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委”一中心三率先,五加快五加强“的思路,保增长、保项目、保民生、保节能减排、保稳定,全市经济进一步趋稳向好,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25.98亿元,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6.18亿元,增长17.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9.77亿元,增长18.9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7亿元,增长19.6%。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254.8亿元,增长71.2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04亿元,增长20.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60.66元,增长9.2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1元,增长14.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1%和6%。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19.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9.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71.6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8.79万吨,蔬菜产量186.66万吨。高原夏菜、百合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面积38.5万亩,五个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共建成新型日光温室1054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启动实施了西电、三电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工程有序开展,解决11.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10580户。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起步良好,小城镇建设、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秦王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二)工业经济企稳回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8.17亿元,增长9.83%。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完成87.51亿元,增长13.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9.67亿元,增长16.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8.5亿元,增长8.5%,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7.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29亿元。园区经济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完成生产总值120亿元和59亿元,分别增长29.17%、18%。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逐步回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6.18亿元,增长17.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66亿元,增长13.54%。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在兰企业完成投资138.66亿元,增长31.21%。省属企业完成投资71.41亿元,增长12.15%。市属企业完成投资296.12亿元,增长12.75%。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98.61亿元,增长6.59%。
(四)重大项目进展良好,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争取各类资金44.81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扩大内需资金16.5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3034万元,省预算内投资122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债券15亿元,甘肃省地方债券6.8亿元,中期票据6.03亿元。100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1.7亿元,占年计划的102.4%。共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项目288项,落实中央投资16.56亿元,260项开工建设,105项竣工,完成投资15.06亿元。兰州石化5万吨丁腈橡胶、甲乙酮扩能改造、55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中铝连城25万吨高精度板带箔,东部市场五期改造,大砂坪北出口、和定干道等一批项目建成。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户,合同投资总额1.69亿美元。新签约各类国内合作合同项目331项,引进到位资金141.38亿元。
(五)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物价稳中略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7亿元,增长18.92%。其中:批发业33.11亿元,增长15.85%;零售业351.1亿元,增长20.13%;住宿和餐饮业76.47亿元,增长17.16%。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7.07%。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稳健提升。全市地区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54.8亿元,增长71.27%。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7.04亿元,增长20.18%。金融运行稳健提升。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21.2亿元,增长21.5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89.97亿元,增长20.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07.19亿元,增长32.03%。
(七)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成功发行了15亿元企业债券。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改制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职工国有身份置换主体任务顺利完成。加快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初步建立了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制度及五项征地补偿制度。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增资扩股,为争取上市奠定了基础。创造条件吸引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兰设立分行和办事机构。全面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八)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问题继续改善。全市239所中小学危改项目已全部开工,203所竣工。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工77所,竣工40所。112.3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87%。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永登县和榆中县中医院、皋兰县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建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9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9%,就业再就业培训3.56万人。全市输转城乡劳动力31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0%。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全面落实,低保标准提高10%,五区每人每月提高到253元,三县提高到190元。全市保障人口18.3万人,累计支出保障金22728.38万元。市政府确定为民兴办15个方面20件实事全面完成。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长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以上。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白银、定西、临夏的衔接和协调力度,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积极配合做好总体发展规划。将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四版城市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得到充分体现。
积极推进兰北新区建设。做好兰北新区前期准备和报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新区。以打造卫星城市、综合性新城区、新型产业园区为目标,加快推进秦王川盆地、榆中盆地和黄河北部山区移山造地区域的开发。
(二)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和储备工作。做好”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等方面项目的争取。储备一批高质量、具有前瞻性、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大力推进南山路、南绕城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在统筹各类政府资金的同时,利用现代金融手段,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检查力度。
(三)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突破,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以特种电池和太阳能开发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以特种纤维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开拓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设备制造,使之逐步成为兰州的重要支柱产业。
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石油化工着力发展乙烯后续延伸产业。装备制造重点支持发展轿车整车生产及其配套,石油钻采设备、石油炼化成套设备等。有色冶金大力推进”煤电铝“联营方式,培植”电冶加“企业群,逐步形成煤电-冶金-新材料产业链。生物医药加快疫苗、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和中藏药的研究与生产。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国家级战略性石化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高新区彭家坪装备制造业生态园区、经济区整区开发、石化科技产业基地、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川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建设。力争高新区和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50亿元和70.8亿元。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服务型、加工型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产业关联度。不断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创办非公有制企业。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鼓励节能项目和水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推进西固区循环经济园建设。以工业节能为重点,全面推进建筑、交通、商业和民用、农村、政府机构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85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结合第四轮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二五“规划,搞好全市产业规划编制。抓好皋兰县、安宁区和10个乡镇的试点工作。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享。着力抓好乡村公路的新建和改造。抓好西电、三电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解决农村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逐步实现农村用水、用电、用气与城市同步。全面推进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以工代赈、易地搬迁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百合、玫瑰、高原夏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一批连片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基地。抓好引大秦王川灌区等五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蔬菜产量达到185万吨。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和改造一批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物流园区以及生活资料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推进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基地二期、西部生产资料和陆港物流园区、兰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兰州粮油物流中心等建设。
大力培育发展区域性、专业化大市场。重点推进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兰州国际机电城、兰州陶瓷建材园区、瑞德摩尔大型市场群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西固商业步行街、永昌路品牌服饰街等特色商业街的改造提升。
着力发展新型业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连锁和品牌连锁经营,加快推行各类交易和服务的电子化、信息化。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金融机构进驻兰州,大力扶持地方银行发展,促进证券、保险、典当、担保等业务的发展。
加快构建新农村市场体系。努力实现便利超市行政村全覆盖,自然村90%以上覆盖。积极培育新农村商务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市场。加快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
(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加快城市路桥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等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抓好南山路等延伸工程,实施七里河黄河大桥等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新建黄河大桥建设步伐。二是抓好城区污水”全收集“管网、西热东输、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城市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加快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四是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抓好全市政务基础信息系统、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全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等项目建设。建设完善覆盖全市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文化、卫生信息网络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抓好燃化集团、真空设备等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兼并重组;推进佛慈制药、兰州银行上市。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推行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成县(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
加大”引强入兰“力度,力争引进资金130亿元以上。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业态和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八)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调整学校结构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整合农村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规模过小的学校和城市高、初中办学资源。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全面完成现有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任务。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改造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继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好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和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工作。完成乡镇卫生院、榆中县中医院等国债项目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