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5069000000003

第3章 好员工才会成功(2)

有家杂志社公布了最新的一项数据调查。

在被调查的3000人中:

有12%的人希望闲暇时带着老婆孩子去旅游胜地观光。

有7%的人希望能够在家里赤着脚只穿拖鞋或是不穿鞋。

有4%的人希望在家里的楼梯上玩滑梯。

有11%的人想再要一个孩子。

有16%的人希望没人打扰他的懒觉,最好是睡到日头过午才起床。

有41%的人只想和他们最心爱的人在一起。

……

杂志社根据以上调查得出结论:100%的人都希望做不干活只拿钱的老板。

这个调查有点怪,但却又是非常的现实,至少它表明了这样一种情况: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过着一种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在自家院里的草坪上摆一张摇椅,小桌边是一杯温馨的下午茶,穿着睡衣,赤着脚,惬意地看着一本自己喜欢的消遣小说,那本书多半不是我们现在正在看的《做最好的员工》一类的玩意儿,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资侦探最适合于这种格调。

这种格调蛮好,但这种格调却是用钱堆出来的,所以想弄些格调出来,非得花钱不可。

但员工的薪水一般来说都比较低,用来吃饭穿衣还凑合,再想堆个像样的格调出来,那就有点困难。正因此,大家都想做老板。做老板多好啊,看看人家万科集团的大老板王石,人家想爬珠峰就爬珠峰,想不爬就不爬,而员工只有想不爬就不爬的资格,却不敢有想爬就爬的非分之想。

所以大家都羡慕王石,都渴望一种腰缠十万下扬州,立马吴山第一峰的气势。那气势,要多来情绪就多来情绪,那才是真正的人生,才不白活这一辈子。

做老板除了有钱,最重要的是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还可以给别人脸色看。而员工呢,在家里看老婆的脸色,上班看老板的脸色,连去商场逛一逛,还要看比自己还穷的售货员的脸色,没钱人家就不正眼瞧你。

最近有条新闻。有位先生逛商场,不经意地在化妆品专柜多看了两眼,促销小姐们就殷勤推荐,然而这位先生享受了半晌推荐服务,却什么也不肯买,不肯买的原因是兜里没那么多的钱,有钱还要留着买青菜豆腐呢。可能是促销小姐认为自己的殷勤服务付出得有点不值吧,就脱口挤兑了该先生一句,目的无非是想把先生兜里的钱挤兑出来。

可这位薄眼皮的促销小姐也不琢磨琢磨,谅他一个员工先生,连他老婆日日夜夜在他耳边挤兑,都把他挤兑成了森林里的小矮人了,立不起架势挺不直腰,就这样都没挤兑出钱来,你那三言两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虽然促销小姐没能把这位先生的钱挤兑出来,却把他的自尊给挤兑出来了。感觉到自尊受到伤害的先生顿时和促销小姐吵了起来,结果跑出两个很可能是商场新聘用的保安,这从他们那么急切地出手表现就能证明这一点。保安的努力工作让这位先生的脑袋成了一只水葫芦,在医院里足足躺了半个月。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就更有戏剧性了——但却真是一出人生悲剧,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呢——先生的老婆愤然提出离婚,因为她嫌这个男人太没出息了,如果他兜里能有再多的一些钱,至于让那位刚从乡下进城的促销妹给欺负成这样吗?再然后是这位先生愤然起诉商场,要求商场赔他老婆,正是商场保安的优秀表现让他家庭中积累的矛盾形成了一个总爆发,所以他认为这两件事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商场必须要赔一个老婆给他。

逛商场丢老婆,这就是没钱的员工们的悲哀了。

但是商场回答说,商场的柜台是出租的,保安的行为是为了维护商场的正常秩序,无可厚非,如果消费者有意见,可以去找租柜台的商家理论嘛。

租柜台的商家说,让这位先生的脑袋成为水葫芦的保安是商场从保安公司雇的,而那位促销小姐根本不是他们厂子里派出的正式员工,如果这位先生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拿出证据来嘛。

看来这位先生要想让商场再赔他一个老婆,还得先去茫茫的人海中把那位挤兑他的促销小姐找到,这可比再找个老婆还要难上百倍。有打官司的工夫,还不如再找个新老婆呢。

瞧瞧,这就是大家都想做老板的原因了。做老板好啊,人家的老婆跑了,他连个面也不露,还让受害的消费者替他去找跑掉的促销小姐,这种要求也只有老板敢提出来,员工连想一想都没资格。

所以大家都想做老板,许多人尽管眼巴巴地盼着老板月底发的那点钱糊口,心里却都有一个当老板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当了老板……哼!

老板是稀缺物种

大公司有大麻烦,小公司有小麻烦,只要公司有了麻烦,老板百分之百地要找你的麻烦。

老板是这世界上较为稀缺的物种,他们只占到我们全部人数的不足五分之一。

即使在这占总数不足五分之一的老板之中,还有八成是真正的小老板。他们的生意小到了不能再小,无非是夫妻俩开一个小门脸;有的门脸都开不起,就在街头弄一个小摊,摊子虽小,老板却是实实在在的。但这样的小老板比一般企业中的员工境遇还不如,风吹日晒,起早贪黑,干的实在是苦营生。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走投无路,谁也不会放着写字楼的空调不享受非要跑到街上摆小摊。

这样一来,真正意义上的老板数量就更稀少了,算起来他们只不过占我们总数的不足半成,和员工的比例是一比两千五。

凑足两千多人的队伍,才能够从里边拨拉出一个够资格做老板的料子。所以在人才市场上,黑压压攒动的人全都是打工者,他们拼命争取的就是员工的这个位置,接过他们求职简历的也都是刚刚坐稳了员工位子的员工们。大老板们压根儿不会在人才市场出现,即使出现也多是小老板,比摆地摊的老板大不了多少,基本上是处于惨淡经营的状况。如果求职者还有资格挑挑拣拣的话,这些创业初期的小老板多半进不了他们的视线。

确实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小公司,不愿意陪小老板玩。这看起来绝对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因为小公司资本不足,有许多小公司甚至还没有走出资金积累的初级阶段,工资低,奖金少,事情多,业务杂,干来干去也干不出个眉目来。相比之下,大公司就不同了,大公司架子大,人员多,环境好,待遇高,总之一句话:大公司比小公司好混,至少工资和奖金有保证。大公司一天的流动资金,往往是许多小公司的全年经营目标,这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这样想的人却忘记了我们刚刚说过的基本事实:哪怕一家再小的公司,哪怕一个只不过拥有十几个人的小老板,却也是从两千五百多人的人堆里拨拉出来的。他既然能够成为一个老板(即使是小老板),就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至少他比很可能包括你在内的两千多号人都要强。

小公司的小老板,肯定不如大公司的大老板,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这样。可是你要想一想,如果你连一个小老板都对付不了,跑到人精扎堆的大公司里去,那种地方的人谁都比你精明百倍,你说你能占到什么便宜?

凡是想搭大公司的顺风车的员工,在公司里多半境遇不佳,不仅不是什么好员工,而且基本上都是末位淘汰的最佳人选,企业裁员的优先对象。

以为大公司好混的人,无非是认为大公司员工较多,替老板解决麻烦的人也多,自己能躲就躲,只要不沾到麻烦,月底工资和奖金拿到手,就可以混个酒足饭饱,过着自己幸福的酒囊饭袋的生活。但这种想法注定了只是你的一相情愿。大公司有大麻烦,小公司有小麻烦,只要公司有了麻烦,老板百分之百地要找你的麻烦,因为混日子的员工的最大作用仅限于此,你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最关键的是,小老板有其过人之处,大老板就更有其过人之处。如果你以为老板的过人之处就是单枪匹马起早贪黑奔波劳累绞尽脑汁地解决公司经营问题,然后拿你当大爷哄着给你发工资让你过舒服日子,那你就错了。

不论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他们真正的过人之处就是最擅长于利用员工替他们解决麻烦,大公司用员工来解决大麻烦,小公司用员工来解决小麻烦,但绝对不存在自己动手解决麻烦的老板——除非是摆地摊的小老板。

我们说凡是老板必有其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就在这里。

老板的过人之处

老板就是擅长利用别人的智慧和能力来赚钱的人。

我们遍查大小老板的创业历史,最经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抓住了机会”,比如说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板王文京,他早年曾在北戴河海边的沙滩上卖过刨冰,这样迅速地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而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在对大学生作报告时,大学生压根儿不听他认真做人、好好做事的胡扯,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他是如何淘到第一桶金的。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多了,听得熟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

只要淘到你的第一桶金,你就可以成为老板了。

据此推理,得出结论:老板们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们比我们更麻利地淘到了第一桶金。

听起来做老板就如同火中取栗,如果你手快,从火堆中迅速地将栗子抢出来,那么你就是老板了。如果你的动作迟缓,看到别人已经抢出了栗子再动手,这时候的栗子多半已经烤得透透的了,抢不到不说,还会烫你两手血疱。

难道不是这样吗?

难道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样。

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但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的人却比比皆是,这个糊涂就是犯在了把老板和发财两个不同概念弄混淆了。

平时我们说起老板的时候,脑子里就会立即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肚皮鼓得比八个月的孕妇还要尖挺的大胖子,走路的时候下巴翘得比芭蕾舞演员翘得还要高。因为老板有钱,所以就有资格鼓肚皮翘下巴。没钱的人多半是缩肩搭背,愁眉苦脸,就算是鼓鼓肚子翘翘下巴也会遭到不测之险。有个笑话,说的是有位身体瘦瘦的老板带着肚皮鼓鼓的司机去谈判。到了地方对方一看司机肚皮如此之鼓,当即请上座,再看老板小鸡子一样的干瘦,就视为闲杂人等不予理会。到了第二天,瘦老板就换了一个比他自己还瘦的司机。

司机是普通员工,连鼓鼓肚皮翘翘下巴的权利都没有,这实在是太没天理了。可现实这东西讲的不是你的道理,现实就是最大的道理。现实就是:肚皮鼓鼓下巴翘翘的老板形象在我们心中已经雷打不动了。如果我们眼前冒出一个不是这种形象的人,声称他是老板,那我们心里就会好长时间都犯嘀咕,总觉得这个老板有点不对头。

但实际上,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老板并不是这个模样,而且绝大多数老板并没有钱。

老板没有钱,那是因为老板弄到的钱都给了员工了,说到底,老板其实是给员工发工资的人。你可能觉得自己拿到的不多,可一个一个员工发下去,经年累月不停地发钱,就算老板家里有金山银山也早就发光了。所以老板一定要想办法从公司外边弄来钱,不管是卖货还是服务,只要是挣钱的营生老板就不肯放过。

我们常听到有员工愤愤不平地掰着手指头计算,自己干的活值多少多少钱,老板才给自己多少多少钱,怎么计算都觉得老板占了员工的便宜。其实员工这么算账是明摆着欺负老板,因为你干的活只有到市场上发生了交换才能够形成价值,没有交换发生的工作是很难估量价值的。更何况,即使是交换即时发生,老板赚到了大大一笔钱,可这一笔钱绝不是单凭你一个人的工作就能换来的,如果你真有这本事干吗还跑来给老板打工?

你之所以来到公司里,就是因为老板已经搭建起了一个经营平台,可以把你的工作摆在这个平台上出售。老板的这个平台可是每天都要花钱运行的,你要是把你那份工作的利润全部抽走了,老板的这个平台靠什么来运行?要知道,客户买下你的产品是因为老板搭建的这个平台,至于这个活是你干的还是别人干的,客户才懒得理会这么多。

别告诉我说老板的资本平台不创造价值,说这种没良心的话的人最好不要去银行存钱,资本不创造价值,银行干吗要付利息给你?

这样说起来我们就明白了,老板——不论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都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说得通俗些,老板就是擅长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和能力来赚钱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点能力,就算他不管从什么地方淘到第一桶金,那他最好还是把这一桶金藏在家里坐吃山空的好。如果他不擅长于运用别人的智慧与能力赚钱,却拎着他的第一桶金跑到市场上开公司,那么他这一桶金很快就会成为别人的第一桶金。这种事情,在市场上是屡见不鲜的。

早年深圳的市场上就曾有这么一位纪老板,他在内地市场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他就拎着这桶金坐飞机跑到了深圳,雄心勃勃地要施展拳脚大干一番。干之前他还以打工仔的身份进入一家公司做了两年,目的就是想弄清楚行业的规律和规则。但是最后的结果告诉他:仅有业内的专业知识并不是成为一个成功老板的充要条件,做一个员工倒是可以马马虎虎。他的新公司开张之后,就面临着市场拓展和内部管理的诸多麻烦,这些麻烦在他做员工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的,那时候他就是这些麻烦的一部分,而现在,他既要赚钱,还要解决这些麻烦,就有些手忙脚乱了。

于是纪老板就从外边聘请一个姓苏的人来拓展市场。苏某的拓展的能力很强,不负纪老板所望,他来到之后三拳两脚就把市场打开了。但这时候纪老板的公司却是麻烦越来越多,员工不停地和他闹别扭,不是偷偷背了他的电脑跑掉,就是上班时聊QQ、玩游戏,纪老板每天炒员工的鱿鱼都炒到手脖子发酸,最后只好把市场全部交给苏某来负责。就这样苏某负责了半年多之后,公司里的订单悉数失踪,原来都跑到苏某自己开的小公司里去了。纪老板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苏某这边已经拿着劳动法跟他算起账来了,原来他把纪老板的订单全都撬走了,纪老板倒还欠了他的钱。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纪老板坐着飞机到深圳,走的时候两手空空,连火车硬座都买不起。为什么他会混到这份儿上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捞第一桶金和开公司不是同一个概念,捞第一桶金是需要机遇的,但当老板靠的却不是机遇。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老板活一辈子都不知道机遇长什么模样,所有的老板靠的都是他们的过人之处——利用别人的智慧和能力赚钱的本事。业内对这一本事也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叫做“规范经营”。

这就是问题的最后答案了。

不论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只要他还在老板的大班椅子上坐着,那么他肯定会有这种本事。正是这种本事让他成为替这个社会解决就业的人,让他成为给员工发工资的人;没有这个本事的人,不管你有多少钱,也做不成老板,至少做不成一个成功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