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5022600000026

第26章 非洲风情(4)

按照安尼人的习俗,被授神职者若在两年学习期间没有房事,她就不会感到任何痛苦。否则,她就没有资格当“科米安”。人们在年轻妇女的手心里涂抹了一些植物油,只见她连三次将手伸进油锅里,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痛苦的样子。人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久久没有平息,这表明她已经胜利地闯过了三关。

这些活动举行完毕之后,这位妇女要重新走进魔圈,将一盆圣水倾倒在头上,洗去一切污垢,然后走出“魔圈”,在“圣贤”的座位上坐下。几个“科米安”妇女来给她剪发,因为她的头发又长又脏,在学习期间她不得洗头和剪发。接着,她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传授者家里,人们已在那里摆下“金酒”和鸡肉,庆祝又一个“科米安”的诞生。她也要换上漂亮的衣眼,脸上和身上都化妆一番,手臂和脖颈上戴满饰物,头上戴一个金制的王冠,在一个饰金的椅子上就座。人们饮酒、跳舞、唱歌,一直到午夜时分,整个圣职授礼活动才算结束。

奇闻轶事——男人也戴面纱

在阿尔及利亚生活着一个名叫“图阿雷格”的少数民族。这里的男人们有个奇怪的习惯,总是用布遮着自己的嘴巴,绝对不让别人看到。

据说古时候与现在的情况正相反,那时候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图阿雷格族只有女人戴面纱而男人不戴。但有一次,图阿雷格的军队打了败仗,狼狈不堪地逃回驻地,连珍贵的骆驼也在慌乱中弄丢了。土兵们的妻子生气地摘下自己的面纱扔给丈夫:“我们真替你们害臊,遮住你们的嘴脸吧!”从此,男人们就开始戴面纱了。

图阿雷格的男人自18岁起,就要戴上蓝色的面罩——“萨利姆”。面罩一般用蓝棉布制成,男人们用它把头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一条细缝露出眼睛。每当遇有隆重的仪式,男子们都戴着蓝色的面罩,甚至把皮肤、脸部、胡须都染成蓝色。在图阿雷格族的传统观念里,蓝色是最美丽的颜色,蓝布是富有的象征。

可是,如果把整个脑袋都包裹起来的话,吃饭的时候该怎么办?有办法。他们在每次饭快要进嘴巴时,飞快地把布稍稍向上掀起,等饭进嘴巴后又马上把脸遮住,然后把饭咽下去。图阿雷格的男人们认为,让人看到面部是不礼貌的,只有把脸遮起来,才是对别人的尊重。

喀麦隆的奇异习俗

喀麦隆不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称。

喀麦隆人口约1600万,全国有富尔贝、巴米累克、赤道班图、俾格米、西北班图等200多个民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但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也都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喀麦隆有趣的“蛇环礼”

在喀麦隆西部的撒尔尼拉人中,盛行着一种奇特的“蛇环礼”。客人来了,主人一面热情地请客人就座,一面从内室取出一条活的小蛇,首尾一扣做成蛇环,套在客人的脖子上。

那小蛇咝咝地吐着火红的舌头,冷冷的身子在客人的脖子上不停地蠕动。这时候,客人绝不能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有等交谈完了临走时,才能礼貌地解下蛇环套回在主人的脖子上。

要是客人不懂这个礼节,吓得丢下蛇环就逃,那么主人就会生气地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从此双方便再也做不成朋友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礼节?据说,是因为撒尔尼拉人的祖先曾遇到过可怕的瘟疫,除了一对快要咽气的夫妻外,其他人都死了。正在这时,两条“神蛇”缠上了夫妻俩的脖子,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他们。从此,“蛇环礼”便作为当地人对神蛇救命之恩的报答,一直流传了下来。

爱美的“活耳环”

喀麦隆有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这种蛇皮色银灰,表皮有漂亮的回字形花纹,当地的妇女们都喜欢用它来做活的耳环。选做耳环的银枪蛇要先拔去毒牙,然后将蛇尾转扎成一个小圈圈,在圈圈的内沿垫上布衬条,系上细线穿挂在耳垂上。就这样,一条条活的“银枪蛇耳环”,不时在耳垂下昂首吐芯,十分有趣。

在菲律宾群岛,有一种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鱼——鲼虎鱼。这种鱼体长只有2毫米左右,看上去就像一粒芥菜籽。当地妇女常常会将鳅虎鱼装在一个特制的玻璃球里,当做耳环挂在耳垂上。鳃虎鱼在这种特制的耳环中游来游去,看上去美极了。

“戊机”婚俗

在喀麦隆一些部族还流传着“戊机”的婚俗。如果你来到一个叫“家季”的村子,路边经常停着一些妙龄少女。原来按此地习俗,凡长大成人的姑娘,都要在村边山边或溪边顿着,如果她们看中某个路过此地的小伙子,就会弯腰叫到“戊机”。如果小伙子无意,姑娘就不再做任何表示了;如有意,小伙子也必须弯腰道“戊机”。这样一对男女就算订婚了。

如果以后男方反悔了,那么他就要去“卡古米耶”的神庙忏悔,并向女方赔偿损失,这样才能与女方解除婚约。

新知博览——勇敢的角斗士

努马族世代生活在苏丹的边远地区。这个民族酷爱角斗,所有的男人都具备高超的角斗技艺。这项活动是培养男人们骁勇、机智、意志的一项传统活动。

男孩长到13岁时,家里人就把他送到专门的角斗学校,接受严格的角斗训练。角斗同其他娱乐活动一样,并没有规定举行的次数。一般来说,举行角斗次数的多少要视收成的好坏而定。丰收时,人们自然心情愉悦,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角斗比赛。如果遇到灾年,则只是偶尔才举行一次。

正式的角斗赛非常隆重,仿佛是举办盛大的聚会一样。参赛者从四面八方赶往比赛地点,代表各村庄的旗帜插满了场地周围。人们谈笑风生,热烈地讨论着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整个赛场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气氛。

每个参赛者身上都要撒上一些植物烧成的灰,据说这样便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战胜所有的对手。比赛的胜利者为当天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欢呼着把勇士一次次高高地抛向天空,胜利者所在的村庄更是一片欢腾。

比赛结束后,还要举行发奖仪式,颁发奖品。这奖品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而只是一根槐树枝。获胜者会将这根树枝烧掉,并小心翼翼地把落在地上的灰收集起来,作为下一次比赛时的幸运物。

现在,角斗比赛作为一项突显男性力量美的体育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独特风俗的埃及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了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71年9月,阿联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现政府为总统制。

埃及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主要农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水稻、洋葱、小米、豆类、甘蔗、水果等。埃及也是闻名世界的长绒棉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埃及的棉花在世界上一向以单产高、出口多、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被誉为“埃及的白金”。

埃及人受历史、宗教等因泰的影响,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

厌恶针的埃及人

在埃及,每天下午3点到5点这段时间里,要是你因为钉纽扣向旅馆服务员借针,或到商店里买针,你将不可避免地碰一鼻子灰。

原来,埃及是个憎恨针的国家。在这里有一个自古相传的习俗:在每天下午3~5点这段时间内,埃及人不卖针,不买针,也避讳谈“针”这个字眼。当地人认为,天上的神每天在这个时候下凡,向人们恩赐生活必需品。但神的施舍很特别,对富有的人非常慷慨,对贫穷的人却很吝啬。

而穿针引线在当地恰恰被视为是穷困者的生计,于是,在“神下凡给予恩赐”的时间里,人们都忌讳与针有关的事情。在非借针不可的时候,出借人也会把针插在面包里偷偷交给对方。

另外,埃及人喜欢肥胖,像针一样瘦削纤长的身形则遭人厌恶。如果一个身材窈窕的女人被人骂作“针”,那将是她一生最大的耻辱。

礼节颇多的埃及

在埃及,晚餐要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是失礼的。按照埃及的商务礼俗,还应该随时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拜访须先订约会,埃及人对来访的客人甚表重视(有时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因此,即使依约前来面谈当中,若有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也会简单地进行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