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社科悲惨世界
49700000232

第232章 秘密房子

在前一世纪①的中叶,巴黎法院的一位乳钵②院长私下养着一个**,因为当时大贵族

们显示他们的**,而资产阶级却要把她们藏起来。他在圣日耳曼郊区,荒僻的卜洛梅街―

―就是今天的卜吕梅街――所谓“斗兽场”的地方,起建了一所“小房子”。   ①指十八世纪。

②乳钵是古代法国高级官员所戴的一种礼帽的名称,上宽下窄,圆筒无边,形如倒立的

乳钵。

这房子是一座上下两层的楼房,下面两间大厅,上面两间正房,另外,下面有间厨房,

上面有间起坐间,屋顶下面有间阁楼,整栋房子面对一个花园,临街一道铁栏门。那园子大

约占地一公顷,这便是过路的人所能望见的一切了。可是在楼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院

子底里,又有两间带地窖的平房,这是个在必要时可以藏一个孩子和一个乳母的地方。平房

后面有扇伪装了的暗门,通向一条长而窄的小巷:下面铺了石板,上面露天,弯弯曲曲,夹

在两道高墙的中间;这小巷经过极巧妙的设计,顺着墙外两旁一些园子和菜地的藩篱,转弯

抹角,向前延伸,一路都有掩蔽,从外面看去,绝无痕迹可寻,就这样直通半个四分之一法

里以外的另一扇暗门,开门出去,便是巴比伦街上行人绝少的一端,那已几乎属于另一市区

了。

院长先生便经常打这道门进去,即使有人察觉他每天都鬼鬼祟祟地去到一个什么地方,

要跟踪侦察,也决想不到去巴比伦街便是去卜洛梅街。这个才智过人的官员,通过巧妙的土

地收购,便能无拘无束地在私有的土地上修造起这条通道。过后,他又把巷子两旁的土地,

分段分块,零零碎碎地卖了出去,而买了这些地的业主们,分在巷子两旁,总以为竖在他们

眼前的是一道公用的单墙,决想不到还存在那么一长条石板路蜿蜒伸展在他们的菜畦和果园

中的夹墙里。只有飞鸟才能望见这一奇景。上一世纪的黄鸟和兰花雀一定叽叽喳喳谈了不少

关于这位院长先生的事。

那栋楼房是照芒萨尔①的格调用条石砌成的,并按照华托的格调嵌镶了壁饰,陈设了家

具,里面是自然景色,外面是古老形式,总的一共植了三道花篱,显得既雅致,又俏丽,又

庄严,这对男女私情和达官豪兴的一时发泄来说,都是恰当的。

这房子和小巷,今天都已不在了,十五年前却还存在。九三年,有个锅炉厂的厂主买了

这所房子,准备拆毁,但因付不出房价,国家便宣告他破产。因此,反而是房子拆毁了厂

主。从这以后,那房子便空着没人住,也就和所有一切得不到人间温暖的住宅一样,逐渐颓

废了。它仍旧陈设着那一套老家具,随时准备出卖或出租,每年在卜吕梅街走过的那十个或

十二个人,自从一八一○年以来,都看见一块字迹模糊的黄广告牌挂在花园外面的铁栏门上。   ①芒萨尔(Mansard,1646―1708),法国建筑师。

到了王朝复辟的末年,从前的那几个过路人忽然发现广告牌不见了,甚至楼上的板窗也

开了。那房子确已有人住进去。窗子上都挂了小窗帘,说明那里有个女人。

一八二九年十月,有个年岁相当大的男人出面把那房子原封不动地,当然包括后院的平

房和通向巴比伦街的小巷在内,一总租了下来。他又雇人把那巷子两头的两扇暗门修理好。

陈设在房子里的,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大致仍是那院长的一些旧家具,这位新房客稍加修葺

了一下,各处添补了一些缺少的东西,院子里铺了石板,屋子里铺了方砖,修理了楼梯上的

踏级、地板上的木条、窗上的玻璃,这才带着一个年轻姑娘和一个老女仆悄悄地搬来住下,

好象是溜着进去的,说不上迁入新居。邻居们也绝没有议论什么,原因是那地方没有邻居。

这个无声无息的房客便是冉阿让,年轻姑娘便是珂赛特。那女仆是个老姑娘,名叫杜

桑,是冉阿让从医院和穷苦中救出来的,她年老,外省人,口吃,有这三个优点,冉阿让才

决定把她带在身边。他以割风先生之名,固定年息领取者的身分,把这房子租下来的。有了

以上种种叙述,关于冉阿让,读者想必知道得比德纳第要更早一点。

冉阿让为什么要离开小比克布斯修院呢?出了什么事?

什么事也没有出。

我们记得,冉阿让在修院里是幸福的,甚至幸福到了心里不安的程度。他能每天和珂赛

特见面,他感到自己的心里产生了父爱,并且日益发展,他以整个灵魂护卫着这孩子,他常

对自己说:“她是属于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他那里把她夺去,生活将这样无尽期地过下

去,在这里她处在日常的启诱下,一定会成为修女,因此这修院从今以后就是他和她的宇宙

了,他将在这地方衰老,她将在这地方成长,她将在这地方衰老,他将在这地方死去,总

之,美妙的希望,任何分离都是不可能的。”他在细想这些事时,感到自己坠在困惑中了。

他反躬自问。他问自己这幸福是否完全是他的,这里面是否也搀有被他这样一个老人所侵占

诱带得来的这个孩子的幸福,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盗窃行为?他常对自己说:“这孩子在放弃

人生以前,有认识人生的权利,如果在取得她的同意以前,便借口要为她挡开一切不幸而断

绝她的一切欢乐,利用她的蒙昧无知和无亲无故而人为地强要她发出一种遁世的誓愿,那将

是违反自然,戕贼人心,也是向上帝撒谎。”并且谁能断言,将来有朝一日,珂赛特懂得了

这一切,悔当修女,她不会转过来恨他吗?最后这一念,几乎是自私的,不如其他思想那样

光明磊落,但这一念使他不能忍受。他便决计离开那修院。

他决定这样做,他苦闷地意识到他非这样做不可。至于阻力,却没有。他在那四堵墙

里,销声匿迹,住了五年,这已够清除或驱散那些可虑的因素了。他已能安安稳稳地回到人

群中去。他也老了,全都变了。现在谁还能认出他来呢?何况,即使从最坏的情况设想,有

危险的也只可能是他本人,总不能因自己曾被判处坐苦役牢,便可用这作理由,认为有权利

判处珂赛特去进修院。并且,危险在责任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总之,并没有什么妨碍他谨慎

行事,处处小心。

至于珂赛特的教育,它已经告一段落,大致完成。

决心下了以后,他便等待机会。机会不久便出现了。老割风死了。

冉阿让请求院长接见,对她说由于哥哥去世,他得到一笔小小的遗产,从今以后,他不

工作也能过活了,他打算辞掉修院里的职务,并把他的女儿带走,但是珂赛特受到教养照

顾,却一直没有发愿,如果不偿付费用,那是不合理的。他小心翼翼地请求院长允许他向修

院捐献五千法郎,作为珂赛特五年留院的费用。

冉阿让便这样离开了那永敬会修院。

他离开修院的时候,亲自把那小提箱夹在腋下,不让任何办事人替他代拿,钥匙他也是

一直揣在身上的。这提箱老发出一股香料味,常使珂赛特困惑不解。

我们现在便说清楚,这只箱子,从此以后,不会再离开他了。他总是把它放在自己的屋

子里。在他每次搬家时,也总是他要携带的第一件东西,有时并且是唯一的东西。珂赛特常

为这事笑话他,称这箱子为“难分难舍的朋友”,又说:“我要吃醋啦。”

冉阿让回到了自由的空气里,其实他心里仍怀着深重的忧虑。

他发现卜吕梅街的那所房子,便蜷伏在那里。从此他成了于尔迪姆?割风这名字的占有

人。

他在巴黎还同时租了另外两个住处,免得别人注意他老待在一个市区里,在感到危险初

露苗头时,他也可以有个迁移的地方,不至再象上次险遭沙威毒手的那个晚上,自己走投无

路。那两个住处是两套相当简陋、外貌寒碜的公寓房子,分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市区,一处在

西街,另一处在武人街。

他常带着珂赛特,时而在武人街,时而在西街,住上一个月或六个星期,让杜桑留在家

里。住公寓时,他让门房替他料理杂务,只说自己是郊区的一个有固定年息的人,在城里要

有个歇脚点。这年高德劭的人在巴黎有三处寓所,为的是躲避警察。

------------------