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5119300000007

第7章 困守长安(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

(一)

辞别李白之后,杜甫在这年冬天暂时回到陆浑山庄小住,度过了一个清寒的季节。家中虽然温暖,妻子虽然贤惠,但这时陆浑山庄的田地出产已经有些难以支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了,杜甫甚至不得不穿着短袄过冬。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说,还是从他在近两年访道漫游中都未能忘记的事业心来讲,到长安寻找机会,都已是相当迫切的了。

这年冬天,杜甫在家中专心阅读诗歌与儒家经典著作。第二年一开春,即天宝五年(746),杜甫便打点行装,离开家中直奔长安,准备参加朝廷举行的招贤考试。这时,杜甫35岁。

唐代时期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宫和东西两市,共有110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与坊之间交叉着笔直的街道。自从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建立起来后,随时都在发展着。到唐天宝时期,可以说发展到了极点。

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自己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城坊的整饬、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和日夜在那里演出的兴衰隆替的活剧。

这一年,唐玄宗又发出诏书:皇上欲广求天下之士,故命通一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到京师就选。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经过10年的游历,培养了强健体格和豪放不羁性格的杜甫,虽然已经感到时不我待和家境清贫的压力,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时代的条件完全可以让他重振家声和济世匡时。他自信是一位杰出的才士,而且很快就会得到机会,做出一番宏大的事业。

因此,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必胜信念的杜甫第一次来到长安,住到一家客栈中,准备在长安广结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使自己在日后的选拔中更有希望成功。

长安城有一个大人物——汝阳王李琎,他是宁王李宪的长子。当年唐睿宗李旦在为立太子一事而大伤脑筋时,长子李宪主动提出由弟弟李隆基做太子。李隆基登基后,对李宪十分感激,便将胜业坊东南角的一处宅邸赐予他。

开元末年,宁王卒,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他为让皇帝,他的10个儿子也多被封为王公,长子李琎被封为汝阳郡王,任太仆卿,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他善诗文、书法,有儒雅之风,很像他的父亲。居父丧期满后,又加特进。唐代时期,文官散阶正二品为特进,因此当时李琎的地位是很高的。

杜氏家族似乎与唐王朝的宗室还有些沾亲带故。杜甫到长安不久,就与李琎家有了交往。他精心构思,写了一首《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呈献给李琎: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

砚寒全井水,檐动玉壶冰。

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

谬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陵。

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在这首诗中,上半部分称赞了李琎的德行出众,气度不凡,学识广博,文章华美;后半部分则说李琎像当年的曹植一样,对于我(指杜甫)这样的文士很器重,常常设宴款待,让我内心感激。

诗中将李琎比作尊贤爱士的淮南王,而将自己比成孙登。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好方术,养士数千人。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曾居于汲郡北山,好读《易经》,抚一弦琴,遨游人间,所过之家或设衣食相待,一无所爱,后人都推崇他的人格。杜甫自比孙登,可以看出他自视甚高,有一股傲然之气。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这种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二)

杜甫来到长安之时,唐朝的政治统治已经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徽象。唐玄宗李隆基作了30多年的皇帝,眼看海内生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忧虑了,太平思想麻痹了他那早年奋发图强的精神。

这个年过六旬的皇帝,十几年来迷信道教,不是亲自听见神仙在空中说话,就是有人报告他说在紫云里看见玄元皇帝(即老君),或是某处有符瑞出现,使他相信自己将要在一个永久生平的世界里永生不死。

同时,他又将自己关闭的宫禁之中,终日沉溺于声色,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把一切政权都交给中书令李林甫处理。

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他谄媚在玄宗左右,迎合玄宗的心意,以巩固自己已获得的宠信;他嫉贤妒能,打压比他有能力的人,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并且一再制造大狱,诬陷不肯顺从他的官员,扩张自己的势力。

因此,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耿介、有才华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受李林甫的暗算与陷害的。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

这时的长安城,被一股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气氛几乎荡然无存。除李林甫之外,朝廷中的人物不是像王鉷、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在刚到长安时,他那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但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这期间,他对于过去自由的生活感到无限的依恋,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反映在他在长安前期生活的诗中: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取个一官半职。

747年,玄宗下诏的制举考试开始了,杜甫与当时另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元结(723-772)一起参加了这次招贤考试。然而考试结果出来后,杜甫却再次落选了,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落选了。全国大规模的招贤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上。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

此次招贤考试是由宰相李林甫主持的。他生怕前来应试的是草野之士,说话大胆,在皇上面前揭露朝政的黑暗和腐败,“泄露当时之机”。因此,在送选之初他就在朝廷上说:

“这些举人卑贱愚钝,不识礼数,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因此,他命令各郡县长官严加考试,个别卓然超绝的应试者,具名送到台省,委派尚书复试,由御史中丞监督,从中故意刁难,设置障碍。

此时的李林甫权倾天下,诸位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于是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

(三)

杜甫原本抱着很大的信心,希望能通过此次考试获得成功,走向仕途,从而逐渐实现自己多年以来即有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可如今两次考试均落选,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在徘徊游荡,入仕无门,这让他感到十分焦虑、不安。

直到752年李林甫死后,杜甫想起这件事,还是沉痛不已,并放胆说出了几年来压抑在他胸中的悲愤: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这是杜甫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中遇到的巨大打击。当时元结还很年轻,后来也考中了进士;而杜甫此时已36岁,经过这次打击,他那高昂的精神逐渐萎靡下来,他也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曾经那澎湃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对未来实现理想的强烈自信,一下子都失落了。他仿佛换了个人一样,或者说,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

考试落榜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也日渐穷困落魄。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当时有一小部分贵族承袭着前代的遗风,除了在他们的府邸园林中享受生活之外,还延揽几个文人、乐工、书家、画师等作为生活的点缀。这些人在政治上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据有充足的财富,随时能给宾客们一些小恩小惠。而宾客们则追随他们,陪他们喝酒吟诗,从而获取一点小钱儿,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