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不要太张扬
5028200000010

第10章 、自恃者不彰,自矜者不长(1)

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出人头地,即使一时得逞,也必定碰得头破血流,结果好景不长。因此,懂得损益之道的人,做人、做事都不肆张扬,对人、对事能始终保持一颗谦逊之心。只有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无知,你才能做到虚怀若谷,装得下东西。

满招损,谦受益

孟德斯鸠说:“我见过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态度自然,使人不感觉到他们身怀美德;因为他们恪尽天职,毫不勉强,一切表现,如出本能。他们决不至于长篇大论,指出自己稀世的优点,因为他们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上述的人,是我所喜爱的。我不喜爱那种对于自己的德行似乎不胜惊叹的人,他们拿自己的善举作为奇迹,讲给人听,非让人大吃一惊不止。”

中国素来是世人公认的“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即使是圣人,在他专长的领域之外,也要保持谦虚的心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

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有一个骄傲的人,来找禅师辩论佛法,禅师在给他倒水的时候,拿着茶壶一直倒,水满溢出来也没有停。那骄傲的人就说:“杯子已经满了,你还倒吗?”禅师就对他说:“你就像这个杯,你已经满溢,听不进别人的说话。拼命倒也没有用,它已经流到外面了,这就是“满招损”。

曾国藩的官位最高曾经做到四省的总督,如同小皇帝一样。他书念得多,知道过了头不是好事情,就为书房题名“求阙斋”,以明其志。人皆求圆满,曾先生求阙;要求欠缺一点,不能盈满。地位愈高愈谦虚,所以他能够保持得住,一直到现在,他的后人也长盛不败。这是他自己有德行,为子孙后代树立典范的结果。

20世纪中国作家和文化先驱之一的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系和自认为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己。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其实无论外国人也好,中国人也罢。人就像花一样,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而愈谦和的人,愈有内在的花香。

因此,自谦需要胸怀,只有豁达大度的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自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无止境,不耻下问”,虚怀若谷、求实好学才是真实的体现。自谦需要真诚,没有真诚的自谦是虚伪,是做作。用无私的心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发自心底地去欣赏别人,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真正地利己利人。

自谦还需要不断地进取,以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那么越博学,就越能够看到有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需要继续去了解和探索。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致江河,自然会取得新的成绩。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切忌不能永远停止在一个高度。其他人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也许今天自己值得骄傲的资本在明天就成了大家共有的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自谦是交往中的调和剂。处在原有熟知的环境中,自谦的态度更能增加亲和力。进入一个新场合,以低调与人交往,就会减少他人可能出现的敌对情绪和防备心理。

自谦不是自我贬低,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为自卑披上的一件外衣,更不是遮挡不学无术的盾牌。“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厚实的人生,其厚度和深度是需要有些城府的,物极必反,曲尽见直。一个智慧的人必定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谦虚的人必定会不断增加自己的智慧。

所以说,过度自信就可能变成自负,不如怀存一些谦虚的态度,细心一点做人的道理,自敛一丝做作的行为,这不仅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有帮助,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程序的规范运作,也大有裨益!

谦逊者智,自诩者愚

泰戈尔说得好:“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伟大的时候。”这话说得一点不错,“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大智若愚者即使拥有智慧也并不显露,仍然不耻下问而不断进步。而自诩者却愈加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落后于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孔子曾有过许多老师,他谦虚地汲取知识与力量,从而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刘邦与项羽相争天下,刘邦能够虚心接受下属的意见,使他周围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也因此成就帝王之业。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因此乌江自刎。所以智慧是不一定外露的,低调一些,谦虚一些会使你拥有更多。

1964年,远在新疆兵团农学院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写信,指出他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已是力学权威的钱学森收到信后立即回信,承认自己粗心大意。后又让这位青年将意见写成一篇短文,由钱学森推荐,在《力学学报》上发表。

这是多么豁达,多么谦逊的一种表现!其实,钱学森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何以不与他虚怀若谷、豁达的雅量有关呢?

一位记者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请教:“你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如此简练,请问有什么秘诀?”海明威不动声色地说:“有时我饿着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有时我站着写,而且只用一只脚踮着地;有时我在寒冬里故意只穿一件单衣,我边写边冻得瑟瑟发抖,这些不愉快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尽量少写些多余的话。”海明威这一席低调、诙谐、谦逊、令人回味无穷的话,不仅道出了写作的艰辛,而且使我们对海明威的品格肃然起敬。他告诉我们,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谦逊都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同时,经验也告诉我们:自信和谦逊可以使一个人从平凡走向辉煌,而张扬与狂妄则往往使一个人从峰巅滑向深渊。

十九世纪的法国着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他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还向她们致了谢。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其实,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而愈低调与谦卑,所以才能能精益求精,扶摇而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更具有容人的风度和谦卑的雅量。反之,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听在专家耳里,不是越发显得你的肤浅吗?

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

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鹰王根本瞧不起鼹鼠,心想: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敢否认鹰王的眼睛是锐利的吗?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我鸟大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未理会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一天早晨,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和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愚蠢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对我给予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真是怪事!看来,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谦恭的鼹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的呢?

智者不在位高,谦者不在权显。智慧不是位高就可以拥有的,即使你至高无上,过分死板与严肃反而会束缚智慧的步伐,没有灵活的头脑必定会陷入困境。

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与人相处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眼里容得下别人是一种智慧;谦和,更有助于你的生活和工作。

古语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智慧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点滴都能体现出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不要被骄傲与自满蒙住了双眼,不要被庄严束缚了智慧的翅膀,满腹经纶的人,不会故意去张扬他的学问,半斤八两的人,才会咣咣当当地响个不停。

人生须记,谦逊伴智者,智者必谦逊。谦虚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谦虚的人才会从贤者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看轻自我,方成圣贤

孔繁森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总是将自己当作主角,会让人感到你格格不入。一个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一个沉湎于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只有把自己看轻些,才会不断否定自己,使自己得到提升。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进门时撞在了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不会忘记无论你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了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促使他后来完成了一番伟业。

无论你的资质如何聪慧,能力如何卓越,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无疑都是渺小的。大千世界,浩渺无垠;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何足为轻重?横看,一个人只不过是世界上不起眼的一粒草芥;竖看,一个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

有句话说的好:“20岁时,我们总想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4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看法;60岁时,我们才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消极,而是一种人生哲学。

年轻的经理约翰第一次参加集团董事会,非常紧张。董事长对他说:“你不用怕,大家都会用心听你的意见,但并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董事长的话虽让人感到有些失望,但却讲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不用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感觉。也许有人会说,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为何不借此一鸣惊人呢?其实,在这个理性化的时代,一个人的成绩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展现的。那种影视明星大腕式的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喝彩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

美国有一句谚语说: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把自己看的很轻。可在生活中,许多人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看得太重,总是喜欢沉浸在对自我的欣赏之中。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容易使自己心理失去失衡,而让自己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上班。他既有才能,做事又踏踏实实,深得公司老板的器重。在一次晋升中,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这个职务非他莫属。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人意料。他想不通,于是他向老板提出休假报告。等到他回来时,发现公司并没有因为他的休假而显出一丝的混乱,一切都与他在时一样的井然有序。顿时,他明白了,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他又一如既往的工作,不过心中却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埋怨。

人的一生中,我们不过是路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第一次的参与、第一次的失败,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不必过多地纠缠于失落情绪之中,你的哭泣只会提醒别人重新注意到你曾经的失败。

看轻自我,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而是一种谦虚、智慧、力量的寻找。有的人盲目自信,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结果吃了很多闭门羹,得到很多失败的教训。其实,不妨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看轻一些,让你的谦卑,为大家所折服,他们乐意在你的旗帜下歌唱;你的柔弱,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别人看重,越易展现自我。

看轻自己是一种超然和洒脱。抬头做事,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得轻些,把目标看的重些。吸取经验教训、精神营养以自补,不断使自己重起来,强起来。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你会发现,看轻自我实在是一种人生的美德。

看轻自己是一种知弱变强、以强补弱,权衡利弊,鞭策自己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动力;是一种人格和思想意识的修养;是一种自我完善,是一种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有机融合。看轻自我是自知之明。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能正确评价自己,敢于否定自己,时刻把自己摆在“我不如人”的位置上,既是一种谦恭,也是一种清醒和种智慧。自知才能及时找准人生的支点,审时度势,选准突破口,经过努力达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