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5119300000011

第11章 长安春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杜甫

(一)

再次回到长安的杜甫发现,刚刚两三个月,原本雄壮整饬的京城已完全失去了它那往日的繁华面目:旧日统治者的宫殿府邸,有的被焚烧,有的住满了胡人;宗室嫔妃及跟随玄宗西逃的官员们留在长安的家属,都一批批地被杀戮,血流满街。而胡兵胡将则庆祝成功,把御府中多年从民间搜刮得来的珍宝用骆驼运往范阳。

走在满目疮痍的长安大街上,诗人无比哀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他用自己的眼睛和笔记录下这时代的灾难——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杜甫创作了许多被后人称之为“诗史”的诗篇,标志着中国诗歌史上杜甫时代的到来。

比如,诗人在《哀王孙》中写道: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在这首诗中,杜甫对平民百姓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那些落难的王孙也充满关切之情,这是诗人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诗中虽然只写了一位王孙的遭遇,却能以大见小,真实地展现出当时长安城中的血腥气氛。而对玄宗仓皇逃跑,连自己的骨肉都弃之不顾的举动,也给予了一定的讥讽。末尾处对肃宗的称颂,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天下百姓的希冀。

困居长安期间,杜甫白天还可以用四处走动来打发时间;到了晚上,他便开始思念远方的妻儿。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里,诗人仰望天空的皓月,写下了这样一首深情的诗歌: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身居京城的杜甫常常思念家人,但也十分关注平乱形势的发展。当玄宗在临危之时领着他的左右亲近逃离长安后,长安附近的人民便自动组织游击队伍反抗打击胡人。这里受到挫折,那里又重新起来,从而使胡人的势力范围逐渐减小。

自从太子李亨即位后,长安的人们便一直相传新皇已经北收众兵,不日将攻克长安。长安士民日夜期望,有时甚至会突然相互惊呼道:

“天子的大军到了!”

于是众人四散奔走,市内为之一空。

这种形势令长安城内的叛军也惶恐不安,一见北方尘起,就辄惊欲窜。

不久,郭子仪和李光弼等率领着牵制胡人后方、在河北收复了许多郡县的朔方军回到灵武,唐肃宗这才获得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虽然有朔方之众,但肃宗仍考虑向其他部族借兵,于是遣使到回纥请兵。随后,肃宗又在朝中大臣李泌的建议下,屯兵彭原(甘肃宁县),进而向凤翔挺进。

(二)

至德元年(756)10月,宰相房琯上疏请求率众收复京都,肃宗同意了。但房琯本是一介书生,对军旅战事并不熟悉,把行军打仗也看得过于简单。

10月21日,当房琯率兵与叛军安守忠在咸阳的陈陶斜交战时,竟仿效古代车站之法,以2000辆牛车居中,左右两侧布置骑兵与步兵进攻。叛军见状,顺风鼓噪,声震于天,唐军战牛皆被惊扰,四处乱奔,早已没了阵容。接着,叛军趁机放火,顷刻间群牛狂奔,人畜大乱。一天之内,唐军死伤4万余人,仅有数千人逃了回去。

两天后,肃宗派人催战,房琯再次率余部与叛军展开激战,又遭大败。

消息传到长安,长安百姓捶胸顿足,悲痛不已。而诗人杜甫也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为《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另一首为《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战斗的过程,而是描写唐军失败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重点突出了“悲”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官兵的失败感到非常悲痛,对叛军气焰的嚣张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然而,诗人虽然与长安百姓一样,急切地盼望着唐军能够尽早收复长安,但又不希望唐军仓猝行事,造成巨大的牺牲。因此,这首诗也劝诫官兵们要谨慎作战,最好能积蓄力量,待机而动,以最小的牺牲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一年的冬天,沦陷的长安城如死一般寂静,忧伤孤独的杜甫在身心双重的寒冷中煎熬着。在这艰难的境地中,诗人不禁吟道: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对雪》

不知不觉中,新一年的春天到来了。然而,眼见的山河依旧破碎不堪,春回大地也未能拂去长安城的满目荒凉,诗人不禁又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感慨与忧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此时的杜甫还不知道,这新的一年,即至德二年(757),国家和他自己的命运都将发生一个巨大的转机。

(三)

757年正月,叛军内部发生混乱,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合谋杀死。2月,唐肃宗从彭原南迁凤翔。

凤翔在长安的正西面,相距只有200里左右。长安百姓见唐军已经逼近,都以为克复长安指日可待。杜甫也认为灾难即将过去,但他等了许久,也没什么动静。到了4月,望眼欲穿的杜甫决定只身一人前往朝廷临时驻地凤翔。

经过一番查看形势,4月的一个凌晨,杜甫启程了。他趁着晨雾和树丛的掩护,从长安外郭城西面的金光门逃出沦陷区,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两军对峙的前线,直奔凤翔。

这次出奔,杜甫是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的,因为当时有一股胡人正在安守忠与李归仁的率领下从河东打到长安的西边,屯兵清渠,与郭子仪军相持。杜甫在穿越两军对峙的前线时,不能走大路,只能在山林间选择崎岖无人的小道前进。

一路上,杜甫都十分担心自己会再被胡人捉住。直到望见太白山上的积雪,快到武功时,他才渐渐松了一口气。

武功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而不远处,杜甫已经可以望到凤翔的景象了:宫舍鳞次,营帐井然,各色旗幡在阳光下迎风飘扬,时而还能看到忙碌的百官身影,不时地还能听到骑兵们的战马发出的阵阵嘶鸣,颇有一番中兴的气象。这些景物,让诗人倍感振奋。

到达凤翔时,杜甫身上的旧衣服因在山野间行走已被荆棘刺得稀烂,衣袖破得连胳膊肘都露出来了,脚上则穿着一双破旧的麻草鞋。

一些杜甫以前的熟人看到这位从长安城里逃出来的诗人,望着他那憔悴黑瘦的面容,都极为惊讶,同时也十分赞叹他的勇气和毅力。

回想起一路上的艰辛危险,杜甫的心中万分感慨。为此,他特意作诗《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其二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其三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肃宗皇帝闻讯后,亲自接见了杜甫,杜甫还是穿着自己那一身破衣烂衫拜见了皇帝。肃宗为诗人这种忠心耿耿、坚贞不渝的精神所感动。因为当时自各地沦陷区奔赴行在的官员并没多少,前来的大多也都是前朝的中高级官员,或是附近地区的地方官。像杜甫这样身处沦陷区,官位很低,而又能不畏艰险地奔赴行在,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唐肃宗见到杜甫后,对杜甫的行为颇为赞许。757年5月16日,肃宗授予杜甫左拾遗官职。

左拾遗是个“从八品上”的谏官,职责是供奉皇帝。当发现皇帝的命令有不便于时、不合于理的,就提出意见,同时还有举贤荐能的责任。所以,这一职位的官阶虽然不高,但位置却很重要,是一个能发挥自己政治主张的职务。

杜甫对天子的厚恩心中感激,他几乎是流着眼泪接受这一职务的,而且也准备毫不懈怠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大唐的复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