道;抱定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就会千方百计地“求真”;认认真真地研究群众的利益需求,就会诚诚恳恳、踏踏实实地为民谋利造福。如果私欲熏心、私字当头,一事当前,考虑的是自己的地位、权力和名利,就不可避免地会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就不可避免地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从而背离群众的真正需求。领导干部树立了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就会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事事从群众利益出发,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此乃一个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根本价值所在。对此,领导干部必须有深刻的认识,要认识到创造政绩既要依靠群众,也是为了群众;要认识到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必须服务于民;要认识到个人名利淡如水,人民利益重如山。

一切依靠群众,就是相信群众能干大事,依靠群众干大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离开了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奋斗目标只能沦为空洞口号。也就是说,人民群众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而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真正探求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要将这些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使规律性的认识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也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党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地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顺利完成各项事业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及时反映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才能汲取群众的经验,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切合实际,符合规律,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富于现实性;坚持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使之落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要的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端正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杜绝形形色色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不良风气,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把党的富民利民政策像春风化雨般贯彻到群众中去,使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二、群众观的时代特征

群众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群众观,则带有该时代鲜明的特征。新世纪是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以人为本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群众观,除了保留原来最基本的内容之外,则更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民利益至高性,以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性。

(一)把“顺民意”作为“得民心”的前提,强调建立利益和民意表达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里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顺民意”,而顺民意的前提则是调查民意,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民意。例如,在国家要制订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之前,党中央领导人都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对“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就充分反映了民意。

当然,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群众工作中还存在对民意调查不够、把握不准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突出而又直接影响群众工作质量的问题。因此,必须首先从解决这个问题人手,建立健全利益和民意表达机制,确保民意充分表达。一是要制定民意表达的规章制度,让群众有说话、反映问题的地方,有敢说话的制度保障,有愿意反映问题的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要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自200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就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二是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意调查制度,确定目标任务,完善奖惩措施。要通过这些措施,了解群众在想什么、急在哪里、难在何处,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准确、完整地把握民情民意。三是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和有效信息通报制度,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渠道,既要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广大群众中,又要迅速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反映上来,保证民意能够充分表达,为完善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执政为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对群众利益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新世纪的群众观,胡锦涛有一句十分到位的话: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领导干部必须铭记于心底,践履于实际。要从解决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人手谋民利,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

强调群众利益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对群众利益高度重视的一种积极态度。事实上,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在有些领导干部看来是小事,但对群众来说是大事。而且,群众往往又是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评价党和政府的,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也是在不断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如果领导干部把群众的事看成小事,不关心群众的痛痒,不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就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群众利益无小事,实际上是告诫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看待“大事”与“小事”的辩证关系,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的任何一件事都放在心上,并有一种不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就吃饭不香、睡觉不稳的紧迫感。同时,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可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够坚持从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就能使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认识到和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也能使人民群众在任何困难和挑战中坚定地与我们党始终站在一起。

(三)坚持还权于民,切实让群众有主人感、责任感、自豪感

个人的民主政治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尊重,是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群众的民主诉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走好民主这条新路,切实还权于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机制建设:一是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要增大透明度,注意广泛性,扩大监督范围,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二是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党和政府对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决策,要通过公示和听证措施在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保证各项决策既体现民意、又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建立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激励措施。要采取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办法,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中来,提高他们为党和国家建设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群众树立主人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与措施落到实处、落到基层。

(四)提出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观点。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群众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结合起来。既注重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第二,坚持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求:制定任何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上任何项目既要使人民群众能够受益,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为前提;任何发展举措都应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应统筹兼顾人民群众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发展决策正确与否、发展成效好坏的根本尺度。第三,必须重视对人的智能的全面开发。要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第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创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建立健全各项体制和机制人手,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人才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事关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检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尺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干部只有以正确的群众观作为认识基础和价值约束,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对待,并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认清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对密切党群关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党群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关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正是基于我们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基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分享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伟大的时代洋溢科学精神,伟大的实践诞生科学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要升华。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有效地落实群众观,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战略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抓住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机遇,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着眼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