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5032000000034

第34章 如何激励你的下属(3)

首先,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确立目标,应该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和确切的时间表。演义中要赵云、张飞、关羽每人攻取一座城池,目标明确而具体,使执行者有的放矢,不仅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满足感,也有着切实可行的现实感,从而引发出实现目标的巨大动力。如果目标模糊,看不见、摸不着,无疑类似于黑暗中的盲目射击。

其次,目标必须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所确立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的难度应以“跳一跳能摸得着”的标准最为适宜。目标过低,不用费吹灰之力,人人都可以实现,没有光荣感,同样也就不会带来满足感,因此会丧失激励的作用。

企业中的中层领导,必须要能确实掌握大家的期待,并且把期待变成一个具体的目标,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清楚的把大家的期待具体的表现出来,就是对企业最具影响力的人.

让下属把不愿意变为愿意

为了一种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对事业的责任,人们有时候必须认真地对待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还要想方设法把它们做好。

有一位着名的田径教练,每当逮住运动员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把头发理短。据说,他所持的理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服从教练。

人的性情不同、志趣不同,对待眼前的事情的态度就不同。譬如善于独立工作的人,可能就不愿意去管理别人。中层领导在用人的时候就要考虑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再安排他适合的工作,但是事实上每个中层领导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人尽其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要求并教会你的下属甚至自己去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下属无条件的服从,与“洗脑教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洗脑”不外呼只教一条规则,并且持续数个小时以上。当事者即使心存反感,然而此种训练方式足可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于是只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人们不愿意做的通常是那些自己认为不擅长的事,所以心里发怵。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人们对自己认识的误区。如果作为上级和旁观者的领导认为他们并不是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就应该鼓励他们去做,甚至有时候命令他们去做。一旦做得成功,他就会增加信心,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就不会再胆怯了。

在企业上班的人员,也同样是由一种命令系统所组成的。

例如在一个团体中,若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如能完全发挥命令系统的机能,此团体在企业中凡事必可胜人一筹。

如此分析,并非意指要将新进公司的职员以军队方式加以训练。而是指由于新进人员在初期对公司的确完全陌生,因此可能对上司的教导产生反感和疑问。为了防止此种现象,并能有效地实施教导,不妨让他们遵守惟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例如,“新进人员必须在上班前30分钟到达”,或“新进人员在进人公司1年之内,必须身着蓝色制服。”如此一来,即可使下属形成接受上司命令的风气。

要让下属知道,“硬着头皮、咬着牙”把从心里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得漂亮,将会比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大得多的收获。

为了一种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对事业的责任,人们有时候必须认真地对待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还要想方设去把它们做好。每个人都要主动去适应环境和社会,而不是要求环境和社会去适应自己。

企业里许多的问题发生皆源于此。人们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通常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要么不去做,要么推诿拖拉,敷衍了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对这个问题的预防办法除了上述的教育之外,中层领导要做的事情是对自己的下属的性格和习惯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明了他对什么样的事情会去积极地处理,而哪些事情他根本不愿意做。对于那些他不愿意做的事,要督促他、观察他、甚至有时候帮助他。让他知道这件事是非做不可的,做得好对工作和他自身都是有益的。

但是中层领导也必须明白,如果在某个位置上的人对他的工作有一多半的事情都不愿意做,就要考虑这个人是否适合这样的位置。经过交谈可以考虑给他换一个更合适的位置,或者干脆劝他改行。

其实中层领导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几乎所有需要处理的事都是难事,都是下属们不能处理或者很难处理的事,这些难事对中层领导来说也未必容易。但是因为你是领导,你就必须硬着头皮去做,以身作则。俗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兵。

我们一般总愿意去做自己最为熟悉的事,而不愿为自己不熟悉或为使自己不愉快的事去冒险。但作为中层领导,你必须去做某些你不愿去做的事。

赏罚要分明

要成为优秀的中层领导,必须对下属要该奖的要奖,而该罚的一定要罚,做到奖罚分明,绝不能因为人情而心慈手软。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说:“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和目标。公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不公正则是对心灵的一种践踏,是对文明的一种挑衅,是对社会的一种罪行。所以坚持公正的管理和处世原则,是每一个人都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孙子兵法》言:“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意思就是说:哪一方的君主开明?哪一方的将帅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士卒能做到令行禁止?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士卒众多?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就可预知谁胜谁负了。孙武如此强调奖罚的重要性,他不仅是如此写的,更是如此做的。

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的中层领导的手中,都应有两根指挥棒:一根是奖励指挥棒;一根是惩罚指挥棒。只奖不罚,则容易造成军心懈怠;只罚不奖,则容易引起军心不稳。所以,优秀的中层领导,必须要用活手中这两根指挥棒,奖罚分明,该奖的要奖,而该罚的一定要罚,绝不能因为人情而心慈手软。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读完《孙子兵法》后,就想见见孙武,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

于是,吴王就找来孙武,问他:“你的这些兵法,是否真像你写的那么管用?这样吧,我给你180个宫女,你去按照此法把她们训练成精良的战士。”孙武一口答应下来,立即着手训练。他把宫女们编成两队,挑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让她俩持着战戟,站在队前。孙武将操练的要领和纪律都讲完了以后,就喊口令让宫女们演练。可是他刚刚一喊口令,宫女们就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令不熟,这次应由将帅负责。”于是重新作了说明。然后又击鼓,发出命令。宫女们又一次哄笑起来。孙武说:“纪律和动作要领,已讲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但仍旧不听从命令,这就是故意违反军纪。队长带头违反军纪,应按军法处置。”于是他令人把两个担任队长的妃子抓起来,砍头以示惩戒。吴王闻听大惊失色,急忙传令,让孙武不要杀他的爱妃。可是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当即把两个妃子一同斩首。又指定另外两位妃子任队长,继续操练。当孙武再次发出口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服从命令,而且严肃认真,举手投足都合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