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和到东阳检查工作,其实有一半是因尹凡而来。这里面的原因尹凡后来才知道。那次尹凡和小秦到岭下村帮丙生家插秧的事,被县委报道组一个叫章文彪的小伙子了解到了,他马上写了一篇稿子,自己盖上“报道组”的章子寄给《河阳日报》,《河阳日报》登了出来。不知编辑怎么处理的,竟将它登在了《党风与廉政》这个专栏上。稿件一出来,东阳县的人当然都知道了。尹凡也看见了这篇报道,不知为什么,心里很是不安。他当即和县委宣传部长高群联系,说自己下来锻炼,插了一次秧就这么报道,恐怕不太合适。还说以后有关自己的活动都不要向外面报道,免得引起误会。高群听出尹凡不是故做谦虚,就说,这件事事先我也不知道,我过问一下,给你个答复。以后有关你的报道,我让他们一定事先给你看过,征得你的同意才能发稿。很快,高群就有了回话,他说,那个什么章文彪,我狠狠地批了他一顿!发稿子也不能这么无组织无纪律嘛。他正在我办公室做检讨。你看要不要他去你那儿当面向你道歉?尹凡说那倒不必了。高群又向尹凡解释说,你不知道,我这个县委宣传部长也难当,报道组那些同志的压力很大,就这么几十万人口的小县,一年规定了好几百篇的上稿任务,完不成任务就扣奖金。小伙子们一天到晚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只要哪里有一点信息,马上就去挖,哪怕是一块铁也恨不得把它变成大金疙瘩,何况你那个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消息……尹凡没等他说完,就说,老高,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意见,以后有关我的报道还是不要发的好。他怕高群认为自己是在以副书记的口吻说话,便开了句玩笑:我希望你利用一下职权,把我封闭起来。
高群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好,好,既然你给我授权,我可是不用白不用,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本来一篇报道也实在算不了什么,尹凡以为已经和宣传部长说好了,下不为例就行了。可没想到,还没等到下次,这篇报道就引出了麻烦。从东阳县邮局发出的一封信寄到了《河阳日报》总编室,信上这样说:
你报某月某日所发的关于我县县委副书记尹凡的报道,我读了以后有意见。你们把他当作廉政建设的典型,可据我所知,这个尹凡同志一到我县挂职,就让县委办把自己的住房按豪华标准全面装修一新,县委办还特意为他购置了全套的家电设施,一共花去好几万元……本来下来锻炼,应当本着艰苦朴素的原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可他这样的表现,你们却给予表扬,这会在东阳引起误导,我们对此很有意见……
信的署名是:“一名退休老干部”。
由于是“老干部”的来信,这位“老干部”的来头究竟有多大,大家弄不清楚,报社不敢怠慢,怕负报道失实的责任,就将信件呈了上去。潘仁和并不是管宣传的书记,不知为什么这封信却转到了他手上。本来像这样的信件,潘仁和最多批个字转给宣传部门去处理就行了。但他看见信的内容涉及到尹凡,而尹凡又是自己亲自提议,以低职高配的方式派下去锻炼的干部,他便不能像对待一般信件那样了。他之所以特意到东阳去,便和实地调查那封信的内容有关。但他采取的是不动声色毫不声张的方式。从尹凡住所出来,他所以心情高兴,就是因为他发现信上所反映的与事实并不相符,他确定自己看尹凡的眼力没有错。回去后,他在那封寄给报社的信上批了几个字,意思是对群众尤其是老干部的上访或告状信,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加以处理,但一定要调查清楚事实,不能打击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性!
知道潘仁和到东阳县搞视察的真相,尹凡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并不是对潘仁和有意见,那天潘书记到自己房间里坐过以后,出来时明明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看起来他对自己还是充分信任的。他没想到一件原本并不大的事,会被人“三人成虎”地附会穿凿,闹出截然相反的误会。后来,卢燕通过市委办的关系,将那封信包括潘书记的批示都复印了过来,尹凡看过那封信的复印件以后,觉得那不像是别人恶意陷害, 不过是以讹传讹所导致的罢了。
卢燕倒是一副非常对不起的样子。她对尹凡说,这事都怪我!我考虑事情实在不周到,没想到给你稍微改善一下居住条件,竟会被人利用,损害了你的形象。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当得真是不称职!
尹凡说,算了算了,都过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我说了旧空调也可以用,而你也的确是一片好心。
尹凡怕卢燕自责,语调放得很轻,卢燕听了心里有一种湿润的感觉。她抬眼看一下尹凡,见他的目光虽然没有直接注视自己,但里面所辐射出来的温柔似乎可触可感。她本来想问尹书记读了自己在《东阳县报》上发的那首诗有什么评价,可咬了咬嘴唇,还是没问。她怕尹凡对那首诗评价过低,问了反而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于是决定,干脆还是不问的好。
县委组织部长居正问尹凡,要不要调查一下那封信是谁写的?查一下笔迹很容易的。尹凡连连摇手:你可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这样一做那我成什么了?居正说,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我们组织部出面,没事的,不会有问题。尹凡还是再三摇头,说,这也是对自己一个警醒。我们当干部的连这点风波都经不起,那怎么行?!
九 “一手交粮,一手交钱”
娄虹快要临产了。
接到岳母的电话,尹凡请了假赶回河阳,妻子娄虹已经在家休息好几天了。她躺在床上,绵声绵气地对尹凡说,按说生产之前是没有休息的,但学校说市委派你下乡锻炼,这是对你的重视。我快要生产了,不能让你有后顾之忧,就让我先在家休息,这是对我的特殊照顾。学校还说以前怀孕的老师从来没有给予这样的待遇的。说完,有气无力地笑一笑。尹凡说,你们学校领导还真有眼色嘛!说完又觉得,学校里一片好意,自己不该这样去猜度人家。
到了预产期,娄虹住进了医院,尹凡和岳母两个人轮流值班,照顾娄虹,虽然忙,但尹凡心里还是忙得踏实。
岳母一到了医院,看见娄虹,就说看你的样子,一定会生个儿子的,那样我就有孙子抱喽!说多了,娄虹就烦了,说,妈,我干嘛非要生儿子?生个女儿不行吗?我非得生个女儿。女儿将来才孝顺呢!
岳母见娄虹烦自己,就不再说生儿子的事,可嘴里一下忍不住了还会念叨:好,好,女儿是孝顺,可你看人家隔壁黄老师家,两个儿子生了两个孙子,多有富呀,多有富呀。
当娄虹从产房出来的时候,护士告诉他们,娄虹果然生了个女儿,胖乎乎的,有七斤多重呢。尹凡听了,心里倒是很高兴,却瞥见岳母脸上的笑容一下消失了。等到娄虹出来,她才调整一下,重新露出笑容,但笑得明显不大自然。好在这时候娄虹已经注意不了那么多了。
生了孩子的娄虹,脸上一脸的平静和慈爱,她整日都把目光投向身边这个满脸皱巴巴的孩子身上,对她唱歌,和她说话,没完没了地亲她,对母亲和尹凡却没什么话说。岳母看见女儿高兴,自己也就高兴起来,整天做这个炖那个的,唯恐对娄虹照顾不周。尹凡也想帮忙做点什么,可岳母嫌他笨手笨脚,做起来让人不放心,什么都不让他做,尹凡倒省心了。
听说尹凡生了孩子,以前一些同学像吴心仁、巫军还有党校的沈强、卞虎他们都先后带了礼物来祝贺。尹凡说祝什么贺,比起你们来我早都落后了。同学们就说你是讲优生嘛!你这个硕士将来想培养一个女博士呗。说得娄虹心里甜蜜蜜地乐开了花。
那天卞虎他们来,看了女儿,几个同学一起在客厅里坐,就随便聊开了天。大家问尹凡下乡挂职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找到了当县委副书记的感觉。尹凡说感觉是我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想做点事总感到很困难。卞虎说你那是客气,你没读过清朝的历史吗?据说李鸿章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连当官都不会当,那这个人还能够干什么?那就彻底没救了。沈强说是不是李鸿章亲口对你说的,我们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一句名人名言?尹凡说,这要看怎么讲,一个人在机关混饭吃那是很容易,咱们这些同学在老百姓眼里大大小小都还算个官。但我也知道你们都绝不是甘心坐在办公室里熬年头,等升迁的人,想干一点事业,想办一点有用的、让老百姓欢迎的事,没有一个平台,谁也没有辙的。卞虎说,你现在有平台了,你想办点什么大事呢?尹凡说,你别笑话我了,我几斤几两你们还不知道?
停了停,尹凡说,我们部里挂点的那个岭下村,村里的那所小学我去了几次,破的那个程度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个房子还是很早以前的一座祠堂,门窗和柱子上的油漆都剥落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从教室里朝上看,尽是一丝一丝的天光,下雨的时候,老师要打着伞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则往不漏雨的地方,挤在一起才能不被淋湿。唉,要是能帮他们建一所希望小学,也算干了一件好事。
听说建希望小学,卞虎一拍大腿:哎,这事你不早说,就有这么巧!上个星期省交通厅的王副厅长到了河阳,我陪他吃饭。那次他就说了,省青少年基金会发动各单位募捐,搞了个希望工程,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解决失学问题以及改善上学条件。王厅长说,他们厅里研究了,说是捐一笔钱还不如干脆找个地方盖一所希望小学,打上省交通厅的捐建标识,这样还可以留个痕迹。尹凡一听这话,眼睛一亮,问:这可是真的?
卞虎说,当然真的,谁还骗你不成?
那能不能争取到我们那里建呢?
试一试,争取一下还是可呼呼的还拍我的肩膀说我是“老弟”呢;那次我们局长也挺高兴,说,把省里的领导陪好了,我这个办公室主任没有白当。
尹凡没想到一次偶然谈话就谈出这么个机会,心里的高兴就不用说了。他再三叮嘱卞虎:一定要想办法替我把这事搞定。
卞虎拍拍胸说,这事哥们答应了,一定去替你办,所需“活动费用”不用你出一分!
孩子睡着了,娄虹一直躺在里面听他们扯淡,听见说到这里,在里面扯着嗓子问,建希望小学还要活动经费?
起码买几条好烟,送几瓶好酒,这样才好联络,才好沟通吧!
临走的时候,沈强又四面看了看尹凡的住房,说,你们组织部的干部就住这样的房子,未免太委屈了点吧?你下次去看看人家交通局的宿舍,那才叫小康呢!卞虎说,我的住房是不错,下回到我家去做客,让“贱内”做一手菜给你们吃。
你老婆可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沈强又跟了一句。
卞虎反讥道,你别嫉妒我。你们工商局住房会差吗?三室两卫还加个储藏间。你要还嫌小,那就该住市委的书记楼了!
没过两天,卞虎给尹凡打来电话,说他和交通局一位副局长一起去了一趟省城,到了省交通厅,王厅长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说是下次抽个空要来实地考察一下。
田里的秧苗渐渐由嫩黄转为淡绿,又由淡绿转为深绿,再抽穗、灌浆,浮出一层浅黄,浅黄又渐渐变成金黄。
这是平静的乡村生活,谁也不会去预先设想它背后可能出现的阴影。
早稻收割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是个欢喜的日子,因为这意味着付出的血汗可以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