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综合征ABC
5114500000011

第11章

1962年由Lewis和Besant 二人报道,极少见,表现为一出生即有的呼吸困难,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难以用药物解除。多在死后尸检时发现膈肌及胸大肌肌纤维呈肌营养不良性改变。除呼吸机外,尚无特殊疗法。

Libman-Sacks endocarditis

利[布曼]-塞[克斯]二氏疣状心内膜炎

本征首先由Libman和Sack(1924年)描述,故称Libman-Sack综合征。但到1941年Klemper、Pollack和Bacehr才认识到本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部分,SLE特征性的心脏损害,以无菌性心内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患者大都为年轻女子,植物神经不稳定,渐进性心内膜炎样播散,表现为不典型的疣状心内膜炎(右心室较甚),极少临床症状,关节炎极轻,易得胸膜炎,心包炎,腹水,蛋白尿,及小量血尿,但血压不高,皮疹似播散性急性红斑狼疮,皮肤有瘀点,易致褥疮,低血红素贫血,白细胞减少,可见脾肿大。

Liddle"s syndrome

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特发性高钠血征

于1963年由Liddle首次报道,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尿呈酸性、低肾素活性、低醛固酮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似。该病的基因缺陷为远端肾小管上皮钠通道β亚单位 (βENaC)或Y亚单位 (YENaC) 的基因突变,表现为钠通道过度激活,引起钠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扩张血压升高,同时抑制了肾素及醛固酮分泌。而钾的外流与钠间接偶联,钠过度吸收造成钾过度丢失导致低血钾。也可表现为低醛固酮性醛固酮增多综合症样表现。

有家族性发病倾向。

治疗:对症处理,限钠,补钾,氨苯喋啶,不宜用醛固酮拮抗剂。

Little"s disease

婴儿痉挛性二侧瘫痪

为小儿期大脑瘫痪最多的一种,特征为二腿发生痉挛性瘫痪,二臂受损较轻,二腿伸直,内收而互相交叉,足成尖足状,往往伴头颅过小,集合性斜视,锥体束外障碍及智力缺损。

Locked-in syndrome

闭锁综合征

系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导致脑桥基底部双侧梗塞所致。常在迅速纠正低钠血症时出现,慢性酒精中毒或营养不良可为诱因。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因此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由于其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的功能保留,故能以眼球上下示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

是临床上不常见的特殊意识状态,意识清楚,面无表情,失语,吞咽反射消失,不能转头或耸肩,四肢瘫痪。发病急,表现为双侧面肌瘫痪,软腭和舌运动消失,四肢活动受限,意识清楚,能用眼球活动和睁闭眼表达意识。脑电图正常或轻度慢波有助于和真正的意识障碍相区别。

Locked lung syndrome

肺闭锁综合征,闭锁肺动脉综合征

1966年由Keighley首先报道,特征为支气管痉挛、狭窄,缺氧,肺气肿,肺呼吸音减低或消失等危重情况出现,与β受体功能减退相关。

长期吸入β2受体兴奋剂者,β2受体下调,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毛细血管扩张,管腔狭窄,肺动静脉之间分流,使缺氧加重;加之盲目加大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增加心肌损伤……从而病人在β2受体兴奋剂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哮喘加重,肺部呼吸音消失,呈持续状态(大汗,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发绀,烦躁,无力),甚至死亡的状况。长期雾化吸入或机械辅助通气的病人,由于β受体功能减退,也可出现本征。

治疗措施:立即停用β2受体兴奋剂,静脉滴注甲强龙,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保障气道通畅。

Loeffler"s syndrome

吕弗勒综合征

属单纯型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肺部出现短暂而易于消失的浸润病变,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由Loeffler 于1932年提出。常有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史。

诊断:1、症状:许多患儿无任何症状。有些患儿有低热、疲乏、食欲差、多汗;少数患儿可有高热、阵咳、痰黏稠、咯血、气急等。

2、体征: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干、湿罗音,1个月内可恢复。婴幼儿可有肝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IgE测定呈高水平。肝脾肿大的患儿常有高球蛋白血症。

4、X线检查:肺部X线片显示大小不等絮状斑片影,但多变,阴影可很快消失,不久又可出现在其他部位,表现为游走浸润的特征。

治疗:抗过敏,驱虫,症状明显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症状,对症处理。

Lofgren syndrome

妊娠-肺结节病-皮肤红斑综合征,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1946年由Lofgren 首先报道。结节病为主要病因。妊娠期或产褥期妇女,出现发热,结节性红斑,双侧纵膈淋巴结肿大,PPD试验阴性或弱阳性,Kveim试验阳性。

因病因确定治疗方案。多呈良性经过。

Louis-Bar syndrome

路易斯·巴尔综合征,小脑-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婴儿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性运动失调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I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原发性缺陷病,Louis-Bar(1941年)首先描述。

具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步态不稳(小脑共济失调)及毛细血管扩张三大特征。头颅CT和MRI 均提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第4脑室扩大。脑脊液检查正常。早期肌电图 提示神经诱发电位幅度降低,中晚期出现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

预后极差。

Lowe"s syndrome

即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眼脑肾综合征(OCRS)

临床表现: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出生后数月或儿童期出现症状,眼、脑、肾表现可先后出现。

1.主要表现有眼、脑、肾表现:①脑症状:严重智力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麻痹。有的病儿常持续痛哭叫喊;②眼症状:先天性双侧白内障,伴有先天性青光眼(牛眼)。严重视力障碍,只有光感或全盲。常有粗大的眼球震颤及畏光;③肾小管功能障碍:常有肾小管型蛋白尿,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少数病人有肾性糖尿。中-重度多组氨基酸尿(赖氨酸、酪氨酸为多)、尿磷增多、血磷低。肾小管对碳酸氢盐重吸收及酸化尿液功能障碍,出现高血氯性肾小管酸中毒,常为远端曲管酸中毒。后期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

2.其他表现 患儿可有头颅畸形,如长头、前额突出等;此外还可见到马鞍鼻、高腭弓等畸形。约1/4病儿有隐睾症、脐疝、佝偻病等。

诊断:根据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智能及生长发育障碍,Fanconi综合征典型表现可确诊。

Lucas-Championniere syndrome

支气管黏液嵌塞综合征,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

1936年West最先报道。是一种有假膜或黏液栓形成支气管病变。特点:咳出支气管管型;如支气管管型嵌塞支气管,可发生剧烈镇咳或百日咳样痉咳,甚至导致肺水肿,窒息而死亡。由于儿童气管和支气管管腔比成人小,故儿童一旦发生,病情常较成人危重,如不及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将管腔内胶冻样的树枝状塑型钳出,可导致病儿迅速死亡。

原发性者病因不明。继发性以消散期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水肿、肺囊性纤维性变、心力衰竭为多。1998年,Seear将其分为Ⅱ型:Ⅰ型:与炎症和过敏反应有关,支气管腔内的管型主要由黏液蛋白,纤维素,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所构成。Ⅱ型:可能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管型成分主要为黏液蛋白。

治疗:针对原发病,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吸入皮质激素(对Ⅰ型有效),支气管镜钳出管型(Ⅱ型,尤其是儿童病例)。

Luder-Sheldon syndrome

家族性肾小管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缺陷综合征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性皆可发生,婴儿期及开始发病,生长迟缓。由于肾小管功能缺陷,过多的氨基酸由尿中排出,葡萄糖、果糖及蛋白同时也排出。患儿常有中度佝偻病。

Lyell syndrome

莱尔综合征,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

病因有4类: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为吞噬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于<10岁小儿;②药物引起如吡唑酮类,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水杨酸,氨基匹林,酚酞类等;③其他原因,如病毒,消毒剂等;特发性:④与药物,感染无关,中年女性多。

主要表现:各种皮肤症状。

Malabsorption syndrome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celiac syndrome,脂肪泻、乳糜泻或粥样泻

是消化系统的慢性功能性疾病,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低,可发生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苍白,体重不增,粪便排出增多,呈灰白色,腹部膨隆,体格发育落后。是一组包括很多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的病征。

1700~1900年在西印度,斯里兰卡发现口炎性腹泻,Gee于1888年发现一批儿童患腹泻,营养不良,以后Thaysen于1932年又报道了非热带口炎性腹泻,故有人称本征为Gee-Thayse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腹泻,吸收不良。胃肠道造影见小肠紧张度过度,呈分节现象,纤维结肠镜检查取活体组织(肠粘膜)可发现绒毛病变。

治疗:治疗原发病;饮食调节,摄取无麸食物可使症状减轻;营养支持。

Mallory-Weiss syndrome

马-韦二氏综合征,胃食管撕裂综合征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Mallory 和Weiss 于1929 年首先描述。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30~50 岁之间。系剧烈呕吐致使腹内压骤然增加引起胃贲门、食道远端的粘膜和粘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大多数病人仅表现为无痛性出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和死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Marcus Gunn syndrome

张口瞬目综合征

全称Marcus Gunn张口瞬目综合征,又称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为Robent Marcus Gunn于1883年首次报告,故以其名字命名。

特点:说话、进食、下颌张开或向对侧偏斜时, 引起不自主的下垂的上眼睑自动地突然提升,甚至高于正常侧,主要发生于单侧,左眼多见,偶尔双侧,常为男性,常有家族性为不规则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后天获得。

部分自行缓解,可服用镇静剂,解痉剂,无效时手术切断三叉神经运动根。Wer-tenberg认为提上睑肌与咀嚼肌本来存在联合性,平时由于中枢性抑制而独立运动,中枢受损时,恢复联合运动。

Marfan syndrome

马凡综合征

先天性遗传型结缔组织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个别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体发病原因不明,据认为与先天性蛋白质代谢异常有关。主要累及骨骼、心血管系统和眼等器官组织。法国儿科专家Antoine于1896首例报告,于1931年正式称之Marfan综合征。

临床表现:1. 骨骼改变:是马凡综合征的主要改变。长骨细长,骨质疏松,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体态瘦长而衰弱,关节束和韧带功能不全,肌肉和脂肪层发育不全;头狭长,双眼距过宽或过窄,下颌长,腭弓高;手指细长如蜘蛛指(趾)。

2. 眼改变:主要为晶状体异位,其它有视力模糊、屈光不正,震颤性虹膜内障、虹膜裂、前房改变、瞳孔狭小等。

3. 心血管改变:主要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次为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扩张、脑膜瘤。血管病变的基础是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心脏病变为二尖瓣脱垂、房间隔缺损、心脏肥大、心律失常。

诊断:具备四项中的两项及以上可确诊:①心血管系统病征;②骨骼系统病症;③眼晶状体脱位,斜视,眼近视;④明显家族史。

Marie-Bamberger syndrome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Marie于1890年最早描述,1891年Bamberger作了较详细介绍。以三组症状为特点:杵状指(趾),长管状骨骨膜的增粗,肘、腕、膝、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多由于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癌,晚期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心脏疾病(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或其他如甲状腺癌,胸腺癌,肾癌等引起。临床表现分为四型:杵状指(趾)型,类风湿关节炎型,肢端肥大型和混合型(同时具有前三型特点)。

治疗以原发病的针对性治疗为主。

Marinesco Sjogren syndrome ,MSS

马-斯二氏综合征,遗传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侏儒及智力缺陷综合征

少见,具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体格及智能发育障碍特征,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X,1q+,22s+。幼年期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成人期以周身肌肉萎缩为主。

1931年Marinesco首先报道,1950年Sjogren报告着重讨论了小脑性共济失调。

Marshall-Smith syndrome

马-史综合征

1971年描述,至今报导过25~30例。

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重畸形疾病,三大特征:面貌畸形、智力发育和生长迟缓及骨龄提前。常合并有突眼,眼眶浅、先天性青光眼、角膜糜烂、前额突出,塌鼻,鼻孔前倾,小下颌,小脸,喉头软化症、心房中膈缺损、反复患肺炎、指骨中节宽及脊椎侧弯。

Maurer syndrome

月经期气胸

1958年首先由Maurer报道,1962年Kovarik命名Maurer 综合征,1970年Lillington命名为“月经期气胸”。

30~40岁妇女多见,气胸多在月经来潮后的24~48小时发生,右侧易出现,多数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或服用卵巢功能抑制药时,气胸不发生。故性激素可用于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

Mauriac"s syndrome

Diabetic pseudodwarfism,莫里阿克(氏)综合征, 糖尿病性假性侏儒,糖尿病性假性侏儒综合征

本征系指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儿伴有侏儒状态的一组病征。由Mauriac于1930年最先报告。

患者青春期前有糖尿病,未接受合理胰岛素替代治疗,身材矮小,比同龄儿矮10cm以上,或低于3个标准差以上,可伴智力发育迟缓,骨龄发育延缓,血胆固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