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
公元581年北周大定元年,宣帝宇文赟的岳丈、关陇集团重要成员——杨坚,废除了八岁外孙宇文衍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
杨坚国号为隋,实际上是随的变体。隋是文,不是字。杨坚的父亲杨忠本是北周时的随国公。杨坚篡位之后,觉得这个随字不好,便去掉“走”字,改随为隋。虽说,杨坚是这样登上皇位的,但他当上皇帝后,切实做了几件与前朝皇帝不同的事。比方说大索貌阅,根据年龄和相貌,详细检查户口,以查找隐满人口、偷捐偷赋的不实情况;又比方说创立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联系起来;还有就是把东汉末年以来推行的州、郡、县三级地方组织结构,改为州、县两级。也正是这种改革,才使鄱阳有了饶州的名称。
鄱阳改为饶州,是在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隋文帝消灭了南方的后梁和陈朝之后,使分裂了三百多年的中国,最终实现了统一。这一年,原属南朝陈朝领地的鄱阳,正式成了隋王朝的皇土。也就在这一年,鄱阳郡改名为饶州。
隋王朝为什么要将鄱阳郡改名为饶州呢?历史上虽然有几种说法,但都大同小异。
一、唐朝中前期,由史官梁载言编纂的《十道志》说:“山川蕴物珍奇,故名饶也。”意思是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蕴藏很多的物产。
二、成书于北宋、由文学家李昉编修的《太平御览》,引唐朝徐湛所写的《鄱阳记》说,“饶之北有尧山,尝以尧为号,又以地饶衍,遂加食为饶”。徐湛在这里说得更全面,一是鄱阳之北有尧山,其实尧山在鄱阳西边不在北边,尽管方位有错误,主体还是没有问题;二是地饶衍。这个衍字用得最精妙,它有三层意思:本义——水广布或长流,广义——既指盛多,又指低而平坦。意思是说鄱阳有座叫尧山的山丘,这里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加上物产丰富,于是在尧字旁加个食字,顺理成章便成了饶了,州名从此便叫饶州。
三、北宋时有位叫吴孝中的写了篇《余干学记》说:“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物多,其民家富户羡。”这里进一步阐述了为什么叫饶州,吴这里多了一点强调,家富户“羡”,“羡”字在这里指有余。余干属饶州管辖,说余干当然要说到饶州,于是有这段概括。
四、南宋王象之的《舆地览胜》说:“旧以尧为文,以地饶衍加食为饶。”王象之的解释没有什么新意,他只是重复了前人的说法。不过,王象之以尧为文的说法稍有点费解,其实还是文与字的关系,尧是文不是字,古人是将文和字分开的,所谓文者,是指不可分析的象形和表意字,所谓字者是指合体可分析的表意和象形字。
总结上面的摘引,州以饶为名,实际就是两条:鄱阳有尧山,而且非常富饶,所以在尧字旁加个食字,便叫饶州。那么,尧山为什么在古代这样有名?我们看看古代典籍是怎么说的。《鄱阳记》说:“尧九年大水,人居避水,因此为名。或遇大水,此山不没,时人云此山浮。”成书于南宋,由祝穆编纂、祝洙增汀的地理志《方舆胜览》也说:“尧山,在鄱阳西,相传尧时洚水,避难者居之。”历代县志有:“俗传尧时大水,民避于此,因名”的记载。原来尧山之尧,是时代的记忆。有人会怀疑,这可能是后代杜撰的吧?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江西省考古工作队,先后两次在双港镇乐亭村王家嘴,挖掘出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期时代石器。尧是什么时代的人,距今也是4000多年,可见,我们古代很多传说大多是有事实的,无非人为地加了一点神秘色彩而已。由此看来,以尧为文,加食为饶还真是恰如其分的。这里顺便说一句,上饶的得名。近两年来,看见上饶办的报纸说,上饶得名是因为上等富饶。北宋历史地理学家、宜黄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说:“所谓上饶者,以其旁下饶州之故也。”其实,“信州,为番县地,汉为豫章郡鄱阳县,历代不改,唐乾元元年正月置州。”原来信州也是唐朝时从鄱阳析置出去的。
州既以饶得名,那么随之而来则是与饶不可分割的另一件大事。这件事发生在隋朝,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江岸东扩,培土为市的情况。前面说过,经过两晋南北朝,鄱阳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鄱阳湖的东圹,使鄱阳的水运能力加大,吴芮所筑的县城,虽然经过几次扩大,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将饶州改为鄱阳郡。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郡守梁文谦、巡官刘宗宏,率领民众将永平门,就是东门口以东到姚公渡,长达6里多的外江内湖芦洲,构筑成江岸,一是方便人们往来,二是可以开辟为市。因为古代坊和市是分开的。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在重农抑商的明代,市是次等地区,所以多在城外近城门的地方。但是,后来的鄱阳人还是非常感谢这两位官员功德的,人们将梁文谦奉送进“九贤堂”祀祭,成为鄱阳历史上的九贤牧之一。牧,指治理百姓的州官。对刘宗宏,因为他不是地方官,便特地在税务巷与明辉巷一间,建了座巡官庙。在我十来岁时,那里还有一条小巷叫巡官巷。如今,庙不复存,巷也无踪,剩下的也就是这点由来。
鄱阳籍的皇帝
我说鄱阳也出过皇帝,不但会使人感到愕然,也让人感到莫名。当然,在中国文化的认同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说鄱阳出的皇帝是史上没有承认,却事实上有过并存在了六年的鄱阳人林士弘。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和秦朝的情况十分类似,是个短命的王朝,前后只在位38年,如果从灭陈算起,统一中国后当政,只有30年。虽说如此,而这个朝代对鄱阳的影响,也比较大,并都有过两次类似的大起义。秦末,吴芮率部反秦,最后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成正果。隋末,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起义,不久操师乞中箭身亡,林士弘统率部下继承操师乞遗志,建立楚国,自称皇帝,国号为楚,占领了江西全境和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可惜最终失败,未成“正果”。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和秦二世一样,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以种种虚伪的手段,骗取他父亲隋文帝扬坚的信任之后立为太子的。最后,又弑父杀兄登上了皇帝宝座。他上台后,改州为郡,鄱阳依然称作鄱阳郡,所以梁文谦在鄱阳不是饶州刺史、知州,而是郡守。
隋炀帝当上皇帝后,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搞得民不聊生,他第一次游江都,也就今天的扬州时,仅纤夫便用了八万人。这个人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穷奢极欲,挥霍浪费民财。自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起,三次发动进攻高丽的战事,以致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又正是这种师出无名的战争,把广大农民,投入无穷无尽的徭役和兵役的灾难之中,于是成了爆发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隋朝的农民起义,首先来自山东一位叫王薄的义军领袖,在公元611年,王薄率先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县境,发动了起义。虽然后来王薄的表现不好,先是投降宇文化及,继而归附窦建德,最后又投降唐朝。但毕竟他还是对隋朝廷首先发难的人,所以登高一呼,天下会合响应。到公元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有三大支起义军在全国名声最响,如《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窦建德等。至于南方也有多股。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鄱阳新义(今属金盘岭乡)操家人操师乞,出头带领农民揭起了起义大旗。
操师乞是种田的农民,这人性情豪爽,膂力也就体力、筋力过人,平时又好打抱不平,在当地也算个人物。小时候,操师乞也念过几年书,后来一边跟父亲种田,一边练习武功。操师乞住的操家,四面是山,中间平坦,常常受到兵匪侵扰。在他倡议下,村里开辟了练兵场和跑马场,又在村口筑起了寨门,农闲时便组织村民练起拳脚,舞弄棍棒,日长月久,这支习武队伍无形中成了一支自卫力量。
隋炀帝不惜滥用民力,残酷地使用农民,形成了“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隋书》)”的局面,致使“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隋书》)”。在隋炀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统治下,不但北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南方农民也纷纷揭竿而起,在这种背景下,操师乞伙同太阳埠人林士弘,于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各拥一支农民义军,分别在金盘岭、太阳埠举行起义,不久合为一支。很快,义军攻克了鄱阳县城,并开仓放赈安抚百姓。十月,操师乞自称元兴王,元号为“天成”。接着,义军又攻下浮梁、彭泽等县后,迅速向豫章(今南昌)发起进攻,乘敌不备,占领了豫章。这时,操师乞任命林士弘为大将军,并确定豫章为据点,向江西和岭南扩展。
豫章失守,使隋朝廷大为震惊,南逃到江都的隋炀帝,紧急命令治书侍御史刘子翊率兵前来讨伐。刘子翊是位有着丰富军事经验、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来到南昌后双方摆开了阵势,操师乞在战斗中中箭身亡。面对着义军群龙无首、军心涣散的局面,林士弘挺身而出,带领义军继续战斗。
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高涨,隋朝廷已陷入四面楚歌,政权摇摇欲坠。当时,江南唯一的精锐是刘子翊的部队,然而,这支军队在围剿操、林义军中受到重创,且又无法得到增援。林士弘分析形势后,当即作出决定,把握战机,彻底消灭刘子翊。于是组织水军,率部与刘子翊决战彭蠡湖,结果取得了全面胜利。义军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开,邻近豫章的各县农民纷纷加入义军,林士弘部队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也就在公元616年12月,林士弘建立楚国,自称为楚皇帝。不久,楚军攻占了九江、临川、南康(即赣州)、宜春。不少隋朝地方官员也归附了林士弘。转眼间,林士弘便占据了江西全境,并南下广东,其势力范围“北至九江,南洎番禺(今广州)。”
关于操师乞、林士弘在隋朝的起义,《资治通鉴》是这样描写的:“鄱阳贼操师乞自称元兴王,建元始兴(县志为“天成”),攻陷豫章郡,以其乡人林士弘为大将军。(炀帝)诏令治书侍御史刘子翊将兵讨之。师乞中流矢死,士弘代统其众,与子翊战于鄱阳湖,子翊败死,士弘兵大增,至十余万人。十二月,壬辰,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遂取九江、临川、南康、宜春等郡。豪杰争杀隋兵,以郡县响应。其地北至九江,南及番禺,皆为所有。”
唐武德五年,大贵族地主出身的李渊,收编了北方大大小小的义军后,把目光转向了南方的楚国,李渊竭尽各种手段,分化了林士弘义军的内部,至使林士弘忧愤而死,楚军自行溃散,楚国自兴至亡。
尽管操师乞、林士弘的起义以失败告终,但他们除参与了推翻隋王朝暴政之外,在鄱阳历史上还创造了三个奇迹:一是比历史以往起义的规模要大;二是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政权,并自称为皇帝;三第一个开创了鄱阳湖的水战史。
最早的道观——仙坛观
年纪稍大一点的鄱阳镇及其周边的人,都知道有个叫仙坛观的地方。爱好鄱阳人文的年轻人,不知道仙坛观,却知道马蹄山。其实,仙坛观和马迹山是一回事,是地处道汊湖西北边的一处重要道教遗址。
仙坛观毁在民国年间,它一度是道教的重要福地,建观历史非常悠久,据旧《鄱阳县志》记载,观建于公元582年隋大业二年,由道士曹志虚创建。
道教是我国唯一的土生土长传统宗教。它产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汉室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整个社会迷信泛滥,社会的动荡和生活的无助,使贵族和民众对现实失失了信心,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便渐渐鼓胀起来。这时,道教适时地虚构了一个美好的超现实世界,告诉人们可以通过道德的修养,和身心的修炼,可以成神成仙,在超现实的世界里,永远摆脱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由于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最后只能在超现实的彼岸世界中实现,因此博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公元141年东汉顺帝刘保永和六年,沛国丰,今天的江苏西北人张陵,自称老子亲自传授给他“太上三天正德经”、“正一照威妙经”,说老子命他为天师。张陵亲自订立了教规,用符水咒法为老百姓治病。他四处传道,辗转二十四个名山福地,广收信徒,势力很快扩展开了。眼看着信徒的日益增多,他又规定凡入道的必须交五斗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斗米道”,道徒以《老子》为经典,并开始定型化。张陵死后,他儿子张衡继承了父业,张衡又传给儿子张鲁。后来,他的子孙来到贵溪的龙虎山,从此,这里便成为道教的传教基地。
说仙坛观为什么要扯这么远呢?因为就在张天师落户龙虎山后,鄱阳有个叫王遥的,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来到仙坛观修炼。公元292年西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二年,王遥终于修炼成正果,在朗朗晴日下升了天。王遥经过85年光阴修炼成仙,他飞升的地方就在马蹄山,所以在他升天后290年,有曹姓道士在马迹山建起了仙坛,祀奉真人王遥的遗像,敕名为中元观。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改名罗浮观。公元1118年北宋徽宗重和元年,改名延祥观。公元1370年明朝洪武三年,经饶州知府叶砥举申请,敕名为仙坛观。
仙坛观不但是鄱阳道教最早的庙宇,也是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道教活动场所。旧县志引道书所说,此观为五十二福地,《江西考古录》作七十二福地,而《天台记·名山洞天福地记》说是第四十九福地。何谓福地?洞天福地之说起于晋代。在道教的政治秩序中,“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他们的分工是“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成仙。”马迹山是真人王遥升天的地方,所以称作为福地。
仙坛观座落在道汊湖畔,观的东南方有5000多亩水面,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很是秀丽。于是便拥有了十大景观,这“十景”是:
一、马蹄山势:马蹄山又叫马迹山,不高,海拔40多米。然而,马蹄山诚如中国传统文化观所体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是王遥骑马升天的所在,王瑶升天时留下的马迹,才使这山有了马迹的名字。
二、道汊湖光:道汊湖在观的左方,也就是东南,湖汊湖是四十里街南部山脉溪流的集水湖,它枯水期水深14米多,常年不干。
三、延祥观宇:仙坛观创建在隋朝,受到历代朝廷的敕封,这也就是延续吉祥,祈祷凤调雨顺、太平安宁的活动场所,是观毁之前本县祝禧的最好去处。
四、朝斗灵坛:在仙坛主观后面,曾有一座高出十丈许的灵坛,面积较观大一倍,传说这里是王真人作法念咒的地方。
五、药炉苔藓:药炉在山的西边,高约一丈左右,树木茂盛,青翠葱茏,为真人炼丹药的所在。
六、丹井清泉:丹井在山岭,右边接飞仙亭,原有井屋遮盖,后坍塌。本来,这里清泉汩汩,井水长流。公元1207年南宋宁宗赵扩开禧之年,大府卿赵师铎浚井,得到一枚玉尺。为讨好皇上,他把玉尺进献给了皇帝。据说玉尺离井,清泉逐渐断流,井水慢慢枯竭。
七、方池珠漾:池在斗坛西边,方形,有山泉翻涌,如开水腾沸,明珠散落。传说,山泉通星宿海,王真人书符炼丹,必须取池里的水,这里也称作仙坛。
八、驾虹渡马:虹是桥名,卷拱如虹,在山的东面,传说王遥是在这里驾着虹桥骑着马升天的。
九、马蹄波浴:马蹄山与道汊湖之间,有座飞仙亭,此亭也是王遥跃马升天留下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