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5032000000011

第11章 落实是最有效的竞争力(2)

张先生是某家企业生产部的经理,一次老总向他交代说广州客户需要的订货必须在明天发出,张经理就把老总的要求通知给了手下负责人刘厂长。第二天老总打电话询问货发出去没有,张先生对经理说:我给您问一下负责发货的刘厂长。张经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还有大量的产品没有打包,老总得知情况后大发雷霆,命令张经理马上下车间,动员一切力量把货发出去。因为这批货非常重要,只有提前发货才能在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获得优势,保持市场占有率。如果今天不能发货,就会贻误商机。但是作为中层领导的张先生并没有认识到老总决策的重大意义,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是将老总的意图传达给下属去执行,发现老总情绪不对头时,就对刘厂长呵斥:“告诉你今天要把货发出去,还磨磨蹭蹭、拖来拖去,你想拖到什么时候?”刘厂长则感到自己很委屈,这几天人手不够,招不上人来,新员工不熟悉工作流程,遇到这样的情况谁有办法呢?再说老总应早点通知才是,昨天干了大半休,一直都没休息,还想怎么着?

后来老总亲自来到车间指挥,这批货终于按时发出去了。老总算是松了口气,对车间里的员工说,我要不是多操心,非得误了大事不可。张经理顺着老总的意思指责刘厂长说:“这下知道发不出货的后果了吧?人手不够也要想办法,不能耽误大事啊。”刘厂长对张经理的这种做派很是不满,但因是自己的上级,就没有吭声。

这家企业的执行力落实不力,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层领导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简单的认为中层就是起个上传下达的作用,把上级的旨意传达给下属,出了问题就责怪下属,既不承担协助上级制定决策的责任,也不承担下属执行不力的责任,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习惯。

与上述企业中层领导的做法相反,有的企业的中层是从基层被提拔上来的,但是角色没有转变过来,还跟以前似的,什么事都亲自去跑,结果自己忙得手忙脚乱,而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却很差,没有取得应有的执行结果。

以上两种错误的做法——无作为、瞎作为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层在执行中的角色所致。中层在企业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对执行的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企业,高层制定策略,对决策负责,但是高层不可能对公司的一切事情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中层应做好高层的助手,调查好实情为高层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如果基层在执行决策后发现决策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影响到执行结果,中层负有不可逃脱的直接责任。另外,中层还要领导基层员工不折不扣的执行上级的计划,对执行的进度进行跟踪和检查,以保证圆满完成任务。这两种角色既可以促使中层献计献策,协助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又可以使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并上报高层领导,这样即便策略存在某方面的不足也能很漂亮地执行,把事情做圆满。总之,中层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是策略的执行者,对于基层来说是执行的领导者,基于对这两种角色的认识,扮演好角色,中层应努力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领悟能力。中层作为执行策略的领导者,在开始执行某个项目之前,一定要吃透领导的意思,把握好做事的方向,否则方向出了问题,执行到位就成为一句空话。

计划能力。高层制定的策略为中层执行提供了总体的目标,但是怎样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中层在执行之前确立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任务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事情处理的先后顺序等等。

协调调度能力。许多工作需要全体成员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中层协调好内部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团体对外部客户、有关组织的协调,以使策略顺利得以实现。

控制能力。不管计划的怎样周密,事情不可能完全按着计划好了的路径发展,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很可能使计划落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这就需要中层领导具有控制局面的能力,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要控制好局面就需要中层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方案。

中层领导只有认清了自身的角色定位,着重提升以上几方面的领导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带领下属更好的执行高层的决议,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落实就得真抓实干

工作靠抓,落实靠干。真抓实干,关键是在真和实上下功夫,真和实,是相对于虚和假而言的。真抓实干,就是真心真意地抓,实实在在地干,不走形式过场,不搞虚情假意,不尚空谈,专务实效。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做到真抓实干,不能只看形式,关键要看结果,看实效,看老板满意的程度。当然,实干并不是“忙乱”,没有实效的“忙乱”,虽然看上去非常热闹,甚至也很“辛苦”,但与真抓实干格格不入。

爱迪生千尝百试发明灯泡;爱因斯坦独树一帜坚持相对论;达尔文潜心钻研出进化论;李时珍跋山涉水,访医问药完成《本草纲目》;李嘉诚勤奋苦干,从一个贫穷少年到今天的香港首富……但是,这些发明和成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他们所乐于花费的。这些事对于他们来说,是自己最爱做的事,也正因为如此,靠实实在在地做事他们取得了成功。

一个人即使天分很高,假如他不艰苦操劳,真抓实干,他不仅不会做出伟大的事业,就是平凡的成绩也不可能得到。试想一下,假如爱迪生不坚持一次次实验,又怎会成为发明大王?假如李嘉诚被贫困磨光了斗志,又怎会成为一代富翁?

爱迪生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也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一位老教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我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发现有很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非常安分守己。而且,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各奔东西后,老师同学都不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是,在毕业后的几年或十几年中,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本看来会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

“后来,我常与朋友们一起琢磨,认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实干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因此,许多机会落在他们身上。如果平凡的人加上实干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定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可见,真抓实干是成功成才的内在特质。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实干精神。实干可以立业,实干还可以兴邦。最重要的是,实干还可以保证中层领导工作的落实。但要记住:实干绝不是不动头脑的傻干,实干更不是不明目标的蛮干。

在远古时期,有兄弟二人,相伴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地的的时候,遇到了一片风急浪高的大海,而海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

关于如何渡过这片海,兄弟俩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哥哥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海去;弟弟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这片海,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海干涸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哥哥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学会游泳;而弟弟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海边观察海水干涸了没有。

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的时候,弟弟还在讥笑哥哥的愚蠢。

但是,哥哥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弟弟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取得成功!”

的确,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只要一个人还停留在分析和规划的阶段,就永远不会使目标得到落实。因此,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在落实上下功夫,落实才是成功的关键。

此外,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喊口号”与“抓落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一些必要的口号与宣传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喊口号、搞形式、做样子,重要的是保证工作的落实。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智慧,多思考、多研究,在落实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我们必须要牢记:那些只会说空话、喊口号的人,收获的必然是老板的冷漠和反感。只有那些抓落实、办实事的中层领导,才会使工作得以落实,得到老板的赏识。

总之,如果说落实工作有捷径的话,那就是真抓实干。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你要想提升自己,让工作落实,最重要的就是实干。假如你是一个缺乏勇气、忍耐力、决断力的人,那么,你就应该磨炼自己具备实干的能力,而且必须坚信,上帝赋予你唯一神奇的力量就是真抓实干。

要巧干而不蛮干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即:落实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在民谚中,也有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说法。《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一个情节:女主角黄蓉被一个巨大的海蚌夹住了脚,费了很大的劲也掰不开,结果抓了一把细沙放到蚌壳里面,蚌就自己打开了,因为蚌最怕的就是细沙。

可见,巧干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并找到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巧干既减少了劳动量,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类似的盲点,许多人仍旧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你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越多,你获得的成功就越多。

实际上,埋头做好领导交办的工作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这些人错误地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实际上,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也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结果却使工作得不到落实。

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它有一个非常着名的“电梯测试”法:

假如一位顾问去向一世界财富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做项目说明,准备了500页精美的演示文稿,但在演说刚刚开始的时候,首席执行官接到总统的电话,要他立即去总统府一趟,现在怎么办?

此时,顾问应该跟首席执行官先生一起乘电梯下楼,在首席执行官钻进车里之前,仅仅有两分钟的时间,顾问要说服首席执行官为这个项目掏2000万美元!你能如此化繁为简吗?

假如你可以的话,你就可能成为麦肯锡公司那些年薪100万美元的高级顾问之一。

所以说,把工作做到最细致,需要10分的努力,但如果要把最细致的工作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则需要12分的聪明。

一个落实者不仅卖力地工作,他们更会在行动前进行思考,即他们是主动思考,而非仅仅处于被动。因此,工作中不要只去做事情,而要经常坐下来想一想。假如你不能让出些时间去制定计划、认真思考、安排优先顺序,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辛苦,同时你将不能享受到聪明的工作所带来的收益。记住:巧干远胜蛮干,落实要讲方法。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个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之外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李利和刘野非常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长和他们同时签定了合同。

签订合同后,李利立刻行动起来。他每天在十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来回奔波,用两只大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庄,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清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的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李利很快就开始赚钱了。即使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但是李利特别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赚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合同中的一份感到十分满意。

而刘野呢?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刘野。这令李利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赚到了所有的水钱。那么,刘野干什么去了?原来刘野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自己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六个月后,刘野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刘野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后来,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需要水。刘野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高速度、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8分钱,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不管他是否工作,无数的村庄每天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刘野的银行账户中。显然,刘野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的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刘野幸福地生活着。而李利在他的余生里仍旧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所以,工作之中我们应常常问问自己:“我只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要知道,不论何时,仅仅有拼命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聪明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要想培养聪明巧干的能力,必须从思维方式方面着手。以下几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我们找到工作的诀窍,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得以落实。

1、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要求我们以职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才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乐于工作,我们就会常常因此而在不断的积极思考中找到落实工作的关键。

2、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人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通常是站在自己职责范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真正懂得巧干的人却总会自觉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不论你是作为老板还是中层领导,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首先应是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样就事论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

3、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