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笛鸣悠悠
5119500000001

第1章 序

她“不想说话”

崔道怡

“并非有人招惹,突然间就不想说话,脸上肌肉僵硬,心似铅注般沉甸。”这是冯晓晴一篇散文的开头。《不想说话》,只六百字,却写出了一种隐秘的心绪:似乎没有缘由,就是不想说话。其实,并非没有,而是心灵深处受到撞击,却一时表述不清、表达不尽其感慨万千的滋味。她举了两个例证:儿子宣泄对她的不满,她难以辩解;朋友遭遇痛苦的变故,她无法劝解。因而,惟有“不想说话”。

然而,她把这种心绪用文字记叙下来,归拢一处,遂结集为《心茧花开》。不断受到撞击的心,磨练出了僵硬的老茧,但并没有真的就像老茧那样,已经无动于衷。相反,她的心,年轻而温柔,通过文字抒发出来,犹如默默开放的花,焕发着幽香。这,便是散文。散文,是心的低语,是心的轨迹。冯晓晴领悟到:“人生在世,总有让自己值得回忆且留恋的光华时段”,她要“留住昔日的风采”。

于是,对故乡的赞叹,对生活的爱恋,结集一组《笛鸣悠悠》。

江苏大丰,是她生命的摇篮。这里原先是海,长江、黄河大量泥沙流入近海,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造就了大丰的地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在这里“督盐”,修筑百里长堤。孔尚任来此著书,郑板桥在此作画,更有施耐庵《水浒》千古流传。这使她常想:

“脚下这片土地,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巴颜喀拉?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旷达的狂草沙地?抑或都是。否则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能容纳下千秋文武,四方才情。”

而她生活、工作于斯的大丰港,原先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几十年前,一班人受命于危难中,经受饥饿寒冷、风暴雨雪以及蛇虫侵袭,牛拉人推泥泞跋涉。熬过十六年的清苦孤寂,成就了这一深水良港。这使得她“感受到了力度沉雄、旷达壮美,感受到了苍茫无垠的滩涂上所蕴涵的一种精神:坚毅、刚强、无私、奉献,还有那源源不竭蓬勃涌动的激情”。“这是一片激情的土地,创业的热土,人文精神的领地”。“这儿,有藏北高原的辽阔壮观,有南方小镇的宁静秀美”。

对自然的崇拜,对友情的珍惜,结集一组《一池秋荷》。

“出生在夏季”,却“不知不觉爱上秋”,因秋“给人春夏劳作最丰美的回报”。“走过冬季”时,同情朋友的不幸遭遇。“瑛和涓忧怨的神情总在眼前显现交错,我惦念她们”,“等待温暖的春日,能捎给我走出困境的好消息。因我是她们忠实的朋友,曾与她们相互搀扶走过那寒冷冬季”。“友人异国归来,带回‘一池秋荷’”。那是一张照片,我笔名荷洁,她拍下送我,让我不要忘记“自己一生洁身自好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像秋荷一样沉静厚重,将根扎得更深,将籽孕育得更丰实”。

对童年的记忆,对亲人的怀念,结集一组《风过原野》。

“苍茫原野浑蒙天宇下父亲一声长长的咏叹,穿过岁月的年轮,时时萦绕于我的耳边”,那是“流淌在心中的歌”,谱写着童年的梦想与遗憾。小时便“喜欢作文”,“贫乏的情感世界被美丽的文字撩拨得五彩缤纷”。其实,情感并非贫乏,而是相当活跃。为给自己买一条“心中的红绸带”,她让想吃鲜带鱼的奶奶只吃上了咸带鱼,从而心中留下个“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为给自己留下永远记忆,她“步行十里去照相”,那照片“记载着童真,记载着我生命奋斗历程的开始”。

对异乡的感受,对景致的欣赏,结集一组《寄情远方》。

“去北方”,感受到的是“空旷悠远,古朴热情”;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的是一次特殊的洗礼”。“情奔南方”,“郁结已久的情愫得以释放”。“我们相依抚摸过秋日的山水,老大不小的男女一改往日的矜持与沉稳,孩子般欢呼雀跃着,将红尘间的烦恼忧愁、痛苦不快通通抛至九霄云外”。“去井冈山,为的是寻求一种精神”。“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理想信念之花也便盛艳不衰了,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引领,黑暗的中国才得以走向光明,走向莺歌燕舞的美好今日”。

冯晓晴的散文集,就是由她对生活、自然、故乡、亲人和友情五个方面观感连缀而成的。或曰此乃人之常情,无论何人都会对这五个方面产生观感。但观感是否敏锐和激扬,人与人间存在不同。如果专注物质,精神便会寡淡。这一类人,缺乏审美意识和能力,却往往又想说话,喋喋不休倾诉抱怨。而另一类人,审美成为素质,有时“不想说话”,心里却充盈着敏锐和激扬的感受,总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是艺术类型的人,是思维与情感丰美的人——冯晓晴就是这一类人。

《心茧花开》里有一篇《学会欣赏,心庭必会一路风景》,可以说是她的自况。在她心目中,欣赏,是情怀,是修养,是博大的胸襟;是本领,是境界,是激励与力量。而欣赏,就是爱心。读冯晓晴的散文,可以看到她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对友情和亲人充满爱心。这种高尚而优美的情感,或许正因爱之深沉,没有直接表白出来。惟其如此,见诸文字,更有一种历历在目又刻骨铭心之美。就像这部散文集的书名《笛鸣悠悠》,激昂而舒缓,又似文中章节“一池秋荷”,“沉静厚重”,“弥漫着一丝丝淡淡的幽香”。

2010年春节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