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5022600000020

第20章 美洲风情(4)

意大利面也是意大利的特色食品。极品的意大利面采用高级白酒,上好的甜蕃茄颗粒,纯蕃茄酱,初榨橄榄油和去籽黑橄榄,还有牛菲力牛肉,加月桂叶、百里香、罗勒等好的食材做成酱汁,在配以世界第一品牌的意大利面Brallia的Spaghetti面条,它的面条弹牙有劲,久煮不烂,呈现透明金黄琥珀的面条,组合成受高品味人士着迷的口感与味道!

奇闻轶事——建在水上的房屋

你听说过住在水上的人吗?柬埔寨人就生活在这些建造在水上的房屋里,这种房屋被称为水上房屋。

可是,为什么他们要把房子建在水上呢?那是因为柬埔寨人的房子每年都要被泛滥的河水淹没,不得已,当地人只好把房子建在水上了。目前,在柬埔寨的洞里萨湖上,水上房屋的数量已超过了几千幢。当地人每天在这些水上房屋里吃饭、睡觉,并且在这些水上房屋中间已有了水上学校。

偶尔有些水上房屋会有独立的洗手间,但大部分人只能在密林中对付着解决内急问题。在柬埔寨的水上房屋里,几乎无法找到常见的冲水式洗手间。用冰块造房子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就是穿着厚厚的大衣仍然感觉寒气逼人。可你知道吗?生活在那儿的因纽特人,就连房子邵是用冰块垒成的。

造冰屋时,先选好地基挖一个坑,然后在坑上用冰块垒成半球形的屋顶。为了保温防寒,因纽特人除了在冰屋顶上铺一层厚厚的野草外,还要铺一层海豹皮。

冰屋的前方有一扇小窗,以便光线能够照进屋里。冰屋的门很小,但对于身材不高的因纽特人来说,仍能方便地进出。

最特别的是,冰屋里的床也是用冰块垒成的。晚上,因纽特人点起海豹油灯,既能照明,又能取暖。

睡觉时,因纽特人先在冰床上铺上柳枝编成的垫席,再铺上一层鹿皮,随后一家人一起钻进一个用皮制成的大口袋里,倒也显得十分暖和。

这种冰屋的寿命不长,通常只能居住2~3个月。但在四处飞雪的北极,因纽特人随时都能住上新房子。

另外,秘鲁曼的尼威克城的地底下有一种温度极高的地下水,它流经构造特殊的由地下石灰岩、石膏石组成的地层时,溶解了许多矿物质在水中,使水变成了具有水泥性的胶状液体。当这种特殊的水喷出地面后,温度下降,便凝固起来,成了当地最好的建房材料。

哥伦比亚故事多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北角与巴拿马接壤,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西部除沿海平原外,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谷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东部为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上游支流冲积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赤道横贯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向北逐渐转为热带草原和干燥草原气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属亚热带,2000~3000米属温带,3000~4500米属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

哥伦比亚的主体民族是西班牙人同印第安人,以及黑人在几个世纪里互相通婚、世代混血而逐渐形成的现代的哥伦比亚人,风俗礼仪既保持着当地土着居民的鲜明特征,又带有西班牙人的明显影响。

拿蚂蚁当零食吃

世界上的食物很多,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中游的……对于某个民族来说,某些食物属于山珍海味;而对其他民族来说,这种食物可能恰如毒药。

生活在哥伦比亚的桑坦德人,就是一个食蚁的民族。在当地人看来,蚂蚁就像爆米花、坚果仁一样可口,是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珍馐美味。每年的4月到6月,桑坦德人就开始收获蚂蚁了。每到雨后的早晨,温暖湿润的阳光照耀大地时,蚂蚁就会纷纷从洞穴中爬出来。面对这样的美食,桑坦德人就像一群食蚁兽一般,对这些小东西穷追不舍,直到收入囊中!在收获时,蚂蚁也会用剪刀状的嘴狂蛰猛咬,但桑坦德人为收获更多的蚂蚁,根本顾不上疼痛,一股脑儿地将看到的蚂蚁扒入口袋里,准备回去好好享用。

除了桑坦德人会食蚁外,生活在马里锡卡索的居民也爱吃白蚁。他们在捕捉白蚁前,会先在一个小瓮里装上几块牛骨头,然后将瓮倒扣在白蚁穴上。一两天后,他们再将瓮翻过来,此时牛骨上就爬满了白蚁。还有一种用亮光捕捉蚂蚁的办法。由于白蚁对光敏感,所以人们只要在一个容器内放上会发光的东西,成群的白蚁就会自投罗网。

人们把装蚂蚁的瓮拿回家,洗干净后用油炸,再拌上佐料,就成为一道他们喜爱的美食了。

哥伦比亚忌讳多

大部分哥伦比亚人都信奉天主教,但也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在哥伦比亚的诺亚纳马人看来,如果随便捕杀猎物,神灵就会对捕杀者和其家属进行报复。因此为防止妖魔袭击,孩子们从小都佩戴着各种保护神象。所谓的神象,其实也就是刻在小木棍上或人形或蟾蜍、蜘蛛等动物形象,以消灾避邪。

在哥伦比亚,还有新教派的“麻袋人”。他们认为,人体的右边作恶多端,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因此,他们常常都要将身体的右半边从头至脚用麻袋片遮掩起来,而将左半体裸露在外。无论作任何事情,只用左手,禁用右手。所以,这里的人也被称为“麻袋人”。

此外,哥伦比亚人还忌讳“13”、“星期五”,并视其为灾难、厄运的数字和日期;最厌恶基督教中传说的叛徒犹大;因此,他们在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六,总习惯焚烧犹大丑像,以示解化痛恨。

最罕见的钱

在哥伦比亚的库尼雷镇,有个查尔瓦族。直到现在,这里的人都在使用他们自己制作的特殊“钱币”。这种钱币是由部落头人用一种不易褪色的青汁水写在宽大的白色外罩袍上的。

在部落中,头人会根据不同的人在部落中的不同贡献,按照等级在每个人的衣服上画出一定数量的方格,写上钱币的价值。有时候,一件衣服还可以写上很多钱币,这时这件衣服可以算的上一件值钱的“宝衣”了。

人们在使用这些钱时,只要将衣服上的钱币剪下给对方就行了。而收钱的人则将剪下的方格缝在自己的白色罩袍上。如果罩袍被剪得不能再穿时,就将剩下的“钱币”再缝到新袍子上去。查尔瓦族人同外界进行商品交换时,用的是哥伦比亚货币,而由头人亲笔所写的“钱币”只能在族内使用。

历史侧影——居所最不稳定的民族

在绵亘南美大陆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隐藏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生活在这里的乌罗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一觉醒来会漂移到什么地方。

乌罗人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支,人口约1000人,他们生活在用蒲草扎成的草岛上,以捕鱼为生。湖上大小不一的草岛大约有60个,这些岛高出水面仅1米,是由厚厚的芦苇、蒲草和烂泥聚集而成的。

草岛与的的喀喀湖的湖底是分离的,所以会随着湖面上的风和水流四处漂动。这些岛小的只有两三户人家,大的有足球场那么大,还设有邮局、学校等公共设施。

在陆地上生活的人看来,这草岛不要说是生活,连走路也摇摇晃晃的,非常困难。但对于乌罗人来说,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根”,是安居乐业的“土地”,离开这不断晃动的家会让他们连觉也睡不着的。

尽管乌罗人的生活十分清苦,但他们仍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劳动着。

委内瑞拉的风情

委内瑞拉是南美洲北部的一个国家,北临加勒比海,西与哥伦比亚相邻,南与巴西交界,东与圭亚那接壤。全境从北向南分成三大地形区:西北和北部为安第斯山脉和马拉开波低地,中部是奥里诺科冲积平原,南部为圭亚那高原。全境处于热带。除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7℃,年降水量1400毫米,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北部沿海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圭亚那高原南部、马拉开波低地和阿马库罗三角洲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气候。

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原油产量居南美洲的前列。此外还开采铁砂、金、金刚石、煤等。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农产品有甘蔗、棉花、大米、高粱、咖啡、可可等。旅游业收入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旅游地区是安赫尔瀑布和玛格丽塔岛等。

奇特的摔牛运动

委内瑞拉的摔牛和西班牙的斗牛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只有在委内瑞拉才流行的摔牛,在当地称之为托罗斯·科里亚托斯。它是由委内瑞拉草原牧民创造的一种民间游乐活动,后来逐渐风行到城市。每逢节假日,各市镇往往举行一系列娱乐活动。首先是宗教性质的游行,接着是集体野餐,在广场上唱歌跳舞,摔牛则达到欢乐的高潮。

摔牛士骑在马背上与公牛周旋,并设法拉住牛的尾巴,然后使尽力气把牛摔倒在地上。摔牛通常在一条长二三百米的跑道上进行,有时也利用广场或宽敞的街道,四周围有木栅,成群的群众聚集在外面兴致勃勃地观看。摔牛开始时,场内放三五头强壮的公牛。摔牛士骑在马背上奔逐着,向公牛靠近。看准时机,便俯身抓住牛尾巴,并使劲拖拉揪拽,凭着自己的臂力和奔马的冲力,把精疲力竭的公牛摔倒在地上。摔牛士要想抓着牛尾巴,也并非轻而易举。有的牛蛮劲特大,横冲直撞,有时反而会把摔牛士从马背上拖下来。这便成了摔牛士最不光彩的时刻。

摔牛士抓住牛尾巴,牛总要逃窜狂奔,设法挣脱。当牛尾巴从一位摔牛士手中滑脱时,另一位便设法靠近它,再次揪住牛尾巴,就这样时而追逐,时而拖拉,当一头牛的体力渐渐不支时,便终于被摔倒在地。这是一场机敏和力量的竞赛。委内瑞拉人特别喜欢这项活动。15岁以上的男子都可以参加摔牛,年过半百的摔牛士也不乏其人。

举行摔牛活动,往往还邀请一些美丽的姑娘到场,她们是经过事先挑选的,姑娘们坐在平台上,或站在场地旁的阳台上。当摔牛士获胜后,先骑马绕场一周,然后来到姑娘面前,姑娘就会把一串玫瑰花佩带在壮士的肩头。出色的摔牛士往往胸前、肩头、背上都缀满了玫瑰花。

首都加拉加斯的摔牛活动与一般市镇稍有不同。到场助兴的姑娘不是穿民族服装,而是穿色彩鲜艳的运动衫和牛仔裤。摔牛大会结束后,就举行野餐和舞会,并当场宰杀三只乳猪,在广场烤好,为壮士庆功。

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

节假日的夜晚,委内瑞拉人喜欢邀请亲友举行家庭晚会,边吃边聊,边听音乐,边跳舞。委内瑞拉人的节假日相当多,除新年,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之外,还有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医生节、记者节等。名目繁多的节假日为委内瑞拉人开展歌舞娱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委内瑞拉人喜欢的四弦琴,是由西班牙吉他演变而来,外形酷似小吉他。人们除了唱情歌时仍用吉他伴奏外,委内瑞拉舞曲及其他各类歌曲都用四弦琴演奏或伴奏。四弦琴的演奏方法分“拨”和“弹”两种,前者使用较普遍,后者则在独奏或为竖琴伴奏时才使用。

委内瑞拉民间舞蹈丰富多采。为人们所熟悉的魔鬼舞,因地域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戴假面具。假面具有的用干葫芦做,有的用纸做。惩恶扬善则是这类舞蹈的主题。在阿拉瓜州的祖奥镇和卡塔镇流行一种多人魔鬼舞。每逢节日,人们便穿上引人注目的服装,戴上精心制作的假面具,成群结队的来到亲朋好友的门前跳舞。等他们跳得大汗淋漓时,主人便以丰盛的酒菜款待他们。活泼、欢快的舞蹈充满了喜庆和团结友爱的气氛。库马纳魔鬼舞却另有特色,魔鬼青面獠牙,丑陋不堪,令人毛骨悚然、望而生畏。

在法尔孔州南部及拉腊州北部,有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叫“图拉斯”。它因用“图拉斯”乐器伴奏而得名,已有几百年历史。每到5月、9月或l0月,人们将事先选好的一棵树,称之为“垃圾树”。人们便在树前翩翩起舞,纵情欢乐。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玉米秸和甘蔗叶扔到树下,“图拉斯”结束后又把这些叶子收拾起来带回家好好保存。他们认为这些叶子是吉祥物,能带来明年五谷丰登。

图拉斯舞会演奏的乐器中,有用竹筒做的乐器叫“图拉斯”,和用鹿角做的乐器叫“卡乔斯”,前者音色响亮高昂,后者浑厚低沉。这两种乐器在响葫芦的伴奏下相得益彰,极富感染力。

此外,别开生面的“卡里特舞”,再现了渔夫捕捉卡里特鱼时意趣横生的场面;以非洲乐器“塔穆南格”命名的“塔穆南格”舞,颇似中国剑舞。上述种种,都富有委内瑞拉民间艺术独特的风格。

相关链接——厄瓜多尔的黑妈妈节

每年的9月,厄瓜多尔人都要隆重庆祝一年一度的黑人母亲节——黑妈妈节。黑妈妈节又称“圣母施恩节”。庆祝活动一连持续3天,以拉塔昆加城为节庆的中心。

节日的清晨,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汇成一流向广场走去,队伍中由一名妇女扮演成受人尊敬的黑妈妈形象,她头戴蝴蝶结和玫瑰花,脸上涂满油彩,和蔼而又慈祥。当黑妈妈到达广场时,全场欢声如雷,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拥向她,向她表达衷心的问候和感谢。紧接着两位英俊威武的骑士把黑妈妈抬上一匹装饰得华丽别致的大马上,她便侧身坐于马背,高举着一个黑皮肤的布娃娃,唱起了民间的摇篮曲。唱罢,黑妈妈从布娃娃的长裙下取出一支巨大的注射器来,向她邻近的人们脸上假作喷射,而那些被“射中”的人一面用手帕假装擦拭,一面高喊:“多美的牛奶啊!”

紧接着,黑妈妈率领人们,在音乐伴奏下向本地区最大的城市走去。队伍中最主要的角色是有孩子的妇女,她们身穿白色裙服、头戴面具,一路歌舞不断;男人们则高唱民歌,特别要唱:“不要用刀杀我,因为你有锋利的刀刃;用叹息声来杀死我吧,我将宽容你的罪行”;未婚的女青年不戴面具,她们穿红着绿,单独列为一队。

姑娘们不断地与小伙子们调情,小伙儿们则唱起民歌相对,歌的大意无非是“抱怨”节日里的姑娘缺少端庄的举止。于是姑娘们便双手捂脸以示害羞,小伙子们则趁机向自己喜爱的姑娘怀中投红石榴。这样的打情骂俏,往往会成就不少鸳鸯。与此同时,黑妈妈则在欢乐的人群中挑选自己的孩子,当然,只有那些表演精彩、装饰华丽的青年人才能被她看中,被选中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并能获得一分纪念物。

到了第三天,所有参加庆祝的人们云集在城市中心,活动随之进入高潮。黑妈妈登上巨大的舞台,她向所有的人祝福,并放声高唱黑妈妈之歌,歌词由黑妈妈的扮演者即兴所作,这样就避免了落入俗套。此后节日亦告结束。

美丽传神的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