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5063300000009

第9章 家庭厨房(8)

3.炒制。把洗净的猪肝切成片,用适量的盐、淀粉(或加点酱油)拌匀,旺火热油,下锅用筷子将其滑散,待猪肝片断生变色时,捞出待用。在后面的炒制中,炝葱姜,下配料、猪肝片,迅速翻炒成菜。

4.做汤。用猪肝制作汤菜,可不用上浆,但烹制时,应先将汤烧开,再放猪肝片,汤滚,撇去浮沫,即将猪肝捞出。肝片黄而嫩,汤汁清而鲜。

猪腰的烹制要点

先用花椒一撮放入碗内,冲入开水半碗,10分钟后捞出花椒,待花椒水凉后,把刀工处理过的腰花、腰丝或腰片放入花椒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沥去花椒水,再用清水淘净便可烹制。经过花椒水浸泡的腰子,上火过头而不老,也不会溢出血水。先将切好的腰花用醋涂抹一遍,然后再用水泡一会,待腰花发白即可烹制。用此法炒熟的腰花无腥味,而且腰花大口感好。

猪肚的烹调

把猪肚烧熟后,再切成长条或长块,放于碗内,加点汤水,然后放在锅里蒸煮1个小时左右,猪肚会涨厚1倍,又脆又好吃,但千万不能放盐,一放盐猪肚便会收缩变硬。将生猪肚先去掉肚皮,取里层肚仁,剞上花刀,放油中一爆即起,再加调料成菜。在烫洗猪肚时,若用盐水擦洗,就可使炸出的猪肚脆嫩。

牛肉炒制须知

1.宜用啤酒。为了使牛肉鲜嫩快熟,炒前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匀后腌30分钟,啤酒中的酶能使牛肉中的一些蛋白质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鲜嫩程度。

2.不宜用碱。炒牛肉加碱,牛肉中的氨基酸就会与碱发生反应,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牛肉虽然易熟,但牛肉的营养素却遭受了很大破坏。其次是脂肪发生水解,降低利用率。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钙、磷等矿物质,也会因碱性作用而影响人体对其的吸收和利用。

炖牛肉的小知识

1.切洗。炖牛肉时,首先应将切好的牛肉用凉水浸泡1小时,使肉变松。浸泡后,将牛肉放入烧开的水中,撇去浮在汤上面的血沫子,放一点儿水,可以把沉在锅底的血沫子彻底带上来,这样肉汤就会清澈鲜美。

2.用水。要使用热水,不要加冷水。热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鲜美。水要一次加足,如果发现水少,应加开水。

3.用火。炖牛肉一定要用微火,汤水保持在60℃为好,这样,汤上面的浮油起焖的作用,锅底的火起炖的作用,牛肉准会熟得快,而且保证肉质松软。

4.放盐放水。应等肉炖到九成熟时再放盐和酱油,因为盐能促进蛋白质凝固,盐放早了,牛肉自然就不易烂。另外,盐放得早,使汤中蛋白质沉淀,还会影响汤汁的味道。

5.放茶叶。缝制一个布袋,袋内装进少量茶叶,价格便宜些的花茶就行,将布袋口扎紧,放入锅内同牛肉一起炖,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6.放酒或醋。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汤匙酒或1~2汤匙醋)炖牛肉,也可使肉软烂。

7.放山楂或萝卜。在肉锅中放几个山楂或几片萝卜,既熟得快,也可除异味。

家常牛肉的烹炒

烹制牛肉丝菜肴,如尖椒牛柳、青椒牛肉丝、芹菜牛肉丝时,要先将切好的牛肉丝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在烹制过程中要挂糊和勾芡,以使烹制出来的菜肴既鲜嫩,又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红烧牛肉时,最好与牛筋同炖,可使味道更好。

具体方法为:选择牛肉与牛筋各一半,洗净烧开撇沫后,放入黄酒、红酱油、什锦香料等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慢炖或在焖锅中焖数小时后,适当翻动烧开后再焖数小时。烧得烂嫩的牛筋,可趁热吃,也可冷却后切成薄片当作冷盘吃,各有其风味。

牛羊肉去膻增营养

1.炒肉加料。炒肉丝或炒肉片时,要加葱、姜、蒜,或者加点白酒或料酒。在炒菜炝锅时,还可放点食盐,以增强味道。

2.烧肉加料。红烧牛羊肉时,可放些绿豆、橘皮、杏仁、红枣、山楂等,以消除膻味。开锅后,适当放点白酒,既可消除膻味,又可使味道鲜美,并且容易炖烂。这样做出的牛羊肉也易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3.炖肉加料。炖牛羊肉时,放进一些胡萝卜,再加些葱、姜、蒜、大料、桂皮、酒等佐料,一起炖煮,能提高其营养价值。牛羊肉与胡萝卜同炖,不但可以去掉膻味,还能弥补牛羊肉所缺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羊肉膻味的消除方法

1.浸泡。将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中间换几次水,把肌浆蛋白里的氨类物质浸出,可降低膻味。这种方法适合于冬季烹调前的初加工。

2.米醋。羊肉洗净切块后放入锅中,500克羊肉和水500克,米醋25克,煮沸后,捞出羊肉再进行烹调,就没有膻味了。此法用于冷盘更为适宜。

3.萝卜。烧羊肉时,加放一些全身钻上细孔的白萝卜或胡萝卜,和羊肉一起下汤,煮半小时以后,把萝卜取出,然后红烧白烧时,羊肉就没有膻味了。

4.咖喱。烧羊肉时,500克羊肉加半包咖喱粉(约50克),即成没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5.绿豆。把羊肉先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尽血水,煮时放上一些绿豆红枣同煮,也可以除去膻味。

炖鸡应注意的常识

1.先爆炒。在炖鸡时,可以先用香醋爆炒鸡块,然后再炖制,这样不仅鸡块味道鲜美,色泽红润,而且能使鸡肉快速软烂。

2.不要放花椒、茴香。鸡肉里含有谷氨酸钠,这是“自带味精”。烹调鲜鸡时,只需放适量油、盐、葱、姜、酱油等,味道就很鲜美,如再加入花椒、茴香等厚味的调料,反而会把鸡的鲜味驱走或掩盖掉。

3.炖好再加盐。炖鸡过程中加盐,既会影响营养素向汤内溶解,也影响汤汁的浓度和质量,且煮熟的鸡肉会变得硬、老,吃来感到肉质粗糙,肉无鲜香味。应等鸡汤炖好后降温至50℃~90℃,加适量盐并搅匀,或食用时再加盐调味。

4.清炖鸡。做清炖鸡时,用纱布袋装一些大米粒放入锅内一起炖,能使鸡肉的味道更鲜美。

鸡蛋吃法3不宜

1.不宜生吃。禽类的卵巢最容易带有沙门氏菌,常常使蛋壳表面乃至内部物质受到污染。生喝鸡蛋,潜在的沙门氏菌就容易进入人体,人食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2.不宜冲吃。用热水、热粥、热牛奶、热豆浆等冲生鸡蛋吃,也是不安全的。因为用热水、热粥、热牛奶、热豆浆冲,是不能把沙门氏菌细菌全部杀死的。

3.不宜炸蛋。油炸鸡蛋或煎荷包蛋,烹调简便,色、香、味俱全,但由于温度过高,使部分蛋白焦糊,会影响消化与吸收。

把握投放作料的顺序

调味品的添加顺序,原则上是渗透力弱的先放,渗透力强的后放,即糖—盐—醋一酱油—味精。

1.放糖。炒菜时应先放糖类,如先放了食盐,便会影响糖类的作用。因为食盐有脱水的作用,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变硬并有韧性,这样糖类的甜味就不易渗入到食品中去。

2.放盐。一般来说,炒制脆嫩的蔬菜不宜晚放盐,而焖炒软烂的蔬菜不宜早放盐。如家常菜炒黄瓜、炒荷兰豆、炒脆白菜丝、脆炒蒜苗等脆嫩蔬菜,就不宜晚放盐。

3.放醋。醋类受热后,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且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香味。如果放醋太早,菜肴会呈酸涩味,鲜气减退。

4.放酱油。放酱油宜在菜将熟时,或临出锅前才放,以便充分起到调味作用,又能保持蔬菜的原味,还不致损失营养。

5.放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受不了高温,所以只能在最后加入食品中。

科学摄盐须知

盐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氯化钠的含量和纯净度。细盐又称精盐,其氯化钠的含量和纯净度均比粗盐高,且受到污染的环节少,产品洁白、干燥,久放不易溶化,符合卫生要求。因此食用细盐比粗盐好。吃盐过量会损害健康。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钠总量,折合成食盐,不应超过5克。

放盐时机因菜而异

1.即熟时。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噼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2.烹调前。蒸制块肉时,因肉块厚,且蒸的过程中不能再放调味品,所以,蒸前要将盐、调味品一次放足。烹制香酥鸡鸭、鱼丸、肉丸时,也应先放盐或用盐水腌渍。

3.食用前。凉拌菜如凉拌莴苣、黄瓜,在食前片刻放盐,并略加腌渍沥干水分,放入调味品,食之会更觉脆爽可口。

4.刚烹时。做红烧肉时,肉经过煸,或鱼经煎后,即应放盐及调味品,然后旺火烧开,小火煨炖。

5.烹烂后。肉汤、骨头汤、鸡汤、鸭汤等荤汤,在熟烂后放盐调味,可使肉中蛋白质、脂肪较充分地溶在汤中,使汤更鲜美,炖豆腐时也应熟后放盐,与荤汤同理。

鲜味鸡汤少不了盐

用鸡煮汤时,许多呈鲜成分诸如谷氨酸等都溶于鸡汤中,而谷氨酸必须与食盐中的钠离子结合成谷氨酸钠时,才能显示出浓郁的鲜味。因此,没有食盐的加入,鸡就出不来鲜味,煮骨头汤也是这个道理。出锅前放入适量的食盐,不仅汤味鲜美,而且还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酱油使用须知

1.使用时间。酱油在锅内高温久煮,会破坏氨基酸成分,失去其鲜味,而且糖分也会因高温焦化变酸。因此,在菜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既能起到调味作用,又能保持酱油的营养价值。

2.不宜长时间烧煮。如果酱油长时间加热,会失去其鲜味;酱油中的糖分遇高温会焦化,产生苦味;酱油中酒精与酱油中的有机酸结合,经过烹调加热会生成酯类,能散发出浓厚芳香的气味。如果长时间加热,其香味也将会挥发掉。

3.不宜生吃。酱油在生产、销售、贮存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尤其是在卫生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生产的酱油,污染更严重,更不可生吃。炒菜时只要在菜出锅前将酱油放入菜锅内,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制作凉拌菜需用酱油调味,则需将酱油加热晾凉后再去拌凉菜。

醋在烹调饮食中的作用

1.催熟。对一些较坚硬的肉类或野味禽类烹调时,加入适量的食醋,不仅使肉容易炖烂软化,并且有利于消化。

2.杀菌。醋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杀死肠道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嗜盐菌等肠道致病菌。在家庭制作凉拌菜时,加些醋既能增加风味促进食欲,又将起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

3.去味。食醋具有除腥膻味作用,如鱼虾中含有三甲胺等胺类腥味物质,而食醋为酸性可中和胺类物质,可有效去除腥膻味。所以,在烧鱼、虾和煮羊肉时,应加少许食醋。

4.补救。辣椒中的辣味是由辣椒碱产生的,而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所以,放醋可除掉辣椒中部分辣椒碱,除去大部分辣味。此外,菜肴太苦,加点醋也可减轻苦味。

5.保营养。醋可保护维生素免受损失,如含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蔬菜,在加热时易被破坏。而适当加点食醋,可使这些维生素很稳定,损失极少。另外,它对蔬菜中所含的色素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使蔬菜维持原来的颜色不变。如去皮土豆,浸在加食醋的水中不会变黑。

6.益吸收。食醋能促进食物中钙、磷、铜、锌、铬等矿物质的溶解,使人体更容易吸收。如钙与食醋同时摄入,会形成更易吸收的醋酸钙。

7.保健。醋具有促进体内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的作用,并能促进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因而醋还有降血脂和预防肥胖的作用。

8.醋变香的简单方法。在一杯醋中加一点烧酒,再掺少许食盐,均匀搅拌。醋不仅保持了原有的醋味,而且变得很香,易于保存,长时间不会生白膜。

9.醋对人体健康有益。从中医角度讲,五味入五脏,五味是酸苦甘辛咸,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其中酸味能入肝脏,有一定的柔肝、养肝和护肝的作用。

另外,从目前的研究来讲,醋具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同时对中老年的冠心病、心绞痛以及高血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在平时在炒菜、做汤、吃面食的时候,应常放一点醋。有意识地喝一点醋,喝时把醋兑上水喝,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3毫升。

注意,不要直接喝。因为每种醋的酸度不同,如果酸度过高的话,直接喝下去,可能就会伤及口腔、咽喉和胃了。

料酒的烹调作用

1.去腥解腻。鱼、虾、肉都有腥膻味,造成腥膻味的是一种胺类物质,而胺类物质能溶解于料酒中的酒精,在加热时一起随酒精发酵,达到去腥的目的。

2.增香。料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调时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钠盐,使鱼或肉更加鲜美。另外,它还能和糖相结合形成一种诱人的香气。

3.保鲜。用料酒腌渍鸡、鱼,它能够迅速渗透到鸡、鱼的内部,可以延长保鲜时间,有利于咸、甜各种味道充分渗入菜肴中;做绿叶蔬菜时,加少量料酒,有保持叶绿素的作用。

烧菜用酒的时机

烹调中用酒的最佳时间,是烹制菜肴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如炒虾仁时,要待虾仁滑熟后,先放酒再加盐;炒肉丝时,应在煸炒完毕立即加酒;再如红烧鱼时,要在煎制完成后立即放酒。在所有调料中,酒必须最早加入。

蒜为何要捣碎了吃

在大蒜的鳞茎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这两种成分在鳞茎中各自存在、互不相干。只有在捣碎的情况下,两者才能发生反应,生成有挥发性的大蒜辣素。正是这种大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在食用大蒜时应将蒜捣碎,并尽量避免同时吃碱性食品,以免影响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