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5010200000018

第18章 还有心动的感觉吗(3)

那天小乔的婚宴来宾很多,她还请来了家乡的豫剧团演员来助兴,非常热闹。被安排在我这桌的这个人叫高达,其实人很矮,长相也老。我忘了他是什么报的记者,倒是挺能说,操着费劲的南方普通话,滔滔不绝。幸好中间隔着我侄女,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对应着。他问:“你们是姐俩吧?”这让我侄女很郁闷,事后她问我:“我有这么老吗?”我安慰她说:“那是因为我显年轻。”

我和侄女没等婚宴结束就先走了。路上我问她,对旁边的高达感觉如何。侄女笑道:“呵呵,挺能吃的!”好评价!我俩不禁哈哈大笑。

事后我告诉了小乔我的意见,我以为这事就完了,哪知道这才是麻烦事的开始。后来,他逢年过节就给我发短信祝贺,起先我还回贺。不久,他就打电话到我单位,约我见面。我跟他说没时间,他倒无所谓,说:“好,等你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联系。”我赶快联系小乔,请她转告这位高达,我不愿和他交往。也不知道小乔后来转达没有,他还是经常发来短信,已经不仅限于节假日,也不全是拜年话,而是号召人支持他为国家法制健全而努力之类的。

后来我再也不回复他了,也早把他的号码从自己手机里删掉了。但是这种公函式的短信仍然不断,直到今天为止。我怀疑是群发,尽管如此,面对一个老是沉默不回的人,他也应该识趣一点才是。

后来有一天我翻我们的报纸,居然发现我们报还介绍过他的事迹,说他正在致力于一个什么完善法制的事业,是个民间组织。为此他辞去工作,租住在小破房里,每日东颠西跑,常常买下一周的馒头,每天回家就啃馒头吃……这倒像这个执著发短信的人干的事。虽然事迹可歌可泣,我却想,谁愿和这样的人一起去啃干馒头呢?

我和小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再联系,我才知道她已经怀孕生子。以后,小乔寄来了她负责的杂志,我发现,她又跳槽了,并跳上了高枝,已然当上了副总编。我问她是否还住在方庄,她说方庄的房早卖了,在单位附近买了168平米的三居室。我惊叹她的房子太大,她说:“我还嫌小呢,我还想买别墅呢!”她说出这话,很有实现的可能。

小乔的天空在不断地扩展延伸。她的故事告诉我,一个女孩应该如何抓住机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如何将劣势扭转过来。正如李宗盛的歌中所说:“虽然累,但是,很值得。”

亲爱的小乔,当你高飞的时候,我会仰视着你,为你喝彩。

39.周晓萍离婚

周晓萍的婚姻保卫战胜利之后,她实际上已经处于离婚状态。小石又出国了,长期不理她,等着一旦分居的时间符合法律的规定,下次再去起诉离婚,那时她不离也得离了。周晓萍的胜利是暂时的,她的失败是注定的。

我搬新家后,给了周晓萍一把钥匙。我担心她一旦离婚,原来的小家房子不属于她,是小石家的,要收回;娘家恐怕也回不去,那样风光地嫁出去,再灰溜溜地搬回来,面子上过不去,周围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也要嚼舌头。给她一把钥匙的同时,我告诉她,她可以随时来住。我的房子100平米,她搬来是没问题的。

周晓萍只是偶尔来我这里过夜,她来的次数有限,每次对我来说,都像节日般开心。我俩又可以无拘无束地聊到后半夜了。

周晓萍任何时候都讲究礼数,她第一次来我新居,就拎了一个大盒礼品。打开一看,非常雅致,是一幅带木框的油画,画的是黑暗背景下,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周晓萍说:“这是我结婚时人家送的,一直没打开过。送给你吧。”口气里带点苍凉和疲倦。

我们坐下来聊起她的状况,分析的结果是:我建议她把小家里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能卖的都卖掉,即使这样,也根本不足以补偿她的损失。

周晓萍对这些很淡然,说自己已经想好了,同意离婚。那个家里的东西,她打算就带走几件电器,其余的都扔在那里吧,搬走看着也嫌堵心,卖了又可惜,不如就留给他们家。房子她也不打算争了,净身出户,反倒省去很多麻烦。

不管她怎样处理善后,能离婚,赶快开始新生活是最重要的。周晓萍不久就办理了离婚手续,小石一直在国外,没有出面,一切都是由律师代理的。周晓萍把钥匙交给了婆家,前婆婆拿到钥匙,怕有变故,赶紧搬进了这套房里。

尽管我一再盛情邀请,她还是搬回了娘家住。

周家一家都很善良。中秋节的时候,周晓萍和妈妈买了月饼水果,去看望前婆婆。走到过去的小家,站在门口,能听到屋里的走动声、电视声、厨房里水洗的声音。周晓萍百感交集,不知道见到善良的公婆,说些什么好。

出乎她意料的是,她什么都不用说了。当她按下门铃后,只须臾工夫,屋里就变得静悄悄起来。无论娘俩怎么按门铃,拍门,里面都没有开门。周晓萍叹了口气,把沉甸甸的礼物放在门口,和母亲转身离去。这个结局也如她的婚姻一样,所有善意都没有得到回应。我的天使女友,背后的翅膀开始变得沉重。

然而天使把委屈留给自己,把责任和爱给了更广大的人群。当不久之后非典来临,周晓萍率先报名参加了一线工作。他们医院的医护人员被派往房山的非典隔离病房,她在那里工作了一个多月,成绩斐然,火线入党。

也算好人有好报。当她回到医院,院领导开始注意到这个勤勤恳恳、认真踏实的好护士,把她提拔为护士长。当得知她和一家三代六口人挤在一套三居室里,院领导又分给她一套两居室,就在病房对面的家属区。

周晓萍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她说:“我的天啊,我工作这么多年,头一次开始走神了!我倚在我们走廊窗户边,偷看要分给我的那套房,想象着我怎样装修,怎样安排每个房间。”

周晓萍依然加班,上夜班,每天晨昏颠倒,脸色苍白。然而,她的生活开始旭日东升,所有的黑暗被甩到后面,不必回首。当她搬进新居后,我应邀前往。这个家再不是她新婚小家的那种小家子气的温馨,而是素净整洁,有着理性的成熟。厨房是灰色的,灰色的墙,灰色的整体橱柜,连三门冰箱都是深灰色的,只有窗台上插了一枝橘红色的非洲菊。屋里的家具都是白枫色的,只有一个长沙发是深红色的。我笑称她把病房的装修风格搬到了家里,典型的职业病。可她说,自己喜欢简单大气的东西,心情不一样了。

这之后,我每次去她那,窝在她那个舒适的深红色大沙发里,听她絮絮叨叨地谈论她的工作和恋爱进展。

别人给她介绍了不少。有一个人才貌都不错,每次见面都带着五岁的养女。小女孩美丽聪明又任性,被娇惯得不得了。这个男人因为妻子不能生育,就听从妻子的意见,从农村抱来了这个孩子。结果孩子还没养大,妻子已经另有所爱。这个故事听来不可思议,这前妻够牛的,自己不能生育还去出轨。所以有朋友提醒周晓萍:“你别傻了,说不定就是他的私生子呢。谁知道呢,反正他怎么说就怎么是。”也许这句话说到了周晓萍的内心伤痛,引起了她的身世之感,她回绝了他,尽管她其实很喜欢那个小女孩。

我也给周晓萍介绍了一个人见面。我不大了解此人,后来听周晓萍介绍,才知道那是个很酸的文人。第一次见面吃饭,那人不仅大吹特吹,还拉着她的手给她算命。分手过马路的时候,他还假装害怕,拉着周晓萍的胳膊。听周晓萍介绍了这些,我恶心坏了,她却说:“这人挺好玩的,但和我不太合适。”

虽然还看不到岸在何处,周晓萍也似乎不太着急,她在平心静气地等待。见过的人吹了也就吹了,因为还不是那个叫她动心的人出现。以前周晓萍说过:“我觉得跟谁都没什么感觉,既不讨厌人家,也说不上喜欢人家。”可是经过一次离婚,她知道了爱、恨、包容、谅解各种情感的滋味。她的道德立场也更加鲜明。当我们说到她的某个朋友时,她说:“即使我觉得谁很适合我,我也绝不会破坏人家的婚姻,只当做朋友交往。因为我的婚姻就是被第三者破坏的,我不能加害别人。” 我一直坚信,这样的好女人应该有个好归宿,所以鼓励她说:“说不定那个合适的人明天就出现了。”

40.我做媒人可像样

有一段时间舒依哲没来过电话了。这天,他打来电话,没聊两句,就说:“李延离婚了。他正满世界让人给他介绍对象呢,说就缺个女孩好好疼爱了。你有没有合适的?”我马上想到了周晓萍,连说:“有啊。”然后把周晓萍的情况详细告诉了舒依哲,让他转告李延,如果同意,不妨两人直接联系。

李延是我们的大学同学。我跟李延大学四年,说过的话大概没超过十句,很生分。所以,我的意思是让舒依哲在中间传个话就完了,李延不必直接找我。舒依哲没说什么,不过他大概觉得何必这样费事,又不是不认识,怎么说也是老同学。所以,出乎我意料,没过多久,我就接到了李延的电话。

李延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个很欢快乐观的人。个子不高,长相很喜兴,总是乐呵呵的。人爱开玩笑,口才也不错。记得一次在外国文学课上,漂亮的吴老师问大家谁看过《悲惨世界》,能否给大家讲讲故事情节。李延举手,流畅生动地讲述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情节。他把女主人公珂塞特的名字叫得很西化,听起来就像“狗崽子”,底下的同学发出善意的笑声。他的恋情也一直让人羡慕,四年里,总有个外校的娇小女生来看望他,俩人难舍难分。不过,世事难料。毕业后,俩人由于家庭原因并没有走到一起。伤心的李延速战速决,和追求自己的同事结了婚。但没有维持几年,这段婚姻就解体了。想来也是出于必然,为了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随便选择一门婚事,结局能好到哪里呢?

我和李延热情地叙了叙旧,然后介绍了周晓萍的情况。我有点担心地说:“周晓萍学历不如你,是中专,后来自考的大专,现在正在自考大本。”李延一沉吟,我以为要坏事,没想到,他却痛快地说:“这就挺好的啊!”我还真挺喜欢他这通情达理的劲头。

事先已经征得周晓萍的同意,我把她的电话号码给了李延,让他们自己联系吧。

没出几天,他俩刚见完面,我就分别接到了两人的电话。反馈还不错。李延说:“你说得一点也没差,你同学还挺好的。”周晓萍也觉得这人还行,挺周到,挺会办事。他开车接她去看了电影,又请她吃了一顿饭,聊得还算愉快。

正当我为二位感觉高兴的时候,他们第二次见面,李延已经明显没有情绪进行下去了。他打来电话说:“我觉得吧,你这同学太有追求了。我这人本来就没闲着,要是结了婚,她再敲着小边鼓,让我更快更高更强,这我可受不了。”

周晓萍给李延留下这样的印象,跟周晓萍一直很自律,要求自己上进不无关系。周晓萍的电话里,并不明白自己说了什么,给他留下这样的印象。不过,周晓萍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她也不想上赶着追谁,不了了之也没什么不好。

只有我在旁边着急,在我看来两个都不错的人,竟然无缘走到一起。

我跟李延说:“我还有一个同学,比周晓萍条件更好,来见见吧。”我说的是应灿。李延笑道:“我应该早找你!”

应灿自上次冯白给她介绍了双胞胎之一后,见了两面已无下文。其实,冯白那时已经转告了我男方的意见,那人说应灿“越看越难看”。应灿长得并不难看,高鼻梁,尖下巴,瘦削,只是挂着些愁苦相,心事太重。那人如果这样看待应灿,说明他很浅薄,以貌取人,不愿意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吹了也罢,没什么可惜。

这回,李延曾经沧海,不会这样浅薄地看待一个人。我希望他俩能成,强强联合,热爱生活的李延也许能给应灿一点人间的烟火气,让她不再那样抑郁多愁。

我把他俩约来我家见面。我妈此时回老家探亲去了,我要亲自主厨,为他俩准备一顿午餐。我把自己关在厨房里,让他俩在客厅聊天。有时,我侧耳听一下,发现他俩谈得挺投缘,不时还有阵阵笑声传来。

我的厨艺一般,不过按照菜谱鼓捣出来,还挺好吃。一桌家常便饭,不值一提,尤其在李延面前,简直是小学生水平。李延曾给我看过他胳膊上的烫伤,据他说,是给前妻做饭的时候,油溅的。他对前妻可够殷勤的,每顿饭都是亲自下厨。这样的老公还要甩掉,不知道他们的婚姻失败原因到底在哪里。反正听李延陈述,是前妻不要他了。好在这些往事都过去了,不必再提,我们要面对的是当下,是以后的生活。

我摆好了饭菜,招呼他俩吃饭。这顿饭吃得很愉快,谈笑风生,像一场同学小聚。等送走他们俩,我突然有点落寞,真是替人做嫁衣裳的感觉。我最害怕静悄悄的午后,有种人在半途、前后看不见人的感觉。想着应灿被李延逗得咯咯笑的情景,自己越发有点顾影自怜。

打开收音机,文艺台正在放紫竹调《燕燕做媒》:

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婶婶讲。

我来做个媒,包侬称心肠,

人才相配门户相当。

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像样?

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稳当?

燕燕侬是个小姑娘,

侬做媒人不像样。

只要做得对管啥像不像,

我来试试也何妨。

听得我乐滋滋的。我这个媒人大概也跟燕燕似的,自己还没对象,做媒人难免有点“不像样”。不过,能看着“配相当”的人在一起,实在是功德无量。这样想着,心里也就释然了。

然而,李延不时打来电话,讲述他们的进展,让我探听一下应灿的情况。我听他们的情景,开局不错,后面竟是越来越艰难。李延说,第一次请应灿到他的家去做客,正赶上有朋友找他有事商量。李延脱不开身,就给了应灿200元钱,让她去超市买东西,张罗一桌饭菜。应灿也不含糊,又买又做,弄得很不错。不管这是不是一次故意安排的考试,应灿像应对以往任何一次考试一样,轻松拿下。但李延的出现,并没有给她抑郁的性格“冲喜”,她反倒越来越暴露了自己的这个缺点。到最后,李延去找应灿约会,应灿坐在他车里哭了起来,然后说,自己不相信感情,也没有信心他俩在一起以后不离婚,所以既然结局让人如此不看好,何必再走下去。李延莫名其妙,不知此话从何而来。他打电话,请我了解一下应灿的想法。我打过去一问,应灿情绪很好,笑着说:“算了吧,我觉得两个人不合适。”仅此而已。

这段时间,连续为李延做媒,我的生活变得不那么枯寂,一会儿给这个打电话,一会儿给那个打电话,一会儿听这个痛说往事,一会儿听那个抱怨怎么不合适,基本充当着心理医生的角色。一下子沉寂下来,还真有点留恋媒人生涯了。这时,我也只好对李延说:“没事儿,凭你的条件肯定能找到更好的。我也替你踅摸着。”李延一再感谢,说:“要是应灿老这样阴晴不定的,我早晚也得先说吹。这样也好。”

挂了电话,我琢磨着李延这最后几句话,心想,应灿也许早说分手是对的。要是拖下去,李延说分手,她的心理优势岂不是没了?如今的结局,如果能给她一点心理安慰,鼓舞她继续前行,未必不是好事。

41.反西厢

李延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这是我大学4年没机会了解的事情。而这一阶段,他为了和应灿的事前前后后来了我家几趟,我俩变得像真正的老同学,开始畅所欲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