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5010200000002

第2章 恋爱的季节里没有恋爱(2)

4个月后父亲去世。父亲总是女儿恋爱的范本。父亲的儒雅平和,不就是我在舒依哲身上发现的美德吗?父亲的去世,让我一直追寻的那个美好境界又坍塌了一大片。失恋,我也许可以慢慢平复;失去父亲,却像生命毁掉了一大块,任何时候提起来,都无法抚平创伤。

我进入了本命年,本命年原来是这样难熬啊!父母健在,可以在他们面前撒娇。以前,我就经常跟我爸说:“爸,我烦死了!”我不能告诉他烦什么,因为无法启口。但说出“烦死了”,情绪好歹有个发泄。现在,经历过生离死别,我把这种没用的话都收了起来,因为无处可说,说了也只是增添烦恼。

叶舟兰和柳穆终于结婚了,石础成再也没有打来电话。倒是叶妈妈曾打电话问过我,首钢有位合适的小伙子,是否愿意见见。我本能地说“不”。叶妈妈说:“哦,那就算了。”话音里听得出她的不高兴。不是我驳她面子,而是我根本就想独身。即使能打破独身的想法,遇到的那个人也不会是通过相亲认识的,而是应该有一场深入灵魂的邂逅和恋爱才对。这是24岁的我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全部看法。既没有物质要求,也没有条件可罗列,像是凭感觉去碰运气,碰着碰不着都无所谓的样子。

我妈经常无奈地叹气,说:“你把好时光都错过了!”

“错过就错过呗,无所谓。”我看似满不在乎的回答,其实是一种放弃挣扎的绝望,无人能知。

4.电话里的长篇爱情小说连播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的大学同学顾西颜每隔两周都会给我打来电话聊天,一聊就是两个小时,讲述她的爱情故事。

顾西颜是一个古典美女,身材高大,相貌如同西方雕像,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象牙白的肤色。她不大好动,体态丰盈,讲起话来慢悠悠的,却很有条理,绘声绘色。我和她在一个宿舍住了四年,却从没注意到她口才如此之好。住在一起的女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难得有机会能长篇大论。现在人都散了,电话那头,顾西颜像在面对话筒直播,说得声情并茂,头头是道。我想,她一定是坐在沙发里,或者倚在床头跟我聊天的,不像我,拿着话筒,站在冰箱前,无处可坐——家里地儿小,电话就借势放在了冰箱上。但因为她说得有趣,我站两个小时竟然一点不觉得累。

无论顾西颜说得多么有趣,都无法否认这一点:顾西颜只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她并不关心我的忧喜伤悲。每次她只是礼貌性地问问我的近况,便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讲了两三年,让我来把它浓缩一下吧:

大学刚毕业,她也很茫然,不大喜欢自己的工作,经常去各种招聘会。但几轮招聘会下来,她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勇气丢掉铁饭碗,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既然如此,不如嫁个好人家,嫁个有钱人是她明确的目标,于是她转向婚介所。

九十年代初,婚介所还是个新鲜事物,她之所以敢去尝鲜,是因为她认识的朋友中,恰巧有这样一位幸运儿在参加婚介所的活动,约见了第一个人之后,就缔结了美满的姻缘。这给了顾西颜极大的鼓励,她到同一家婚介所报了名。

她也见了几个人,但没有她朋友那样幸运,见的人都不大合适。有一次,一个在瑞典生活的中国厨师回来相亲,约见了她。厨师的条件很诱人,说只要结婚,就可以带妻子到瑞典定居。顾西颜打算孤注一掷,心想:这个厨师看着还算顺眼,收入也很高,又能跟他去瑞典生活,索性就嫁了吧。于是她和这个厨师一起到厨师家里,受到他的妈妈、妹妹的热情接待,吃了一顿饺子。

送顾西颜回家的路上,厨师说:“我在国内待的时间有限,咱们先领证,同房后我再走。”然后对她左看右看,说:“你一个大学毕业生,干吗找我啊?你是不是腿有毛病啊?我怎么觉得你走路不稳?”

顾西颜憋了一肚子火,说:“我腿没有毛病,是不是你眼有毛病啊?咱们领证可以,同房应该在瑞典。你要是个绅士,就不应该说这种话。”见顾西颜生气,厨师连忙道歉。但这些话起了棒喝作用,令顾西颜清醒过来,最终还是拒绝了这桩婚事。

在她的长篇连播中,类似的故事都是小插曲,她真正的主线是和刘丙辰的恋爱故事。他俩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对方以前是个运动员,和她认识时已经退役,在搞传销。那时传销还刚起步,尚未坏了名声。后来,顾西颜曾在电话里冗长地给我介绍过这种生意,并说自己也帮男友讲过几次传销课。

话说他俩第一次见面,谈得很投缘,等分手时,刘丙辰又送顾西颜回家,几乎送到了家门口。顾西颜客气道:“要不到我家坐坐吧?”刘丙辰就真的进去了。聊到这些细节时,我和顾西颜都哈哈大笑起来。

但后面的故事就有些累人了,拖拖拉拉的恋爱谈了两三年,每次谈到结婚,刘丙辰就推三阻四。后来,顾西颜发现了刘丙辰的一个秘密,他和他的生意伙伴关系暧昧。那个女人已到中年,老公进了监狱,被判十一年。女人声称跟老公感情深厚,在一心一意等他出狱。可顾西颜有几次发现刘丙辰彻夜找不着,其实都是在那女人家里。尽管刘丙辰说,是谈事太晚了,几个朋友都在她家留宿的。但这种话,谁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和做生意的人谈恋爱,女孩遇到的往往是因谈事儿而空等一场的爽约。这不新鲜,“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至今依然,千百年来商人好像并没有进步多少。被忽略的顾西颜百无聊赖,爱起来费劲,分手又难。她失落之余,也接受了几次来自婚介所的约见。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对她格外中意。小伙子一表人才,又是外企白领,隔三差五地约她。她有时见面,有时又躲躲闪闪,这全看刘丙辰是否有时间关注她。小伙子似乎会错了意,以为这是顾西颜耍的小手段,在考验他,于是也不温不火,有时一周联系几次,有时却又一两个月没音讯。

顾西颜还是牵挂刘丙辰。当刘丙辰同意和她拍婚纱照时,他俩拍了各种着装、各种尺寸的婚纱照,放在刘家。这个故事我听着揪心,就提醒她,万一他真的不跟你结婚,手里又攥着你俩的婚纱照,那麻烦可就大了,也许照片应该放在自己手里。顾西颜觉得有道理,就一点点地往回拿婚纱照。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婚纱照是否都拿回来了。她叹口气说:“我现在也没法跟你说,有些事你也不明白……”我心想,还能有什么事呢?无非是叶舟兰和石础成那样越过界的事,这样的事不说也罢,我可不感兴趣。在我的爱情词典里,这些都是形而下的内容,不值一提。

有时候,电话漫谈也聊聊父母那一代的故事。顾西颜父母的婚姻,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现实版。由于组织安排,顾西颜美丽的妈妈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领导。领导已经跟家乡的老婆离了婚,断绝了来往。年轻妻子结婚多年未育,出门跳舞排解忧虑。结果,丈夫不仅不给开门,还把她漂亮的旗袍放在盆里倒上墨水给染了。等到三十五六岁,妻子终于先后生下顾西颜姐妹。这件被保存下来的乌黑的旗袍,就成了顾西颜长大后母亲对她的警示,一定要找个顺心的爱人。

顾西颜虽然父母都在,但父亲常年住在高干病房,母亲陪侍左右,姐姐早已出嫁,这个偌大的家,其实每天就只有顾西颜一个人晃来晃去。当我挤在自家逼仄的环境中听她畅谈时,我总想象电话那头,她豪门孤女般的生活。不管怎样,在这一点上,我是多么羡慕她有个自由舒畅的空间啊。这也是听她连播时,我时常走神的原因。

5.生活在江湖中

在顾西颜讲述她的漫长故事的同时,我正忙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另寻一份合适的工作。出师顺利,我到一家画报社当上了记者。

参加考试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家位于北京胡同深处的画报社。当时在会议室答卷的时候,胡同里的鸽哨声、吆喝声都悠悠地传来。画报社所在的小楼空荡荡的,仿佛没几个人。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人都在外面撒着呢。

等来到画报社上班,我立刻和这里的同事亲热起来,毫无距离感。这是因为我认识了兰小池。初来乍到,我坐在属于自己的那张桌子前,拘谨得不敢乱走动。当时是夏天,所有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我看见斜对面的办公室有个女孩向我招手:“哎,你是新来的记者吧?过来坐坐吧。”她是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女孩,戴着眼镜,上身穿一件白色小T恤,下身配一条黄色真丝休闲裤,身材苗条。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兰小池,是新来的美编,来这里有半个多月了。聊着聊着我发现,我俩还是同一所大学毕业,这层校友关系使我俩在这陌生的环境中格外亲近。

画报社里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我是唯一的女记者,其他三四个记者都是30岁左右的男的,两个编辑也是老先生,所有领导都是30多岁的男士。在这个画报社里,我和兰小池就像两朵盛开的花,格外醒目。和男同事打交道也非常容易,没过多久,我们就呼朋唤友起来,一出去一帮人晃晃悠悠,非常有趣。这是我格外喜欢的地方,有一种自由的生气。别的地方上班,都盼着周末休息,在这里却倒过来了,周末变得漫长难耐,我们盼望着上班再聚首。有时候实在思念得紧,大家就约好周末到东升家去聚会。

东升,东北人,一个人租住在北京城里的大杂院,他的房间十分有趣,位于大杂院的二楼——房主在平房上加盖了一层,里间是卧室,外间是客厅,落地窗,外面还有个小平台,很像复式楼。

聚会也是冷拼,大家买来各种吃食和成箱的啤酒饮料,吃喝畅谈,议论着单位里的人和事,谈论着各自的理想。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渐渐明白,画报社很不正规,大家来这里也是暂时栖身,都各自准备着寻找新的机会。

摄影记者老李,一心想开个自己的文化公司或者工作室,他似乎更青睐后者这个叫法,对画报社的工作心不在焉,得到机会就揽点私活。记者小刘,图的是稳定,正在通过关系打点某国家大报的领导,时机成熟,就要随时离开画报社进那家报社。记者老张,则想通过画报社平台,做成几个有偿报道,捞一把……这只是暂时的萍聚,大伙儿都知道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骂骂人吹吹牛,畅想一下未来,因为大家并不是竞争对手,更像是江湖上结交的朋友,所以彼此都不设防。

兰小池是很现实、很灵活的人,她虽然没有他们的雄心壮志,但也有自己的心思,在这里熟悉熟悉美编的工作,为以后积累资本。她并不着急未来,而是稳健地过着当下的生活,虽然28岁了还没有男朋友,但也无妨。我则完全惊呆了,本以为到这里改变了命运,却发现上了一条破船。

不管怎样,我还是马上忙碌起来,每天忙着采访,去过河北、山西,甚至广东、海南。采写的文章被副主编称赞为鲜活。副总编是个部队转来的大帅哥,30多岁,仪表堂堂,很稳重,早已离异。后来,我们的摄影记者为他拍的结婚照,七八张制作成一人多高的巨幅照片摆在画报社里,引来我们的围观。照片上那个新婚妻子,高傲娇小,年龄大概不会比我和兰小池大。

编辑部王主任是另一种类型,邋里邋遢的风流才子。他经常对我和兰小池说:“你俩都应该找男朋友了。不过看起来,你比小池更应该找,小池能自得其乐,你过于忧郁了。”我藏在眉宇间的心事还是被他发现了!我问他:“要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现状,该怎么办呢?”他说:“那就把当下每一天过好,快快乐乐的。”

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身上的气质明显有别于舒依哲身上的书卷气。我品味着这股新气息,想到人生其实应该有更阔达的气象,也许自己真的不该一叶障目。

女孩的心理是敏感的,我明显感到来自东升的好感。比如,搞活动时,我站在那里拍照,他的手臂从后面虚拢过来,围住我的腰。虽然瞬间就放开了,这却让我的神经被刺了一下。他很幽默,说话声音很磁性,个子很矮,长相很丑。但不管他长成什么样,他都不是我要找的人。有一次,我特地拿来一张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以及舒依哲三人的合影,假装无意间地让东升看到。他好奇地伸过头来,问:“这是你男朋友啊?”我说:“是啊,旁边这个是我未来的小姑子。”照片上,我站在中间,和两边的人各有半米的距离。这是我和舒依哲唯一的合影,想不到却在这个场合派上用场了。东升故意“哼”了一声,昂起头,装作不服气的样子说:“有啥了不起呀!”后来,他还特地私底下问兰小池,我是否有男朋友。兰小池说,不知道。事后她告诉我,东升的态度异常地严肃。

画报社的男性朋友们为我搬开了障目的那一叶,我已经能平静地对待舒依哲了,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虽然心灵的伤痕深刻,但也是可以当做纪念来回忆的。东跑西颠的生活,使我对书卷气已经不感兴趣,也许,我正是用这样的心理暗示来远离舒依哲的影响。舒依哲是个难忘的美梦,但也仅仅就是个梦而已。我正一点点感觉到,心中的火焰已燃烧殆尽,此时剩下的都是余温了。

6.被拒绝的迟到的表白

从认识兰小池的第一天起,她就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一聊就一两个小时,所谈内容无非东拉西扯。这个28岁的大龄姑娘也真够寂寞难耐的。不过她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家庭里,妹妹和母亲天天跟她撒娇,她说她有两个妹妹,大妹妹比小妹妹还小。这个说法令我耳目一新,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在单位,我俩也经常是出双入对,一起买饭,一起出去遛弯,周末一起逛街,买一样的包背着……女孩间的友谊往往如温泉一般贴心暖人。她出差去广州,我送她一摞写有我家地址的明信片,让她每天寄一张。她只坚持了两三天,这几张写得满满的明信片,我至今还保存着。我还经常去她家玩,她妈妈说,你们两个,找到一个就找着另外一个了,老摽在一起。

这天晚上十点来钟,我刚撂下兰小池的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我以为她有什么话忘了嘱咐我又打过来,所以没等她张口,我就说:“又怎么了,又忘什么事了?”对方迟疑了一下,开口说:“这么晚给你打电话……”我很惊讶,竟是舒依哲。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和舒依哲偶有联系。有时是七八个同学约着去见老师,有时是路过他单位,我去见他和自己另外一个室友苏琴,他们分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毕业之后不久就听说,他的那个女友已经把他甩了,另投了大款的怀抱。这倒符合我对那类女孩的印象——美丽而浅薄。然而,我再没想过和他的可能性,他那句“你需要我怜悯你吗”,已如一把利刃斩断了我所有的幻想。

已经毕业两年了,他从未给我打过电话,今晚打来电话所为何来呢?他说:“这个电话我拨了又挂,挂了又拨,反复了七八次,最后还是下决心打了。”他话说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他什么意思了。他的话让我心疼,当初我辗转反侧考虑要不要向他表白的那一夜,也是这般犹豫痛苦,我实在不想他也有这样的经历。

他接着说:“我觉得女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型的女人,一类是学生气质的女人。第一类人俗不可耐,是那些当太太的人,有许多现实的考虑,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所以我还是希望从第二类人里选择婚姻。你觉得咱们还有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