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
5185500000020

第20章 保安族文献(2)

据老人们传说:保安族在迁来甘肃之前,主要从事农业。现今在下庄、尕撒尔一带还有保安族祖先早年务农遗留下来的梯田痕迹。当年的田地多是沿隆务河两岸的川地,旱地多沿山脚,较少。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小麦等。此外,还有豌豆、洋芋、菜籽。庄每年收成一次。青稞和麦子一亩需籽种四升(每升10斤,即40斤)。好年成时,一亩地能收200斤左右。豌豆一般用来作为牲口的饲料或卖给附近的藏民。

农具自制的很少,多从外地购进。如犁铧往往从河州、循化购买;铁铣由民和购买;镢头多由大河家一带的铁匠制作。二牛抬杠的木杠、木犁,要比解放前甘肃大河家保安族使用的二牛抬杠更为笨重,杠更长,犁的深度一般是3—5寸。

男女在劳动中的分工是:农业中的一切主要劳动,皆由妇女承担。如挖肥土、背粪上地、下种、拔草、灌水、砍柴等。男子在农业中,仅承担犁地扶杠、碾场、运输等。此外,到附近一带做小生意或到牧区经商。从事小手工业也是男子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一项。

在土地的耕作技术方面:山区旱地有“轮歇制”,即今年种这山,让那山休息;明年种那山,让这山休息。川地无“轮歇制”。

那时,每家还兼养一些山羊、牛、驴、骡,但养马的很少。

农业生产关系方面:早年自耕农多,租种别人土地的也有,但不多。农业上的租佃关系多是“伙种”,即租种者除去负担籽种外,其土地上的全部收获物,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对半分”。这种情况,周围的藏民是没有的。

早年也有很多家境贫寒靠卖力气度日的长工。他们的工资每年一般是一口袋青稞炒面(约80斤),有时也能得到些衣服和靴子。早年长工对东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是很紧密的,东家不能任意毒打长工。长工在东家劳动的期限不定,如东家对待长工不好,长工可以自由离开,另谋生路。“丫鬟”的处境与长工不同,她们没有人身自由,从小进入或卖入东家,无条件地为东家终生劳动。房客无权使用主人的一块土地。一般的房客,稍稍具有一点私人生活方面的财产。

当时,保安下庄一带富户放债的人较多,放出100元,年利为25元,借者若还不清,则利上加利,以利作本,本再生利。将自己的土地作抵押来借债的情况,当时也不少。当土地因此失去之后,有钱也赎不回来了。这种剥削关系周围的藏族是没有的。在尕沙日、郭木日一带,也有一些放账吃利的人,利息是借十两银子年利二两;借粮食(多是青稞)五升,九个月后还六升,利息是一升;借胡麻油五碗,九个月后还六碗,利息是一碗。还不清债的,时间长了,折成长工劳动日,为债主扛长工。此外,借了债到时还不清本利的,债主往往没收借债人的土地和房子,甚至债主勒令借款人为其劳动,也有因此为债主劳动一辈子的人。

在手工业方面,早年保安城内有各行各业的手工业匠人或作坊,有制作土枪、弓箭,有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补碗匠等。工具大都由河州、循化购买。四寨子一带有制作妇女头上装饰品如银盾、耳环、簪子等金银匠和手艺极为出色的寺院画匠。当时的铁匠多是由甘肃大河家一带来的人,他们来此没有土地,就以制铁铣为业,手艺皆很高超,成品颇受附近土、藏族的欢迎。

当地的手工业者的家属务农的很多,然一般手工业者的收入要比农业收入为多,且有保证。例如一个银匠一年平均能挣700—800元。当地画匠往往与附近喇嘛寺院订有合同,画壁画、塑佛像。一个师傅经常带上两三个徒弟去各地寺院作画、塑像。有时,附近牧区的藏族也邀请他们去作画、塑像。手工业者的地位是受社会人士尊敬的。

手工业中的学徒勤学苦练,三年以上可以满师,独立开业,师傅不加阻挠。手艺好的徒弟,是师傅的主要助手,其一年工资最高的是80元,一般是30—50元。保安城内徒弟基本上是住在自己家中,天天去师傅家学习手艺,有时也吃师傅的饭,三年后满师,可以单独开业。

在商业方面,做小本生意、“跑短脚”(即去附近一带经商)是男子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当时的商业,基本上是属于封建经济内部日常用品的小规模的商品交换,以弥补农业经济生活的不足。因此,商业活动的内容和规模有较大的局限性,它对于社会经济或生产的作用,不是很显著的。

早年四寨子一带的居民多从甘肃河州、循化、保安城、隆务寺诸集镇买来一些黄烟、盐、糖、辣子、蒜、布、针线、壶、碗等日用品,也有当地木刻印的藏文佛经,用牛、骡、驴(很少用马)驮到藏民居住的牧区去行商,他们多换回一些青稞炒面、酥油、羊皮、羊毛等畜产品。资本一般是200—300元。由于资本很小,商业活动中很少有亏本或破产的,当时也有一些资金较大的商人,他们多为了吃利放账而经商。大多数的穷苦人民是为了生活,为了还债而行商,他们的资金更小。

当年这一带的政权机构大致是这样的:明朝洪武四年(1371)建立保安堡,明朝万历己未年(1619)修筑保安城,并设“防御保安堡都指挥司”。清朝雍正年间,设立营制,叫“陕西河州镇属保安营”,有都司一名、把总二名、经制二名、额外二名,士卒称马步守兵,约计五百名。当时的都司表面上是这一带最高的统治者,然实际统治权握在隆务寺喇嘛教的头人“夏日仓”、“郎错”(藏民担任)等手中。保安人民早年除向寺院缴纳二至四升的地税“响卡”外,还要向保安城内清朝统治政府缴纳银两款“卡里”和牲口的草料,这些税款,由保安人民的头人负责向衙门缴纳,保安城衙门汇总后再上缴至循化厅。

甘肃省少数民族历史调查组临夏市一分组集体编写

1958年8月

三、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地区的

历史调查材料

(一)保安族的历史起源

保安城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从山西来了约五百汉民,目的是“守边防番”。这些士兵原居住在今保安城西的土山上,筑堡坐镇。这座土山汉语叫“铁城山”。藏语称住在这座山上的人为“妥加”,意为“居住在高处的汉人”或“居住在高处的中原人”。当时使用的武器多是弓箭。后来这些士兵移到山下平地居住,渐渐地人多了,就形成今天的保安城。

据保安城的汉族老人王子元的记忆:保安城建立于明万历己未年(即1619年,距今约340年),是由四寨子的居民修建的,每一寨居民负责修筑城墙一面,计四面。是年,设官制“防御保安堡都指挥”。清雍正年间,始设营制,日“陕西河州镇属保安营”;官曰:都司一员、把总二员、经制二员、额外二员、士卒日马步守兵,计五百名。城北设有一个练弓箭、跑马练兵场。当年保安城统管着附近的四寨子,即四屯。有“四寨子是保安城的百姓”之说法。

当年城内“吃粮当兵”的人首先是从内地各省来的汉人。后来从甘肃河州、临洮、辛甸、青海西宁、河北、北京等地陆续迁来了汉民和回民,姓氏颇繁。他们来此主要是为了“吃粮当兵”。从久居在保安城内的汉族王泰和张永功的家谱中可见:王泰祖上迁至保安城的第一辈人王良隆,原籍“甘肃河州东乡红山根”人,早年因家道艰辛,迁此“吃粮当兵”。从王良隆至王泰之孙,已七辈人。又,汉族张永功祖上迁此第一辈人张复广,原系“甘肃西宁府属巴暖荣张家寺张家庄”人,自清朝顺治年间(即约1644—1661年之间)迁至保安“吃粮当兵”。从张复广至张永功之孙张存德,已达七辈人。(以上见“履善堂王氏家谱序”和“张氏门中历代宗谱”,编号保一002)保安城内外还有一些古文物。

据说,当年汉族居住在城内,都是些“吃粮干事”的人,务农的极少。现在城内各种古老的建筑物如汉族的城隍庙、匾文(多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的,以上见文物编号保—002)、贞节牌坊等,皆证明汉族在此居住已很久。

当年,从甘肃大河家、四川保宁府来了不少回民,其家属多聚居在下庄一带务农,说的是当地的“土语”。其家中的青壮男子,在城内“吃粮当兵”。据说,当时回民的射箭技术很高。城内的回民,不说土语,说汉语,穿的是汉族的衣履,藏语称他们为“锁乎家”,意为“说汉语、穿汉服的回民”。后来,从各地迁此的回民越来越多,在城内“吃粮当兵”的回族人逐渐多于汉族人。城内早年还有回族的清真寺。

下庄(撒尔塔)久居在下庄的八十一岁的土族色楞姆才郎谈到下庄过去的历史时说:“传说很早以前,四寨子这一带的两面山上全是古老的森林,两山之间的川地上,长满了带刺的野生植物。那时没有一点水地。这一带最早的居民是藏族,他们住的全是帐篷。这些藏民以放牧为主,另外也在这一带种一些庄稼。他们在每年二、三月开春时,来此撒下些种子,就不管了,直到当年八、九月间来此收割庄稼。所以那时谈不上什么农业技术。当时常有一些人从甘肃临夏大河家来此经商。”

他谈到下庄和四寨子“土族”的来历时说:“后来,不知那一年,从青海官厅三川巴来了一个名叫‘村巴’的经商老汉,他见此地很好,适宜居住,于是就把他的家属全部搬来,住在今天的下庄。不久,其兄‘本加’也随之搬至此地,居住在尕四通,其弟‘夏卖’搬至这一带的赫拉巴通住下。本加、村巴、夏卖三兄弟来此定居后,就为周围的藏族务庄稼,同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这一带的土地,三兄弟划分了土地范围和水源。之后,青海官厅三川巴不断来人探望他们,皆感觉此地好,纷纷迁居于此。在下庄,渐渐形成‘九房头’,即九个姓氏的‘色娃’(可能是九个家族)。其中有八个‘色娃’居住在下庄一带,有一个‘色娃’居住在西哈隆。”

“当时我们的祖先‘村巴’是居住在下庄一带,所以我们是土族‘村巴’的后裔。‘村巴’三兄弟的古墓如今还有,我们常去磕头。尕撒尔、郭木日一带的土族,虽然也是以后从青海官厅三川巴来的,但是他们不是‘村巴’三兄弟的后裔。”

“当时还没有保安城,管理这一带地方的名叫‘古歇尔’、‘大歇尔’。这不是藏族的名字,可能是蒙古人的名字。但是‘古歇尔’和‘大歇尔’到底是藏民或蒙古人,我们不知。”

据我们了解:关于这一带的土族是早年从青海官厅一带迁来的传说,在下庄和尕撒尔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记忆中皆有。色楞姆才郎朴实地叙述了早年下庄一带的历史和土族迁于此地的情况,没有一处与喇嘛教中鬼神开天辟地、造人等说法相联系。故色楞姆才郎说法的真实程度是较大的。

又,“土族来此地年时很早”的说法,在久居保安城内的汉族老人王子元的谈话中,得到了同样的反映。他说:“土族迁居在这里的年时很早。当时,保安城尚未建筑哩。”

色楞姆才郎谈到下庄回族居住的历史时说:“与我们青海官厅三川巴只隔一条黄河的大河家人,在我们(土族)定居此地之后,才逐渐由大河家迁居到这一带的。他们初次来是行商。他们都是回民,藏语叫他们为‘锁乎家’。所以聚居在下庄的回民,又叫‘下庄锁乎家’,聚居在尕撒尔的回民,又叫‘尕撒尔锁乎家’。早年聚居在下庄的回民与土族只隔一条巷道。后来,从大河家一带迁来的回民逐渐增多,居住在下庄的回民约有五百家,形成了‘四方头’马家。藏语叫‘德朗马家’,意为‘四个马姓家族’。早年这一带回民中,以居住在下庄的最多,下庄有他们作礼拜的清真寺。据说,早年下庄的回民中有两家大户叫‘王家卓玛’和‘王大保’,其弟兄几个势力颇大。下庄回族的‘四方头’与土族的‘九方头’相互并称。藏语的‘德朗马家’与‘叶松色娃’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居住在下庄和尕撒尔的回民,都是说的当地土语。下庄和尕撒尔的回民往往娶当地土族姑娘为妻,婚姻形式是回民男子,被土族女子所‘招’,即‘招女婿’,但回民妇女嫁给土族男子的极少。”色楞姆才郎谈到这里声明说:“上面这些情况,是确实可靠的。”

据我们了解:早年这一带的回民从甘肃河州、大河家和四川保宁府迁来的确切年代,暂无法探知。但据王子元老人说:“从清朝雍正年间的匾文上,可以看出那时这里已有回民居住了。”据我们现场观察:早年在下庄的回民居住旧址与尕撒尔的回民居住旧址相似,如今皆作耕地。早年回民住地四周的土墙如今仍较完整地存在着,耕地上未发现百年以上的古树,多是近几十年的树木。此外,在下庄的东部和南部有面积颇大的回民古坟。这些都证明:早年下庄一带,确实居住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当时居住的人数很多,居住的年代也很久。

(二)迁徙的原因

1.保安城内的几个汉族老人说:“由于长久以来这里的回族与周围的土族、藏族、汉族相处关系不融洽,土、藏、汉趁同治年问兵乱之机,将这一带的回民撵走了(按:主要是指下庄的回民,尕撒尔回民是自动迁走的)。居住在郭木日、吴屯、年都乎一带的回民,对信仰伊斯兰教不甚坚定,后来他们皆背弃了伊斯兰教而信仰了喇嘛教。”

2.居住在下庄一带的土族老人说:“早年回民在此,人多势众,每年土地灌水时,定要先让‘德郎马家’灌溉,然后才准土族灌溉。为此事双方常常打架、扔石头、抢走铁铣,甚至殴打致命”。“当年下庄回民不准下庄土族修建庙宇‘斯曼’,双方为此事曾去循化县府打官司。”“早年下庄的回民曾在夜间将下庄土族的庙宇内的一女佛爷的眼睛挖去,破坏了经塔,并将庙宇内的佛经歙到附近万卡那山背后烧焚(为了取得经纸上的金子)。”“由于以上诸因,下庄的土族投靠了附近藏族马巴部落,而下庄的回民却投靠了附近藏族郎加部落。下庄的土族与下庄的回族双方发生冲突,斗争了三年。此后,下庄的回民在藏族部落郎加的护送下,返回原居住地甘肃省的大河家。居住在尕撒尔的回民虽未和周围的土族、藏族发生过冲突,但他们感到下庄回民全部搬走了,自己很孤单,也随之自动迁往大河家。”

据王子元老人说:“我年青的时候,到过甘肃大河家的大墩。我看见大墩的妇女服装和尕撒尔妇女的服装是一样的。”

调查中,老年人都说“回民”而不提保安族。我们分析其原因是回族与保安族都信仰伊斯兰教,在习俗上又有一些共同点。因此,把回族和保安族混为一体,统称“回族”、“回民”。

(三)对族源迁徙原因说法的反映

1.族源

关于初稿(即《保安族简史简志合编》(一稿)下同)中第一种说法:“认为保安族的根子是四川省保宁府的回民。由于祖先们弓箭技术高,来到保安营做教练,其家属住在下庄、尕撒尔、吴屯、年都乎等庄子。”老年人反映,关于这种传说没有听见过。他们认为,很有这个可能。因为早年到保安城来“吃粮当兵”的回民很多,其中就包括有“四川保宁府来的回民”(王子元语),但是四川保宁府来的回民只是当年保安城、下庄一带回民的一部分,不能认为他们是如今保安族的惟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