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5029000000023

第23章 家庭课——子欲养而亲不在,请常回家看看(1)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哈佛学子爱默生

子欲养而亲不在,请常回家看看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永远的遗憾。如果你还幸福地拥有父母之爱,那么请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常回家去看看你年老的父母,为他们尽尽一个儿女应该尽的孝道吧。

前不久偶然看了一则新闻报道,一位八旬老太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老人怕孤单而跳楼自杀。看完这则新闻我的内心感受颇深。报道分析老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点,老人对物质要求并不高,他(她)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聊聊天。

忙碌的生活,忙碌的工作,让我们备感疲惫,以至于对老人的关心越来越少,没体会到他(她)们内心的希望和孤独。现在回想起来,方知母亲为何有时会找各种借口,希望自己回去。例如她会打电话说:“咱家的花生差不多可以摘了,你想不想吃”等等之类的话题来暗示。是啊!天下最深的感情莫过于亲情。父母不奢求儿女给予多好的物质生活,只希望能够得到儿女的陪伴。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都想着趁年轻努力打拼,等工作闲暇时,或是成家立业后,再给父母更多更好的回报。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自认为有了条件、有了时间尽孝时,父母已在不知不觉间老去。

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希望全天下的儿女们,都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常回家看看,与父母、亲人聚在一起感受亲情和家的温暖。让父母的晚年不寂寞,不孤独。与此同时,还能想她们所想,做她们所做!

有一个男孩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他的母亲都没有想过要改嫁,怕的是让孩子受委屈。

终于有一天,他长大了,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临行前,他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早日把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好好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毕业之后他找到了一份薪水微薄的工作。他想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工资那么低,养活自己都是问题,把母亲接过来如何负担得起,还是再等等吧!

几年后,他跳槽去了一家外企,工资是原先的好几倍。他很高兴,想终于可以把母亲接来了,但是又想到自己现在生活不稳定,又没有自己的房子,等买了房子之后再把母亲接过来岂不是更好?所以还是再等等吧!

就这样,接他母亲过来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村里打来的电话,他的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当他匆忙赶回家看到母亲安祥的面容时,悔恨之心无以复加。

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些事情,你等得起,你年迈的父母却等不起。

这个男孩原本有一颗孝顺的心,却一等再等,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人间。生命中,有很多事情当我们觉悟时已经悔之晚矣。

所以,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儿女的就应该经常回家去看看。虽然说有了物质基础才会有精神基础,可是,在父母的心目中金钱与物质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心理的满足,只有儿女的真诚与孝心才能令操劳一生的父母露出灿烂的笑脸来。

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会准时回老家看望母亲。

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炕上。后来,母亲就开始随便地翻他的衣袋,只留下那张车票。

后来,他恋爱、结婚、生子,慢慢地就每两个月回一次家。

再后来,他担任单位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尤其是他有了专车,没必要再坐长途汽车,他开始适应不了长途车的颠簸。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他索要车票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他已是市里的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老家的弟弟来了长途,说母亲突患脑溢血,生命垂危。

100公里对他来说是短途,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他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离开人世了。

他带领兄弟姐妹们,披麻戴孝,安葬了母亲。

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他从樟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中学课本,那是昔日母亲用来塞鞋样的。他翻开来,啊,书内竟整齐地夹着一叠车票——他当年每次返乡看望母亲时留下的车票。

他的泪水又一次地涌了出来,他后悔,为什么母亲健在的时候不多回几次家。他还突然想起,这么多年来,母亲还从未到他的四室二厅里住过一夜。

回到城里,他只携了那一叠花花绿绿的车票。

他常常把车票的故事讲给父母尚在的朋友们,极力使他们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他说,多回家看看父母吧,哪怕只停留片刻,否则,也许你也会有深深懊悔的那一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个父母都希望有一个孝顺的儿女。作为儿女,你是否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成家多年了,虽然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但由于事情太多,老是抽不出时间回家。总觉得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也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总会在家中守候着自己,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某一天听到某首歌,突然间醒悟过来,原来一直以来自己错了。于是,回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要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父母正在家做什么事。进了家门,看到父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母亲渐渐苍老的脸,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浓重的商业化气息包围,就像是被捆绑在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不知不觉中我们是否疏远了世界上最真挚的亲情?父母亲的牵挂是那样的纯洁、无私和默然,如夜晚天空中的明月,柔静地照耀在儿女们的心中。当我们品味了那“一叠花花绿绿的车票”背后的牵挂,体味了儿子心中的“深深懊悔”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头脑又受到了怎样的启迪呢?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永远的遗憾,但是它还继续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如果你还幸福地拥有父母之爱,那么请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常回家去看看你年老的父母,为他们尽尽一个儿女应该尽的孝道吧。

别把烦恼带回家

别把烦恼带回家,并不是非要向家人隐瞒我们的困境,而是要求我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让家人知道,虽然遭遇困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这样,就传递给家人一种积极的信息,而不是消极的恐慌。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由于工作上的压力或者是人际关系的变故纠缠,我们经常会产生烦恼,感到心烦意乱,难免将这些烦恼带回家中,向家人发泄,迁怒于人,于是和睦的家庭掺杂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从而扰乱了家庭的正常生活。

有人说,工作时受了一肚子的委屈,无法对老板讲理,无法对客户发泄,或者不能对同事朋友讲,因为这样可能不安全。可是一个人一旦受了气,有了不愉快的情绪,总是要找一个情绪的舒缓口,那就只剩下把坏情绪转移到丈夫(妻子)或孩子身上了。

人有了压力、委屈、郁闷的情绪,发泄是必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将这些不良情绪转移排遣掉,才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家是温馨的港湾。一个充满着团结和睦气氛的家庭,会使每个家庭成员精神愉快。家人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不是我们的出气筒。当我们受了委屈需要发泄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不伤害家人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排遣,比如写日记,看电影,上网,或去打球,而不是去欺负“家人”。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有什么烦恼可以与家人诉说,沟通,但不是将家人当作撒气筒。

别把烦恼带回家,我们尽管不是有意要摆给别人看,但它无形中会伤害无辜。所以,把烦恼抛在脑后,给家人一张笑脸。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问这个问题做什么?”父亲生气地问。“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借钱去买那些无聊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躺在床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过了一会儿,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也许他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想买什么有用的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还没有,爸爸,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爸,谢谢你。”小孩欢快地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零碎的钞票来,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呢?”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爸,现在我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你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多么聪明的孩子,父亲一定觉得有点内疚了吧。其实,无论你的工作令你多么地不愉快,都不应该将愤怒与不满转移到家人的身上,这不仅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是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愚蠢表现。在关注工作与成就的同时也关注心情与家人,这会让你的心更平衡,工作也显得更有意义。

在哈佛,教授们经常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一个农场的主人,雇了一个技工师傅来安装农舍的水管。技工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先是因车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再就是电钻坏了。最后呢,连他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也抛锚了。他收工后,无法回家。雇主只好开着自己的车子把他送回家去。

到了家门前,技工邀请雇主进去坐坐。在门口,这位满脸晦气的技工没有马上进去。只见他闭目养神了一阵子,然后伸出双手,抚摸着门旁一棵小树的枝桠。

待到门打开,技工立马笑逐颜开,和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深情的吻。在家里,技工非常热情地招待雇主。

雇主离开时,技工陪他向车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做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技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在外面工作,不顺心的事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门,这里头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烦恼暂时挂在树上,明天出门时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小树前面时,‘烦恼’大半都已不见了。”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倒霉或不如意的事,因而心生烦恼。其中的许多烦恼,都与心情或情绪有关,因而是有时间性的。待心情平静下来以后,烦恼可能就消失了。

我们不妨学学这位技工师傅的方法,把烦恼暂时放在门外,不把它带回家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享受到幸福温馨的生活。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份保障,都把时间花在进修或工作上,所以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更要积极争取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要知道,“有没有钱并不能衡量你是不是成功的人,你要量力而为,不能因为别人有大洋房住你也要住。因为洋房里的温暖,不是由里面的那些砖块拼成的,而是由家庭成员去共同营造的。”

生活中的确有苦恼,我们也可以向家人诉说,但却不能把苦恼全部转移到家人的身上。要知道,家是你最温暖可靠的坚强后盾,我们应该用心呵护它。当你工作了一天,打开家门的时候,就应该把工作中的不快乐拒之门外,带一份好心情回家。

别把烦恼带回家,并不是非要向家人隐瞒我们的困境,而是要求我们在告诉他们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让家人知道,虽然遭遇困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这样,就传递给了家人一种积极的信息,而不是消极的恐慌。

别把烦恼带回家,别把你在工作中遭遇的不公都化成怨气,发泄在家人身上;别让家人流出无辜的泪水;别让家人蒙受太多的委屈;应把所有的欢乐,像礼物一样打包带回家,并一一赠于家人,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永葆和睦!

把一份欢乐说给别人听,欢乐仍是一份;但是,如果把一份烦恼说于别人听,烦恼就成了两份。所以,为了家人的幸福,请千万别把烦恼带回家!

出门在外,报喜别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